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明显无法胜任一本抗战杂志的主编工作,她文笔虽好,也比较了解日本国情。无奈眼界太窄,而且缺乏领导能力,已经因为杂志内容的关系,跟朱湘吵了好几次。
化名为“王剑秋”的南汉宸进入编辑部后,迅速脱颖而出,就连朱湘都对其服服帖帖。庐隐主动辞职让贤,打报告请求周赫煊任命南汉宸为《非攻》主编。
从第四期开始,《非攻》杂志便一直由南汉宸负责,如今销量已经突破10万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非攻》杂志总编室。
南汉宸把房门关好,掏出几块大洋低声说道:“佩琛同志,今天下午有位同志从上海过来。你负责去码头接人,然后帮忙安排住处,这些钱是你的办事经费。记住,那位同志带着白色礼帽,胸前插着两支钢笔,其中一支笔上系着灰色手绢。”
“好的,”于佩琛问,“有接头暗号吗?”
南汉宸笑道:“不用,就说是王剑秋派你去接人,对方自然就明白。我们半个月之后要开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天来的人比较多,恐怕要辛苦你了。”
于佩琛说:“为了中国,不辛苦。”
南汉宸点头道:“去吧,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暴露自己。”
于佩琛突然大声说:“王主编,那我就先走了,这篇稿件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改动,你随时联系我。”
“不用修改,写得很好。”南汉宸赞许道。
于佩琛转身离去,刚刚把门打开,就看到门外的周赫煊。她惊喜道:“周先生,你好!”
“你好,”周赫煊点点头,“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我找王主编谈些事情。”
于佩琛道:“那周先生再见。”
周赫煊抬脚踏进总编室,南汉宸连忙起身迎接,帮他倒水道:“周先生快请坐。”
南汉宸此时穿着毛衣和西装,梳着大背头,乍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洋行职员。至于面容长相嘛,有点像年轻帅气版的于谦老师,笑起来和蔼讨喜。
此人虽然貌不惊人,但却颇有些传奇色彩。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南汉宸年仅16岁,还在中学里面读书。他串联十多个同学跑去收拢义军,半个月便召集到2000多人的革命队伍,并组成敢死队跟清军干了一仗。
可惜当时北方的清军势力很强大,南汉宸那2000多人很快被打散,他只好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接下来就是搞实业、开公司,然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在西北军里边大力发展党员。他还是杨虎城开办的军校校长,随即又担任县长、省政府秘书长。
这样一个人才,跑来《非攻》杂志做主编,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
南汉宸给周赫煊冲了杯茶来,笑道:“周先生,这期的稿件已经编好了,您需要过目吗?”
“那就看看吧。”周赫煊说。
南汉宸把一沓稿件拿来,周赫煊粗略翻阅了片刻,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这个要删掉!”
南汉宸表情严肃地说:“周先生,这是东北抗联打胜仗的新闻,一定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我认为应该报道出来。”
周赫煊苦笑道:“我的王主编,老蒋都已经让秘书给我拍电报了。再继续刊发关于东北抗联的文章,《非攻》杂志肯定要被迫关门,你还是悠着点儿吧。”
“既然如此,那就删掉。”南汉宸立即将那篇文章抽出来。
周赫煊告诫说:“王主编,《非攻》以后不要再给共党说好话。这是为杂志考虑,也是为你考虑,你懂吗?”
南汉宸笑道:“明白。”
“天津局势很复杂,日本间谍和国党特务都盯着呢,”周赫煊提醒说,“复兴社特务处的副处长郑介民(正处长是戴笠),已经亲自到天津来了,你们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实在有点大。”
南汉宸一听是郑介民亲自来天津,他顿时警醒起来:“多谢周先生提醒,我要马上出去一趟!”
