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关于惠能的生平,历来说法不一。据《五灯会元》卷一,他到黄梅双峰山拜弘忍为师是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现身广州法性寺是在仪凤元年(676),之间只有五年,与王维、柳宗元所作《碑铭》称其隐居南海十六载的说法明显不符。本书采信徐文明《六祖惠能的生平和思想》一文研究成果:惠能到黄梅是在唐高宗龙朔元年(661),现身广州法性寺是在仪凤元年(676)正月八日,实际时间十五年,跨年计算十六年。
[18]见《六祖坛经·定慧品》。
[19]请参看世亲《佛性论》卷二。
[20]见《大涅槃经》。
[21]见敦煌本《六祖坛经·见真佛解脱颂》。
[22]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并参看《五灯会元》卷一。
[23]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24]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
[25]孔子这两句话均见《论语·述而》。
[26]丹霞天然事见《五灯会元》卷五。
[27]临济义玄语见《临济录》,德山宣鉴语见《五灯会元》卷七。
[28]见《五灯会元》卷七。
[29]见《五灯会元》卷十一。
[30]见《中论·观涅槃品》卷二十五,转引自黄心川《印度佛教哲学》。
[31]见《五灯会元》卷七。
[32]见《五灯会元》卷四。
[33]见《五灯会元》卷三。
第四章佛教中国化
[1]法琳最后死在流放途中。他的事迹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无记载,只见于《续高僧传》卷二十四、《开元释教录》卷八、《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等,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有条目。
[2]见《隋书·高祖纪》,并请参看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乙《隋两帝重佛宗法俱受归戒事》。
[3]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
[4]会昌五年全国人口统计为四百九十五万余户。按十户人家供养一个僧人计算,二十六万僧尼的供养者达二百六十万户,已经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辛替上书劝谏唐中宗时甚至说,天下之财,佛有十之七八。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
[5]请参看拙著《品人录》。
[6]此处及以后所称禅宗均指惠能开创的南宗。特此说明,不再另注。
[7]见《六祖坛经·决疑品》。
[8]见《五灯会元》卷四。
[9]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10]这里说的周易哲学,准确地说是《易传》的哲学思想,与《易经》无关。
[11]请参看顾准《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本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12]神会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四,并请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3]百丈怀海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十,《景德传灯录》卷六,修订后的清规戒律全名《敕修百丈清规》。请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4]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15]此偈传为五代后梁高僧布袋和尚所作,但不见于《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仅见于元末临济宗昙噩《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因此也可能是伪作,但能代表禅宗。
[16]唐代科举之盛,肇于高宗之时,成于玄宗之代,而极于德宗之世,是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见《元白诗笺论稿》。百丈清规创立的准确时间,部分学者主张以唐穆宗元和九年(814)四月立约,十三年(818)立碑为标志。但此时怀海已经迁化(圆寂),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百丈并未创立清规。其实,怀海的宗教改革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别立禅居(不再寄居律寺),二是参加劳动,这应该是更早的事情。另外,怀海享年九十五岁,六十岁至八十六岁时处于德宗朝,肯定是他的重要活动时期。以德宗朝或其前后为禅宗的改革期,应该可以成立。
[17]见《五灯会元》卷三。
[18]见《六祖坛经·付嘱品》。
[19]见《五灯会元》卷四“黄檗希运”条。
[20]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21]见《无门关》。作者慧开,南宋禅师。
[22]见《五灯会元》卷五,作者为惠能五世法孙船子德诚。
[23]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藏奈良大德寺,为镇寺之宝。
[24]见《五灯会元》卷三。
[25]见《五灯会元》卷十九,前诗原文作“频呼小玉元无事”,元就是原。为方便读者,改作原。
[26]见《五灯会元》卷三。
[27]关于“即心即佛”,见《达摩血脉论》: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又《祖堂集·马祖传》称道一每谓众曰: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道一禅师塔鸣并序》称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28]见《五灯会元》卷二。
[29]见《五灯会元》卷三。
[30]见《五灯会元》卷七。
[31]见《五灯会元》卷五。
[32]见《五灯会元》卷八。
[33]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34]关于禅宗的影响,请参看张中行《禅外说禅》。
[35]据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人饮茶大约开始于汉,却是作为药用。魏晋时开始变成饮料,因为有助于清谈,但直到唐初在北方仍不普及。唐玄宗开元以后,由于僧人坐禅的需要,饮茶蔚然成风。至唐德宗时,终于出现世界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关于茶与禅的关系,研究成果甚多,仅论文就有一千三百多篇,但似乎无人提及与科举和禅宗的同时同步。
[36]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辛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第五章大洗牌
[1]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名重一时,号称“并世二大士”。马祖道一在江西,石头希迁在湖南。包括丹霞天然在内的学佛参禅者,就在江西和湖南之间跑来跑去,以没见过两位大师为无知(《宋高僧传》),故曰跑江湖。请参看星云法师《六祖坛经讲话·前言》。另按:马祖道一驻锡江西的时间是公元742年到788年,石头希迁驻锡湖南的时间是742年到790年,罗马教皇史蒂芬向法兰克国王丕平求援是在751年,后伍麦叶王朝在西班牙宣布独立是在756年,均刚好同时。
