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杀戒
() 顺治十一年(永历九年)(1655)惊蛰。
四川邛州外。李令茗率着一旗骑兵离开新津清军大营,直奔邛州。这时,平西王吴三桂与定西将军李国翰从川北开赴成都平原,在新津设立清军大营,准备南下嘉定,击溃归附永历帝的大西军余部。
李令茗系定西将军李国翰的远亲,顺治五年定西将军镇汉中时候,投于定西将军帐下。李令茗自幼习文,军旅生涯颇不适应。时平西王与定西将军同镇汉中,李令茗转为平西王下分管粮草的都司。此次南征,清军在新津建立粮草供应大营,前锋军队已经逼近嘉定。由于清军大军从绵州南下,军粮以及运输劳力严重不足。因此,掌管粮草的参将命部属外出‘打粮’。李令茗知道,‘打粮’也就是就地征粮,还有是强征百姓壮丁入伍运粮。
由于探报新津南有永历帝下属大西军的小股游骑活动,所以,李令茗带着这旗清军出大营后西行,目的地是邛州。李令茗清楚,现在想在川西平原周边征粮已经十分困难,平原上的村落都成为废墟,以前繁华的城镇都空无人迹。所以,这次出行,能找到一些青壮年劳力成为主要目的。
中午,当李令茗的旗队到达邛州时候,发现邛州城已经空无一人。在南河边,旗队发现一名老年渔翁。老人说,这两年兵患和匪患导致邛州百姓惨遭杀戮,剩下的老、弱、病、残都逃入南面的五面山、长秋山和西面的龙门山里了。李令茗觉得就这样无功而返似乎有点丢颜面,便和带队的旗总商量是否进山寻人。旗总想法也和李令茗一致,于是,这队清军在南河边简单用完干粮后,李令茗带领他们向龙门山进发。
李令茗之所以选择龙门山,一是因为毕竟自己带的这旗骑兵人数太少,如果沿长秋山南下,或许会遇到大西军。自己这一旗人马仅有三十多人,难以抵抗正规大西军的攻击。如果只是遇见一般匪帮,就算多自己旗兵十倍,自己的这一旗蓟辽jīng锐也能击溃他们。
从南河出发,马队进入丘陵地区,一路西行,一个时辰后,终于发现了几户人家,但里面都是空无一人。估计这里百姓受来往的土匪和乱兵惊吓,看见远方的马队就逃掉了。李令茗展开地图,发现自己走的这条路是通往雅州的古道,他确信前面应该有比较大的村寨。
马队继续向前走了一个时辰,终于看见了一个小镇的废墟。李令茗率马队继续西行,眼看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旗总担心今晚赶不回大营了,和李令茗商量,准备沿路返回时,前哨的骑兵发现远方山坳间,升起有冉冉炊烟。
同一天早上,邛州石笋山。
慧悟在佛堂见到了静玄师父。静玄师父告诉他,自己这两天身体不适。慧悟忙给他把脉,发现并无异样。静玄说,这两天做梦,梦见了去世多年的朋友。他感觉也许不久的将来,大限便到。现在自己对尘世的牵挂就是罗思懿母女了,他期望慧悟能考虑在这里都住一段时间。如果自己有意外,请慧悟帮助自己照顾罗氏母女。
慧悟觉得老人是否是年岁大了,想多了。他没有立刻答应老人的请求,只是告诉老人,你现在身体很好,自己打算在这里留一段时间,等这里的病人身体再好一点,自己可以陪静玄师父回鹤林寺看看。
中午,在石笋山佛堂后面的疟疾隔离区。经过慧悟几天的治疗,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康复,病重病人的疫情也得到了控制。慧悟觉得有两名患者病情虽然有好转,但是后续草药还得继续,自己还得找一点草药。他便给帮助护理病人的罗思懿说自己再出去采一点药,便独自向石笋山后走去。走到山道边凹进山石时,慧悟看到了上面刻有‘慧悟’两字。心里泛起了阵阵暖意。那是昨天罗思懿和自己到山后采药,走到这里时,慧悟看见高处山崖上象是有柴胡,便让罗思懿回去休息,自己攀上山崖。半个时辰后,慧悟从山崖回到山道,发现罗思懿还在山道上等着,并在山崖上刻下了‘慧悟’两个字。
“罗施主,这是啥意思呀?”慧悟问
“以前我父亲教我识字的时候说,文字是有魔咒的。”罗思懿回答。
“那写下我的名字是啥意思?”慧悟问。
罗思懿脸红了,说:“你自己想想。”
“我哪里能猜想得出你的心思呀?”慧悟说。
“我是想给你下魔咒吧!”罗思懿笑着说。
慧悟突然联想到了汉代司马相如见到卓文君时候,琴挑卓文君的故事。难道眼前这位‘卓文君’也会反挑司马相如?
“对了,静玄师父昨晚告诉我,说他在阿嵯耶观音前祈福了。最后他给阿嵯耶观音说,让慧悟师父留下。我真不知道阿嵯耶观音能不能让他愿望实现。”罗思懿说。
“我会在这里住上一段的。我答应过陪静玄师父回鹤林寺看看。”
慧悟其实感觉到和罗思懿相处的这两天,自己对她已经产生情愫。可这乱世之中,自己能庇护这母女吗?想当初自己出家是因为被静昭师父点醒,看破红尘。但自己见到罗思懿后,总会有一阵心动的感觉。难道自己真是尘缘未了?
昨天傍晚上,好象静玄师父和罗思懿谈到了自己。今天早上,罗思懿见到自己好象是有意回避,眼神也有些躲闪,慧悟胡乱猜测,也许是静玄师父对她说了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所以,上午静玄师父要自己今后照顾罗氏母女,自己一点也不惊讶。
傍晚,石笋山佛堂。静玄正在自己卧房内阿嵯耶观音前为罗思懿母女祈福,突然外面传来了吵闹声和马蹄声。静玄走出房外,看见一小队清军马队正进入佛堂旁的临时斋堂,控制住里面正准备用餐的百姓。
“你是这个佛堂的住持吗?”
