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潘兴汉带着枪骑兵队赶到。鲁昂金矿的攻防战已结束,驻防金矿的明军营地被鞑靼人攻破,变成了一片瓦砾,焚烧营地的大火仍没熄灭,余火冒着阵阵青烟。守卫营地的明军和矿工尸体横七竖八的散落在整个矿山,惨不忍睹。
这种惨状出乎潘兴汉的预料。驻守金矿的明军有五百余人,并且修建了完善的防御设施,如果不是遇到人数众多的敌人围攻,足够支撑到援兵到来。没想到,不到一天一夜就被攻破。
潘兴汉派出几股小队游骑探查鞑靼人去向,带领其余枪骑兵打扫战场,搜寻伤者,掩埋尸体。
“王大哥,你能看出是哪个鞑靼部落干的吗?”潘兴汉向踏查完战场痕迹的王顺问道。
“依着几个死亡鞑靼人的衣着和随身携带物品看,土蛮部落确定无疑,人数也和咱们掌握的差不多,从马蹄痕迹上看,他们已经撤向西北。”
听了王顺的分析判断,潘兴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只要确认是土蛮人,枪骑兵的两处矿场暂时就没危险,不过这也让潘兴汉提高了jǐng惕。鞑靼人一般都到长城一线sāo扰抢掠,很少在人烟稀少的塞外山区长时间活动。这次土蛮人目标明确,矛头对准矿山,说明鞑靼人已察觉明军在这一带开矿,他们想要通过抢劫,获得急需的铁器或者金银。一定要加快后勤保障建设,生产出足够的武器装备,扩大枪骑兵规模,提高自保能力。
接近中午,枪骑兵打扫完战场,狼狈不堪的总管王曰乾才带着驻守喜峰口的大队明军赶到鲁昂金矿。
原来,这进攻金矿的三千鞑靼骑兵是由土蛮部落首领顺义王扯力克的弟弟甘图率领的。王曰乾组织明军抵挡半天,因没有丝毫带兵经验,指挥不得当,守卫军卒死伤严重,再加上进攻金矿的鞑靼骑兵人多势众,胆小怕死的王曰乾丢下金矿矿工,率领守卫明军仓惶突围。
金矿失守遭抢,身为待罪的王曰乾,不好意思面对旧友,躲了起来。潘兴汉与带队明军的一位游击将军交代几句,带着枪骑兵赶回驻地。
通过这件事,潘兴汉认识到,要想确保矿山的安全,除了增强枪骑兵本身的实力外,还要修建防御力强大的城堡。
城堡本身除了防御作用以外,还能将散居各处的流民聚拢到城堡周围,形成小规模的村镇。这样,一方面可以对散居山民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能大面积开垦河谷地带的开阔平整荒地,增加塞北百姓的粮食收入,使他们更方便的获得所需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消除这些人的顾虑,提高聚居的积极xìng,潘兴汉决定采取三条措施。一是承认他们大明合法百姓身份,二是组织军兵矿工帮他们免费修房,让他们居有屋,三是将村镇周围的肥沃平地按照人口无偿划给他们,并办理合法地契,保证他们定居后,三年无劳役,五年不纳粮。
——————————————————————————————
“禀将军,石匣卫指挥使叶邦荣大人到。”亲卫潘富向潘兴汉禀报。
“直接把老将军领进来就可,何必费事通报!”正在规划枪骑兵发展大计的潘兴汉一听老上司来了,赶忙站起来,边责备潘富边急匆匆迎向外面。
潘兴汉从地窝子钻出,只见一身布衣的叶邦荣满脸憔悴,老态龙钟,再无一丝驰骋战场的英雄风采。
一看叶邦荣这种状态,潘兴汉大为差异,赶紧跑上前将老将军扶住,“叶大人何时到的,几天不见,咋变化如此之大?”