[2]以上请参看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后者是一部极其难得的精彩历史读物。
[3]转引自(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4]查理曼征服萨克森始于公元772年,终于804年。
[5]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蒙古军团攻陷巴格达,是在公元1258年(南宋理宗宝祐六年)。拥有今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土库曼斯坦的伊儿汗国可汗率领将士皈依伊斯兰教,并改名穆罕默德,自称苏丹,是在公元1295年(元成宗元贞元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是在公元1453年。西阿拉伯帝国残余势力被完全消灭,是在公元1492年。
[6]这种误解甚至是世界性的,比如(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就称公元7世纪到8世纪,穆斯林征服者将广大地区“统一到伊斯兰教的星月旗下”。其实星月旗是土耳其人的标志,不是伊斯兰的。本中华史总序也曾采信这一误解,特此声明更正。
[7]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是在公元1299年(元成宗大德三年)。文艺复兴没有准确的开始时间,但肯定始于公元14世纪,而且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威逼拜占庭帝国有关。
[8](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在讲到欧洲时,一开始就说欧洲是亚洲的一个半岛和小岬角。关于中世纪对于欧洲和基督教的意义,请参看游斌《基督教史纲》。
[9]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现代意义上的欧洲文明主要由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在西欧创造。当代希腊人与欧盟别别扭扭,也未尝没有历史原因。
[10]请参看(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11]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的“对地”,黑格尔曾经不无讽刺地说:我们不能确定他们究竟是打算把它想象成地球的反面,还是另一个地球。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12]游斌《基督教史纲》甚至认为,希腊语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正体现着哲学精神转向宗教精神;而《新约》的大部分内容由希腊白话文写成,则体现了面向普通民众的特点。请参看。
[13]对此,(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的表述是:公元632年到1258年之间,伊斯兰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着最先进的文化。在建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它就从一个沙漠部落结成的松散联盟,成长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其在全球的势力范围之广,无任何一个古代的帝国可比。(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亦称,在初期扩张和晚期扩张阶段,穆斯林先后将地中海和印度洋变成了自己的内湖。
[14](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即称:土耳其浴(hammams)事实上是古罗马浴的残存,阿拉伯征服者把这种洗浴方式带到了波斯和其他地方。
[15]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16]请参看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伊斯兰的脚步》。
[17]请参看(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18]请参看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伊斯兰的脚步》。
[19]犹太教有两大特点,一是封闭性极强,二是道德感极浓。他们最为看重的摩西十诫其实是道德法规的总纲,生活中的实施细则更是名目繁多,从饮食起居到接人待物都有不厌其烦的明确要求和清规戒律,比如吃饼时不能用刀切,只能用手掰,等等。可以说,犹太人是最守规矩的。非如此,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
[20]据《圣经·创世记》,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我的约就立在你们的肉体上。
[21]见《使徒行传》15:19-20。
[22]所以中国穆斯林的经堂语把安拉的美名拉赫曼译为“普慈今世的主”,把拉希姆译为“独慈后世的主”。
[23](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就说:在罗马人眼里,犹太人是古怪、反复无常但面目容易辨识的古老民族,因此帝国对犹太人并不像对基督徒那样防范。以上描述均请参看该书。
[24]据说,精通武器制造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切利尼(Cellini)曾经在战争中杀死了一位没有做好死亡准备的敌人。当他跪在教皇面前请求赦免时,教皇却满心喜悦地说:噢,我原谅你,原谅你为服务教会而犯下的杀人罪过。见(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25]以上请参看(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26]见金宜九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27]见《古兰经》31:14。
[28]请参看金宜九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29]回族是一个特例,这里无法展开讨论。
[30]种姓制度产生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后的吠陀时代(前1500-前700),佛教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兴盛于孔雀王朝时期(前324-前187)。公元8-9世纪以后,印度教兴盛,佛教日趋衰败;又因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终于在13世纪初一蹶不振趋于消亡。佛教在亚洲的传播一般认为有两条路线或三路:一路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是为南传;另一路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然后传入韩国、日本、越南,是为北传;还有一路在中国西藏自成体系,是为藏传。
[31]关于吠陀的本义,请参看(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关于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请参看黄心川《印度佛教哲学》。
[32]请参看(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3]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34]佛教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历算和工程技术学)、医方明(医药学)、因明、内明(佛学)。