静玄见一个清军头领模样的人拿着马鞭,问自己。
“阿弥托佛!军爷,这里是佛门之地,请你们别惊吓了百姓。”静玄说。
“我们是平西王下属的官军,剿匪征粮的。请师父配合,只要听我们的指令,我们是不会难为师父的。”军官跳下马,说。
“李大人,你就别和这个秃驴客套了。直说吧,我们是来征粮、征丁的,你们佛堂的储备的粮食在哪里?”军官后面的旗总也跳下了马,拔出了佩刀。
“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佛门重地,动刀弄枪,那是凶兆。”静玄并不畏惧说。
“我们奉平西王令,前来征粮、征丁,希望师父配合。否则,给师父的佛堂添上血光之灾可就怪不得我们了。”李令茗说。
旗总立刻下令一队清军到佛堂周围搜寻,二队jǐng戒,三队清军开始把佛堂周边厢房的百姓中的青壮年男女集中在佛堂前。石笋山避难几十名百姓中,青壮年男女并不多,也就十来人,男子也就三人。清军在佛堂前开始用绳索把他们手臂串绑起来,这时,百姓中有个老人见自己女儿要被带走,冲了出来,死死拉住自己女儿不松手。清军队长拔刀砍断了老人手臂,顿时哭叫声、惊惧声在佛堂前响成一片。
“砰!砰!”随着火枪声响,老人被击毙在佛堂前。所有的哭叫声被惊恐取代,佛堂前声音沉寂下来,只有小孩的抽泣声。
“师父告诉我们,你们藏的粮食在哪里?”旗总用刀指向静玄。
“粮食是老百姓救命的,不是你们的。”静玄说。
“你如果不说,你和这里的人都会没命,那还需要粮食。你难道想死吗?”旗总笑道。
“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静玄无惧回答。
刀尖划破了静玄的额头,鲜血从静玄的脸颊流了下来。
僧秀从人群中冲了出来,对旗总说:“藏粮的地方我师父不知道,我才知道。我带你们去!”僧秀知道,如果不交出一些粮食,这些清军是不会离开的。为防土匪抢劫,佛堂后面山里,僧秀分五处藏有一些粗粮。僧秀想带清军去后山,交给他们一处的粮食以应付他们离开。
这时,第一队搜寻的清军把山后治病的百姓带到了佛堂前。
“李大人,没有想到我们在后面发现有这样的绝sè宝贝。”清军队长把罗思懿带到了李令茗的面前。
李令茗托起罗思懿的下巴,看见罗思懿俊秀的脸上挂着几丝泪花,不由产生几分怜悯,有些发呆。身旁的清军旗总见罗思懿清秀,以为李令茗动了sè心,便说:“李大人,我们还是早点离开吧。带上这些人,今晚可能赶不回大营,我们要在南河边宿营。到时候这个小娘子有的是时间够大人一整晚折腾的。”
“娘!”兰儿在人群中叫着,但她被一个老nǎinǎi紧紧抱着。
静玄大步走到李令茗面前,大声说:“军爷,放了这个女子。作恶太甚,会有报应的!”
清军旗总挥刀砍向静玄,静玄应声倒在地上。被隔离的百姓中,传出妇孺的哭声。
旗总下令“收队。”清兵们开始驱赶佛堂前绑着的青年男女上路。
李令茗的亲军上前用长绳把罗思懿双手绑起,系在自己的马鞍上。李令茗和旗总上马,正准备离开,前面山道上,一个僧人顺着山边树枝滑下,挡住了李令茗和旗总的路。
“慧悟师父。”罗思懿哭叫着。
“云游僧人慧悟,请军爷放了这些百姓。”慧悟说。
慧悟采药归来,听见百姓的叫声,立刻爬上山梁,看到了佛堂被两队清军包围,另一队去山后病患住处。他立刻想到的是思懿的安危,但现在起身去救思懿已经来不及了。他便顺着山梁,悄悄来到佛堂后的山坡草丛间。多年从军的经验告诉他,这支清兵应该是吴三桂属下的蓟辽军。应该有一旗人,共三小队,每队十二人,人数应该是三十六人,加上旗总和指挥官、亲兵,共有四十人左右。这是一支装备jīng良的正规野战小队,武器配置从远shè火枪到近shè弓箭以及近战倭刀、长枪,防御牌刀。这样完备jīng良的配置,只有在过去的蓟辽jīng骑、关宁铁骑和宣大劲旅才可能有。石笋山的百姓有几十号人,但都是老弱病残,面对这些虎狼之师,是根本无法反抗,只能忍受凌辱。
看着罗思懿被清军带到佛堂前,慧悟感到一股热血上涌。他思索着武力抢出罗思懿的可能xìng。如果只有一队清军,自己出其不意能干掉清军头目,然后,对付火枪手和弓箭手,最后拼战棍枪手和牌刀手,也许能得手。但现在有三队清军,自己拼杀完佛堂前的清军时,很可能被佛堂周边清军火枪手和弓箭手shè杀。所以,他一直寻思,是否是应该在清军绑走思懿和百姓后,自己尾随他们至今晚的宿营地,然后伺机再救出思懿。眼见静玄师父被砍到,思懿被绑,慧悟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冲动。他顺着山坡,滑下到出佛堂的山道。他已经决定,大不了拼死一搏。罗思懿熟悉这周围山路,即使自己被shè杀,但救她逃走的可能xìng应该还是很大的,自己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女子在眼前被羞辱。
旗总拔刀对慧悟说:“师父,想找死吗?”
慧悟不动声sè回答:“军爷,杀气太重,会有冤孽。”
李令茗道:“师父,你真不怕死?”
