刘备为之伤脑筋的行军作战,此刻全然不在刘畅的考虑之中。
他对如何行军、如何作战、如何处理征服地域的百姓等等全然不懂,前世中刘备是如何失败的,他都接着仙人之口一一解释得详详细细,记不清的地方他也不胡编乱造或是含糊其词,都如实相告,能够做得他都做了,具体的指挥没有他干涉的余地。
应该他做的,就是好好地给刘备看好家,前方打得如火如荼,后方要忙的地方一点也不比前方来得少。
农军征召之前,刚刚进行了夏收夏种,后续的锄草、灌溉、施肥等等都需要地方官吏费心指导。
这个时代,民间对于施肥已经有些心得,除了常见的沤肥、堆肥等方法,还有绿肥的大量运用,以及间种技术的采用等。
其中使用最多的沤肥、堆肥非常普遍,还细分到生肥、熟肥,甚至有带肥下种的溲种法。
而绿肥则带有一定的随机xìng,多是田地休耕的时候自然生长的绿sè植物,翻耕的时候被范进土里沤作肥料,还没有有意识地去专门种植栽培绿肥植物。
不过这些方法都非常零散,各地有各地的心得,却没有比较专门的大规模介绍推广,所以耕种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各地差异xìng很大。
刘畅在考进大学以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进入大学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到家里帮助干农活,要不是毕业后自行创业,说不定一辈子都是个农民。
所以他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地力的增肥、耕种、经济作物的栽培等各方面积累的知识还超过了大汉帝国劳苦一生的老农。
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又有秦时李冰父子的千古杰作都江堰,蜀中自秦以来就有帝国粮仓的美誉,兼之蜀地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期长,品种多样,水稻、旱稻、小麦在蜀中都有多年种植经验,物产极为丰美。
因此上,刘畅以前的心思主要都是集中在如何增加钢铁产量、提高品质、研制新式器械这些方面。
但本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后勤原则,他在巡视蜀中回来之后,就自己所擅长的农业耕作,还是做了一番指点,并在官田中采用了他所提倡的所有方法,以实验效果。
单亩最高产量三十斛,约相当于七百八十斤!
出兵之前的最后一次夏收夏种,成都举城轰动,惊动刘备和文武百官联袂而来,手托金黄的稻穗,刘备面红耳赤,凝视稻田良久,方才高举稻穗,对文武百官道:“此天赐与汉也!”
如此沉甸甸的稻谷,给予大汉帝国充足的粮食供应,代表了国力的强盛。
农耕社会,粮食多寡就是国力的象征!
此番成就,谓之以战略上的巨大贡献也毫不夸张,倒弄得刘畅目瞪口呆,对刘备等人的夸张表现感到难以理解。
他曾是个农民,他能够理解农民面对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可是,刘备也太夸张了吧,看他眼含热泪,涕泪交加,而那些饱学之士不但没有劝阻,反而同样或是开怀大笑,或是满面流涕,就是持重的诸葛丞相,也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
刘备当即命令农官,将太子传授的农田耕作之法详细整理出来,向所有的郡县推广,以全面扩大帝国的粮食储备。
为此,好几天,刘畅都为了将农作技术的事情忙得头晕脑涨,他口授,下面大批农官手持毛笔,在竹简之上奋笔疾书。
垦荒、发展圩田、复种、间种、轮种、土壤肥力的观察和改良保护、选种等各个方面,一连开了四天的课,下面官吏记了几十斤竹简的资料。
忙完授课的事,他又忙着处理手里大量的大豆。
大豆是中国的土产,西周《诗经》里有“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的诗句,其中的“菽”就是指大豆。它在远古时期就是人们的主食之一,
大豆虽然各地都有种植,但由于不容易消化,还是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一带,在南方被称之为“下物”,少有种植。
