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康熙帝决定再次南巡,仍由大将军夫妇陪同,由正瑜调了个中等客船,载着他们和卫士南下,正瑜立即给妈发了个加急,刘芳接到后马上带着她的新坐船北上,在徐州附近接着了了皇上和大将军夫妇,立即换到他的船上来。
傅大将军:“刘芳,你这坐船怎么像只军舰呢?”
刘芳:“我用缴获的一只类似驱逐舰的兵船,叫我们的船厂全面改装了一下,使之更实用,更舒适,能装更多的人,一切都在船上解决,但炮位都是保留着的,炮管炮架仍在船上,若有需要,一盏茶的时间便可向不轨势力开炮。”
五月初一,船到南京,康熙帝在船上大议事厅接见了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及江宁府大小官员,张大人向皇上汇报了这几年的治绩,很多时都提到管家。
康熙帝:“朕上次南巡到现在已几年了,江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更繁荣了,这给你们治理有方分不开。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是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通过各官绅百姓也包括朕的努力,尽量让这个过程短一些。说实在,自从开元之治以来,千年间未出现治世了,这虽然有各种原因,但其间这些在位者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去努力过没有?都是一个问题,算了,我们不去管他们了,但今天朕要告诉大家,朕决心在这千年后实现一个治世,一个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治世,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这是康熙帝首次提到这个既严肃又令人鼓舞的目标,既给大家以振奋,又给大家以担子,让大家不得不认真思考。
第二天在刘芳,郁芙蓉的陪同下及一些常服侍卫的暗中保护下,参观了八阵园,参观过程中,听到不少年轻人都说:“这么复杂,难怪陆逊跑不出去,诸葛亮真天下奇才。”
康熙帝:“刘芳,你把八阵图转化成可娱乐的形式,同样也是奇才。”
刘芳:“皇上太过奖了。”
初三去看了莫愁湖,已焕然一新,看了五千亩养鱼塘,看了两万亩高粱地,长势喜人,看了养猪场,芙蓉介绍了养猪积肥,积肥种高粱,高粱烤酒,酒糟喂猪的循环使用过程和得到肥猪与金陵大曲的两种产出。
然后去看了肉牛养殖场,二万多头肉牛,又肥又壮,芙蓉说道:
“皇上我刚才还未说完,高粱杆也没有浪费的,全部用来喂牛,所以我们投入相对少一些,收效却相对多一些。”
接着进山谷内参观了酒厂,烤酒的匠人虽不知他是皇上,但由老板亲自陪同,知道必是大官,都很热情,请他喝刚烤出而未勾兑的热酒。康熙帝没喝过,刘芳道:“热酒醇而浓烈,只宜略品一下,与北方的烧刀子差不多,这也是匠师的盛情。”
提到烧刀子康熙帝知道其浓度,于是品了一小口,香极了,吞了下去,有点火辣辣的,另一匠人端一盘削好的水果,康熙吃了两片火辣的感觉便没有了。
康熙对匠人拱手表示感谢,众人也拱手说道:“招待不用,大人。”
回到坐船上,康熙说道:“刘芳,我对这种循环使用不断产出很有感触,如果我们的农家,或经营大农作的绅粮富户都能做到这样,要少浪费多少东西啊。治世局面的到来都要快些。对了,我昨天对江苏主要官员讲了实现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事,你们两个觉得如何?”
刘芳:“皇上,好极了,大家都感到鼓舞,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主动提出建立大治局面的构想,人生一世,谁不愿生活在大治的时代?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幸运,因历史上的治世屈指可数,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四个而已,皇上雄才大略,提出建大治之世的雄伟构想,臣下当然非常拥护,并全力以赴为实现陛下的宏图大业效劳。”
康熙帝:“刘芳,谢谢你的支持,芙蓉,你们年轻人怎么看,我也想听听。”
芙蓉:“皇上的宏图大业,臣下也深受鼓舞,但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还有许多事要做,臣有几条建议,不知可不可以讲。”
康熙帝:“大胆的讲,讲错了都没有关系。”
芙蓉:“谢谢皇上,昨天皇上的讲话只是向臣下吹了一股风,通过塘报吹到十八个省,但未必引得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是皇上说说而已。臣下以为皇上回京后,首先要统一朝廷文武大臣的思想,让大家读读《贞观政要》,看看贞观之治是什么,再由朝廷提出各省达到治世的具体目标,包括农、工、商,达到的时间,社会环境达到什么目标,多少时间达到,到时一省一省的验收。臣昨晚仔细读了《贞观政要》,其政体篇上讲得很明白。”
说着拿起《贞观政要》,翻到《政体篇》,念道:“‘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三十个字,这就是贞观之治。说起简单,做到极难,须朝野同心,上下一致,十八省共同努力,坚持若干年才能实现。”
康熙帝:“你说得对,说得很好,目前只是吹吹风,还要有许多的事情,细致的安排,人事的调动,目标的拟定,总之朕决心已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初四刘芳芙蓉陪皇上及两江督抚镇府县五大官员乘几辆座车登上横岭顶峰,只见山顶古木参天,正中一栋古色古香的三层九间餐馆,左面不远处有一高二十丈小山峰,峰上有一六角攒尖的观景亭,右边不远的林中有一院落,刘芳说道:“院中底楼为员工宿舍,二楼为高档住房,三楼为贵宾住房,皆属旅馆性质的。”
东楼的南边林中有排列整齐的石桌凳供游客休息。除路外多为栽了鲜花的花台,真鸟语花香、清新宜人。
上到观景亭,江宁城遥遥在望,侍卫递过刘芳送的千里镜,皇上一看,说道:
“长江上的船我都看到了。钟山外坡上管家的牛群我都看到了,刘芳,这个观景台给官绅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朕感谢你。”
刘芳:“皇上,我们已把江宁当作第二故乡,为江宁官绅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皇上和众位大人,请上餐馆三楼贵宾厅休息,然后用午饭。”
皇上一行进入一座贵宾房,一张可坐十六人的大餐桌周围摆了十幅餐具。服务人员端来十盆热水让大家洗了脸、手。
皇上说道:“刘芳,你这个地方选的又好又妙,安排得既高雅又得体,集山景、花鸟、崇楼、古树于一体,真可谓江南胜景,秦淮明珠。”
众大人:“好一个江南胜景、秦淮明珠,皇上一语点出实质,太好了!”