“请便。”周赫煊说。
南汉宸飞快的跑出去,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码头。他把帽檐压得很低,生怕被人认出来,毕竟曾经在西北当过大官。
码头上,于佩琛还在苦苦等候,南汉宸从于佩琛身边走过,压低声音说:“行动取消,立即回编辑部。”
于佩琛面露惊讶之色,又很快镇定下来,若无其事地离开码头。
南汉宸又前往《益世报》报馆,找到一位没有任何政治牵扯的副主编,以报社招人的理由前往码头接人。紧接着,他又来到一家照相馆,对老板说:“前段时间我拍的照片不着急用,你慢慢冲洗就行了,等下个月再说。”
照相馆老板笑道:“好的,那我就把那些底片存好,不能让它们曝光了。”
南汉宸这才把事情完全处理好,等回到《非攻》编辑部时已经快下班了。他见周赫煊还在自己办公室坐着,惊讶道:“周先生还没走呢?”
“忙完了?”周赫煊笑问。
“已经妥当了,非常感谢。”南汉宸由衷说道。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于佩琛迫不及待地问:“王主编,是不是出什么意外……呃,周先生也在啊。”
南汉宸笑道:“都是自己人,进来说吧,把门关好。”
于佩琛连忙把房门关上,好奇地问:“原来周先生也是我们的同志?”
周赫煊笑道:“都是为了国家,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同志吧。”
历史上,南汉宸在华北的几年时间里,一共发展了40多个地下党,还团结了一大批倾向共党的学者。他见情况已经摆明了,试探性地邀请道:“周先生有没有想过加入我们?”
“我如果不加入贵党,其实还更方便做事,王主编觉得呢?”周赫煊笑道。
南汉宸也笑道:“确实。”
以周赫煊现在的能力,可以悄悄传递各种情报信息,比如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的消息。还可以为地下党提供经费和药品,甚至可以收容地下党,给这些党员安排正当的工作职位。
一个有影响力的党外人士,其作用非常巨大,远比直接入党更有好处。
就比如“暗杀大王”王亚樵,前两年共党的地下出版社被查封,王亚樵立即掏钱帮忙购买印刷设备,还给共党提供了一处新的印刷工厂。
周赫煊怎么也比王亚樵的作用更大吧。
南汉宸好奇地问:“周先生,你怎么知道郑介民来天津了?”
“因为他给我投了拜帖。”周赫煊笑道。
戴笠倒卖磺胺药品赚大发了,做为副手的郑介民当然眼红。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第一件事就是给周赫煊投帖子,似乎也想弄点磺胺的份额。
化名为“王剑秋”的南汉宸进入编辑部后,迅速脱颖而出,就连朱湘都对其服服帖帖。庐隐主动辞职让贤,打报告请求周赫煊任命南汉宸为《非攻》主编。
从第四期开始,《非攻》杂志便一直由南汉宸负责,如今销量已经突破10万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非攻》杂志总编室。
南汉宸把房门关好,掏出几块大洋低声说道:“佩琛同志,今天下午有位同志从上海过来。你负责去码头接人,然后帮忙安排住处,这些钱是你的办事经费。记住,那位同志带着白色礼帽,胸前插着两支钢笔,其中一支笔上系着灰色手绢。”
“好的,”于佩琛问,“有接头暗号吗?”
南汉宸笑道:“不用,就说是王剑秋派你去接人,对方自然就明白。我们半个月之后要开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天来的人比较多,恐怕要辛苦你了。”
于佩琛说:“为了中国,不辛苦。”
南汉宸点头道:“去吧,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暴露自己。”
于佩琛突然大声说:“王主编,那我就先走了,这篇稿件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改动,你随时联系我。”
“不用修改,写得很好。”南汉宸赞许道。
于佩琛转身离去,刚刚把门打开,就看到门外的周赫煊。她惊喜道:“周先生,你好!”
“你好,”周赫煊点点头,“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我找王主编谈些事情。”
于佩琛道:“那周先生再见。”
周赫煊抬脚踏进总编室,南汉宸连忙起身迎接,帮他倒水道:“周先生快请坐。”
南汉宸此时穿着毛衣和西装,梳着大背头,乍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洋行职员。至于面容长相嘛,有点像年轻帅气版的于谦老师,笑起来和蔼讨喜。
此人虽然貌不惊人,但却颇有些传奇色彩。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南汉宸年仅16岁,还在中学里面读书。他串联十多个同学跑去收拢义军,半个月便召集到2000多人的革命队伍,并组成敢死队跟清军干了一仗。
可惜当时北方的清军势力很强大,南汉宸那2000多人很快被打散,他只好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接下来就是搞实业、开公司,然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在西北军里边大力发展党员。他还是杨虎城开办的军校校长,随即又担任县长、省政府秘书长。
这样一个人才,跑来《非攻》杂志做主编,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
南汉宸给周赫煊冲了杯茶来,笑道:“周先生,这期的稿件已经编好了,您需要过目吗?”