[35]实际上佛教的逻辑学和认识论仍然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影响,比如王夫之就曾使用现量和比量等概念,这里不讨论。
[18]见《六祖坛经·定慧品》。
[19]请参看世亲《佛性论》卷二。
[20]见《大涅槃经》。
[21]见敦煌本《六祖坛经·见真佛解脱颂》。
[22]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并参看《五灯会元》卷一。
[23]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24]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
[25]孔子这两句话均见《论语·述而》。
[26]丹霞天然事见《五灯会元》卷五。
[27]临济义玄语见《临济录》,德山宣鉴语见《五灯会元》卷七。
[28]见《五灯会元》卷七。
[29]见《五灯会元》卷十一。
[30]见《中论·观涅槃品》卷二十五,转引自黄心川《印度佛教哲学》。
[31]见《五灯会元》卷七。
[32]见《五灯会元》卷四。
[33]见《五灯会元》卷三。
第四章佛教中国化
[1]法琳最后死在流放途中。他的事迹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无记载,只见于《续高僧传》卷二十四、《开元释教录》卷八、《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等,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有条目。
[2]见《隋书·高祖纪》,并请参看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乙《隋两帝重佛宗法俱受归戒事》。
[3]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
[4]会昌五年全国人口统计为四百九十五万余户。按十户人家供养一个僧人计算,二十六万僧尼的供养者达二百六十万户,已经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辛替上书劝谏唐中宗时甚至说,天下之财,佛有十之七八。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
[5]请参看拙著《品人录》。
[6]此处及以后所称禅宗均指惠能开创的南宗。特此说明,不再另注。
[7]见《六祖坛经·决疑品》。
[8]见《五灯会元》卷四。
[9]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10]这里说的周易哲学,准确地说是《易传》的哲学思想,与《易经》无关。
[11]请参看顾准《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本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12]神会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四,并请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3]百丈怀海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十,《景德传灯录》卷六,修订后的清规戒律全名《敕修百丈清规》。请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4]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15]此偈传为五代后梁高僧布袋和尚所作,但不见于《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仅见于元末临济宗昙噩《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因此也可能是伪作,但能代表禅宗。
[16]唐代科举之盛,肇于高宗之时,成于玄宗之代,而极于德宗之世,是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见《元白诗笺论稿》。百丈清规创立的准确时间,部分学者主张以唐穆宗元和九年(814)四月立约,十三年(818)立碑为标志。但此时怀海已经迁化(圆寂),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百丈并未创立清规。其实,怀海的宗教改革有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别立禅居(不再寄居律寺),二是参加劳动,这应该是更早的事情。另外,怀海享年九十五岁,六十岁至八十六岁时处于德宗朝,肯定是他的重要活动时期。以德宗朝或其前后为禅宗的改革期,应该可以成立。
[17]见《五灯会元》卷三。
[18]见《六祖坛经·付嘱品》。
[19]见《五灯会元》卷四“黄檗希运”条。
[20]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21]见《无门关》。作者慧开,南宋禅师。
[22]见《五灯会元》卷五,作者为惠能五世法孙船子德诚。
[23]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藏奈良大德寺,为镇寺之宝。
[24]见《五灯会元》卷三。
[25]见《五灯会元》卷十九,前诗原文作“频呼小玉元无事”,元就是原。为方便读者,改作原。
[26]见《五灯会元》卷三。
[27]关于“即心即佛”,见《达摩血脉论》: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又《祖堂集·马祖传》称道一每谓众曰:汝今各信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道一禅师塔鸣并序》称道一常说: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28]见《五灯会元》卷二。
[29]见《五灯会元》卷三。
[30]见《五灯会元》卷七。
[31]见《五灯会元》卷五。
[32]见《五灯会元》卷八。
[33]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34]关于禅宗的影响,请参看张中行《禅外说禅》。
[35]据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人饮茶大约开始于汉,却是作为药用。魏晋时开始变成饮料,因为有助于清谈,但直到唐初在北方仍不普及。唐玄宗开元以后,由于僧人坐禅的需要,饮茶蔚然成风。至唐德宗时,终于出现世界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关于茶与禅的关系,研究成果甚多,仅论文就有一千三百多篇,但似乎无人提及与科举和禅宗的同时同步。
[36]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辛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第五章大洗牌
[1]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德宗贞元年间,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名重一时,号称“并世二大士”。马祖道一在江西,石头希迁在湖南。包括丹霞天然在内的学佛参禅者,就在江西和湖南之间跑来跑去,以没见过两位大师为无知(《宋高僧传》),故曰跑江湖。请参看星云法师《六祖坛经讲话·前言》。另按:马祖道一驻锡江西的时间是公元742年到788年,石头希迁驻锡湖南的时间是742年到790年,罗马教皇史蒂芬向法兰克国王丕平求援是在751年,后伍麦叶王朝在西班牙宣布独立是在756年,均刚好同时。
[2]以上请参看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后者是一部极其难得的精彩历史读物。
[3]转引自(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4]查理曼征服萨克森始于公元772年,终于804年。