刘畅在出外巡视的时候看见一些田地空置,经过了解是农民撂荒,让土地慢慢恢复肥力,于是命令在这些空置田地中大量栽种大豆。
对于他擅自干涉各地农作物耕种,许多地方官吏都颇有微言。
在他们看来,太子长居深宫,懂得什么农活,这会儿不知听谁撺掇,来了兴致要指挥农民耕种。要不是他算识相,栽种的都是空闲的撂荒田,各地的官吏早就群起上书了。
即便有不少想要拍太子马屁的官吏积极配合,要求百姓照刘畅所说大量种植大豆,还是有些官员给刘备上表,把刘畅参了一本,说他浪费地力,在本该撂荒的田地种植大豆,影响到隔年粮食产量。
刘备没有忙过农活,但幼年家贫,这些农业耕作知识他也知晓一些,听到各地官员的抱怨,很是生气,立刻把刘畅找来大骂一通。
刘畅低头挨了一顿骂之后,细数了轮作大豆的好处,当然,这也是假托仙人之名。
禾豆轮作是常见的轮作方式,禾类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氮和硅,对于钙的吸收很少;而豆类植物吸收大量的钙,硅则很少吸收。同时豆类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很强的固氮作用,补充土壤中的氮,达到合理利用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刘备听得将信将疑,对于这个儿子,他再也不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不过他还是没有全部相信,只是让在一千亩闲置田地试种,等待收获后再另行考虑是否推广。
南方的大豆一年可以多次收获,因此,虽然只种植了三个多月,在夏收的时候,大豆也获得了极大的丰收,共收得大豆两万多斛,合计五万多斤,堆得满仓满谷。
蜀地的百姓习惯于食用大米,或是用小麦磨面做的馍、面条,对大豆兴趣缺乏,官府收购的时候,都是大量交付,只留下了很少一点作为补充口粮。
最让各地官府难以明白的,刘畅不光大批收购大豆,还把农民丢弃的米糠麸皮统统收起来,全部运回了成都,入库收藏。
全蜀开垦田地十一万顷,合一千万亩,产出的谷壳米糠数千万斛,自然不可能全部收购得尽,再说也没有地方可供堆放。
这数量太过庞大了,下面官吏再怎么打马虎眼,也收集了将近千万斛,大堆大堆的米康麸皮运来,就堆在露天空地,亟待处理。
京中的官员都睁大了眼睛,瞪着看太子会拿这些东西做什么用。
大豆是可以作为主粮直接食用,可是蜀地从来不虞粮食不足,这么多的大豆还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马月。
只是因为他在官田种植的旱稻获得了大丰收,这些官员不敢确定刘畅是撞了大运还是真有本事,一时间成都的大小官员各自怀着心思,等待刘畅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这个谜底很快就揭开了。
榨油。
大豆也好,米糠麸皮也好,全部被用来榨油。
共榨出大豆油三万多斤,米糠油近百万斤,如果不是处理不及时,大批的米糠发霉无法利用,按刘畅的预计可以榨出一百五六十万斤油来。
这次的轰动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豆最多只能作为战略粮食储备用,米糠更是被大多数农家丢弃,如今居然可以榨出油来,还是如此之多,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这个时代百姓吃得简单,但其中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盐和油。
米糠可以榨油的消息一传开,各地老百姓家还有没用完的米糠立刻被奉若珍宝收藏起来,送到当地的榨油坊榨油使用,一时米糠的价格直线上升,从用作喂鸡、喂猪的饲料,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榨油原料。
刘备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他对这个宝贝儿子现在是满意到不得了,那纯粹是天上掉下个金娃娃。
治国、军备、农业,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还有比这个宝贝儿子更好的储君人选吗?
