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破坏清廷的民族绥靖政策,同时解决后方劳动力短缺问题,百姓党中央颁布了红军的俘虏政策:凡汉族或其他非满族俘虏无论官职大小,只要不是死心踏地的效忠满清政权的,只要不是犯有滔天死罪的都可以释放,愿意留下参加红军或根据地建设的欢迎,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对满清贵族、官僚、土匪和满族俘虏,除罪大恶极的予以严惩以外,其余都组织起来到后方矿山、工厂参加劳动改造,或组成俘虏团到西北围垦造地,开办农场,从事农业劳动。同时对满族俘虏实行了赎买政策,按俘虏的官职爵位大小定出赎金,无论何人以何方式把赎金送到,即刻放人。红军各级指战员一律不准虐待俘虏。
红军的这种宽严有序的俘虏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十多万俘虏中大多数绿营军士兵加入了红军或参加了根据地的工矿业生产。而对满族俘虏的政策影响更是十分深远,比如向大将军图海和贝勒洞鄂的赎金为白银一百万两,其他将军、贝子等赎金为白银五十万两,以后依序递减,而一个满族士兵的赎金也要一千两银子。对满清俘虏的这种政策是丁勉根据康熙收买汉人政策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此举就是要激化全国各族百姓与满族的矛盾,分化和瓦解敌人。谁知这项政策一经公布竟在全国上下引起震动,被俘的满族将士家庭都在想方设法凑足银两,再千方百计把送往根据地以赎回自己的亲人,满人中是官僚的就进一步欺诈百姓,是王公贵族的更是到处勒索,更有些皇亲国戚竟径直到皇宫向太后、皇帝或皇妃哭索,一时间全国各地竟刮起了一股满人拼凑赎金的风潮。而汉族官员原本就窝了不少闷气,现在见满人慌乱,也都暗地偷乐。消息传到军中更是反响巨大,绿营军原来就受尽满人欺负,现在听说汉人俘虏要全放,满人俘虏全留下做苦力,还要大量的赎金才能赎回,自然也都心里高兴,而满族士兵闻此却有些恐慌,又见汉人幸灾乐祸的样子,心中火冒三丈,对汉人更是狠毒起来,绿营军官兵也不示弱,双方时常有些冲突,造成了清军战斗力的下降。

红军俘虏政策不仅给满清政权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使康熙的满汉和解政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且给清廷的战略决策也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原来还有朝廷中不少人将吴三桂当成主要敌人,经此动乱朝廷上下都把四川的红军当成了主要对头,所以在招降吴三桂及其他乱军的政策上就显的十分宽容大度,在和周吴谈判时康熙几乎答应了吴三桂提出的所有条件。朝廷渐渐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四川,对准了百姓党。

自从王辅臣投降以来康熙心里就十分舒畅,随着西北叛乱逐渐被平息,接着福建也接连奏捷,很快耿精忠投降朝廷。清军上下士气大振,各地战场将帅用命,士卒也是个个争先,湖广前线形势更是日益明朗,周吴已是江河日下,眼看平乱大业就要成功了。朝廷上下也是欢心鼓舞,大家也开始放下蹦紧的弦儿,京城里到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喜庆之色,康熙也在众人一片阿谀之词中有些飘然起来,游玩打猎、声色琴戏渐渐多了起来,就是四川的李立前来密告丁勉在四川正组织乱党、密谋造反的事宜康熙也没有看的汉中,他觉得自己在擒鳌拜,平三藩的几件大事上以显出了一代英主的气概。康熙在这里得意非常,那知暗地里被丁勉算计的透彻,先是动员王屏藩主动撤回四川。康熙不明就里,派王进宝、赵良栋径直跟了进去。接着丁勉在川北大打出手,不到一个月传来王、赵两人相继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搭上了孙思克的数万援军。气的康熙大骂王、赵、孙几人无能,心想汉人终究不可重用,并又把李立提审了几次,逼问他到底丁勉手下有多少人?李立只能将自己知道的如实告知:红军仅有六万左右。这时的康熙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若说赵良栋、王进宝折的有点不知所以,在不知前方情形的情况下,一个月里雄师良将尽墨,康熙还没回过气来,心里还对丁勉手下红军感到奇怪。没想到后面丁勉的连环套路如此精到,真可谓:不知时是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感受时招招致命、连绵不绝。这里还在想他敢在陕甘一决胜负吗?那边已经出川夺天堑;这里感到汉中危矣,那边汉中已是烽火连天。这里接到张勇求救信,信中张勇建议朝廷调集大军汇集汉中与叛匪决战,张勇愿意死守汉中待援。康熙心中已是允了,想起上次张勇建议不要急于进入四川,自己没有采纳,造成今日被动,康熙的确有些后悔。逐命图海调集十六万大军前去救援,康熙心中也充满了期待。图海上下打理,准备了一个月才上路,开始还一直报来顺利,可后来却说遇到大量叛匪攻击,而且也没了张勇的消息。接着又有情报说吴丹从东路偷袭汉中得手,大军正准备汇集在汉中城下合击叛匪,康熙的心里也随着前方的战报而一阵忧一阵喜的七上八下,又过了一段时间传来消息说图海和吴丹的十几万大军也全军覆没了,满朝上下一片惊慌,忙乱之间康熙觉得西北空了,这里正说抽师补空,那边又传来消息:红匪大举行动,风翔失守,西安被围。毕力克图前去援救也全军尽墨。接着西安被叛军攻下,西北各省尽落贼手。