刘芳:“皇上何不就这二句画龙点睛之语赐以墨宝?”
康熙帝:“你们管家能花巨资为江宁官绅百姓做这样大的好事,我也锦上添点花吧!”
餐馆管事立即拿出笔墨,铺上上等宣纸,康熙帝凝神片刻,先写下秦淮明珠,后写江南胜景,然后落款康熙御笔,并盖上书画章。
众人欢呼。
张总督:“刘大人,干脆,你这楼就叫明珠楼,又响亮,又好听,皇上,可以不?”
康熙帝:“可以,刘芳我索性再给你提个门匾。”
于是又在铺好的宣纸上用颜体写了明珠楼三个字。
刘芳将三张墨宝收好。
江宁知府:“刘大人,我建议江南胜景做成一个大碑,立于延缘园大门内,在这餐馆前的坝中也树上秦淮明珠的石碑,借以昭显皇上对我江南的关怀和垂青。列位大人,好不好?”
众大人:“好!”
从横岭下来后一行即去到秦淮河,明末那种纸醉金迷,笙歌达旦,倡优如林的场面再也没有了,现在是繁花似锦,青山如黛,商铺罗列,游人如织,一派健康的繁荣。
康熙帝:“刘芳,你们管家干了一件大好事,为全国的游乐场树立了一个榜样,前明之所以灭亡,李自成,张献忠之所以起事,不能说点都没有理由,一方面是秦淮河上达官贵人,过着极度奢靡的日子,一方面是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样的王朝要不得,这样的秦淮河也要不得,现在的新秦淮河很好,我谢谢你。”
穿过一个小镇,来到他下榻的小楼,绿绿的树丛,艳艳的香花,与其它任何小楼一样,督抚大员、府县主管,下午纷纷到达,晚上,刘芳在坐船上举行宴会,欢迎皇上,欢迎各位大员。他们都住在皇上周围,像邻居一样,大将军与公主紧挨着皇上的。
在宴会上,皇上重申了他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一贯主张,表扬了管家新建的秦淮延绿园很好的体现了他的旨意。
五月初五辰时开园,已来了不少百姓,开园仪式或在大门外一块草坪上进行,放了鞭炮,江宁府知府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便结束了。
当晚康熙帝要刘芳带人陪他南巡。
五月初六,刘芳叫芙蓉去作南巡的准备,他陪皇上参观八卦洲头的造船坊。
一艘艘大的双体货船与客船正车船坞上建造,一些中小型船也在改造。
刘芳:”这些旧船是几次剿灭海匪中获得的非货非客的船,不好用,皆车达里进行改造。作为跑短途的用,或卖给一些用户。”
康熙帝:“这种旧船改造后怎么个卖价?”
刘芳:“没有统一的价格,要看船的新旧,改造花销,大点的可卖到约二三百两,小点的卖给渔民才二三十两。”
康熙帝:“这种新造的大船售价怎样?”
刘芳:“大的客船要上万两,货船八千五百两。订货的客户很多,供不应求。”
康熙帝:“每年利润有多少?”
刘芳:“最多达二十八万两,有时才二十五万两。与酒厂差不多,我的主要收入在跑客货船,长江和海运都可达二百万两,运河都有五十万两,除去成本开销,年赚两百万两没问题。至于京师的芙蓉园,南京的八陈园、延绿园,是种惠民举措,维持收支平衡就行,所花的钱已通过出卖小楼赚回来了。”
康熙帝:“要实现天下大治,各地肯定要有大的举措,今后各省上报上来了,希望你帮朕审定,看是否可行,光靠六部这些官员,不懂得世情,未必省得好,你和世敦才是真正的内行。”
刘芳:“皇上过奖,皇上托付之事臣夫妇一定尽心竭力,只是不能在京,我的审定是要到具体地方去看去听的,我自己有船,吃住都在船上,不与地方官员打交道,这样我只对皇上负责。”
康熙帝:“你下一步准备怎么行动,又开发什么项目?”