慧悟回答说:“生亦空,死亦空。所以生即死,死即生。”
“我才不给你多废话!”旗总说完,驱马上前挥刀砍向慧悟。
这旗清军中,第二队队长一直在佛堂外山坡上担任jǐng戒。由于自幼家里信佛,所以,对僧人都有几分敬重。刚才见旗总砍倒佛堂老师父,心中有些不忍。现在见旗总又砍杀山路上冒出的云游僧人,感觉一路战争把所有的人都变成杀人工具。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旗总纵马向前砍杀僧人的那一瞬间,僧人敏捷闪过旗总的砍杀,并顺势把旗总拖下了马,变戏法般把旗总的刀插进了旗总的胸膛。紧接着,僧人夺下旗总身上携带的两柄长短倭刀,迅速扑向李令茗和旗总周围的牌刀手。只见他手起刀落,仅仅挥刀五、六下,李令茗和周围的五名清军全部倒下了,可见每一刀都是致命的。
“这个云游僧一定是武功绝顶的武僧!”第二队队长想着,忙号令周围火枪手和弓箭手shè击,可jǐng戒的清军火枪手和弓箭手本打算收拾武器离开,看到这突然发生的巨变,有些呆住了。
慧悟夺刀的时候,早已算计好:夺下旗总的倭刀,迅速杀死押解思懿和百姓的清军,然后对付佛堂周围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之所以夺倭刀,那是因为倭刀轻便锋利,挥刀杀敌,能一刀毙命。自己是没有时间和清军棍枪手和牌刀手纠缠,必须快速致敌于死地,然后对付山坡上的火枪手、弓箭手。因此,他乘清军们完全放松戒备,迅速杀死李令茗周围的三名牌刀手和两名棍枪兵清。由于担心山坡上的清军火枪手和弓箭手shè击,所以,他只砍伤李令茗的双腿,便迅速冲向被绑的百姓。他挥刀砍死了押解百姓的三名清军棍枪手后,用刀解开百姓身上的绳索和思懿手上的绳索,他大声对思懿叫道:“思懿,你快跑呀!”。然后,飞身跳上李令茗的战马,奔向山坡上的持火枪和弓箭的清军。在此同时,他没有想到的是,百姓中一个老者cāo起了一根棍棒,大叫道:“乡亲们,杀贼兵!”
“杀贼兵!”整个佛堂前的百姓沸腾了,都纷纷找着棍棒、农具,扑向身边的清军。这时,押着僧秀寻找粮食的清军刚转回佛堂,见势不妙,忙寻找有利地形,布阵抵抗。
慧悟纵马冲上山坡,把山坡山的五名火枪手和弓箭手砍到在马下。第二队队长见势不妙,他不知道周围还有多少这样武功高强的武僧,忙命身边亲兵吹出撤退的口哨,一时间,还在外围的十来名清军放弃了抵抗,上马向山下奔去。
慧悟跳下马,拿起倒地清军的弓箭,对着佛堂周围顽抗的清军发出一枚又一枚箭矢。他计算着自己杀死、杀伤的清兵人数已经接近二十人的时候,知道刚才自己死拼的决定应该是正确的。他知道,自己并没有估算到百姓的力量,他们居然会勇敢地在全副武装的士兵面前,帮助自己,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望着山下逃跑的清军,身后充斥着百姓的欢呼声,他转身来到佛堂前。这时,他发现李令茗还没有死,正被百姓拖打着。
慧悟叫开百姓,自己来到李令茗的身旁。李令茗双腿已残,抬头望着慧悟,拼着最后一口气,对慧悟说:“师父,我错了!我本读书人,乱世误入军营,多次sāo扰百姓,该死,该死!。我想回家,回蓟州老家,求求你,给我一个痛快,送我上路吧!”
慧悟也不忍心看到百姓再折磨他,便抽出短刀,对他说:“我会超度你的,你放心去吧!”说完,慧悟把短刀刺进了李令茗的心脏。这时,慧悟抬头看见罗思懿惊恐地看着自己的眼神,他有些心碎。他知道,一个正常的人,谁也不愿意看到血腥杀戮。自己出家已经很多年了,居然本能地做出这样的杀戮,这和自己这几年学佛的理念是完全违背的。自己刚才从杀死旗总开始,内心一直在忍受悔罪的煎熬。
慧悟和僧秀开始清点死去和受伤的百姓,发现百姓也有二十多人被杀,十多人重伤,二十多人轻伤。慧悟告诉僧秀,这里不能住了,清军迟早都会来报复。现在已是黄昏,如果清军在邛州附近有营地,估计今晚或明早就有大队清军开到。所以,必须马上疏散百姓。重伤百姓现在就要准备抬走,否则天黑山路就难走了。
僧秀便忙着招呼百姓,取出藏在佛堂山后的粮食,疏散百姓离开。
慧悟在佛堂前堆砌起了一个大柴堆,把死难百姓们的尸体放进柴堆。他又专门堆砌一个小柴堆,把陈放静玄师父的遗体的禅床放在了小柴堆上,然后点燃了火。
这时,天sè已暗,熊熊的大火照耀着天空。佛堂周围,只有僧秀、罗思懿和七八个帮忙收拾的百姓。僧秀走了过来,说:“慧悟师父,和我们一起走吧。”
慧悟想到了思懿那惊恐的眼神,他不敢看罗思懿的眼睛。便说:“僧秀师父,我已经大开杀戒,作为佛门弟子,惭愧!希望僧秀师父今后不要再提我为永福寺弟子,以免坏了永福寺名誉。”
“我师父惨遭屠杀,百姓眼看要被绑走,遭受凌辱。慧悟师父能挺身而出,救民众于水火,纵使开了杀戒,但又有何妨?”僧秀说。
望着百姓尸体的火堆,慧悟自省说:“僧秀师父,别宽慰我了。我是不忍罗施主受辱,才一时动杀机,连累这么多百姓,真是罪过。我真是无颜和你们同行。我的冲动,连累你们现在流离失所,我觉得我是罪人。作为修行多年的僧人,我犯了杀戒,你们可以原谅我,但我自己内心有点过不去。”
“慧悟师父此言甚为谬误,生死具为天命,你拯救的是大家的尊严。如果慧悟师父不动手,同样有很多百姓会受辱,而他们的亲属心里会流血,生不如死。现在这些百姓虽然被杀而死,但使他们自愿的选择,他们死得有尊严。我要是象你会武功,早动手杀人了!”僧秀道。
“阿弥陀佛,罪过呀!你们走吧,不过路上小心。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慧悟说。
“那好吧,我们准备去天台山。慧悟师父,我们有缘再见吧!我真心期望你与我们同行。”僧秀说。
“天台山?我好象听静玄师父说已经遭受兵乱。”慧悟说。
“是呀,九年以前,大西军兵败邛州夹门关,天台山三千棍僧堵截了大西军。哪知大西军绕青草坡而上,天台山宫、观、寺、庵尽毁。现在已经过去九年,也许我带百姓能在以前的废墟上寻到安身之处。”
“那僧秀师父你们一路走好!我真不忍心面对这些百姓,因为他们之中有亲人因我的鲁莽而丧命。”慧悟说着,他十分清楚人xìng中‘恶’的部分。也许被救的十来个青年男女的家庭会感激他出手舍命相救,但还有那么多死难的百姓的亲属也许会想:‘如果没有你慧悟出手,清兵不会贸然杀人,带走的也就十来个人而已。现在毕竟是四十多人死伤呀!’