张飞比刘备还兴奋,一个劲地拍打着刘畅,喜不自胜,而刘畅在其大力拍打之下,差点口吐鲜血,再次转世。
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等一干重臣良将也是欢欣鼓舞,粮食丰收,百姓可以吃饱饭;大量产出钢水,可以批量造出高质量的刀枪铠甲,这都意味着可以快速增长国力,大汉帝国中兴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梦想。
而刘备,也终于下定决心,将监国的重任交付给他,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征讨东吴、抢夺荆州的战役中。
在刘备率军伐吴之后,刘畅很快把所有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悉数传授出来,然后将具体安排官吏指导农作的事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有这个千古名臣辅佐,他当然愿意脱出身来。
他的任务不是做具体的事务xìng工作,而是给大汉帝国找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加以引导。
他迟早会成为大汉帝国的君主,可不想陷入事必躬亲的泥沼。
领袖的责任是负责全局xìng的大事,让他再手把手地指点官员该如何做事,最终还是会培养出一批没有dú lì思考能力的行政xìng官僚。
如果他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诸葛亮手中的权力分散出去,以免他好心办了错事,本来是肩负刘备的重托,战战兢兢,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考虑周详,实际上形成了蜀汉帝国官吏对他的依赖,只能唯唯诺诺,而缺乏dú lì办事能力。
结果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帝国实力rì渐衰落,文武官员都不堪大用,终于被魏国彻底击败。
现在他还没有这么大的人事任免权,所以只有委屈诸葛丞相继续辛苦一点,处理一些具体的政务实施工作。
不过他也把一些自己能够任免的事务交给了其他人,以锻炼官员。
例如钢铁工场的进度安排、矿石配方的改进、兵器铸造等事务,他就委托给了费祎管理。
蒋宛、费祎、董允这三个人,是他所知不多的三国人物中,蜀汉接替诸葛亮之后的历任丞相。
诸葛亮临终之时,以托国事的三位继任者,就是他们三人,而他们也不负重托,硬是咬牙把蜀汉帝国摇摇yù坠追的社稷江山,又多扶持了几十年,可谓功不可没。
这个时候,他们两人都显露出了一定的才名,但还没有与之相应的地位,费祎和董允一样,都在太子府负责教导的职责,董允任太子洗马,费祎任太子舍人。
根据历朝皇室的惯例,这就是让太子培养属于他的忠实班底,一个太子洗马、一个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登基以后可以依靠的重臣。
费祎的长处是管理,蒋宛则是诸葛亮都认可的社稷之材,两人的偏重点有所不同。
所以刘畅将费祎派去管理钢铁军工,发挥他的管理才能,而蒋宛则被派到丞相府,帮助诸葛亮处理政务,同时学习如何统筹的安排国家大小事务,并分析天下大势变幻,为以后承担更重要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刘畅的手下,慢慢形成了一个属于他的小小集团,文有蒋宛、董允、费祎、马谡、廖立、李严、邓芝等官吏,武有张苞、关兴、关平、赵统、赵广、陈到、王平、马忠、张嶷等将领,初具规模。
廖立、李严、邓芝等人是刘备亲点加入太子幕府,辅佐刘畅处理政事,武将中的陈到、王平、马忠、张嶷等也是成名的蜀中将领,刘备见刘畅手下的几个兄弟亲则亲矣,但多不及弱冠,所以派给他一些宿将,以镇住军心。
刘畅第一次看到马谡的名字,就不觉一愣。
这个人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传唱千年,名字臭到无以复加,和“赵括”同等于绣花枕头一包草的夸夸其谈之辈。
实际一接触,他才明白聪明如诸葛亮,为什么也会被他所迷惑,力排众议,给他以重任。
此人口才便给,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从天气、地形、民心、布阵、对垒、攻伐等等滔滔不绝,且样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各种兵书涉猎广泛,还时常有奇思妙想,颇能触发他人灵感,一看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才。
刘畅也是非常佩服,此人如果放在现代,光是靠他那张嘴,混个年薪百万那是轻轻松松。
他头痛了很久,此人本事可能是有的,只是有些读书读晕了头,理论和实际完全脱节。