刘芳:“这我还没有认真考虑,江宁我想告一段落了,先巩固一下,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驰一下再说。我倾向于去两广,琼州的种植已有基础,雷州的避寒,这都是很好的产业。据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谈的广西’但现在弄得无声无息,这也是见效快,投资少,无风险的产业。”
康熙帝:“刘芳,我有个疑问,你们宁愿出川在江宁在京师发展产业,却对成都,对川西不闻不问。”
刘芳:“皇上,这要看人缘条件,在江宁,主要是与两江总督是老朋友,关系好,彼此有个照应,他帮我的忙,我帮他的忙,大家很好合作,做起事来顺顺当当,效率就高。四川省成都府自平吴战争起,乃至更早,对吴氏政权的态度上,与重庆就完全对立,后来平吴战争,大将军直接从重庆这边进军,灭掉吴世?,后来又把大将军府设在重庆。其实这是因重庆的战略地决定的,他成都无险可守,对吴氏,要嘛投降,要嘛被攻破,并没起到一点好作用,对一个不知兵的人说不清楚。现在移民填川已近二十年了,成都的发展明显慢于重庆,川西的发展明显慢于川东。上次皇上南巡,也只到了重庆,没去川西,督抚反而被招到重庆来看阅兵,而省会在成都。他们可能认为皇上有意冷落他们呢,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康熙帝:“四川有天府之国之称,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干脆,我们不去南方了,直接去成都。”
刘芳:“皇上,那到不必,我们从琼州看完后,从西江桂江入湘江,直指岳阳,要近大半的的路程,只消叫湖广总督和湖南、湖北巡抚在岳阳楼等你就行,我们船上有二十多个房间,前后有?,谁敢来打主意。然后我们溯江而上,在宜宾转岷江而去成都,我三万大军在谭?,吴老将军率领下驻在成都,到时皇上讲你的实现天下大治的宏伟规划,看他们怎么说。”
康熙帝:“刘芳,你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刘芳:“皇上,我真无法估计,古人云,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我是买龙锯、稻种去过成都,已有好多年了,对川西已比较陌生了。我猜一下,他们可能抱怨一下,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康熙帝:“从总体来看,去四川比去福建两广有意义,但不急于一时,听你的,先南下,后西上,反正傅联璧明天回去了,六部尚书也很得力,我多耽搁一点时间也没有什么。刘芳,回去后,你去请大将军到我住的地方来一下。”
由于都准备离开,大家又住到刘芳的驱逐舰式的坐船上。
回到坐船上,不一会大将军夫妇就到了皇上住的房间,在椅子上坐下。
康熙帝:“大将军,我准备去广东后,从西江转湘江沿长江去四川一趟,偌大的天府之国我也该去看看了,仍然由刘芳护驾,坐这只船,因此,在外面的时间多一些,在我回来之前,大将军就坐镇京师,就是这件事。”
傅联璧:“遵皇上口谕。还有件小事,上次出师苏鲁国,平班达西,郁芙蓉立了大功,兵部处受他六品的主事衔,以之表彰,皇上同意不?”
康熙帝:“论功行赏,是该的,我同意,兵部可出函。”
傅联璧:“还有海金龙的事,皇上也知道,报记录一次。”
康熙帝:“可以。”
刘芳:“清理战利品中,又缴获几大箱外国货币,亦请大将军带到兵部保存,以备购洋兵器用。已装到大将军坐船上,交给护兵了。”
第二天大将军的专船在两艘驱逐舰护卫下北上了。皇上和刘芳坐他的坐船也南下了,在杭州先游了珞珈山,然后将浙闽总督和浙江巡抚招到船上的议事厅,听他们对浙江福建情况的汇报,皇上也讲了决心实现天下大治的报负。
船离开浙江向福建驶去,在福州,亦在坐船上召见了福建巡抚,听了他对福建情况的介绍,皇上也谈了自己决心实现天下大治的决心。
到泉州,刘芳带皇上看了看阿拉伯的风情一条街,康熙帝看了阿拉伯风味的耍蛇。
然后驶往广州,刘芳叫护兵通知两广总督立即集中文武大员,有人给他们训示,林如焘估计可能皇上到了,立即命人去各衙门去请,还没到完,就见刘芳陪着皇上进来了,两广总督林如焘赶忙出来跪接,先在客厅待茶,人一到齐,皇上出来,文武百官立即跪地三呼,起来后两广总督汇报了两广情况,皇上仍然是吹风,宣布他实现天下大治的目标。
然后离开广州去镇南湾,接见了海金龙和全体南海舰队将士,宣布给海金龙记录一次的表彰。在镇南湾贵宾房主了一晚,第二天进万泉河看两岸的热带水果林,二百万亩,看得他眼花缭乱,直?管世敦能干,只见轮值的军士摘的摘、装的装、运的运,很规范。
刘芳:“皇上,另四百万亩,不通水路,只有翻五指山才能到达,去不去?”