这情形,这感受竟是康熙几十年来头次遇到,前方战局喜忧互现,心情变换竟如此复杂,那情势紧张的竟使人喘不过气来,一环一扣,延绵而至,就是擒獒拜、平三藩也无如此情形。年轻的皇帝也体验到了真正的挫折,也有了发自内心的沮丧和懊恼,也有了普通人一般的患得患失。可面对前方那不利局面,康熙也感到了力不从心,那丁勉竟不给人还手的机会。细想来,还手又能如何?再说局面变化的已不知如何还手了!战局就这样一直朝自己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了下去,几十万百战雄师就这样没了,西北数省就这样丢了。更有甚者,那丁勉如此强劲,难道他就不会挥师北上?眼下朝廷其他重兵集团都正在湖南、湖北及福建与乱军鏖战,陕西与京师之间实在已无可用之兵。康熙想到此时竟是寝食难安,无计可施了。

西北战败的消息传开,满朝皆惊。康熙整天在朝上怒斥众大臣,逼着他们拿出对策来,大臣们原本对红军的情况就知之甚少,此时无非也就是或招安或围剿两策乱说一通,搞的君臣也都没了主意。这时又从川陕传来红军的俘虏赎买政策,一时间朝野上下更是鸡飞狗跳,到处都是有人张罗着搜刮银两准备赎人。更有不少皇亲贝勒府中嫡亲跑到宫中向皇后、皇妃哭求,宫中乱作一团。康熙急火攻心竟是头晕脑涨起来,有几次见了哭闹的皇亲大发雷霆,竟把前来说项的爱妃也责骂起来,后来发布了一项诏令:凡在宫中议论被俘将士事宜的人一律送大理寺,以蛊惑人心、扰乱社稷纲常罪论处,混乱的局面才有所安定。

这时的康熙和数月前的踌躇满志大不一样了,饭吃不下,觉睡不香,整天回想和丁勉接触的一些细节,心里琢磨着他到底是个样的人。每当想起丁勉有些脱俗的神态,想起他脸上有时流露出一些对皇权官宦的不屑,康熙就有些生气。康熙特别不满的是丁勉对自己这个大清皇帝显的并不十分谦恭,几次想与他有些深交,他都躲了,似这等深藏不露的人,不是大奸大恶,就是深怀异心。可从丁勉在京师里的所为来看,无非是搞些奇技淫巧,终究是商人逐利,虽然给京师世面带来一些新意,终究是枝节末叶。在众人眼里丁勉是屡出新奇的小神仙,可在康熙眼里却是一身铜臭气,上不了大台面的小商人。故而两人心里都有些互不服气。当得知丁勉在四川撤起反旗与满清分庭抗礼时,康熙心中还觉得丁勉一个懦弱商人能有作为?等到西北清军被红军一口口吃掉以后,康熙才认识到丁勉才是自己最大的对头。待到红军的俘虏政策传来,康熙心里阵阵苦涩,这一招太损了,朝廷的满汉一体政策就此休矣!也只有他丁勉能想出这等下作的主意来,康熙禁不住咬牙切齿的狠了起来,一时也没有良策,说到底象图海、洞鄂这些人终归是要赎回的。他让内务府的把被俘的皇亲国戚一一造册,然后让南书房议出赎人的方式,准备由朝廷拿出一部分银两把他们都赎回来,心里却对丁勉的商人伎俩也有些轻蔑。