思来想去,最后手一挥,把他派到军营,不安排任何职务,且要求将领把他当成普通小兵对待,和士兵一起训练,一齐演习,让他实际体会一下真正的战争和书本之间的差距。
在他表现出确实符合一个合格将领的素质以前,刘畅决定最多把他当成一个参谋人员来看待,终生不让他dú lì执掌兵权。
诸葛亮百忙之中还为此来过几趟,旁敲侧击说此人如何大才,委身军营实在屈才之类。如果太子确实不需要此人,不妨把他派到丞相府,以免浪费了人才。
据刘畅估计,马谡多半是跑到他那里哭诉过了。
面对诸葛亮的明言暗示,刘畅不为所动,同样假托仙人之言,说马谡此人文思过人,但流于泛泛,纸上谈兵出类拔萃,实际用兵连个普通将佐也赶不上。
为了促进他成长,不至于真正流落为赵括一样的笑柄,所以才加倍严格要求,也是希望他能有所成就,成为辅佐大汉的肱骨之才。
他如此一说,诸葛亮呆坐半天,明显有些不悦,感觉刘畅是在找借口。
无奈,刘畅便简单说明了街亭之战,这一战太有名了,只是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只能说个大概,将王平要求当路驻扎,以挡魏军,而马谡坚决要在山上扎营,最后全军被魏军包围,失掉了极其重要的军事枢纽要地等过程简略复述一遍。
诸葛亮何许人也,他一听便明白其中玄机,蜀中山水尽在他脑中,刘畅语焉不详的说明,在他反复细致地追问中,把刘畅记忆中所有能想起来的细节一一挖掘干净。
被问得晕头转向的刘畅,差点便说为了这件事,你自己都成为了识人不明的笑谈。
沉思良久,诸葛亮长叹一声:“马幼常深负众望,臣之过也。”遂起身而去。
自此,诸葛亮对刘畅的决定不再干涉分毫,凡有怨言者,皆被严厉斥责,罚俸以示儆效。
“殿下,前线告捷,子龙将军、汉升将军已取秭归,魏国降将于禁内应献城,陛下令其率部下三千降兵赴成都,以听殿下差遣。”蒋宛脚步匆匆,进入刘畅处理政事的偏殿。
“于禁投降了?”刘畅闻听大喜,当下推案而起,“他在何处?速速请他进殿!”
蒋宛有些奇怪,殿下为何不问秭归战事,反而对一个降将如此关心:“于禁等在西门请罪,不敢进城。”
“他有何罪可请!立刻去西门,我要出城迎接于禁将军。”刘畅大步流星,向外而去。
蒋宛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对刘畅如此在乎于禁不以为然,在他们这些文士心目中,于禁为人反复,人格极差,不鄙视他就算不错了,哪里值得大礼迎接。
刘畅一路上兴致勃勃,追问秭归之战的过程,蒋宛在丞相府接到战报就赶来报告,所知不多,并不清楚秭归血战的详情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写意。
他对如何行军、如何作战、如何处理征服地域的百姓等等全然不懂,前世中刘备是如何失败的,他都接着仙人之口一一解释得详详细细,记不清的地方他也不胡编乱造或是含糊其词,都如实相告,能够做得他都做了,具体的指挥没有他干涉的余地。
应该他做的,就是好好地给刘备看好家,前方打得如火如荼,后方要忙的地方一点也不比前方来得少。
农军征召之前,刚刚进行了夏收夏种,后续的锄草、灌溉、施肥等等都需要地方官吏费心指导。
这个时代,民间对于施肥已经有些心得,除了常见的沤肥、堆肥等方法,还有绿肥的大量运用,以及间种技术的采用等。
其中使用最多的沤肥、堆肥非常普遍,还细分到生肥、熟肥,甚至有带肥下种的溲种法。
而绿肥则带有一定的随机xìng,多是田地休耕的时候自然生长的绿sè植物,翻耕的时候被范进土里沤作肥料,还没有有意识地去专门种植栽培绿肥植物。
不过这些方法都非常零散,各地有各地的心得,却没有比较专门的大规模介绍推广,所以耕种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各地差异xìng很大。
刘畅在考进大学以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进入大学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回到家里帮助干农活,要不是毕业后自行创业,说不定一辈子都是个农民。
所以他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地力的增肥、耕种、经济作物的栽培等各方面积累的知识还超过了大汉帝国劳苦一生的老农。
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又有秦时李冰父子的千古杰作都江堰,蜀中自秦以来就有帝国粮仓的美誉,兼之蜀地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期长,品种多样,水稻、旱稻、小麦在蜀中都有多年种植经验,物产极为丰美。
因此上,刘畅以前的心思主要都是集中在如何增加钢铁产量、提高品质、研制新式器械这些方面。
但本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后勤原则,他在巡视蜀中回来之后,就自己所擅长的农业耕作,还是做了一番指点,并在官田中采用了他所提倡的所有方法,以实验效果。
单亩最高产量三十斛,约相当于七百八十斤!