“那就看看吧。”周赫煊说。
南汉宸把一沓稿件拿来,周赫煊粗略翻阅了片刻,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这个要删掉!”
南汉宸表情严肃地说:“周先生,这是东北抗联打胜仗的新闻,一定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我认为应该报道出来。”
周赫煊苦笑道:“我的王主编,老蒋都已经让秘书给我拍电报了。再继续刊发关于东北抗联的文章,《非攻》杂志肯定要被迫关门,你还是悠着点儿吧。”
“既然如此,那就删掉。”南汉宸立即将那篇文章抽出来。
周赫煊告诫说:“王主编,《非攻》以后不要再给共党说好话。这是为杂志考虑,也是为你考虑,你懂吗?”
南汉宸笑道:“明白。”
“天津局势很复杂,日本间谍和国党特务都盯着呢,”周赫煊提醒说,“复兴社特务处的副处长郑介民(正处长是戴笠),已经亲自到天津来了,你们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实在有点大。”
南汉宸一听是郑介民亲自来天津,他顿时警醒起来:“多谢周先生提醒,我要马上出去一趟!”
“请便。”周赫煊说。
南汉宸飞快的跑出去,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码头。他把帽檐压得很低,生怕被人认出来,毕竟曾经在西北当过大官。
码头上,于佩琛还在苦苦等候,南汉宸从于佩琛身边走过,压低声音说:“行动取消,立即回编辑部。”
于佩琛面露惊讶之色,又很快镇定下来,若无其事地离开码头。
南汉宸又前往《益世报》报馆,找到一位没有任何政治牵扯的副主编,以报社招人的理由前往码头接人。紧接着,他又来到一家照相馆,对老板说:“前段时间我拍的照片不着急用,你慢慢冲洗就行了,等下个月再说。”
照相馆老板笑道:“好的,那我就把那些底片存好,不能让它们曝光了。”
南汉宸这才把事情完全处理好,等回到《非攻》编辑部时已经快下班了。他见周赫煊还在自己办公室坐着,惊讶道:“周先生还没走呢?”
“忙完了?”周赫煊笑问。
“已经妥当了,非常感谢。”南汉宸由衷说道。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于佩琛迫不及待地问:“王主编,是不是出什么意外……呃,周先生也在啊。”
南汉宸笑道:“都是自己人,进来说吧,把门关好。”
于佩琛连忙把房门关上,好奇地问:“原来周先生也是我们的同志?”
周赫煊笑道:“都是为了国家,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同志吧。”
历史上,南汉宸在华北的几年时间里,一共发展了40多个地下党,还团结了一大批倾向共党的学者。他见情况已经摆明了,试探性地邀请道:“周先生有没有想过加入我们?”
“我如果不加入贵党,其实还更方便做事,王主编觉得呢?”周赫煊笑道。
南汉宸也笑道:“确实。”
以周赫煊现在的能力,可以悄悄传递各种情报信息,比如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的消息。还可以为地下党提供经费和药品,甚至可以收容地下党,给这些党员安排正当的工作职位。
一个有影响力的党外人士,其作用非常巨大,远比直接入党更有好处。
就比如“暗杀大王”王亚樵,前两年共党的地下出版社被查封,王亚樵立即掏钱帮忙购买印刷设备,还给共党提供了一处新的印刷工厂。
周赫煊怎么也比王亚樵的作用更大吧。
南汉宸好奇地问:“周先生,你怎么知道郑介民来天津了?”
“因为他给我投了拜帖。”周赫煊笑道。
戴笠倒卖磺胺药品赚大发了,做为副手的郑介民当然眼红。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第一件事就是给周赫煊投帖子,似乎也想弄点磺胺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