皇帝、大臣一时无计,汉臣的反应与满人明显不同,虽是三缄其口,但心中也要看满人的笑话。人们对红军之事出突然感到惊奇,回想丁勉三年京师旧事,更道这小儿郎行事为人不同常人。有知道丁勉失踪奇案者更是惊奇,想这小神仙怕是早就算计得当,使计出京为的就是今日之功。更有传言说丁勉今日对满人如此狠手,是康亲王之子将丁勉的媳妇欺辱致死所致,因而他怀恨在心,要报丧妻之仇。有人甚至想着要知道丁勉近些年是如何作为的,都说他与吴三桂同契,只是看吴三桂屡战屡败,这就召唤来了天兵天将和天神雷公,要与满人争夺天下。还有识之士见到过百姓党的《告全国同胞书》,知道丁勉主张为百姓造福,要推翻满人统治,重建大汉政权。有人心从,有人怀疑。但更多的官员文士则说这是贼党召唤穷人造反,是闯贼一路的,他们为乱天下,因此他们多是极力赞同朝廷强力平乱。有不少博雅儒臣对这等儿戏般的俘虏政策感到不解,古今成大事者尚无这等行事者,想丁勉究竟商人习性,天下大事竟用银两衡量,文人们都对此嗤之以鼻。丁勉红军的大胜已成为天下第一大事,人们互相传递着各种消息,穷苦的百姓又生出了希望,文人士绅各有己见,天下为之一动。

吴三桂得到红军的消息是在红军消灭了王进宝、赵良栋之后,吴三桂一开始对丁勉的护矿队有如此强大的实力还不很相信,他还以为这是王屏藩等人带着四川的队伍干的。可情况也十分离奇,原本那王屏藩在陕甘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无力还手,怎会到四川反而如此犀利,接连全歼强敌。若能在短时间内将王、赵两人消灭干净,那他在陕甘也早该有所作为。吴军的战斗力吴三桂是清楚的,一定是有强助出现。接着有人送来了百姓党的《告全国同胞书》,吴三桂看了以后方才明白,原来是丁勉的红军所为。虽然吴三桂对《告全国同胞书》中的提法感到不满,但究竟这还是自己人,若是他能在四川支撑住,湖南这里尚可维持。以后的情形竟是一日千里,红军出川包围汉中,全歼张勇、孙思克部,接着有勇斗清陕甘骑兵主力,一口气竟消灭了十几万人。吴三桂内心的震憾竟无以言表,吴军上下不知就里者竟都欢欣鼓舞,都说要像王屏藩一样,在湖南与清军决一死战。可私底下吴三桂渐渐得知红军细情,原来那红军炮火之凶猛,火器之犀利天下少有。吴三桂的疑惑、心惊、懊恼、仇恨竟一起涌了上来。那一切都是真的,朝廷说的不假,丁勉才是昆明事件的始作俑者,原来自己几年来养虎为患了!

数月前吴三桂收到朝廷兵部尚书明珠的来信,指丁勉乃是昆明事件的主谋,实则朝廷当时并无攻打昆明的打算。恰逢当时丁勉将大量军需物质送到湖南前线,并说了要防止敌人反间之类的话,吴三桂也认为朝廷是在挑拨周吴内部不和,因此对明珠的来信也不大相信。可红军以强大的火力消灭陕甘清军主力,吴三桂的疑惑就大为增加了,想当时能以重火器攻下王府者非红军莫属也。这丁勉果然在暗地培植自己的实力,他是在以支援我周吴的名义下自成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紧要关头他竟反嚼蚀主,其用心之险恶,出手之阴毒实乃旷世难遇。

正在恼恨之时,恰又收到丁勉写来信札,述说反清大业需万众一心,团结为上。说红军在陕甘大胜也为吴王在湖广地区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望吴王集中兵力与满清决一死战,四川愿继续为吴军提供必要的粮草军需,并可尽快将大炮、火枪支援湖南。最后丁勉指出满人狡毒无信,切不可轻易上当云云。吴三桂看后十分气恼,这等阴毒小人,此刻还要假猩猩前来说教。这里吴三桂忙给王屏藩写信,要他惩治丁勉,可看看久不见动静。这时朝廷招安密折也到了,吴三桂思虑再三,他拿定心意要再次投靠满人了。