出兵之前的最后一次夏收夏种,成都举城轰动,惊动刘备和文武百官联袂而来,手托金黄的稻穗,刘备面红耳赤,凝视稻田良久,方才高举稻穗,对文武百官道:“此天赐与汉也!”
如此沉甸甸的稻谷,给予大汉帝国充足的粮食供应,代表了国力的强盛。
农耕社会,粮食多寡就是国力的象征!
此番成就,谓之以战略上的巨大贡献也毫不夸张,倒弄得刘畅目瞪口呆,对刘备等人的夸张表现感到难以理解。
他曾是个农民,他能够理解农民面对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可是,刘备也太夸张了吧,看他眼含热泪,涕泪交加,而那些饱学之士不但没有劝阻,反而同样或是开怀大笑,或是满面流涕,就是持重的诸葛丞相,也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
刘备当即命令农官,将太子传授的农田耕作之法详细整理出来,向所有的郡县推广,以全面扩大帝国的粮食储备。
为此,好几天,刘畅都为了将农作技术的事情忙得头晕脑涨,他口授,下面大批农官手持毛笔,在竹简之上奋笔疾书。
垦荒、发展圩田、复种、间种、轮种、土壤肥力的观察和改良保护、选种等各个方面,一连开了四天的课,下面官吏记了几十斤竹简的资料。
忙完授课的事,他又忙着处理手里大量的大豆。
大豆是中国的土产,西周《诗经》里有“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的诗句,其中的“菽”就是指大豆。它在远古时期就是人们的主食之一,
大豆虽然各地都有种植,但由于不容易消化,还是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一带,在南方被称之为“下物”,少有种植。
刘畅在出外巡视的时候看见一些田地空置,经过了解是农民撂荒,让土地慢慢恢复肥力,于是命令在这些空置田地中大量栽种大豆。
对于他擅自干涉各地农作物耕种,许多地方官吏都颇有微言。
在他们看来,太子长居深宫,懂得什么农活,这会儿不知听谁撺掇,来了兴致要指挥农民耕种。要不是他算识相,栽种的都是空闲的撂荒田,各地的官吏早就群起上书了。
即便有不少想要拍太子马屁的官吏积极配合,要求百姓照刘畅所说大量种植大豆,还是有些官员给刘备上表,把刘畅参了一本,说他浪费地力,在本该撂荒的田地种植大豆,影响到隔年粮食产量。
刘备没有忙过农活,但幼年家贫,这些农业耕作知识他也知晓一些,听到各地官员的抱怨,很是生气,立刻把刘畅找来大骂一通。
刘畅低头挨了一顿骂之后,细数了轮作大豆的好处,当然,这也是假托仙人之名。
禾豆轮作是常见的轮作方式,禾类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氮和硅,对于钙的吸收很少;而豆类植物吸收大量的钙,硅则很少吸收。同时豆类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很强的固氮作用,补充土壤中的氮,达到合理利用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刘备听得将信将疑,对于这个儿子,他再也不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不过他还是没有全部相信,只是让在一千亩闲置田地试种,等待收获后再另行考虑是否推广。
南方的大豆一年可以多次收获,因此,虽然只种植了三个多月,在夏收的时候,大豆也获得了极大的丰收,共收得大豆两万多斛,合计五万多斤,堆得满仓满谷。
蜀地的百姓习惯于食用大米,或是用小麦磨面做的馍、面条,对大豆兴趣缺乏,官府收购的时候,都是大量交付,只留下了很少一点作为补充口粮。
最让各地官府难以明白的,刘畅不光大批收购大豆,还把农民丢弃的米糠麸皮统统收起来,全部运回了成都,入库收藏。
全蜀开垦田地十一万顷,合一千万亩,产出的谷壳米糠数千万斛,自然不可能全部收购得尽,再说也没有地方可供堆放。
这数量太过庞大了,下面官吏再怎么打马虎眼,也收集了将近千万斛,大堆大堆的米康麸皮运来,就堆在露天空地,亟待处理。
京中的官员都睁大了眼睛,瞪着看太子会拿这些东西做什么用。
大豆是可以作为主粮直接食用,可是蜀地从来不虞粮食不足,这么多的大豆还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马月。
只是因为他在官田种植的旱稻获得了大丰收,这些官员不敢确定刘畅是撞了大运还是真有本事,一时间成都的大小官员各自怀着心思,等待刘畅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这个谜底很快就揭开了。
榨油。
大豆也好,米糠麸皮也好,全部被用来榨油。
共榨出大豆油三万多斤,米糠油近百万斤,如果不是处理不及时,大批的米糠发霉无法利用,按刘畅的预计可以榨出一百五六十万斤油来。
这次的轰动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豆最多只能作为战略粮食储备用,米糠更是被大多数农家丢弃,如今居然可以榨出油来,还是如此之多,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这个时代百姓吃得简单,但其中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盐和油。
米糠可以榨油的消息一传开,各地老百姓家还有没用完的米糠立刻被奉若珍宝收藏起来,送到当地的榨油坊榨油使用,一时米糠的价格直线上升,从用作喂鸡、喂猪的饲料,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榨油原料。
刘备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他对这个宝贝儿子现在是满意到不得了,那纯粹是天上掉下个金娃娃。
治国、军备、农业,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还有比这个宝贝儿子更好的储君人选吗?