康熙帝:“不看了,这二百万亩已把我看得眼花缭乱了,世敦做事我还不相信吗?”
休息一晚,翌日晨离开镇南湾,直奔广州湾,进西江口,转桂江,进湘江,到达南岳衡山,参观了南岳大庙,上了南岳主峰祝融峰。
康熙帝:“刘芳,朕登上祝融峰,一看这七十二峰朝祝融的景象深感朕责任重大,天下百姓都指望着朕给他们带来好日子,我不能辜负百姓的期望啊!朕在祝融峰上立誓,一定实现天下大治的局面,让百姓过上衣食有余的太平盛世的日子,刘芳你可为证。”
刘芳:“皇上在南岳主峰立誓建立太平盛世,乃亘古未有之大事,臣一定追随陛下,全力支持陛下实现这宏图大愿。”
下山后,刘芳发出八百里加急,约湖广总督,两湖巡抚七日后到岳阳楼相会,这种情况已是第二次,看见是刘芳发出,知是皇上到了,头天晚上便赶到了,皇上坐船上的大炮已表明了他的位置,纷纷以拜访海军司令官刘芳为名,参见皇上,在座船的会议厅里,皇上谈道:“朕此次南巡的目的是吹风,吹建立太平盛世实现天下大治局面的风,”皇上要求湖广总督及两湖巡抚严肃思考,为实现建立康熙之治,自己该做此什么?怎么做?皇上建议大家“读读《贞观政要》,从中寻找自己的目标,这方面重庆和江宁是搞的比较好的,可作你们的参考。”
湖广总督一听,感到压力很大,说道:
“皇上提出建立康熙之治的宏伟目标,是百官之幸,万民之幸,为众人想往,百姓期盼。现在重庆、江宁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我们怎么办,我可心中点都没有底。深感有负陛下。”
康熙帝:“朕是叫你们思考,不是叫你们回答,实现湖广熟,天下足,怕是首要的目标啊!现在你们的?粮与前明相比如何?”
湖广总督:“还差一些,其原因是劳力缺乏,大量劳力都填四川去了。”
康熙帝:“不是有江西填湖广之说吗?”
湖广总督:“皇上,入不敷出啊!”
康熙帝:“难道是朕移民之策有误吗?你讲实话,朕是听得进实话的。”
湖广总督徐都道:“陛下的移民填川绝对无误,自前朝以来,我国三大粮仓皆在南方,一是天府之国的四川,二是湖广熟天下之足的湖广,三是同样的苏湖熟、天下足的两江,四川不整,天下粮仓三失其一,现在人口因战乱而稀少,尚可维持,过些年人口一增加就会出现粮荒,陛下高瞻远瞩,移民填川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四川才有谁占耕地为谁所有的规定,因此,无地少地的都跑去占地去了,又造成湖广一些土地找不到人佃种。就是人们常说的江西填湖广,其实就是江西来的,佃种一段时间以后也逐渐跑到四川去占地了。”
刘芳:“皇上,在总人口不增的情况下,移民只是农夫耕作地点的转移,四川种田人口增加,必定造成湖广、贵州人口的减少。”
康熙帝:“我大清定鼎京师以来已数十年,至少有一二代人出生,人口应增加一倍,怎么未见成效?”
刘芳:“据我观察,城市人口是增加不少,但乡村里增加得不多。”
康熙帝:“这就怪了,男女大了,皆要成婚,婚后定要生子,二十年,至少一家有五六个小孩,怎么还增加得不多。”
徐总督:“其原因我不敢讲。”
刘芳:“徐大人怕皇上怪罪,我来讲,皇上知道,我现在有十四个儿子和女儿,以每人每年一千钱的口赋,我应交十四两,我交得起,但是不是天下人都交得起呢?”
康熙帝:“天下人有穷有富,哪的都拿得出呢?”
刘芳:“原因就在这里,天下绝大多数是穷人,他只得那点收入,可能一两人的口赋还勉强,但交七八个人呢,他就无力承担了,因此,他敢生五六个小孩吗?皇上恕我直言,口赋是按人收的,无论有地无地都要收,我有长年十万户,我每年光交口赋都是几十万两,我高兴啦,他们的儿女使我开辟新的产业有劳力。他们也儿孙满堂,也很高兴,但如果让他们自己交口赋,他们高兴得起来吗?”
康熙帝:“众爱卿,你们讲得很好,震聋发?呀!完全靠拆东墙补西墙,在全国人口大减的情况,只能是一时权力之计。主要是靠人们自己生儿育女。阻碍人们生儿育女的原因又是口赋,要实现天下大治没有大量的人力投入岂不是一句空话?我决定,口赋就定在今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众大员:“我皇圣明!”
刘芳:“皇上英明决策,已为实现大治奠定了人力基础,他们将创造的绝对不只是每年一千个钱,而是整个太平盛世,那是何等巨大的财富。皇上高瞻远瞩,圣躬独断,造福万民,我等恭贺皇上。”
康熙帝:“徐邦道,代朕拟旨,将滋生人丁,以今年为准,永不增加口赋的决定,火速送往京师,着吏部、户部联合发出函件,诏告天下,立即执行。”
徐总督:“臣遵旨!”
