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郡叛乱有主有次,武阳的蛮人是主,其余三郡只是响应。龚衡率领三千禁军去平定汉嘉,广汉太守张微带广汉人马去东广汉协助平乱,征西大将军宗预由巴东出军讨伐江阳乱党。三路中宗预,张微两路人马都是绝对优势,唯有龚衡这一路人变数极大。
汉嘉东面与蜀郡,犍为接壤,南面邻接的是越嶲,西方一山之隔是羌氐,北面相连的是汶山。周围除了蜀郡是汉民居住区,余者都是蛮人,夷人,羌人等少数民族区域。汉嘉之民有汉,有羌,有蛮,有夷成分相当复杂,治理也是格外困难。如此复杂的一个地区发生叛乱,最是让人头疼。除了汉人,任何一族都有可能与其他地区的族人有所牵连。一旦是整个族群针对朝廷的动作,那便是一场大战。同时其他族群也会观察朝廷对叛乱的异族是何态度,一个不慎其他族群跟着叛乱的机会也很大。
汉嘉太守董匡也知其中利害,刚刚发现势头不对就立即派人往成都送信。郡内只有三千军队,其中一半都是蛮夷之人,董匡不敢冒失只是叫人守住库府,粮仓等紧要之处静观其变。闹腾了一夜,终于查明竟然是汉人和蛮人联手闹事。这就奇怪了,汉人与蛮人和平相处都是难事,怎么可能合为一处聚众叛乱?要知道这个时代即便是汉化的异族人也会遭到汉人的蔑视。
最初几天叛军很是猖獗,尝试攻击了武库等重要的地点并没有得手。官军不仅是训练有素,而且早有准备一心稳守,叛军攻了几次折损了数百人便转移了目标。因为军力有限,董匡并不打算主动出击。而是召集了城中各族的首领和大户人家,商议如何抵御叛军。
刘备去世之时汉嘉曾经有过严重的叛乱,当时的太守黄元与诸葛亮关系很差。见到诸葛亮做了托孤重臣,便举兵叛变。不过很快就被蜀军讨伐,自此之后汉嘉再也没有过类似的事情。城中的各族大户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传承,少的也有两代人,多的甚至要追溯到东汉中期。大家安逸惯了,对于这种事情都很反感。
这个时候正是陈袛下狱的时间,叛乱份子似乎一下子没了组织,开始对城中的富户百姓出手。有几个大户一夜之间就被灭门,抢掠一空不说,家中的女人也多被侮辱。末了,宅院也被一把火烧掉。城中不少流浪的异族和平时游手好闲的流氓看到有利可图,官府也软弱,于是纷纷加入了叛军的队伍。
各族本来都是观望态度,无非是叛军与官府的斗争,我们看看就好说不定到时还可以从中渔利。可自己的族人先后遭到袭击,而且是愈演愈烈,大家都坐不住了。董匡的态度很是明确,我手中的官兵只够保护几处重要的地点,绝对不会攻击叛军。现在的叛军都如此厉害,若是拿到了军械和钱粮岂不是更难对付。而且成都的援军就快到了,大家稍稍忍耐吧。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可也不能任由这帮人鱼肉百姓,总得有个办法才行。董匡想了想对众人说,既然大家有这个心思,事情就好办了。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大户人家更是少不了家丁打手,凑个两三千人应该不成问题。官军再分出几百人组成队伍痛击叛军,至少可以把叛军撵出城外。
就这样由官军和私兵组成了一支三千五百人的队伍在城中与叛军短兵相接。汉嘉郡的治所是汉嘉,除汉嘉外还有数处县城。汉嘉城中的官军也就是一千人左右,余者在各处驻防用来防止各县发生民变,所以并不能调回平乱。叛军也是看到了这点,与联军展开了激战。打败了联军,剩下的官兵便是不值一提了。这一战从白天打到晚上,有机灵的叛军还趁机偷袭粮仓,武库并且大肆在城内放火造势,扰乱人心。
寻常百姓安居了几十年,没有经历过这等*。看到自家的田宅被烧,自家的老人孩子被杀都是义愤填膺,有不少百姓拿起刀枪也加入了战团。天黑的时候叛军终是人少,激战一天也没了士气,刚加入没几天的混混之类的早就跑的没了踪影。于是联军大获全胜,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城外的叛军只剩下三百多人,除了手上的武器便是一无所有。要吃饭,要睡觉要躲避官军的搜捕。可怜城外乡间的百姓开始遭殃,联军出城追击过几次叛军但没什么效果。主要是人心不齐,各族见城内稳定便不愿意多出力,逐渐撤回了自己的族人。保境安民是官兵的职责,怨不得这些百姓。这个时候龚衡带着三千禁军赶到,董匡见来了帮手,亲自带着百余人作为向导追杀叛军。