张飞比刘备还兴奋,一个劲地拍打着刘畅,喜不自胜,而刘畅在其大力拍打之下,差点口吐鲜血,再次转世。
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等一干重臣良将也是欢欣鼓舞,粮食丰收,百姓可以吃饱饭;大量产出钢水,可以批量造出高质量的刀枪铠甲,这都意味着可以快速增长国力,大汉帝国中兴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梦想。
而刘备,也终于下定决心,将监国的重任交付给他,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征讨东吴、抢夺荆州的战役中。
在刘备率军伐吴之后,刘畅很快把所有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悉数传授出来,然后将具体安排官吏指导农作的事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
有这个千古名臣辅佐,他当然愿意脱出身来。
他的任务不是做具体的事务xìng工作,而是给大汉帝国找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加以引导。
他迟早会成为大汉帝国的君主,可不想陷入事必躬亲的泥沼。
领袖的责任是负责全局xìng的大事,让他再手把手地指点官员该如何做事,最终还是会培养出一批没有dú lì思考能力的行政xìng官僚。
如果他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诸葛亮手中的权力分散出去,以免他好心办了错事,本来是肩负刘备的重托,战战兢兢,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考虑周详,实际上形成了蜀汉帝国官吏对他的依赖,只能唯唯诺诺,而缺乏dú lì办事能力。
结果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帝国实力rì渐衰落,文武官员都不堪大用,终于被魏国彻底击败。
现在他还没有这么大的人事任免权,所以只有委屈诸葛丞相继续辛苦一点,处理一些具体的政务实施工作。
不过他也把一些自己能够任免的事务交给了其他人,以锻炼官员。
例如钢铁工场的进度安排、矿石配方的改进、兵器铸造等事务,他就委托给了费祎管理。
蒋宛、费祎、董允这三个人,是他所知不多的三国人物中,蜀汉接替诸葛亮之后的历任丞相。
诸葛亮临终之时,以托国事的三位继任者,就是他们三人,而他们也不负重托,硬是咬牙把蜀汉帝国摇摇yù坠追的社稷江山,又多扶持了几十年,可谓功不可没。
这个时候,他们两人都显露出了一定的才名,但还没有与之相应的地位,费祎和董允一样,都在太子府负责教导的职责,董允任太子洗马,费祎任太子舍人。
根据历朝皇室的惯例,这就是让太子培养属于他的忠实班底,一个太子洗马、一个太子舍人,就是太子登基以后可以依靠的重臣。
费祎的长处是管理,蒋宛则是诸葛亮都认可的社稷之材,两人的偏重点有所不同。
所以刘畅将费祎派去管理钢铁军工,发挥他的管理才能,而蒋宛则被派到丞相府,帮助诸葛亮处理政务,同时学习如何统筹的安排国家大小事务,并分析天下大势变幻,为以后承担更重要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刘畅的手下,慢慢形成了一个属于他的小小集团,文有蒋宛、董允、费祎、马谡、廖立、李严、邓芝等官吏,武有张苞、关兴、关平、赵统、赵广、陈到、王平、马忠、张嶷等将领,初具规模。