傅大将军:“刘芳,你这坐船怎么像只军舰呢?”
刘芳:“我用缴获的一只类似驱逐舰的兵船,叫我们的船厂全面改装了一下,使之更实用,更舒适,能装更多的人,一切都在船上解决,但炮位都是保留着的,炮管炮架仍在船上,若有需要,一盏茶的时间便可向不轨势力开炮。”
五月初一,船到南京,康熙帝在船上大议事厅接见了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及江宁府大小官员,张大人向皇上汇报了这几年的治绩,很多时都提到管家。
康熙帝:“朕上次南巡到现在已几年了,江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更繁荣了,这给你们治理有方分不开。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是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通过各官绅百姓也包括朕的努力,尽量让这个过程短一些。说实在,自从开元之治以来,千年间未出现治世了,这虽然有各种原因,但其间这些在位者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去努力过没有?都是一个问题,算了,我们不去管他们了,但今天朕要告诉大家,朕决心在这千年后实现一个治世,一个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治世,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这是康熙帝首次提到这个既严肃又令人鼓舞的目标,既给大家以振奋,又给大家以担子,让大家不得不认真思考。
第二天在刘芳,郁芙蓉的陪同下及一些常服侍卫的暗中保护下,参观了八阵园,参观过程中,听到不少年轻人都说:“这么复杂,难怪陆逊跑不出去,诸葛亮真天下奇才。”
康熙帝:“刘芳,你把八阵图转化成可娱乐的形式,同样也是奇才。”
刘芳:“皇上太过奖了。”
初三去看了莫愁湖,已焕然一新,看了五千亩养鱼塘,看了两万亩高粱地,长势喜人,看了养猪场,芙蓉介绍了养猪积肥,积肥种高粱,高粱烤酒,酒糟喂猪的循环使用过程和得到肥猪与金陵大曲的两种产出。
然后去看了肉牛养殖场,二万多头肉牛,又肥又壮,芙蓉说道:
“皇上我刚才还未说完,高粱杆也没有浪费的,全部用来喂牛,所以我们投入相对少一些,收效却相对多一些。”
接着进山谷内参观了酒厂,烤酒的匠人虽不知他是皇上,但由老板亲自陪同,知道必是大官,都很热情,请他喝刚烤出而未勾兑的热酒。康熙帝没喝过,刘芳道:“热酒醇而浓烈,只宜略品一下,与北方的烧刀子差不多,这也是匠师的盛情。”
提到烧刀子康熙帝知道其浓度,于是品了一小口,香极了,吞了下去,有点火辣辣的,另一匠人端一盘削好的水果,康熙吃了两片火辣的感觉便没有了。
康熙对匠人拱手表示感谢,众人也拱手说道:“招待不用,大人。”
回到坐船上,康熙说道:“刘芳,我对这种循环使用不断产出很有感触,如果我们的农家,或经营大农作的绅粮富户都能做到这样,要少浪费多少东西啊。治世局面的到来都要快些。对了,我昨天对江苏主要官员讲了实现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事,你们两个觉得如何?”
刘芳:“皇上,好极了,大家都感到鼓舞,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皇帝主动提出建立大治局面的构想,人生一世,谁不愿生活在大治的时代?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幸运,因历史上的治世屈指可数,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四个而已,皇上雄才大略,提出建大治之世的雄伟构想,臣下当然非常拥护,并全力以赴为实现陛下的宏图大业效劳。”
康熙帝:“刘芳,谢谢你的支持,芙蓉,你们年轻人怎么看,我也想听听。”
芙蓉:“皇上的宏图大业,臣下也深受鼓舞,但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还有许多事要做,臣有几条建议,不知可不可以讲。”
康熙帝:“大胆的讲,讲错了都没有关系。”
芙蓉:“谢谢皇上,昨天皇上的讲话只是向臣下吹了一股风,通过塘报吹到十八个省,但未必引得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是皇上说说而已。臣下以为皇上回京后,首先要统一朝廷文武大臣的思想,让大家读读《贞观政要》,看看贞观之治是什么,再由朝廷提出各省达到治世的具体目标,包括农、工、商,达到的时间,社会环境达到什么目标,多少时间达到,到时一省一省的验收。臣昨晚仔细读了《贞观政要》,其政体篇上讲得很明白。”
说着拿起《贞观政要》,翻到《政体篇》,念道:“‘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三十个字,这就是贞观之治。说起简单,做到极难,须朝野同心,上下一致,十八省共同努力,坚持若干年才能实现。”
康熙帝:“你说得对,说得很好,目前只是吹吹风,还要有许多的事情,细致的安排,人事的调动,目标的拟定,总之朕决心已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初四刘芳芙蓉陪皇上及两江督抚镇府县五大官员乘几辆座车登上横岭顶峰,只见山顶古木参天,正中一栋古色古香的三层九间餐馆,左面不远处有一高二十丈小山峰,峰上有一六角攒尖的观景亭,右边不远的林中有一院落,刘芳说道:“院中底楼为员工宿舍,二楼为高档住房,三楼为贵宾住房,皆属旅馆性质的。”
东楼的南边林中有排列整齐的石桌凳供游客休息。除路外多为栽了鲜花的花台,真鸟语花香、清新宜人。
上到观景亭,江宁城遥遥在望,侍卫递过刘芳送的千里镜,皇上一看,说道:
“长江上的船我都看到了。钟山外坡上管家的牛群我都看到了,刘芳,这个观景台给官绅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朕感谢你。”
刘芳:“皇上,我们已把江宁当作第二故乡,为江宁官绅百姓做点事是应该的。皇上和众位大人,请上餐馆三楼贵宾厅休息,然后用午饭。”
皇上一行进入一座贵宾房,一张可坐十六人的大餐桌周围摆了十幅餐具。服务人员端来十盆热水让大家洗了脸、手。
皇上说道:“刘芳,你这个地方选的又好又妙,安排得既高雅又得体,集山景、花鸟、崇楼、古树于一体,真可谓江南胜景,秦淮明珠。”
众大人:“好一个江南胜景、秦淮明珠,皇上一语点出实质,太好了!”