龚衡的军事经验比董匡要丰富得多,在川中不说是名列前茅也算是宿将。从诸葛亮时期就开始带兵打仗,在家中养了几年老又被派出来平乱。龚衡很是兴奋,一同出征的还有自己的几个儿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禁军兵分几路,封锁了附近村落的大小道路。彼此互相呼应,只要抵挡片刻便有同伴赶来支援。叛军越打越少如同惊弓之鸟,走投无路之下逃到了山中。等到大军搜山之时,十余名叛军提着几个首级居然跑了出来投降。
叛贼不是被杀就是被捉,还有主动投降的,可事情并没有结束。投降的是夷族人,首级是汉人。汉人的身份很是敏感,一个是本地的汉姓大族高家族长,一个是成都来的许先生。据夷人交待,自己这一族人在夷族中很是普通。因为高家常年的照顾,自己这族才逐渐强大。所以便听从了高家的唆使,与高家合力一处兴兵作乱。负责出谋划策的便是成都来的许先生。可没过多久许先生和高家族长似乎产生了矛盾,指挥者变成了高家族长。一直到逃入山中,二人还在互相指责,自己知道此时后悔已然是晚了,可为了族人的血脉于是杀了二人前来自首。
话说得倒是合情合理,龚衡却认为这夷族首领说的有真有假。十多个孔武有力杀人不眨眼的夷人,制服几名汉人还不是手到擒来,实在是没必要杀人灭口。于是将一众人等都打入了囚车,送往成都。为了以防万一,龚衡命自己的长子带着书信快马往宫中送信,次子带着两千禁军押解人犯返回成都。自己带着剩余的人马暂时屯驻在汉嘉郡安抚民心。
广汉太守张微是蜀汉名将张翼的儿子,性格作风与张翼十分相似。东广汉发生动乱,接壤的广汉自然早得到消息。虽然没有朝廷的诏命,但张微闻讯便开始整顿军备,派出了一支千人的部队驻扎在两郡边境。同时在广汉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彻查和清扫,避免广汉受到波及。诏书一到,张微带着人马就开进了东广汉境内。
发生叛乱的地点是东广汉的治所郪,事发时恰巧郪令王迥便在左近路过,一番冲突之下竟然命丧叛贼之手。由于郪是县级建制,所以不称为太守,称之为令。郪县土地肥沃盐井遍地,是川中主要产盐地之一。王迥身亡城中一时无人主事,便由得叛军为所欲为。王氏是川中大族,出身郪县一脉的王氏族人更是不少。其中名头最响的便是王士,王甫兄弟二人。王士字义强,刘备入蜀后举孝廉,最终做到了益州太守的位置,在诸葛亮准备南征时不幸被蛮人杀害。王甫字国山,跟随刘备征吴临阵战死。
城中一片混乱群龙无首,恰巧益州书佐王长文在家中养病。王长文字德俊,天姿聪警,高畅敏识。又治《五经》,博综群籍,在族中享有相当高的声望。见城中大乱,族中的王迥竟然被叛军杀了,急忙联合了李家高家等城中的大族抵抗叛军。
叛军先后攻占了武库和粮仓,便准备攻击府衙击垮官军。可不想几个大族反应极快,推王长文暂代郪令的职位,统合军民杀了过来。这几家大族都是川中数百年的传承,族人子弟遍布两川。王长文名望又是极高,振臂一呼之下家家户户都给予响应。一时间把叛军堵在了库府之中。
双方接连几日僵持不下,叛军自持得到了兵甲粮草,不急于和王长文等硬拼。王长文号召全县百姓在库府之外筑起了防御工事。各族之中都有不少上过战场的军官老兵,对于围困叛军贡献甚大。
又过了几天,叛军感觉形势不对急急组织突围。仗着甲兵优势杀开了一条血路,可城中军民众志成城,竟然凭血肉之躯把叛军又顶了回去。叛军人少,损伤了一些便不再敢于拼命。这一方由退伍老卒带着青壮层层布防,日夜巡视,一副困死叛军的样子。
终于等到了张微的援军,同时到达的还有巴西的蜀兵。阆中令王化是地地道道的郪人,各大家族早已派人给附近的州郡传信请求救援。王化接到家中的书信后,与巴西太守商量一番,决定由自己带着千余蜀兵赶赴救援。
两支人马齐到叛军的日子算是到了头,没多久就被蜀兵冲入库府尽数俘获。有拼死抵抗的下场只有被杀。被害得王迥不只是王家的重要人物,更是朝廷命官。加之四郡齐叛,此事非同小可。被俘虏的众人都说是受人蛊惑,可对方是什么人却是不知。首脑人物见官军来了,便知道没了活路,先后战死阵中。
无奈之下,依旧由王长文暂领县务安抚百姓。张微押送一干人犯赶赴成都,王化见叛乱已平,留下部分人马交给王长文,带着余众返回阆中。
...
