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这几日寝食难安,深刻体会到了一国之君不是好当的呀。首先就要求你必须具备过硬的心里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刘哲就亲身经历了一次这样的真刀真枪的历练,虽然他不在第一线,可在帷幄之中的指挥也是一种致命的煎熬。
刘哲看了看身边的诸葛亮,也是几天无眠,两眼深陷。谁说大神就不用操心了,谁说运筹帷幄就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残酷的战争考验面前,一视同仁,只不过强者更有韧性,不易表露而已。

刘哲喝了一口甘甜爽润的蒙顶茶,吩咐道:“备御膳,朕要和丞相痛饮几杯。”好长时间不喝酒,刘哲的酒瘾犯了。

诸葛亮笑道:“陛下,莫急,还有出戏要陛下去演。”

诸葛亮这些日子总爱开些玩笑,一会是山人自有妙计,一会是且请陛下放心观山景,今天又出主意让刘哲演出戏,诸葛丞相还真是个很风趣的人啊。

仗既然已然开打,那刘哲也就没有必要再躲在永安宫里装死了,是该向东吴摊牌的时候了。刘哲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

刘哲道:“是,朕得意的早了,仗还未打完呐,来,抬朕的双股剑来,朕要御驾亲征。”刘哲到现在还没见过自己的双股剑什么模样的,他总想着自己亲自上阵杀敌,建功立业,光照千古。

诸葛亮忙止住道:“哎,哎,陛下,臣不是要陛下亲冒刀矢,上阵杀敌。”

“哦,”刘哲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狡黠地笑道:“臣是想让陛下去气气东吴君臣。”人逢喜事精神爽,诸葛亮好像一下年轻了十岁,不,十五岁,二十六岁刚出茅庐的诸葛亮,清秀的脸庞上带着些揶揄的坏笑,刘哲欣慰,看来由于自己在三国时空的横空出世,三国历史必将改写,不,已经开始改写,这不,诸葛亮已变年轻了。

秭归,刘哲带凤翅金冠,披黄金锁子连环甲,外罩团龙赭黄袍,骑一匹大宛良马,身后黄罗伞盖,御林卫士,持戈仗戟。

李严率众将士列方阵等待皇帝陛下检阅军容。刘哲第一次经历此种大场面,略微有些心慌,不由斜眼看向身后的诸葛亮,刘哲现在还缺少一种君临天下的自信,他内心深处还有很顽固的惰性和较强的依赖性。

刘哲很快被震撼了,皇帝的车驾经过方阵时,军中的欢呼声声震天地,撼山摧岳。

“吾皇万岁!”

“蜀汉威武!”

“兴复汉室!”

口号声整齐划一,发自肺腑。

这是皇帝近一年来首次在军中露面,特别是前一段传说陛下已驾崩,士卒无不痛哭流涕,皇帝一死,蜀汉又当如何?这个时代国家的命运都是维系在至高无上的帝王身上的,蜀汉更是一个建立在刘备个人威信之上的特殊政权。

皇帝无恙,如果不是一部花白的胡须,看皇帝的精神状态,堪比二十岁的年轻人。

刘哲是个天生喜欢大场面的人,面对眼前的宏大场景,他不怯场,他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冲动,这就是朕的士卒,绝对忠于朕的卫士,朕的江山社稷!

刘哲精神亢奋,一扫多日以来的病容,整个人欢得好似风中旗、浪中鱼。皇帝的亢奋状态明显感染了士卒的情绪,不少人已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了。

李严也是无比的振奋,他在永安宫觐见皇帝时,还亲眼目睹过那时皇帝憔悴的病容,为皇帝的健康而夙夜忧叹,一个月,仅仅一个月,皇帝大愈,就以这副天容道貌神奇地出现阅兵场上。

李严紧握缰绳的手心里渗出了汗水,激动,亢奋,泪眼模糊,远远看见皇帝的车驾好似有一片紫气东来,国之将兴,必有祯祥,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检阅过后,刘哲立即下诏,肃清残敌,准备增援宜都的赵云,毕竟那里才是主战场,赵云面对优势之敌,攻城作战,宜都一定打得异常激烈。

战报呈上:收复秭归,斩首两千,归降两千,活捉贼将李异、刘阿。

魏延要拿二将头颅祭旗,刘哲急止,劝降二将,毕竟现在蜀中缺人,这二人虽无大能,做为偏副将佐还是有用的。

刘哲率左右护军关兴、张苞坐镇秭归,命李严率一支偏师,盯住襄阳的曹魏,魏延率主力驰援赵云。廖化、邓芝从蜀中催运粮草。董允为丞相府参军,在诸葛亮回cd前,暂署丞相事,蒋琬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调吴懿、吴班守汉中,这两位是刘备的大舅哥,贴心可靠。