刘芳:“皇上何不就这二句画龙点睛之语赐以墨宝?”
康熙帝:“你们管家能花巨资为江宁官绅百姓做这样大的好事,我也锦上添点花吧!”
餐馆管事立即拿出笔墨,铺上上等宣纸,康熙帝凝神片刻,先写下秦淮明珠,后写江南胜景,然后落款康熙御笔,并盖上书画章。
众人欢呼。
张总督:“刘大人,干脆,你这楼就叫明珠楼,又响亮,又好听,皇上,可以不?”
康熙帝:“可以,刘芳我索性再给你提个门匾。”
于是又在铺好的宣纸上用颜体写了明珠楼三个字。
刘芳将三张墨宝收好。
江宁知府:“刘大人,我建议江南胜景做成一个大碑,立于延缘园大门内,在这餐馆前的坝中也树上秦淮明珠的石碑,借以昭显皇上对我江南的关怀和垂青。列位大人,好不好?”
众大人:“好!”
从横岭下来后一行即去到秦淮河,明末那种纸醉金迷,笙歌达旦,倡优如林的场面再也没有了,现在是繁花似锦,青山如黛,商铺罗列,游人如织,一派健康的繁荣。
康熙帝:“刘芳,你们管家干了一件大好事,为全国的游乐场树立了一个榜样,前明之所以灭亡,李自成,张献忠之所以起事,不能说点都没有理由,一方面是秦淮河上达官贵人,过着极度奢靡的日子,一方面是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样的王朝要不得,这样的秦淮河也要不得,现在的新秦淮河很好,我谢谢你。”
穿过一个小镇,来到他下榻的小楼,绿绿的树丛,艳艳的香花,与其它任何小楼一样,督抚大员、府县主管,下午纷纷到达,晚上,刘芳在坐船上举行宴会,欢迎皇上,欢迎各位大员。他们都住在皇上周围,像邻居一样,大将军与公主紧挨着皇上的。
在宴会上,皇上重申了他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一贯主张,表扬了管家新建的秦淮延绿园很好的体现了他的旨意。
五月初五辰时开园,已来了不少百姓,开园仪式或在大门外一块草坪上进行,放了鞭炮,江宁府知府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便结束了。
当晚康熙帝要刘芳带人陪他南巡。
五月初六,刘芳叫芙蓉去作南巡的准备,他陪皇上参观八卦洲头的造船坊。
一艘艘大的双体货船与客船正车船坞上建造,一些中小型船也在改造。
刘芳:”这些旧船是几次剿灭海匪中获得的非货非客的船,不好用,皆车达里进行改造。作为跑短途的用,或卖给一些用户。”
康熙帝:“这种旧船改造后怎么个卖价?”
刘芳:“没有统一的价格,要看船的新旧,改造花销,大点的可卖到约二三百两,小点的卖给渔民才二三十两。”
康熙帝:“这种新造的大船售价怎样?”
刘芳:“大的客船要上万两,货船八千五百两。订货的客户很多,供不应求。”
康熙帝:“每年利润有多少?”
刘芳:“最多达二十八万两,有时才二十五万两。与酒厂差不多,我的主要收入在跑客货船,长江和海运都可达二百万两,运河都有五十万两,除去成本开销,年赚两百万两没问题。至于京师的芙蓉园,南京的八陈园、延绿园,是种惠民举措,维持收支平衡就行,所花的钱已通过出卖小楼赚回来了。”
康熙帝:“要实现天下大治,各地肯定要有大的举措,今后各省上报上来了,希望你帮朕审定,看是否可行,光靠六部这些官员,不懂得世情,未必省得好,你和世敦才是真正的内行。”
刘芳:“皇上过奖,皇上托付之事臣夫妇一定尽心竭力,只是不能在京,我的审定是要到具体地方去看去听的,我自己有船,吃住都在船上,不与地方官员打交道,这样我只对皇上负责。”
康熙帝:“你下一步准备怎么行动,又开发什么项目?”