僧秀见慧悟决心独自离开,便留下一匹马和一小包粮食,带着余下的百姓离开了。
望着火堆的火逐渐熄灭,慧悟准备自己独自踏上旅途。这时他突然想到静玄师父卧室里面的阿嵯耶观音,不知道罗思懿和僧秀是否带走?他忙冲进佛堂里面静玄师父的卧室,发现阿嵯耶观音已经不见了。
慧悟走出佛堂,牵马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发现今夜星空星光闪烁,格外耀眼。他牵马走到佛堂的山后,顺着小路来到思懿刻下的‘慧悟
’的字迹前,回想着罗思懿如花的笑容。正在惆怅间,他突然听到背后有声响,转身回头一看,罗思懿牵着兰儿,抱着阿嵯耶观音,正站在路边树下看着自己。
“思懿!”慧悟叫道,他快步来到思懿母女身边,伸手抱住了思懿母女。
罗思懿也不顾兰儿在身边,扑进了慧悟的怀里,她仰头对慧悟说:“听僧秀师父说,你是因为怕我受辱而破了杀戒。也许我们相遇,就是苍天要破你的杀戒、sè戒,让你还俗。带我们走吧,我们母女愿跟你到天涯!静玄师父说过,阿嵯耶观音会保佑我们三人的!”
四川新都,清军汉军镶蓝旗大营,定西大将军营帐。
定西将军李国翰刚收到前方平西王大营传来的一封快报,快报上写着:“平西王帐下大营都司李令茗昨rì率一旗四十jīng骑从新津大营出发,西去邛州筹粮。在邛州通往九顶山的路上,遭遇大西军游骑三百多人围攻。李都司身先士卒,奋力杀贼。贼兵死八十三,伤一百一十四。贼兵败逃,我军死二十三,伤六。李都司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已按军礼安葬。特报。”
李国翰有些遗憾,原本想让李令茗在平西王军中有些历练以后,再托吏部官员把李令茗转成四川川北巡抚下的地方官吏,没有想到他在军中后勤粮草管理任上居然丧命。
八年后的康熙七年。此时四川已经安定,吴三桂把永历帝残余势力赶到了云南边界,川东和四川匪患已经平息,但四川人口大减。四川巡抚张德地上书康熙皇帝,期望清廷下诏移民。
康熙九年,从湖广来的移民渐渐在成都平原增多,水土不服成为这些移民的最大问题。由于很多移民家族身患水土不服之症,药堂前成为都市最为热闹的地方。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率三藩反,大清西南云贵和南方再陷战乱。成都平原这时因为外来人口的迁入,人口大增。移民们的各种需求导致了商业的发展,城镇贸易的兴隆。成都城这时已经恢复了生机,随着几年前官府衙门的迁入,象青羊宫、文殊院等道观寺院也逐渐恢复,城内的也迁入大量的外来商家。这座古老的平原城市因为大量移民的迁入又恢复了活力,恢复了以前繁华的景象。
这天,从灌县迁到成都城东的罗氏广济堂正张灯结彩,祝贺广济堂在成都开业一周年。前来祝贺的人们发现广济堂的一代名医罗无悔和夫人不见踪影,只有入赘的二代掌门罗兴明在招呼客人。罗兴明给大家解释说,父亲思念老家,带母亲回江南寻找亲友了。
傍晚,灌县商家贾敏是罗兴明青梅竹马的好友,少时,曾拜罗无悔为师,学习武术。他在罗家佛堂和罗兴明谈起南方三藩战事,担心说:“兴明,你应该阻止老爷子东去江南,一旦吴军得利,江南可能陷入混乱。”,
“我哪里阻止得了呀!你不知道,老爷子一直练功,现在虽然年过半百,身子骨康健,即使有土匪劫道,也会是自取其辱。”罗兴明解释说。
“我当然知道师父武功了得。但是乱兵乱世,难免有意外发生。再说师母同行,难免有意外。”贾敏说。
“不会吧。母亲说,有这尊阿嵯耶观音的庇护,她一生都会平安无事的。”罗兴明指着佛堂上,母亲供奉的阿嵯耶观音说。
“这尊观音真奇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观音。”贾敏说。
“这个观音一直供在母亲卧室,这次他们离开才供在这佛堂上。听母亲说,这尊像是她师父留下的,是很早以前就供奉在南边邛州大寺院里面的。”罗兴明说。
“兴明,你不知道我多羡慕师父和师母呀!师父有一次喝酒多了,给我讲过他在邛州的山里佛堂遇见师母的事情,然后他们携手到过鹤鸣山,在那里生活过很多年,然后才迁居灌县,他们真是神仙伴侣呀!”贾敏说。
“是呀,不过他们很少给我讲过去的事,只是兰儿依稀说过她父母以前是在邛州山里相识、相恋。父亲曾在江南出家,为了母亲而还俗。”罗兴明说,他是在灌县入赘罗家的。
“师父和师母经历的故事,对我来说简直是个传奇!”贾敏感慨说。
四川邛州外。李令茗率着一旗骑兵离开新津清军大营,直奔邛州。这时,平西王吴三桂与定西将军李国翰从川北开赴成都平原,在新津设立清军大营,准备南下嘉定,击溃归附永历帝的大西军余部。
