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身体的伤情一天天好转起来,留下的疤痕,却是一辈子跟着他了。丢了工作,必须要重新找。在他最茫然和绝望的时刻,小娴一直在他身边鼓励他。他很感激,但接下来的生活,不想再让爱他的人失望,是他一直很脆弱的自尊作祟。鹏飞自己的工作室缺个打杂的,他思前想后,不愿再做杂工了,已经错了几年,不能再错下去了。
从路边撕下一张音乐教师的招聘广告,一方面,专业对口,符合他的审美趣味;一方面,自己离音乐梦又近了一步。
小娴帮着他准备材料,和他模拟面试场景。问题在于什么?他很少说话,只要一成为别人眼中的聚焦点,就浑身不自在,克服心理障碍成为了关键。不知道练习了多少回,他把面试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听到叫他的名字时,马上紧张地冒冷汗,忘了个一干二净。
什么情况下,他在众目睽睽前能够镇定自若呢?只有音乐让他心情舒展。
他只问了句好,报了下自己的名字,全身僵硬地走到钢琴的面前,深呼吸放轻松自己,自弹自唱了一首怀旧的歌曲,和他在大学时候练琴房里当着同学的面儿做功课一样。
临走,鞠了一躬,引得面试官一阵私语。
他和小娴在公园的长条凳上坐下,对自己的糟糕表现失望透了,小娴依然对他有信心。
他自我嘲弄地说:“表达惨不忍睹,弹琴手指生疏,文凭比不得别人,没戏,没戏咯。”
小娴把头枕在他的膝上,坚定地说:“会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我。女人的直觉,很准的。”
他假装相信,却不信。他觉得现实很讽刺,倘若换作几年前,要是坚持梦想的话,一个小小的音乐教师算什么!如今想做,都变得那么艰难。他现在是一个不信奇迹的人。相信奇迹,阿九就不会离他而去了;相信奇迹,他就会带着烟花巷的女孩儿一起走了。他完全丧失了自信,看着眼前这个闭月羞花般的女孩儿,觉得和她奇迹般的爱情,总有天也会破灭的。
然而,奇迹还是发生了。就像他在还相信奇迹的时候想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生活,会在他绝望时怜悯他,捧他的额头,以一枚吻,化开所有愁绪。
那个学校录用了他,尽管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学校在郊区,离家比较远,他从家里搬了出去。他把之前发生的一切事情告诉了母亲,希望她转告父亲,并获得他的谅解。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妄图欺瞒下去,只是用一个更大的谎言来掩饰较小的谎言。
整理了一大堆关于阿九的东西,阿九的照片,阿九的信件,阿九送的项链,阿九送的衣服,对阿九的爱,全扔进了楼下的垃圾桶。
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间简单的房子,稍微布置了一下,配了一把钥匙给小娴,开始全新的生活。
第一堂课,他没有按照事先准备的,进行音乐的教学。先介绍了自己,发现自己面对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一点也不紧张。
私立学校,一个班二十几个人,他叫他们一一上台做自我介绍,尽最大努力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是根据他个人的经历来的,他不想这些孩子走出社会后,求职面试和他一样紧张。上完课才发现自己很可笑,这些孩子都是从小培养的精英,一个小小的自我介绍,人人都有创新,完全是易如反掌。
他感叹时代的进步,想想自己那个年代,回答个问题就脸红,和女生多说两句话都紧张。他的不自信又冒了出来,怕自己没有能力教得下这些精英,反而耽误了他们的前程。不过呢,单从音乐方面来说,这些孩子刚在起步阶段,他还是有实力教他们的,其它方面,就感到自惭形秽了。
下课的时候,他收到了小娴的信息。询问他第一次身为人师有什么感想,晚饭想吃什么,身上的伤还痛吗等等问题。他回道:
面对几十个处在叛逆期中优秀的学生,他们优秀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压力可不小。我身上的伤,算不得什么,不必挂念。晚饭随随便便吃吧,我对饮食没有多少挑剔,关键是能和心爱的人一起,过恬淡的生活。
晚上回到新的家,推门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一瞧,陈小娴围着围裙在做饭,心中感动,把公文包放到一旁,走到她身后,环抱着她的腰,久久不肯放开。
陈小娴转过身来吻他,结果菜糊在了锅里,她数落他说:“都是你不好,你看吧,第一次给你做饭,结果弄成这样。”
他听到“第一次做饭“的话,又是感动,又是庆幸,想她一个千金小姐,能给自己做饭实属不易,但她又能把饭做成啥样儿呢?
没饭可吃,于是,他打了个外卖的送餐电话。
陈小娴呆在这里,不走了。东西一天比一天多,今天拿两件衣服,明天拿笔记本电脑,后天买了冰箱,完完全全和他同居了,连她在她父亲公司的工作也不要了,给他做起了全职女友。悉心研究菜谱,饭菜的质量不断提高,让他非常地吃惊。
他还没想明白怎么就和她同居了,但他和她同睡一张床,相拥而眠,从没越雷池半步。
谁说没有性,就一定没有爱?爱和作家创作有什么区别?爱是作品,性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难道一定要符合文学接受论么?如果必须符合,又怎么会出现潜在创作呢?难道,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一个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么?现实总是那么荒谬!