刘芳:“这我还没有认真考虑,江宁我想告一段落了,先巩固一下,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驰一下再说。我倾向于去两广,琼州的种植已有基础,雷州的避寒,这都是很好的产业。据说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谈的广西’但现在弄得无声无息,这也是见效快,投资少,无风险的产业。”
康熙帝:“刘芳,我有个疑问,你们宁愿出川在江宁在京师发展产业,却对成都,对川西不闻不问。”
刘芳:“皇上,这要看人缘条件,在江宁,主要是与两江总督是老朋友,关系好,彼此有个照应,他帮我的忙,我帮他的忙,大家很好合作,做起事来顺顺当当,效率就高。四川省成都府自平吴战争起,乃至更早,对吴氏政权的态度上,与重庆就完全对立,后来平吴战争,大将军直接从重庆这边进军,灭掉吴世?,后来又把大将军府设在重庆。其实这是因重庆的战略地决定的,他成都无险可守,对吴氏,要嘛投降,要嘛被攻破,并没起到一点好作用,对一个不知兵的人说不清楚。现在移民填川已近二十年了,成都的发展明显慢于重庆,川西的发展明显慢于川东。上次皇上南巡,也只到了重庆,没去川西,督抚反而被招到重庆来看阅兵,而省会在成都。他们可能认为皇上有意冷落他们呢,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康熙帝:“四川有天府之国之称,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干脆,我们不去南方了,直接去成都。”
刘芳:“皇上,那到不必,我们从琼州看完后,从西江桂江入湘江,直指岳阳,要近大半的的路程,只消叫湖广总督和湖南、湖北巡抚在岳阳楼等你就行,我们船上有二十多个房间,前后有?,谁敢来打主意。然后我们溯江而上,在宜宾转岷江而去成都,我三万大军在谭?,吴老将军率领下驻在成都,到时皇上讲你的实现天下大治的宏伟规划,看他们怎么说。”
康熙帝:“刘芳,你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刘芳:“皇上,我真无法估计,古人云,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我是买龙锯、稻种去过成都,已有好多年了,对川西已比较陌生了。我猜一下,他们可能抱怨一下,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康熙帝:“从总体来看,去四川比去福建两广有意义,但不急于一时,听你的,先南下,后西上,反正傅联璧明天回去了,六部尚书也很得力,我多耽搁一点时间也没有什么。刘芳,回去后,你去请大将军到我住的地方来一下。”
由于都准备离开,大家又住到刘芳的驱逐舰式的坐船上。
回到坐船上,不一会大将军夫妇就到了皇上住的房间,在椅子上坐下。
康熙帝:“大将军,我准备去广东后,从西江转湘江沿长江去四川一趟,偌大的天府之国我也该去看看了,仍然由刘芳护驾,坐这只船,因此,在外面的时间多一些,在我回来之前,大将军就坐镇京师,就是这件事。”
傅联璧:“遵皇上口谕。还有件小事,上次出师苏鲁国,平班达西,郁芙蓉立了大功,兵部处受他六品的主事衔,以之表彰,皇上同意不?”
康熙帝:“论功行赏,是该的,我同意,兵部可出函。”
傅联璧:“还有海金龙的事,皇上也知道,报记录一次。”
康熙帝:“可以。”
刘芳:“清理战利品中,又缴获几大箱外国货币,亦请大将军带到兵部保存,以备购洋兵器用。已装到大将军坐船上,交给护兵了。”
第二天大将军的专船在两艘驱逐舰护卫下北上了。皇上和刘芳坐他的坐船也南下了,在杭州先游了珞珈山,然后将浙闽总督和浙江巡抚招到船上的议事厅,听他们对浙江福建情况的汇报,皇上也讲了决心实现天下大治的报负。
船离开浙江向福建驶去,在福州,亦在坐船上召见了福建巡抚,听了他对福建情况的介绍,皇上也谈了自己决心实现天下大治的决心。
到泉州,刘芳带皇上看了看阿拉伯的风情一条街,康熙帝看了阿拉伯风味的耍蛇。
然后驶往广州,刘芳叫护兵通知两广总督立即集中文武大员,有人给他们训示,林如焘估计可能皇上到了,立即命人去各衙门去请,还没到完,就见刘芳陪着皇上进来了,两广总督林如焘赶忙出来跪接,先在客厅待茶,人一到齐,皇上出来,文武百官立即跪地三呼,起来后两广总督汇报了两广情况,皇上仍然是吹风,宣布他实现天下大治的目标。
然后离开广州去镇南湾,接见了海金龙和全体南海舰队将士,宣布给海金龙记录一次的表彰。在镇南湾贵宾房主了一晚,第二天进万泉河看两岸的热带水果林,二百万亩,看得他眼花缭乱,直?管世敦能干,只见轮值的军士摘的摘、装的装、运的运,很规范。
刘芳:“皇上,另四百万亩,不通水路,只有翻五指山才能到达,去不去?”
康熙帝:“不看了,这二百万亩已把我看得眼花缭乱了,世敦做事我还不相信吗?”