李令茗系定西将军李国翰的远亲,顺治五年定西将军镇汉中时候,投于定西将军帐下。李令茗自幼习文,军旅生涯颇不适应。时平西王与定西将军同镇汉中,李令茗转为平西王下分管粮草的都司。此次南征,清军在新津建立粮草供应大营,前锋军队已经逼近嘉定。由于清军大军从绵州南下,军粮以及运输劳力严重不足。因此,掌管粮草的参将命部属外出‘打粮’。李令茗知道,‘打粮’也就是就地征粮,还有是强征百姓壮丁入伍运粮。
由于探报新津南有永历帝下属大西军的小股游骑活动,所以,李令茗带着这旗清军出大营后西行,目的地是邛州。李令茗清楚,现在想在川西平原周边征粮已经十分困难,平原上的村落都成为废墟,以前繁华的城镇都空无人迹。所以,这次出行,能找到一些青壮年劳力成为主要目的。
中午,当李令茗的旗队到达邛州时候,发现邛州城已经空无一人。在南河边,旗队发现一名老年渔翁。老人说,这两年兵患和匪患导致邛州百姓惨遭杀戮,剩下的老、弱、病、残都逃入南面的五面山、长秋山和西面的龙门山里了。李令茗觉得就这样无功而返似乎有点丢颜面,便和带队的旗总商量是否进山寻人。旗总想法也和李令茗一致,于是,这队清军在南河边简单用完干粮后,李令茗带领他们向龙门山进发。
李令茗之所以选择龙门山,一是因为毕竟自己带的这旗骑兵人数太少,如果沿长秋山南下,或许会遇到大西军。自己这一旗人马仅有三十多人,难以抵抗正规大西军的攻击。如果只是遇见一般匪帮,就算多自己旗兵十倍,自己的这一旗蓟辽jīng锐也能击溃他们。
从南河出发,马队进入丘陵地区,一路西行,一个时辰后,终于发现了几户人家,但里面都是空无一人。估计这里百姓受来往的土匪和乱兵惊吓,看见远方的马队就逃掉了。李令茗展开地图,发现自己走的这条路是通往雅州的古道,他确信前面应该有比较大的村寨。
马队继续向前走了一个时辰,终于看见了一个小镇的废墟。李令茗率马队继续西行,眼看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旗总担心今晚赶不回大营了,和李令茗商量,准备沿路返回时,前哨的骑兵发现远方山坳间,升起有冉冉炊烟。
同一天早上,邛州石笋山。
慧悟在佛堂见到了静玄师父。静玄师父告诉他,自己这两天身体不适。慧悟忙给他把脉,发现并无异样。静玄说,这两天做梦,梦见了去世多年的朋友。他感觉也许不久的将来,大限便到。现在自己对尘世的牵挂就是罗思懿母女了,他期望慧悟能考虑在这里都住一段时间。如果自己有意外,请慧悟帮助自己照顾罗氏母女。
慧悟觉得老人是否是年岁大了,想多了。他没有立刻答应老人的请求,只是告诉老人,你现在身体很好,自己打算在这里留一段时间,等这里的病人身体再好一点,自己可以陪静玄师父回鹤林寺看看。
中午,在石笋山佛堂后面的疟疾隔离区。经过慧悟几天的治疗,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康复,病重病人的疫情也得到了控制。慧悟觉得有两名患者病情虽然有好转,但是后续草药还得继续,自己还得找一点草药。他便给帮助护理病人的罗思懿说自己再出去采一点药,便独自向石笋山后走去。走到山道边凹进山石时,慧悟看到了上面刻有‘慧悟’两字。心里泛起了阵阵暖意。那是昨天罗思懿和自己到山后采药,走到这里时,慧悟看见高处山崖上象是有柴胡,便让罗思懿回去休息,自己攀上山崖。半个时辰后,慧悟从山崖回到山道,发现罗思懿还在山道上等着,并在山崖上刻下了‘慧悟’两个字。
“罗施主,这是啥意思呀?”慧悟问
“以前我父亲教我识字的时候说,文字是有魔咒的。”罗思懿回答。
“那写下我的名字是啥意思?”慧悟问。
罗思懿脸红了,说:“你自己想想。”
“我哪里能猜想得出你的心思呀?”慧悟说。
“我是想给你下魔咒吧!”罗思懿笑着说。
慧悟突然联想到了汉代司马相如见到卓文君时候,琴挑卓文君的故事。难道眼前这位‘卓文君’也会反挑司马相如?
“对了,静玄师父昨晚告诉我,说他在阿嵯耶观音前祈福了。最后他给阿嵯耶观音说,让慧悟师父留下。我真不知道阿嵯耶观音能不能让他愿望实现。”罗思懿说。
“我会在这里住上一段的。我答应过陪静玄师父回鹤林寺看看。”
慧悟其实感觉到和罗思懿相处的这两天,自己对她已经产生情愫。可这乱世之中,自己能庇护这母女吗?想当初自己出家是因为被静昭师父点醒,看破红尘。但自己见到罗思懿后,总会有一阵心动的感觉。难道自己真是尘缘未了?
昨天傍晚上,好象静玄师父和罗思懿谈到了自己。今天早上,罗思懿见到自己好象是有意回避,眼神也有些躲闪,慧悟胡乱猜测,也许是静玄师父对她说了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所以,上午静玄师父要自己今后照顾罗氏母女,自己一点也不惊讶。
傍晚,石笋山佛堂。静玄正在自己卧房内阿嵯耶观音前为罗思懿母女祈福,突然外面传来了吵闹声和马蹄声。静玄走出房外,看见一小队清军马队正进入佛堂旁的临时斋堂,控制住里面正准备用餐的百姓。
“你是这个佛堂的住持吗?”