安排完毕,魏延军刚出发。探马来报:赵云已取了宜都,请陛下移师宜都城。

“好一个常山赵子龙!”刘哲对赵云只有赞叹。

原来,潘璋在宜都久守,不见援军到来,又听闻秭归已失,遂自作主张,出城决战,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潘璋比原著中多活了几天,最终还是一命呜呼,看来这赤兔马可不是好骑的。

刘哲闻讯大喜过望,和诸葛亮一起带兵入宜都。

刘哲和诸葛亮、赵云立于宜都城头。这城高不过数丈,土石砌成,一番激战过后,已是残垣断壁,满目萧索。

刘哲这些日子没少恶补军事地理,宜都的重要性他早已了然于胸,这里一定要建成一个经得起冲击的坚固堡垒。关羽接手荆州,只顾向北方发展,忽视了和蜀中相连的这条生命线,才被东吴钻了空子。

刘哲一进城就立即查看地形,增补城池。他根据自己的一些记忆,画了一张宜都新城图,新城包括内城、外城两道防御,内外城都设有敌楼、箭楼,外有瓮城和马面墙,安装了蜀汉最先进的弩机,做到城池全方位无死角防御。

刘哲又命引入水源,一面供给城中用水,一面加宽护城河,即所谓深沟壁垒。

刘哲看看城防再没有什么问题了,稍微放下心来。接下来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沟通宜都与cd的联系,这件事已经在刘哲心中盘算很久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权能横跨荆、益这两大州,原因是什么呢?交通!山路难行,通讯不便。

这是蜀汉政权打出四川的硬伤。

解决运输问题,既要快捷又要方便。

刘哲知道,每次打仗西蜀的粮草运输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牵扯了蜀军很大的精力,有时不得不留下最得力的大将来专门做运输大队长,十万人在前方打仗,后方的补给部队最少也要八万。每每出现粮草不济的情况,那只有一招:撤军。

刘哲自信,以目前宜都这种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无论魏、吴出动多少人马,打个三年两载不成问题,可前提是一定要有粮!

这是蜀国在东西两线作战都绕不开的一个严重的制约。刘哲决定必须先把这个问题优先解决。

刘哲首先问计诸葛亮,诸葛亮略想了想道:“这里山路的确崎岖难行,但不像剑阁蜀道险峰绝壁,臣根据这里地形地貌特征设计了一种运输粮草的车辆,但愿能暂时缓解一下粮草输送的问题,想请陛下一观。”

“木牛流马!”刘哲喜道。

诸葛亮微微一惊,笑道:“想不到陛下也听说过这种小玩意,臣在汉中使用过这种车辆输送粮草,很是好用,希望可以起到奇效。”

木牛流马的确是个小玩意,它做工精巧,诸葛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山地的特性,这车是车身狭窄,前后两轮,轮不固定,类似后世的所谓万向轮,可以依山势不断变换方向,方向的控制全在牛头,操作是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在后推车,确实比一般车辆省力不少。

别看这车车身窄,实际载重量可不比一般车辆少,因为它所装载的货物不是在车厢里,而是搭载在牛背上的。

更令刘哲叫绝的是,这车还有一个制动装置,山路行走最怕的是下坡时车辆失稳滑落,轻者货物散落,重者车毁人亡。这木牛流马在牛舌头上有一个紧急制动装置,只要一按牛舌,车就不动了,真是量身定做的“山地车”。

有了木牛流马,运输效率的确大幅提高了,可这还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

根本出路是:修路。

修好了畅通无阻的大路,才能最终打出四川,才能问鼎中原。当刘哲把这个疯狂的想法告诉诸葛亮时,一向做事果断的诸葛丞相犯了难了。

诸葛亮道:“这里山峦起伏不定,要修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几乎不可能,修一条像蜀中那样的栈道要耗费数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且这里并不是绝壁险峰,修栈道也完全没有必要,”诸葛亮讲的一点也不错,修路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费时费力。魏延督军修路,军民人等手持槌斧从山岩上把一块块大石头费劲的凿下来,一块块搬运到山下,士卒叫苦连天。

刘哲紧急叫停。这般效率,路没修通,蜀汉也灭亡了。

怎么办?刘哲最依赖的诸葛丞相也没有办法了,刘哲只有靠自己,亲力亲为。

刘哲要制作黑火药,开山炸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