休息一晚,翌日晨离开镇南湾,直奔广州湾,进西江口,转桂江,进湘江,到达南岳衡山,参观了南岳大庙,上了南岳主峰祝融峰。
康熙帝:“刘芳,朕登上祝融峰,一看这七十二峰朝祝融的景象深感朕责任重大,天下百姓都指望着朕给他们带来好日子,我不能辜负百姓的期望啊!朕在祝融峰上立誓,一定实现天下大治的局面,让百姓过上衣食有余的太平盛世的日子,刘芳你可为证。”
刘芳:“皇上在南岳主峰立誓建立太平盛世,乃亘古未有之大事,臣一定追随陛下,全力支持陛下实现这宏图大愿。”
下山后,刘芳发出八百里加急,约湖广总督,两湖巡抚七日后到岳阳楼相会,这种情况已是第二次,看见是刘芳发出,知是皇上到了,头天晚上便赶到了,皇上坐船上的大炮已表明了他的位置,纷纷以拜访海军司令官刘芳为名,参见皇上,在座船的会议厅里,皇上谈道:“朕此次南巡的目的是吹风,吹建立太平盛世实现天下大治局面的风,”皇上要求湖广总督及两湖巡抚严肃思考,为实现建立康熙之治,自己该做此什么?怎么做?皇上建议大家“读读《贞观政要》,从中寻找自己的目标,这方面重庆和江宁是搞的比较好的,可作你们的参考。”
湖广总督一听,感到压力很大,说道:
“皇上提出建立康熙之治的宏伟目标,是百官之幸,万民之幸,为众人想往,百姓期盼。现在重庆、江宁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我们怎么办,我可心中点都没有底。深感有负陛下。”
康熙帝:“朕是叫你们思考,不是叫你们回答,实现湖广熟,天下足,怕是首要的目标啊!现在你们的?粮与前明相比如何?”
湖广总督:“还差一些,其原因是劳力缺乏,大量劳力都填四川去了。”
康熙帝:“不是有江西填湖广之说吗?”
湖广总督:“皇上,入不敷出啊!”
康熙帝:“难道是朕移民之策有误吗?你讲实话,朕是听得进实话的。”
湖广总督徐都道:“陛下的移民填川绝对无误,自前朝以来,我国三大粮仓皆在南方,一是天府之国的四川,二是湖广熟天下之足的湖广,三是同样的苏湖熟、天下足的两江,四川不整,天下粮仓三失其一,现在人口因战乱而稀少,尚可维持,过些年人口一增加就会出现粮荒,陛下高瞻远瞩,移民填川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四川才有谁占耕地为谁所有的规定,因此,无地少地的都跑去占地去了,又造成湖广一些土地找不到人佃种。就是人们常说的江西填湖广,其实就是江西来的,佃种一段时间以后也逐渐跑到四川去占地了。”
刘芳:“皇上,在总人口不增的情况下,移民只是农夫耕作地点的转移,四川种田人口增加,必定造成湖广、贵州人口的减少。”
康熙帝:“我大清定鼎京师以来已数十年,至少有一二代人出生,人口应增加一倍,怎么未见成效?”
刘芳:“据我观察,城市人口是增加不少,但乡村里增加得不多。”
康熙帝:“这就怪了,男女大了,皆要成婚,婚后定要生子,二十年,至少一家有五六个小孩,怎么还增加得不多。”
徐总督:“其原因我不敢讲。”
刘芳:“徐大人怕皇上怪罪,我来讲,皇上知道,我现在有十四个儿子和女儿,以每人每年一千钱的口赋,我应交十四两,我交得起,但是不是天下人都交得起呢?”
康熙帝:“天下人有穷有富,哪的都拿得出呢?”
刘芳:“原因就在这里,天下绝大多数是穷人,他只得那点收入,可能一两人的口赋还勉强,但交七八个人呢,他就无力承担了,因此,他敢生五六个小孩吗?皇上恕我直言,口赋是按人收的,无论有地无地都要收,我有长年十万户,我每年光交口赋都是几十万两,我高兴啦,他们的儿女使我开辟新的产业有劳力。他们也儿孙满堂,也很高兴,但如果让他们自己交口赋,他们高兴得起来吗?”
康熙帝:“众爱卿,你们讲得很好,震聋发?呀!完全靠拆东墙补西墙,在全国人口大减的情况,只能是一时权力之计。主要是靠人们自己生儿育女。阻碍人们生儿育女的原因又是口赋,要实现天下大治没有大量的人力投入岂不是一句空话?我决定,口赋就定在今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众大员:“我皇圣明!”
刘芳:“皇上英明决策,已为实现大治奠定了人力基础,他们将创造的绝对不只是每年一千个钱,而是整个太平盛世,那是何等巨大的财富。皇上高瞻远瞩,圣躬独断,造福万民,我等恭贺皇上。”
康熙帝:“徐邦道,代朕拟旨,将滋生人丁,以今年为准,永不增加口赋的决定,火速送往京师,着吏部、户部联合发出函件,诏告天下,立即执行。”
徐总督:“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