叶邦荣看到潘兴汉,哽噎半天未说出一句话,老泪纵横不能自己。
潘兴汉赶紧扶着老人进了地窝子,“大人有话慢慢说。”
只有二人,叶邦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握着潘兴汉的手嚎啕大哭。
英雄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处。潘兴汉见此,知道叶将军肯定遇到了天大的事情,否则不会如此,赶忙好言安慰。
过了好半天,叶老将军才勉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兴汉,我辜负了吴唯忠几位大人的重托,戚家军的大旗倒了。”通过叶邦荣断断续续的述说,潘兴汉才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自从叶邦荣带领的戚家军旧部驻扎石门,蓟镇总兵府不但不按时发放饷银,还无故克扣了军卒饷银的数目。这些出生入死的军卒,为了得到公平待遇,鼓噪不止,挟增月饷。
将克扣饷银装入自己腰包的王保怕军卒将事情闹大,不好收场,来个先发制人,一方面欺骗军卒,命令他们聚集演武场等待发放饷银,一方面调集军兵将演武场包围起来,以浙江籍军兵谋反为由,将这些军兵全部击杀。共杀死数百人。余下没有参与闹饷的军卒,也一律遣散。
叶邦荣觉得愧对这些冤死军卒,愤而辞官,上京告状。给事中戴士衡和御史汪以时二人素知戚家军旧部军纪严明,绝不会谋反,于是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查清原委,惩治滥杀无辜的蓟镇总兵王保。
兵部尚书石星一力支持对蓟镇南兵有看法的李如松,早就暗示王保,采取必要措施削弱戚家军旧部的实力。他得此消息,立刻暗中运作,密令负责调查此事的巡关御史马文卿庇护王保。
马文卿按着石星授意,编织出蓟镇南兵谋反的十条大罪,了结此案,使惨死的军卒无处申冤明理。王保反而以平定谋反获得大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参与处理此事的督抚孙幰、李颐等亦进官受赐,时论尤之。
叶邦荣将事情叙述完毕,握着潘兴汉的手说道:“死者不说,可怜那些当了半辈子军兵的乡亲,临老无依无靠,连回家的路费都拿不出来。我今个就代表他们,恳请你赏给他们一碗饭吃。”
潘兴汉原本就因矿山缺少人手而犯愁,原来的戚家军可都是义乌矿工出身。这个消息虽然不幸,却也是雪中送炭,如此两利之事何乐而不为。“叶将军何出此言,您的手下就是枪骑兵的兄弟,既然您信得过我,就让他们全部到这来,有枪骑兵吃的就有他们吃的。不但如此,他们谁想当兵,在我这里可以接着干,以前的兵龄一并接续。不愿意当分兵,到矿山做矿工也可,工钱绝不少于饷银数目。”
明朝军兵六十岁退役,退役之后根据兵龄,可拿到一笔养老钱。如果中途被遣散,将一无所有。戚家军旧部多数年过半百,潘兴汉虽然十分气愤王保的所作所为,可官职太小,自己的地位都飘摇不定,只有用这种办法解决这帮人的后半辈生计。
叶邦荣听了这话,大为感动,不顾年龄大出几十,弯膝就要跪倒,被早有预料的潘兴汉一把拉住。“老大人是要折杀我,以前您将我当成晚辈看待,今个兴汉能帮上一把,就是本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是不嫌弃,您也站下,在枪骑兵后边压阵,我心里就更踏实了。”老将军在这帮子浙江籍军卒面前具有很高威信,他站出来说话,没人不听。正在用人之际,这现成的助力,潘兴汉怎肯舍弃。
这种惨状出乎潘兴汉的预料。驻守金矿的明军有五百余人,并且修建了完善的防御设施,如果不是遇到人数众多的敌人围攻,足够支撑到援兵到来。没想到,不到一天一夜就被攻破。
潘兴汉派出几股小队游骑探查鞑靼人去向,带领其余枪骑兵打扫战场,搜寻伤者,掩埋尸体。
“王大哥,你能看出是哪个鞑靼部落干的吗?”潘兴汉向踏查完战场痕迹的王顺问道。
“依着几个死亡鞑靼人的衣着和随身携带物品看,土蛮部落确定无疑,人数也和咱们掌握的差不多,从马蹄痕迹上看,他们已经撤向西北。”
听了王顺的分析判断,潘兴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只要确认是土蛮人,枪骑兵的两处矿场暂时就没危险,不过这也让潘兴汉提高了jǐng惕。鞑靼人一般都到长城一线sāo扰抢掠,很少在人烟稀少的塞外山区长时间活动。这次土蛮人目标明确,矛头对准矿山,说明鞑靼人已察觉明军在这一带开矿,他们想要通过抢劫,获得急需的铁器或者金银。一定要加快后勤保障建设,生产出足够的武器装备,扩大枪骑兵规模,提高自保能力。
接近中午,枪骑兵打扫完战场,狼狈不堪的总管王曰乾才带着驻守喜峰口的大队明军赶到鲁昂金矿。
原来,这进攻金矿的三千鞑靼骑兵是由土蛮部落首领顺义王扯力克的弟弟甘图率领的。王曰乾组织明军抵挡半天,因没有丝毫带兵经验,指挥不得当,守卫军卒死伤严重,再加上进攻金矿的鞑靼骑兵人多势众,胆小怕死的王曰乾丢下金矿矿工,率领守卫明军仓惶突围。
金矿失守遭抢,身为待罪的王曰乾,不好意思面对旧友,躲了起来。潘兴汉与带队明军的一位游击将军交代几句,带着枪骑兵赶回驻地。
通过这件事,潘兴汉认识到,要想确保矿山的安全,除了增强枪骑兵本身的实力外,还要修建防御力强大的城堡。
城堡本身除了防御作用以外,还能将散居各处的流民聚拢到城堡周围,形成小规模的村镇。这样,一方面可以对散居山民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能大面积开垦河谷地带的开阔平整荒地,增加塞北百姓的粮食收入,使他们更方便的获得所需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消除这些人的顾虑,提高聚居的积极xìng,潘兴汉决定采取三条措施。一是承认他们大明合法百姓身份,二是组织军兵矿工帮他们免费修房,让他们居有屋,三是将村镇周围的肥沃平地按照人口无偿划给他们,并办理合法地契,保证他们定居后,三年无劳役,五年不纳粮。
——————————————————————————————
“禀将军,石匣卫指挥使叶邦荣大人到。”亲卫潘富向潘兴汉禀报。
“直接把老将军领进来就可,何必费事通报!”正在规划枪骑兵发展大计的潘兴汉一听老上司来了,赶忙站起来,边责备潘富边急匆匆迎向外面。
潘兴汉从地窝子钻出,只见一身布衣的叶邦荣满脸憔悴,老态龙钟,再无一丝驰骋战场的英雄风采。
一看叶邦荣这种状态,潘兴汉大为差异,赶紧跑上前将老将军扶住,“叶大人何时到的,几天不见,咋变化如此之大?”