汉嘉东面与蜀郡,犍为接壤,南面邻接的是越嶲,西方一山之隔是羌氐,北面相连的是汶山。周围除了蜀郡是汉民居住区,余者都是蛮人,夷人,羌人等少数民族区域。汉嘉之民有汉,有羌,有蛮,有夷成分相当复杂,治理也是格外困难。如此复杂的一个地区发生叛乱,最是让人头疼。除了汉人,任何一族都有可能与其他地区的族人有所牵连。一旦是整个族群针对朝廷的动作,那便是一场大战。同时其他族群也会观察朝廷对叛乱的异族是何态度,一个不慎其他族群跟着叛乱的机会也很大。
汉嘉太守董匡也知其中利害,刚刚发现势头不对就立即派人往成都送信。郡内只有三千军队,其中一半都是蛮夷之人,董匡不敢冒失只是叫人守住库府,粮仓等紧要之处静观其变。闹腾了一夜,终于查明竟然是汉人和蛮人联手闹事。这就奇怪了,汉人与蛮人和平相处都是难事,怎么可能合为一处聚众叛乱?要知道这个时代即便是汉化的异族人也会遭到汉人的蔑视。
最初几天叛军很是猖獗,尝试攻击了武库等重要的地点并没有得手。官军不仅是训练有素,而且早有准备一心稳守,叛军攻了几次折损了数百人便转移了目标。因为军力有限,董匡并不打算主动出击。而是召集了城中各族的首领和大户人家,商议如何抵御叛军。
刘备去世之时汉嘉曾经有过严重的叛乱,当时的太守黄元与诸葛亮关系很差。见到诸葛亮做了托孤重臣,便举兵叛变。不过很快就被蜀军讨伐,自此之后汉嘉再也没有过类似的事情。城中的各族大户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传承,少的也有两代人,多的甚至要追溯到东汉中期。大家安逸惯了,对于这种事情都很反感。
这个时候正是陈袛下狱的时间,叛乱份子似乎一下子没了组织,开始对城中的富户百姓出手。有几个大户一夜之间就被灭门,抢掠一空不说,家中的女人也多被侮辱。末了,宅院也被一把火烧掉。城中不少流浪的异族和平时游手好闲的流氓看到有利可图,官府也软弱,于是纷纷加入了叛军的队伍。
各族本来都是观望态度,无非是叛军与官府的斗争,我们看看就好说不定到时还可以从中渔利。可自己的族人先后遭到袭击,而且是愈演愈烈,大家都坐不住了。董匡的态度很是明确,我手中的官兵只够保护几处重要的地点,绝对不会攻击叛军。现在的叛军都如此厉害,若是拿到了军械和钱粮岂不是更难对付。而且成都的援军就快到了,大家稍稍忍耐吧。
众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可也不能任由这帮人鱼肉百姓,总得有个办法才行。董匡想了想对众人说,既然大家有这个心思,事情就好办了。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大户人家更是少不了家丁打手,凑个两三千人应该不成问题。官军再分出几百人组成队伍痛击叛军,至少可以把叛军撵出城外。
就这样由官军和私兵组成了一支三千五百人的队伍在城中与叛军短兵相接。汉嘉郡的治所是汉嘉,除汉嘉外还有数处县城。汉嘉城中的官军也就是一千人左右,余者在各处驻防用来防止各县发生民变,所以并不能调回平乱。叛军也是看到了这点,与联军展开了激战。打败了联军,剩下的官兵便是不值一提了。这一战从白天打到晚上,有机灵的叛军还趁机偷袭粮仓,武库并且大肆在城内放火造势,扰乱人心。
寻常百姓安居了几十年,没有经历过这等*。看到自家的田宅被烧,自家的老人孩子被杀都是义愤填膺,有不少百姓拿起刀枪也加入了战团。天黑的时候叛军终是人少,激战一天也没了士气,刚加入没几天的混混之类的早就跑的没了踪影。于是联军大获全胜,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城外的叛军只剩下三百多人,除了手上的武器便是一无所有。要吃饭,要睡觉要躲避官军的搜捕。可怜城外乡间的百姓开始遭殃,联军出城追击过几次叛军但没什么效果。主要是人心不齐,各族见城内稳定便不愿意多出力,逐渐撤回了自己的族人。保境安民是官兵的职责,怨不得这些百姓。这个时候龚衡带着三千禁军赶到,董匡见来了帮手,亲自带着百余人作为向导追杀叛军。