廖立、李严、邓芝等人是刘备亲点加入太子幕府,辅佐刘畅处理政事,武将中的陈到、王平、马忠、张嶷等也是成名的蜀中将领,刘备见刘畅手下的几个兄弟亲则亲矣,但多不及弱冠,所以派给他一些宿将,以镇住军心。
刘畅第一次看到马谡的名字,就不觉一愣。
这个人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传唱千年,名字臭到无以复加,和“赵括”同等于绣花枕头一包草的夸夸其谈之辈。
实际一接触,他才明白聪明如诸葛亮,为什么也会被他所迷惑,力排众议,给他以重任。
此人口才便给,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从天气、地形、民心、布阵、对垒、攻伐等等滔滔不绝,且样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各种兵书涉猎广泛,还时常有奇思妙想,颇能触发他人灵感,一看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才。
刘畅也是非常佩服,此人如果放在现代,光是靠他那张嘴,混个年薪百万那是轻轻松松。
他头痛了很久,此人本事可能是有的,只是有些读书读晕了头,理论和实际完全脱节。
思来想去,最后手一挥,把他派到军营,不安排任何职务,且要求将领把他当成普通小兵对待,和士兵一起训练,一齐演习,让他实际体会一下真正的战争和书本之间的差距。
在他表现出确实符合一个合格将领的素质以前,刘畅决定最多把他当成一个参谋人员来看待,终生不让他dú lì执掌兵权。
诸葛亮百忙之中还为此来过几趟,旁敲侧击说此人如何大才,委身军营实在屈才之类。如果太子确实不需要此人,不妨把他派到丞相府,以免浪费了人才。
据刘畅估计,马谡多半是跑到他那里哭诉过了。
面对诸葛亮的明言暗示,刘畅不为所动,同样假托仙人之言,说马谡此人文思过人,但流于泛泛,纸上谈兵出类拔萃,实际用兵连个普通将佐也赶不上。
为了促进他成长,不至于真正流落为赵括一样的笑柄,所以才加倍严格要求,也是希望他能有所成就,成为辅佐大汉的肱骨之才。
他如此一说,诸葛亮呆坐半天,明显有些不悦,感觉刘畅是在找借口。
无奈,刘畅便简单说明了街亭之战,这一战太有名了,只是因为对历史不感兴趣,只能说个大概,将王平要求当路驻扎,以挡魏军,而马谡坚决要在山上扎营,最后全军被魏军包围,失掉了极其重要的军事枢纽要地等过程简略复述一遍。
诸葛亮何许人也,他一听便明白其中玄机,蜀中山水尽在他脑中,刘畅语焉不详的说明,在他反复细致地追问中,把刘畅记忆中所有能想起来的细节一一挖掘干净。
被问得晕头转向的刘畅,差点便说为了这件事,你自己都成为了识人不明的笑谈。
沉思良久,诸葛亮长叹一声:“马幼常深负众望,臣之过也。”遂起身而去。
自此,诸葛亮对刘畅的决定不再干涉分毫,凡有怨言者,皆被严厉斥责,罚俸以示儆效。
“殿下,前线告捷,子龙将军、汉升将军已取秭归,魏国降将于禁内应献城,陛下令其率部下三千降兵赴成都,以听殿下差遣。”蒋宛脚步匆匆,进入刘畅处理政事的偏殿。
“于禁投降了?”刘畅闻听大喜,当下推案而起,“他在何处?速速请他进殿!”
蒋宛有些奇怪,殿下为何不问秭归战事,反而对一个降将如此关心:“于禁等在西门请罪,不敢进城。”
“他有何罪可请!立刻去西门,我要出城迎接于禁将军。”刘畅大步流星,向外而去。
蒋宛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对刘畅如此在乎于禁不以为然,在他们这些文士心目中,于禁为人反复,人格极差,不鄙视他就算不错了,哪里值得大礼迎接。
刘畅一路上兴致勃勃,追问秭归之战的过程,蒋宛在丞相府接到战报就赶来报告,所知不多,并不清楚秭归血战的详情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