叶邦荣看到潘兴汉,哽噎半天未说出一句话,老泪纵横不能自己。
潘兴汉赶紧扶着老人进了地窝子,“大人有话慢慢说。”
只有二人,叶邦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握着潘兴汉的手嚎啕大哭。
英雄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处。潘兴汉见此,知道叶将军肯定遇到了天大的事情,否则不会如此,赶忙好言安慰。
过了好半天,叶老将军才勉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兴汉,我辜负了吴唯忠几位大人的重托,戚家军的大旗倒了。”通过叶邦荣断断续续的述说,潘兴汉才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自从叶邦荣带领的戚家军旧部驻扎石门,蓟镇总兵府不但不按时发放饷银,还无故克扣了军卒饷银的数目。这些出生入死的军卒,为了得到公平待遇,鼓噪不止,挟增月饷。
将克扣饷银装入自己腰包的王保怕军卒将事情闹大,不好收场,来个先发制人,一方面欺骗军卒,命令他们聚集演武场等待发放饷银,一方面调集军兵将演武场包围起来,以浙江籍军兵谋反为由,将这些军兵全部击杀。共杀死数百人。余下没有参与闹饷的军卒,也一律遣散。
叶邦荣觉得愧对这些冤死军卒,愤而辞官,上京告状。给事中戴士衡和御史汪以时二人素知戚家军旧部军纪严明,绝不会谋反,于是上书朝廷,请求派人查清原委,惩治滥杀无辜的蓟镇总兵王保。
兵部尚书石星一力支持对蓟镇南兵有看法的李如松,早就暗示王保,采取必要措施削弱戚家军旧部的实力。他得此消息,立刻暗中运作,密令负责调查此事的巡关御史马文卿庇护王保。
马文卿按着石星授意,编织出蓟镇南兵谋反的十条大罪,了结此案,使惨死的军卒无处申冤明理。王保反而以平定谋反获得大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参与处理此事的督抚孙幰、李颐等亦进官受赐,时论尤之。
叶邦荣将事情叙述完毕,握着潘兴汉的手说道:“死者不说,可怜那些当了半辈子军兵的乡亲,临老无依无靠,连回家的路费都拿不出来。我今个就代表他们,恳请你赏给他们一碗饭吃。”
潘兴汉原本就因矿山缺少人手而犯愁,原来的戚家军可都是义乌矿工出身。这个消息虽然不幸,却也是雪中送炭,如此两利之事何乐而不为。“叶将军何出此言,您的手下就是枪骑兵的兄弟,既然您信得过我,就让他们全部到这来,有枪骑兵吃的就有他们吃的。不但如此,他们谁想当兵,在我这里可以接着干,以前的兵龄一并接续。不愿意当分兵,到矿山做矿工也可,工钱绝不少于饷银数目。”
明朝军兵六十岁退役,退役之后根据兵龄,可拿到一笔养老钱。如果中途被遣散,将一无所有。戚家军旧部多数年过半百,潘兴汉虽然十分气愤王保的所作所为,可官职太小,自己的地位都飘摇不定,只有用这种办法解决这帮人的后半辈生计。
叶邦荣听了这话,大为感动,不顾年龄大出几十,弯膝就要跪倒,被早有预料的潘兴汉一把拉住。“老大人是要折杀我,以前您将我当成晚辈看待,今个兴汉能帮上一把,就是本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是不嫌弃,您也站下,在枪骑兵后边压阵,我心里就更踏实了。”老将军在这帮子浙江籍军卒面前具有很高威信,他站出来说话,没人不听。正在用人之际,这现成的助力,潘兴汉怎肯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