龚衡的军事经验比董匡要丰富得多,在川中不说是名列前茅也算是宿将。从诸葛亮时期就开始带兵打仗,在家中养了几年老又被派出来平乱。龚衡很是兴奋,一同出征的还有自己的几个儿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禁军兵分几路,封锁了附近村落的大小道路。彼此互相呼应,只要抵挡片刻便有同伴赶来支援。叛军越打越少如同惊弓之鸟,走投无路之下逃到了山中。等到大军搜山之时,十余名叛军提着几个首级居然跑了出来投降。
叛贼不是被杀就是被捉,还有主动投降的,可事情并没有结束。投降的是夷族人,首级是汉人。汉人的身份很是敏感,一个是本地的汉姓大族高家族长,一个是成都来的许先生。据夷人交待,自己这一族人在夷族中很是普通。因为高家常年的照顾,自己这族才逐渐强大。所以便听从了高家的唆使,与高家合力一处兴兵作乱。负责出谋划策的便是成都来的许先生。可没过多久许先生和高家族长似乎产生了矛盾,指挥者变成了高家族长。一直到逃入山中,二人还在互相指责,自己知道此时后悔已然是晚了,可为了族人的血脉于是杀了二人前来自首。
话说得倒是合情合理,龚衡却认为这夷族首领说的有真有假。十多个孔武有力杀人不眨眼的夷人,制服几名汉人还不是手到擒来,实在是没必要杀人灭口。于是将一众人等都打入了囚车,送往成都。为了以防万一,龚衡命自己的长子带着书信快马往宫中送信,次子带着两千禁军押解人犯返回成都。自己带着剩余的人马暂时屯驻在汉嘉郡安抚民心。
广汉太守张微是蜀汉名将张翼的儿子,性格作风与张翼十分相似。东广汉发生动乱,接壤的广汉自然早得到消息。虽然没有朝廷的诏命,但张微闻讯便开始整顿军备,派出了一支千人的部队驻扎在两郡边境。同时在广汉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彻查和清扫,避免广汉受到波及。诏书一到,张微带着人马就开进了东广汉境内。
发生叛乱的地点是东广汉的治所郪,事发时恰巧郪令王迥便在左近路过,一番冲突之下竟然命丧叛贼之手。由于郪是县级建制,所以不称为太守,称之为令。郪县土地肥沃盐井遍地,是川中主要产盐地之一。王迥身亡城中一时无人主事,便由得叛军为所欲为。王氏是川中大族,出身郪县一脉的王氏族人更是不少。其中名头最响的便是王士,王甫兄弟二人。王士字义强,刘备入蜀后举孝廉,最终做到了益州太守的位置,在诸葛亮准备南征时不幸被蛮人杀害。王甫字国山,跟随刘备征吴临阵战死。
城中一片混乱群龙无首,恰巧益州书佐王长文在家中养病。王长文字德俊,天姿聪警,高畅敏识。又治《五经》,博综群籍,在族中享有相当高的声望。见城中大乱,族中的王迥竟然被叛军杀了,急忙联合了李家高家等城中的大族抵抗叛军。
叛军先后攻占了武库和粮仓,便准备攻击府衙击垮官军。可不想几个大族反应极快,推王长文暂代郪令的职位,统合军民杀了过来。这几家大族都是川中数百年的传承,族人子弟遍布两川。王长文名望又是极高,振臂一呼之下家家户户都给予响应。一时间把叛军堵在了库府之中。
双方接连几日僵持不下,叛军自持得到了兵甲粮草,不急于和王长文等硬拼。王长文号召全县百姓在库府之外筑起了防御工事。各族之中都有不少上过战场的军官老兵,对于围困叛军贡献甚大。
又过了几天,叛军感觉形势不对急急组织突围。仗着甲兵优势杀开了一条血路,可城中军民众志成城,竟然凭血肉之躯把叛军又顶了回去。叛军人少,损伤了一些便不再敢于拼命。这一方由退伍老卒带着青壮层层布防,日夜巡视,一副困死叛军的样子。
终于等到了张微的援军,同时到达的还有巴西的蜀兵。阆中令王化是地地道道的郪人,各大家族早已派人给附近的州郡传信请求救援。王化接到家中的书信后,与巴西太守商量一番,决定由自己带着千余蜀兵赶赴救援。
两支人马齐到叛军的日子算是到了头,没多久就被蜀兵冲入库府尽数俘获。有拼死抵抗的下场只有被杀。被害得王迥不只是王家的重要人物,更是朝廷命官。加之四郡齐叛,此事非同小可。被俘虏的众人都说是受人蛊惑,可对方是什么人却是不知。首脑人物见官军来了,便知道没了活路,先后战死阵中。
无奈之下,依旧由王长文暂领县务安抚百姓。张微押送一干人犯赶赴成都,王化见叛乱已平,留下部分人马交给王长文,带着余众返回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