康熙十六年六月吴三桂率部向清廷投降,同月吴三桂就病重死去,平西王王位由世孙吴世蹯继任,根据谈判达成的协议,吴军退回云贵休整,可以不参加对清军与四川红军的战斗。这样湘、鄂一线清军就可以直接面对四川作战,云贵一线靠近四川的区域由朝廷接手,其余地区虽然仍由吴军所据,但吴军取向骑墙,不排除关键时刻彻底倒向满清的可能。

红军在陕甘大胜的消息传到广东,尚之信以为红军不过是吴军旁支,因此对红军胜利不以为然,只是对清廷的态度又怠慢了许多,对朝廷征兵收粮的旨意开始推脱起来。他手下众人听说西北易手,又有人鼓噪要与满清决裂,广东百姓当年受满人屠戮深重,反对满清统治的呼喊声隐然而现。

吴六奇在接到从四川来的山地师两个旅以后,从山地师政委陆浩川那里得知了红军偷袭昆明的行动,吴六奇心里叫好,回去以后又细想一番,心中直称丁勉神仙。吴六奇对陆浩川所说红军要在川陕大干一番有所期盼,可究竟不知是何动静。正念想着,捷报接二连三传来,全体红二方面军的同志们竟也是大气不喘的接受着喜讯,那声势、那战法、那激斗、那喜悦接踵而至,人们奔走相告,人们欢呼跳跃,四川红军终于出手了,而且是如此的痛快淋漓,是如此的惊天动地,是如此的鼓舞人心。除了陆浩川几个人以外,多数红军指挥员都来向吴六奇请战,有说要攻打广州的,有说要支援福建攻打福州的,那海军司令亨利也说要杀出去大战一番。吴六奇都是微笑着回一句:请听上级指示。

利用陆浩川从云南带来的银两,吴六奇在海南扩建港口,又建了几个造船厂,同时各造船厂开始大规模抢造大吨位战舰和运输船。而红海军着分成几个舰队进行了艰苦的水战训练。以陆浩川的山地师为基础,红二方面军成立了红海军陆战军,陆战军总兵力达到了两万四千人。在四川红军的胜利鼓舞下,广东红色根据地的军民都在努力工作,他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响应红一方面军的行动。红军各部队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积极准备着,可奇怪的是红海军第二舰队在司令员戴伟的带领下消失了。

红军胜利的消息传到祖泽清和刘进忠那里,两人这时想起吴六奇的话,原来是红军真的行动了,而且是如此的强劲、如此的犀利,红军的行动震惊了天下。祖、刘两人信心高涨,他们不约而同的到雷州要求吴六奇出兵,他们认为集合高州、潮州、雷州三州兵力可以与尚之信一决雌雄。吴六奇还是那句话:等上级指示。

消息传到福建,郑经正在与康亲王杰书的大军激战,双方各不相让。听到川陕战局巨变,郑经心中一个心结终于解开了,原来两个月前郑经收到朝廷传来的密札,指陈近南与四川原闯贼余孽合谋私立乱党,密谋为乱天下。郑经对前两年陈近南的失踪原本就感到有些奇怪,只是想陈近南在中原多年,他做事历来机智谨慎,清廷写信来挑拨离间也属正常,所以郑经并不怎样上心。可红军在四川的大胜,加之见到了百姓党的《告全国同胞书》,郑经开始对陈近南离心之举有所警觉了。红军的胜利不断传来,福建的郑军却逐渐抵挡不住了。郑经这时也探得消息说陈近南在岩州暗地里建有强大军队。郑经心中禁不住怒火中烧,他是我郑家家臣,食我俸禄、使我用度,在我郑家与满人激战之时竟坐山观望,看来他真是与我郑家决裂了,这个陈近南不能留了!

就在郑经心中算计陈近南之时,陈近南却在为红一方面军的胜利高兴,他在精心的组织着即将到来的闽南红军直接面对清军的战斗。在接受了江西与福建交界处大量的反清队伍以后,陈近南为了将他们变成坚定的红军战士做了许多工作,红军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正规化建设也日趋完善。当得知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歼灭清军主力的消息以后,全军上下倍受鼓舞,大家都憋足了劲儿要在以后战斗中一显风采,闽南红三方面军准备与清军在福建大战一场。

红军在川陕的胜利使全国政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些是有利与百姓党的,有些却对百姓党不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反清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以藩属郡王与朝廷之间的战争,逐渐转变为以朝廷为首的权贵阶层与百姓党为首的广大穷苦百姓之间的斗争,而这一转变也正在丁勉等百姓党人的预料之中。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