静玄见一个清军头领模样的人拿着马鞭,问自己。
“阿弥托佛!军爷,这里是佛门之地,请你们别惊吓了百姓。”静玄说。
“我们是平西王下属的官军,剿匪征粮的。请师父配合,只要听我们的指令,我们是不会难为师父的。”军官跳下马,说。
“李大人,你就别和这个秃驴客套了。直说吧,我们是来征粮、征丁的,你们佛堂的储备的粮食在哪里?”军官后面的旗总也跳下了马,拔出了佩刀。
“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佛门重地,动刀弄枪,那是凶兆。”静玄并不畏惧说。
“我们奉平西王令,前来征粮、征丁,希望师父配合。否则,给师父的佛堂添上血光之灾可就怪不得我们了。”李令茗说。
旗总立刻下令一队清军到佛堂周围搜寻,二队jǐng戒,三队清军开始把佛堂周边厢房的百姓中的青壮年男女集中在佛堂前。石笋山避难几十名百姓中,青壮年男女并不多,也就十来人,男子也就三人。清军在佛堂前开始用绳索把他们手臂串绑起来,这时,百姓中有个老人见自己女儿要被带走,冲了出来,死死拉住自己女儿不松手。清军队长拔刀砍断了老人手臂,顿时哭叫声、惊惧声在佛堂前响成一片。
“砰!砰!”随着火枪声响,老人被击毙在佛堂前。所有的哭叫声被惊恐取代,佛堂前声音沉寂下来,只有小孩的抽泣声。
“师父告诉我们,你们藏的粮食在哪里?”旗总用刀指向静玄。
“粮食是老百姓救命的,不是你们的。”静玄说。
“你如果不说,你和这里的人都会没命,那还需要粮食。你难道想死吗?”旗总笑道。
“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静玄无惧回答。
刀尖划破了静玄的额头,鲜血从静玄的脸颊流了下来。
僧秀从人群中冲了出来,对旗总说:“藏粮的地方我师父不知道,我才知道。我带你们去!”僧秀知道,如果不交出一些粮食,这些清军是不会离开的。为防土匪抢劫,佛堂后面山里,僧秀分五处藏有一些粗粮。僧秀想带清军去后山,交给他们一处的粮食以应付他们离开。
这时,第一队搜寻的清军把山后治病的百姓带到了佛堂前。
“李大人,没有想到我们在后面发现有这样的绝sè宝贝。”清军队长把罗思懿带到了李令茗的面前。
李令茗托起罗思懿的下巴,看见罗思懿俊秀的脸上挂着几丝泪花,不由产生几分怜悯,有些发呆。身旁的清军旗总见罗思懿清秀,以为李令茗动了sè心,便说:“李大人,我们还是早点离开吧。带上这些人,今晚可能赶不回大营,我们要在南河边宿营。到时候这个小娘子有的是时间够大人一整晚折腾的。”
“娘!”兰儿在人群中叫着,但她被一个老nǎinǎi紧紧抱着。
静玄大步走到李令茗面前,大声说:“军爷,放了这个女子。作恶太甚,会有报应的!”
清军旗总挥刀砍向静玄,静玄应声倒在地上。被隔离的百姓中,传出妇孺的哭声。
旗总下令“收队。”清兵们开始驱赶佛堂前绑着的青年男女上路。
李令茗的亲军上前用长绳把罗思懿双手绑起,系在自己的马鞍上。李令茗和旗总上马,正准备离开,前面山道上,一个僧人顺着山边树枝滑下,挡住了李令茗和旗总的路。
“慧悟师父。”罗思懿哭叫着。
“云游僧人慧悟,请军爷放了这些百姓。”慧悟说。
慧悟采药归来,听见百姓的叫声,立刻爬上山梁,看到了佛堂被两队清军包围,另一队去山后病患住处。他立刻想到的是思懿的安危,但现在起身去救思懿已经来不及了。他便顺着山梁,悄悄来到佛堂后的山坡草丛间。多年从军的经验告诉他,这支清兵应该是吴三桂属下的蓟辽军。应该有一旗人,共三小队,每队十二人,人数应该是三十六人,加上旗总和指挥官、亲兵,共有四十人左右。这是一支装备jīng良的正规野战小队,武器配置从远shè火枪到近shè弓箭以及近战倭刀、长枪,防御牌刀。这样完备jīng良的配置,只有在过去的蓟辽jīng骑、关宁铁骑和宣大劲旅才可能有。石笋山的百姓有几十号人,但都是老弱病残,面对这些虎狼之师,是根本无法反抗,只能忍受凌辱。
看着罗思懿被清军带到佛堂前,慧悟感到一股热血上涌。他思索着武力抢出罗思懿的可能xìng。如果只有一队清军,自己出其不意能干掉清军头目,然后,对付火枪手和弓箭手,最后拼战棍枪手和牌刀手,也许能得手。但现在有三队清军,自己拼杀完佛堂前的清军时,很可能被佛堂周边清军火枪手和弓箭手shè杀。所以,他一直寻思,是否是应该在清军绑走思懿和百姓后,自己尾随他们至今晚的宿营地,然后伺机再救出思懿。眼见静玄师父被砍到,思懿被绑,慧悟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冲动。他顺着山坡,滑下到出佛堂的山道。他已经决定,大不了拼死一搏。罗思懿熟悉这周围山路,即使自己被shè杀,但救她逃走的可能xìng应该还是很大的,自己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女子在眼前被羞辱。
旗总拔刀对慧悟说:“师父,想找死吗?”
慧悟不动声sè回答:“军爷,杀气太重,会有冤孽。”
李令茗道:“师父,你真不怕死?”
