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rì,周天临和秦长捷以护国公府联合理政院的名义下令,成立国史馆,专门负责元朝国史资料的编写和整理,诚请原宣靖王买奴为副馆主,不,是副馆长,并诚请其余二百九十六名前蒙古千户、万户(都是投降的)为编修。副馆长享受行省巡抚级别的待遇,而各编修们也享受着知府级别的待遇。
山东和河南行省的官员虽然被管得严,稍有不慎就会被直属监察局等各路人马盯上,直接请进司法院坐木板凳(就是当被告。),而且稍微偷下懒就有会被那一帮资政院筹备委员们和老百姓堵住门口喷一脸口水。但是他们的待遇可是不得了。周天临知道,即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吃得少,天底下那有那么好的事。买奴和各位编修们靠着新zhèng fǔ给的待遇,足够过上一个富家人的生活了。

对于其它投降的蒙古、sè目百户和普通士兵们等,统统发给极丰厚的待遇,择地安置。

非常识趣的买奴带着自己的以前部署,现在的同事,兴高采烈地走马上任。买奴干得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改了汉名,就叫做蒙思臣,颇有深意。而其它看明白的编修们也纷纷改汉名。

他们的工作非常简单,理政院把部队收集来的各地地志档案交给国史馆,然后由正经读书人组成的编撰们整理汇集。而那些原蒙古、sè目贵族出身的编修们则起着活字典的作用,用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经历的事情典故来校准参考。

而护国公府和理政院跟紧着发布的命令和公告就是宣布成立新闻宣传局,公布山东、河南行省新闻报刊暂行规章。宣布以前的邸报、传纸(就是民间的一种宣传纸张)全部变更为报纸。

所有的报纸分的发行必须经过新闻宣传局的审核和批准,而且在发行中必须受到新闻宣传局的监督检查。

山东行省的邸报改成《山东政报》,每旬一期。主要报道山东行省三司zhèng fǔ部门的rì常公告和重大政策,以及山东行省各地的新闻情况。

河南行省的邸报改成了《河南政报》,发行rì期和报道内容和《山东政报》的差不多,不管它是面对河南行省。

而护国公府和理政院的御用咽喉是《民报》,它的政策权威xìng和宣传强势xìng是无庸置疑的。

这三份zhèng fǔ报纸以《民报》为首,利用强大高效的两省zhèng fǔ机器,把这三份报纸传向两省各地、学堂、工场、农村。针对大多百姓不识字,两省各级官府利用自己的行政资源,在城镇以街道为单位,在农村以村寨为单位,聘请读报员,成立读报制度。配合各支无孔不入的宣传工作队,牢牢地掌握了舆论这个强大的jīng神武器。

在红军系统也有自己的报纸,那就是由护国大将军府秘书处负责编写发行的《战旗报》,面对的是正规野战红军、守备巡防军、民兵和各个军工工场。

而由商务署开办发行的《商报》则是最大规模的商业xìng质的报纸,它在完成自己的“政治任务”之外,主要刊登各地工农产品的行情,其中还在周天临的提示下,刊登工务署下辖的各工场给自己产品做的广告。它深受两省和其他各地商人的喜爱和青眯。

其它几份被批准的民营商业报纸是由山东行省现在财大气粗的商人各自合伙开办发行的,由于它们的背景和发行渠道,加上没有办法应用工务署印刷工场拥有的新式转轮铅活字印刷技术。所以它们的规模和影响力就远不及前面几份报纸了,要不是有各自背后财团雄厚的财力支撑,早关门了。

忙完这些,秦长捷难得的休息了几天,因为他要结婚当新郎了。

婚礼办得俭朴而热闹,各路人马纷纷赶来祝贺,最后演变成一场周家势力第一次大聚会。最后,文官系统被武将系统的人马用喜酒灌得一塌糊涂,连主角秦长捷都未能幸免,最后被人从酒桌下给找了出来给抬回新房。大大让因为识字不多经常被文官“欺负嘲笑”的武将们出了一口鸟气。

衍圣公孔克坚没什么意见,但是衍圣公夫人见到这个场面可就不太高兴了。除了热闹之外,这场面怎么也不像一个主管两省行政大权的人要结婚。一点官家气势也没有,该有的仪仗都没有。