[5]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蒙古军团攻陷巴格达,是在公元1258年(南宋理宗宝祐六年)。拥有今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土库曼斯坦的伊儿汗国可汗率领将士皈依伊斯兰教,并改名穆罕默德,自称苏丹,是在公元1295年(元成宗元贞元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是在公元1453年。西阿拉伯帝国残余势力被完全消灭,是在公元1492年。
[6]这种误解甚至是世界性的,比如(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就称公元7世纪到8世纪,穆斯林征服者将广大地区“统一到伊斯兰教的星月旗下”。其实星月旗是土耳其人的标志,不是伊斯兰的。本中华史总序也曾采信这一误解,特此声明更正。
[7]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是在公元1299年(元成宗大德三年)。文艺复兴没有准确的开始时间,但肯定始于公元14世纪,而且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威逼拜占庭帝国有关。
[8](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在讲到欧洲时,一开始就说欧洲是亚洲的一个半岛和小岬角。关于中世纪对于欧洲和基督教的意义,请参看游斌《基督教史纲》。
[9]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现代意义上的欧洲文明主要由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在西欧创造。当代希腊人与欧盟别别扭扭,也未尝没有历史原因。
[10]请参看(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11]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的“对地”,黑格尔曾经不无讽刺地说:我们不能确定他们究竟是打算把它想象成地球的反面,还是另一个地球。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12]游斌《基督教史纲》甚至认为,希腊语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正体现着哲学精神转向宗教精神;而《新约》的大部分内容由希腊白话文写成,则体现了面向普通民众的特点。请参看。
[13]对此,(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的表述是:公元632年到1258年之间,伊斯兰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着最先进的文化。在建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它就从一个沙漠部落结成的松散联盟,成长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其在全球的势力范围之广,无任何一个古代的帝国可比。(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亦称,在初期扩张和晚期扩张阶段,穆斯林先后将地中海和印度洋变成了自己的内湖。
[14](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即称:土耳其浴(hammams)事实上是古罗马浴的残存,阿拉伯征服者把这种洗浴方式带到了波斯和其他地方。
[15]见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16]请参看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伊斯兰的脚步》。
[17]请参看(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18]请参看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全球通史·伊斯兰的脚步》。
[19]犹太教有两大特点,一是封闭性极强,二是道德感极浓。他们最为看重的摩西十诫其实是道德法规的总纲,生活中的实施细则更是名目繁多,从饮食起居到接人待物都有不厌其烦的明确要求和清规戒律,比如吃饼时不能用刀切,只能用手掰,等等。可以说,犹太人是最守规矩的。非如此,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
[20]据《圣经·创世记》,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我的约就立在你们的肉体上。
[21]见《使徒行传》15:19-20。
[22]所以中国穆斯林的经堂语把安拉的美名拉赫曼译为“普慈今世的主”,把拉希姆译为“独慈后世的主”。
[23](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就说:在罗马人眼里,犹太人是古怪、反复无常但面目容易辨识的古老民族,因此帝国对犹太人并不像对基督徒那样防范。以上描述均请参看该书。
[24]据说,精通武器制造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切利尼(Cellini)曾经在战争中杀死了一位没有做好死亡准备的敌人。当他跪在教皇面前请求赦免时,教皇却满心喜悦地说:噢,我原谅你,原谅你为服务教会而犯下的杀人罪过。见(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25]以上请参看(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26]见金宜九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27]见《古兰经》31:14。
[28]请参看金宜九主编《伊斯兰教文化150问》。
[29]回族是一个特例,这里无法展开讨论。
[30]种姓制度产生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后的吠陀时代(前1500-前700),佛教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兴盛于孔雀王朝时期(前324-前187)。公元8-9世纪以后,印度教兴盛,佛教日趋衰败;又因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终于在13世纪初一蹶不振趋于消亡。佛教在亚洲的传播一般认为有两条路线或三路:一路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是为南传;另一路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然后传入韩国、日本、越南,是为北传;还有一路在中国西藏自成体系,是为藏传。
[31]关于吠陀的本义,请参看(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关于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请参看黄心川《印度佛教哲学》。
[32]请参看(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3]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34]佛教五明是:声明、工巧明(历算和工程技术学)、医方明(医药学)、因明、内明(佛学)。
[35]实际上佛教的逻辑学和认识论仍然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影响,比如王夫之就曾使用现量和比量等概念,这里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