慧悟回答说:“生亦空,死亦空。所以生即死,死即生。”
“我才不给你多废话!”旗总说完,驱马上前挥刀砍向慧悟。
这旗清军中,第二队队长一直在佛堂外山坡上担任jǐng戒。由于自幼家里信佛,所以,对僧人都有几分敬重。刚才见旗总砍倒佛堂老师父,心中有些不忍。现在见旗总又砍杀山路上冒出的云游僧人,感觉一路战争把所有的人都变成杀人工具。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旗总纵马向前砍杀僧人的那一瞬间,僧人敏捷闪过旗总的砍杀,并顺势把旗总拖下了马,变戏法般把旗总的刀插进了旗总的胸膛。紧接着,僧人夺下旗总身上携带的两柄长短倭刀,迅速扑向李令茗和旗总周围的牌刀手。只见他手起刀落,仅仅挥刀五、六下,李令茗和周围的五名清军全部倒下了,可见每一刀都是致命的。
“这个云游僧一定是武功绝顶的武僧!”第二队队长想着,忙号令周围火枪手和弓箭手shè击,可jǐng戒的清军火枪手和弓箭手本打算收拾武器离开,看到这突然发生的巨变,有些呆住了。
慧悟夺刀的时候,早已算计好:夺下旗总的倭刀,迅速杀死押解思懿和百姓的清军,然后对付佛堂周围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之所以夺倭刀,那是因为倭刀轻便锋利,挥刀杀敌,能一刀毙命。自己是没有时间和清军棍枪手和牌刀手纠缠,必须快速致敌于死地,然后对付山坡上的火枪手、弓箭手。因此,他乘清军们完全放松戒备,迅速杀死李令茗周围的三名牌刀手和两名棍枪兵清。由于担心山坡上的清军火枪手和弓箭手shè击,所以,他只砍伤李令茗的双腿,便迅速冲向被绑的百姓。他挥刀砍死了押解百姓的三名清军棍枪手后,用刀解开百姓身上的绳索和思懿手上的绳索,他大声对思懿叫道:“思懿,你快跑呀!”。然后,飞身跳上李令茗的战马,奔向山坡上的持火枪和弓箭的清军。在此同时,他没有想到的是,百姓中一个老者cāo起了一根棍棒,大叫道:“乡亲们,杀贼兵!”
“杀贼兵!”整个佛堂前的百姓沸腾了,都纷纷找着棍棒、农具,扑向身边的清军。这时,押着僧秀寻找粮食的清军刚转回佛堂,见势不妙,忙寻找有利地形,布阵抵抗。
慧悟纵马冲上山坡,把山坡山的五名火枪手和弓箭手砍到在马下。第二队队长见势不妙,他不知道周围还有多少这样武功高强的武僧,忙命身边亲兵吹出撤退的口哨,一时间,还在外围的十来名清军放弃了抵抗,上马向山下奔去。
慧悟跳下马,拿起倒地清军的弓箭,对着佛堂周围顽抗的清军发出一枚又一枚箭矢。他计算着自己杀死、杀伤的清兵人数已经接近二十人的时候,知道刚才自己死拼的决定应该是正确的。他知道,自己并没有估算到百姓的力量,他们居然会勇敢地在全副武装的士兵面前,帮助自己,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望着山下逃跑的清军,身后充斥着百姓的欢呼声,他转身来到佛堂前。这时,他发现李令茗还没有死,正被百姓拖打着。
慧悟叫开百姓,自己来到李令茗的身旁。李令茗双腿已残,抬头望着慧悟,拼着最后一口气,对慧悟说:“师父,我错了!我本读书人,乱世误入军营,多次sāo扰百姓,该死,该死!。我想回家,回蓟州老家,求求你,给我一个痛快,送我上路吧!”
慧悟也不忍心看到百姓再折磨他,便抽出短刀,对他说:“我会超度你的,你放心去吧!”说完,慧悟把短刀刺进了李令茗的心脏。这时,慧悟抬头看见罗思懿惊恐地看着自己的眼神,他有些心碎。他知道,一个正常的人,谁也不愿意看到血腥杀戮。自己出家已经很多年了,居然本能地做出这样的杀戮,这和自己这几年学佛的理念是完全违背的。自己刚才从杀死旗总开始,内心一直在忍受悔罪的煎熬。
慧悟和僧秀开始清点死去和受伤的百姓,发现百姓也有二十多人被杀,十多人重伤,二十多人轻伤。慧悟告诉僧秀,这里不能住了,清军迟早都会来报复。现在已是黄昏,如果清军在邛州附近有营地,估计今晚或明早就有大队清军开到。所以,必须马上疏散百姓。重伤百姓现在就要准备抬走,否则天黑山路就难走了。
僧秀便忙着招呼百姓,取出藏在佛堂山后的粮食,疏散百姓离开。
慧悟在佛堂前堆砌起了一个大柴堆,把死难百姓们的尸体放进柴堆。他又专门堆砌一个小柴堆,把陈放静玄师父的遗体的禅床放在了小柴堆上,然后点燃了火。
这时,天sè已暗,熊熊的大火照耀着天空。佛堂周围,只有僧秀、罗思懿和七八个帮忙收拾的百姓。僧秀走了过来,说:“慧悟师父,和我们一起走吧。”
慧悟想到了思懿那惊恐的眼神,他不敢看罗思懿的眼睛。便说:“僧秀师父,我已经大开杀戒,作为佛门弟子,惭愧!希望僧秀师父今后不要再提我为永福寺弟子,以免坏了永福寺名誉。”
“我师父惨遭屠杀,百姓眼看要被绑走,遭受凌辱。慧悟师父能挺身而出,救民众于水火,纵使开了杀戒,但又有何妨?”僧秀说。
望着百姓尸体的火堆,慧悟自省说:“僧秀师父,别宽慰我了。我是不忍罗施主受辱,才一时动杀机,连累这么多百姓,真是罪过。我真是无颜和你们同行。我的冲动,连累你们现在流离失所,我觉得我是罪人。作为修行多年的僧人,我犯了杀戒,你们可以原谅我,但我自己内心有点过不去。”
“慧悟师父此言甚为谬误,生死具为天命,你拯救的是大家的尊严。如果慧悟师父不动手,同样有很多百姓会受辱,而他们的亲属心里会流血,生不如死。现在这些百姓虽然被杀而死,但使他们自愿的选择,他们死得有尊严。我要是象你会武功,早动手杀人了!”僧秀道。
“阿弥陀佛,罪过呀!你们走吧,不过路上小心。我想一个人静一静!”慧悟说。
“那好吧,我们准备去天台山。慧悟师父,我们有缘再见吧!我真心期望你与我们同行。”僧秀说。
“天台山?我好象听静玄师父说已经遭受兵乱。”慧悟说。
“是呀,九年以前,大西军兵败邛州夹门关,天台山三千棍僧堵截了大西军。哪知大西军绕青草坡而上,天台山宫、观、寺、庵尽毁。现在已经过去九年,也许我带百姓能在以前的废墟上寻到安身之处。”
“那僧秀师父你们一路走好!我真不忍心面对这些百姓,因为他们之中有亲人因我的鲁莽而丧命。”慧悟说着,他十分清楚人xìng中‘恶’的部分。也许被救的十来个青年男女的家庭会感激他出手舍命相救,但还有那么多死难的百姓的亲属也许会想:‘如果没有你慧悟出手,清兵不会贸然杀人,带走的也就十来个人而已。现在毕竟是四十多人死伤呀!’