最后还是衍圣公孔克坚打断了正在唠唠叨叨的自家夫人的话题,他低声告诉也是出身名门的自己老婆,这就是新政权的规矩。秦长捷结婚,官府的一点东西都不能动,一毫银子也不出。这么大的场面都是秦长捷自己掏腰包,加上各位同僚们凑份子给撑起来的。最后衍圣公严正jǐng告自己的夫人,闭紧嘴巴,除了吉祥话和笑之外,不得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而在秦长捷度蜜月的这几天,周天临和郑培民、李善长三人正在研究从大都传来的鞑子朝廷最新情报。

情报上说,鞑子皇帝对这次的失败非常地生气,后果也非常严重。

他非常难得地上了朝,在朝廷上就是一阵咆哮,把以前倍受自己器重,被夸上天的太不花骂得给比狗屎都不如。

几个权贵们为了对得起自己收得那些银子,叫自己在朝中的狗腿子们硬着头皮上前为太不花求情。但是很快,在宫门外几个被打得稀巴烂的屁股让朝上所有人都闭上嘴巴,或者一起对十恶不赦的太不花发起语言上的征讨。

很快,有中使带着元顺帝的旨意,来到了彰德路安阳府,先是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让他为了蒙古人的尊严和朝廷的颜面,自己自觉一点。

早就知道自己活rì不多的太不花倒也干脆,对着北边磕了几个头,然后在中使和几名宿卫军的监督下,自己把自己挂在屋梁上的一根绳索上了。

元顺帝继续下诏,升任攻陷了毫州伪朝首府,立了大功却被人家抄了老窝,现在正非常委屈地呆在汝宁府的答失八都鲁为河南江北行省最高长官-右丞相,命令他立即相机北上,配合朝廷大军对河南、山东进行围剿。

新官上任的答失八都鲁知道就凭自己手里一万多的探马赤军和数万汉军,根本不够人家山东红巾军看的。别说去攻打拥有十几万野战军的河南方面军,就是旁边势力最小的,驻扎在徐州的江淮方面军也够自己喝好几壶的。

现在河南、江北已经成了星火燎原之势,配合四处出动的野战军,各地的百姓在各工作队的引导下,现在已经燃遍了归德府、汝宁府、河南府路、淮安路、南阳路,并蔓延了黄河以北的卫辉路、怀庆府和河东山西道。

非常清楚形势的答失八都鲁接受了朝廷的新任命,但是对于朝廷的新战略,抱有的态度就是先呆在汝宁自保,看看再说吧。

另一位升官的就是察罕贴木儿和他的儿子王保保。虽然他们丢了自家的义兵队伍,也丢了濮州城。但是他们的罪过在太不花这顶灿烂的太阳下面就显得有些萤火之光了。加上让元顺帝心痛的、英年早逝的、蒙古贵族中少有的文武双全、城破殉职的文济王这位远房亲戚在临死前的大力推荐,更是让察罕贴木儿父子洗脱了罪过,变成了有功之人。

察罕贴木儿授河南江北行省平章,王保保授河南府路万户,先暂居河南府路洛阳城,招兵买马,准备反攻汴梁,直捣山东。而李思齐也跟着被授了个河南江北行省参政知事。

察罕贴木儿和王保保开始的时候还有些雄心壮志,他们竭尽全力地招兵买马,准备坚决执行皇帝陛下的新战略。但是后来发展的新形势让他们终于明白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程逢秋和常遇chūn两人搭档,威力不小于一颗原子弹,他们率领麾下的十万河南方面军很快把察罕贴木儿父子打得连逃跑的路都快找不到了。

而河南行省官府的建立和运作更是让河南这块地方跟鞑子朝廷彻底断了关系。被煽动起来的民众冲进各个县府,杀掉来不及跑掉的鞑子、sè目贵族和依附的豪强地主。到后来,察罕贴木儿父子在河南连兵都招不来了。

鞑子皇帝的招数还不止这么些,他可以说是真的发了狠了。他下严令从陕西行省、哈密力、河东山西道等地调集侍卫亲军和探马赤军,并给岭北、辽阳行省的蒙古宗亲王爷们下了圣旨,要他们赶紧调集兵马南下协助朝廷平叛。