他知道,恬淡的生活总有一天会离去的,他和陈小娴的爱情,像古希腊的悲剧一样,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并最终妥协。但他希望这一切烙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和所有即将接受刽子手干净、利落地行刑的囚徒一样,对毕生屈指可数的真爱,致以死前真挚的忏悔,对来世满是憧憬。
他知道,只要过得了小娴父亲这一关,他的爱情,将和所有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一样,拥有大团圆结局。
从路边撕下一张音乐教师的招聘广告,一方面,专业对口,符合他的审美趣味;一方面,自己离音乐梦又近了一步。
小娴帮着他准备材料,和他模拟面试场景。问题在于什么?他很少说话,只要一成为别人眼中的聚焦点,就浑身不自在,克服心理障碍成为了关键。不知道练习了多少回,他把面试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听到叫他的名字时,马上紧张地冒冷汗,忘了个一干二净。
什么情况下,他在众目睽睽前能够镇定自若呢?只有音乐让他心情舒展。
他只问了句好,报了下自己的名字,全身僵硬地走到钢琴的面前,深呼吸放轻松自己,自弹自唱了一首怀旧的歌曲,和他在大学时候练琴房里当着同学的面儿做功课一样。
临走,鞠了一躬,引得面试官一阵私语。
他和小娴在公园的长条凳上坐下,对自己的糟糕表现失望透了,小娴依然对他有信心。
他自我嘲弄地说:“表达惨不忍睹,弹琴手指生疏,文凭比不得别人,没戏,没戏咯。”
小娴把头枕在他的膝上,坚定地说:“会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我。女人的直觉,很准的。”
他假装相信,却不信。他觉得现实很讽刺,倘若换作几年前,要是坚持梦想的话,一个小小的音乐教师算什么!如今想做,都变得那么艰难。他现在是一个不信奇迹的人。相信奇迹,阿九就不会离他而去了;相信奇迹,他就会带着烟花巷的女孩儿一起走了。他完全丧失了自信,看着眼前这个闭月羞花般的女孩儿,觉得和她奇迹般的爱情,总有天也会破灭的。
然而,奇迹还是发生了。就像他在还相信奇迹的时候想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生活,会在他绝望时怜悯他,捧他的额头,以一枚吻,化开所有愁绪。
那个学校录用了他,尽管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学校在郊区,离家比较远,他从家里搬了出去。他把之前发生的一切事情告诉了母亲,希望她转告父亲,并获得他的谅解。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妄图欺瞒下去,只是用一个更大的谎言来掩饰较小的谎言。
整理了一大堆关于阿九的东西,阿九的照片,阿九的信件,阿九送的项链,阿九送的衣服,对阿九的爱,全扔进了楼下的垃圾桶。
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租了间简单的房子,稍微布置了一下,配了一把钥匙给小娴,开始全新的生活。
第一堂课,他没有按照事先准备的,进行音乐的教学。先介绍了自己,发现自己面对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一点也不紧张。
私立学校,一个班二十几个人,他叫他们一一上台做自我介绍,尽最大努力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是根据他个人的经历来的,他不想这些孩子走出社会后,求职面试和他一样紧张。上完课才发现自己很可笑,这些孩子都是从小培养的精英,一个小小的自我介绍,人人都有创新,完全是易如反掌。
他感叹时代的进步,想想自己那个年代,回答个问题就脸红,和女生多说两句话都紧张。他的不自信又冒了出来,怕自己没有能力教得下这些精英,反而耽误了他们的前程。不过呢,单从音乐方面来说,这些孩子刚在起步阶段,他还是有实力教他们的,其它方面,就感到自惭形秽了。
下课的时候,他收到了小娴的信息。询问他第一次身为人师有什么感想,晚饭想吃什么,身上的伤还痛吗等等问题。他回道:
面对几十个处在叛逆期中优秀的学生,他们优秀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压力可不小。我身上的伤,算不得什么,不必挂念。晚饭随随便便吃吧,我对饮食没有多少挑剔,关键是能和心爱的人一起,过恬淡的生活。
晚上回到新的家,推门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一瞧,陈小娴围着围裙在做饭,心中感动,把公文包放到一旁,走到她身后,环抱着她的腰,久久不肯放开。
陈小娴转过身来吻他,结果菜糊在了锅里,她数落他说:“都是你不好,你看吧,第一次给你做饭,结果弄成这样。”
他听到“第一次做饭“的话,又是感动,又是庆幸,想她一个千金小姐,能给自己做饭实属不易,但她又能把饭做成啥样儿呢?
没饭可吃,于是,他打了个外卖的送餐电话。
陈小娴呆在这里,不走了。东西一天比一天多,今天拿两件衣服,明天拿笔记本电脑,后天买了冰箱,完完全全和他同居了,连她在她父亲公司的工作也不要了,给他做起了全职女友。悉心研究菜谱,饭菜的质量不断提高,让他非常地吃惊。
他还没想明白怎么就和她同居了,但他和她同睡一张床,相拥而眠,从没越雷池半步。
谁说没有性,就一定没有爱?爱和作家创作有什么区别?爱是作品,性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难道一定要符合文学接受论么?如果必须符合,又怎么会出现潜在创作呢?难道,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一个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么?现实总是那么荒谬!
他知道,恬淡的生活总有一天会离去的,他和陈小娴的爱情,像古希腊的悲剧一样,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并最终妥协。但他希望这一切烙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和所有即将接受刽子手干净、利落地行刑的囚徒一样,对毕生屈指可数的真爱,致以死前真挚的忏悔,对来世满是憧憬。
他知道,只要过得了小娴父亲这一关,他的爱情,将和所有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一样,拥有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