僧秀见慧悟决心独自离开,便留下一匹马和一小包粮食,带着余下的百姓离开了。
望着火堆的火逐渐熄灭,慧悟准备自己独自踏上旅途。这时他突然想到静玄师父卧室里面的阿嵯耶观音,不知道罗思懿和僧秀是否带走?他忙冲进佛堂里面静玄师父的卧室,发现阿嵯耶观音已经不见了。
慧悟走出佛堂,牵马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发现今夜星空星光闪烁,格外耀眼。他牵马走到佛堂的山后,顺着小路来到思懿刻下的‘慧悟
’的字迹前,回想着罗思懿如花的笑容。正在惆怅间,他突然听到背后有声响,转身回头一看,罗思懿牵着兰儿,抱着阿嵯耶观音,正站在路边树下看着自己。
“思懿!”慧悟叫道,他快步来到思懿母女身边,伸手抱住了思懿母女。
罗思懿也不顾兰儿在身边,扑进了慧悟的怀里,她仰头对慧悟说:“听僧秀师父说,你是因为怕我受辱而破了杀戒。也许我们相遇,就是苍天要破你的杀戒、sè戒,让你还俗。带我们走吧,我们母女愿跟你到天涯!静玄师父说过,阿嵯耶观音会保佑我们三人的!”
四川新都,清军汉军镶蓝旗大营,定西大将军营帐。
定西将军李国翰刚收到前方平西王大营传来的一封快报,快报上写着:“平西王帐下大营都司李令茗昨rì率一旗四十jīng骑从新津大营出发,西去邛州筹粮。在邛州通往九顶山的路上,遭遇大西军游骑三百多人围攻。李都司身先士卒,奋力杀贼。贼兵死八十三,伤一百一十四。贼兵败逃,我军死二十三,伤六。李都司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已按军礼安葬。特报。”
李国翰有些遗憾,原本想让李令茗在平西王军中有些历练以后,再托吏部官员把李令茗转成四川川北巡抚下的地方官吏,没有想到他在军中后勤粮草管理任上居然丧命。
八年后的康熙七年。此时四川已经安定,吴三桂把永历帝残余势力赶到了云南边界,川东和四川匪患已经平息,但四川人口大减。四川巡抚张德地上书康熙皇帝,期望清廷下诏移民。
康熙九年,从湖广来的移民渐渐在成都平原增多,水土不服成为这些移民的最大问题。由于很多移民家族身患水土不服之症,药堂前成为都市最为热闹的地方。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率三藩反,大清西南云贵和南方再陷战乱。成都平原这时因为外来人口的迁入,人口大增。移民们的各种需求导致了商业的发展,城镇贸易的兴隆。成都城这时已经恢复了生机,随着几年前官府衙门的迁入,象青羊宫、文殊院等道观寺院也逐渐恢复,城内的也迁入大量的外来商家。这座古老的平原城市因为大量移民的迁入又恢复了活力,恢复了以前繁华的景象。
这天,从灌县迁到成都城东的罗氏广济堂正张灯结彩,祝贺广济堂在成都开业一周年。前来祝贺的人们发现广济堂的一代名医罗无悔和夫人不见踪影,只有入赘的二代掌门罗兴明在招呼客人。罗兴明给大家解释说,父亲思念老家,带母亲回江南寻找亲友了。
傍晚,灌县商家贾敏是罗兴明青梅竹马的好友,少时,曾拜罗无悔为师,学习武术。他在罗家佛堂和罗兴明谈起南方三藩战事,担心说:“兴明,你应该阻止老爷子东去江南,一旦吴军得利,江南可能陷入混乱。”,
“我哪里阻止得了呀!你不知道,老爷子一直练功,现在虽然年过半百,身子骨康健,即使有土匪劫道,也会是自取其辱。”罗兴明解释说。
“我当然知道师父武功了得。但是乱兵乱世,难免有意外发生。再说师母同行,难免有意外。”贾敏说。
“不会吧。母亲说,有这尊阿嵯耶观音的庇护,她一生都会平安无事的。”罗兴明指着佛堂上,母亲供奉的阿嵯耶观音说。
“这尊观音真奇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观音。”贾敏说。
“这个观音一直供在母亲卧室,这次他们离开才供在这佛堂上。听母亲说,这尊像是她师父留下的,是很早以前就供奉在南边邛州大寺院里面的。”罗兴明说。
“兴明,你不知道我多羡慕师父和师母呀!师父有一次喝酒多了,给我讲过他在邛州的山里佛堂遇见师母的事情,然后他们携手到过鹤鸣山,在那里生活过很多年,然后才迁居灌县,他们真是神仙伴侣呀!”贾敏说。
“是呀,不过他们很少给我讲过去的事,只是兰儿依稀说过她父母以前是在邛州山里相识、相恋。父亲曾在江南出家,为了母亲而还俗。”罗兴明说,他是在灌县入赘罗家的。
“师父和师母经历的故事,对我来说简直是个传奇!”贾敏感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