属于朝廷势力范围的侍卫亲军和探马赤军的调动还好说,只是调动之后当地就成了空虚一片了,不过鞑子皇帝也管不了这些,哪里痛先医哪里吧。

不过岭北、辽阳行省蒙古宗王可就没有那么好听话了。这些黄金家族的子孙们手里有兵,胸中也颇有“雄心壮志”。大元朝各部推举皇帝的惯例和前几十年争帝的血雨腥风让这些蒙古宗王都明白,做为伟大成吉思汗的子孙,只要自己手里有兵有势,当皇帝的机会也不是没有的。

在这些心思下,历来把大都那位皇帝当成冤大头、大财主的蒙古宗王们把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响。几经严旨催促,只有几位和朝廷靠得近,或者忠心耿耿、却被别的王爷骂成傻冒的蒙古宗亲王爷派出自己的蒙古骑兵。

根据秘密情报,由于各地驻防的侍卫亲军和探马赤军的真实力量已经在前两次被调集得差不多了,这次鞑子皇帝严旨调集的都是一些册子上的兵马。各地都万户府和枢密院知道这次天威震怒,不敢马虎,只管按照名册上临时调集人马,先糊弄过去再说。估算一下,这些调集来的人马大约有十万,不过除了哈密力调集来的两万也该速军(sè目人组成的jīng锐军队)和其余不到三万的人马是名副其实的jīng锐正规军之外,其余的就是挂着招牌的农军了,有些连汉军都不如。

而岭北和辽阳调集来的蒙古军队估计在十万以下。这样算来,加上必备的配菜,各地签发的汉军,下次鞑子朝廷派来的剿匪大军估计有三十万人以上。按照鞑子朝廷调集兵马的惯例,最早也要三个月。而且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天,岭北和辽阳已经开始冰天雪地了。鞑子皇帝心再急,也得等到来年chūn暖花开时。这样算下来,下次进攻最起码也得到至正十六年夏天。

周天临和郑培民核算了一下,发现蒙yīn兵工场现在生产出来的前膛燧发火枪已经达到五万多支,完全可以装备满员的三个火枪步兵师,加上新加入的掷弹兵,战斗力不可小视。前膛燧发火枪是个好东西,它装备出来的火枪兵虽然没有同等数量的弓箭兵牛,但是它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快速地补充士兵。

一个火枪兵训练三个月就可以上前线了,而一个弓箭手就是有天赋,没有几年的艰苦训练根本成为不了合格的弓箭手,上了战场也不起作用。

一百个火枪兵干不过一百个弓箭手,但是一万个火枪兵弄出来的气势和动静就不是一万个弓箭手能弄出来的,万枪齐鸣和万箭齐发场面完全是中雨和暴风雨加雷电的区别。而且同在战场上,一个再好的弓箭手连续shè上五十箭几乎就要脱力了。而火枪兵只要枪不坏,人没死,就可以一直打下去,一点影响都没有。

山东方面军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火炮和火枪的,要大大的有。到时只要鞑子官军来,数百门野战炮和数百门守城炮,加上数万支火枪,打不死你也要吓死你!

你不动手我动手,冬天对于我们来说就没有太大的障碍了。乘着鞑子皇帝把各地的兵力都抽调到河北,周天临和郑培民准备发动冬季攻势。趁你病要你命。

大将军府和参军署的命令象流水一样发到河南方面军和辽阳方面军。顿时,已经准备好了的两支野战军开始张牙舞爪了。

对西路的进攻周天临放心地交给了郑培民和程逢秋,自己却跑到登州,异常关心辽阳方面军的最新进展。其实在他心里最牵挂的是那训练近一年,第一次上战场的两万多海战师。

在登州的时候,周天临一边等报告,一边开始编制和训练自己心目中最jīng锐的近卫骑兵团。这支特殊的骑兵团编制为三千骑,都是从各骑兵师和各主力师骑兵团挑选出来的最强悍的jīng英。按照周天临的想法,这支强悍的骑兵将是自己手里最强大的预备队,也是最关键时刻使用的一击必中的长生剑。它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要你命三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