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一、母死子贵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chūn寒赐锦袍。
——王昌龄
胡充华是河州刺史胡国珍之女,出生于一个地方官宦家庭。胡贵嫔作为当今北魏皇帝的生母为什么还会受到北魏官方的追杀、通缉?
此章节有必要对北魏所施行的立子杀母和现今北魏两派高层官员的互相倾轧做一下交待。
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必须杀死太子的母亲这一做法始于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老年的时候,xìng情暴躁多疑,他深知母后临朝外戚专权对皇室的危害,何况自己也经历过太多的宫廷纷争,因此,在决意立少子刘弗陵继承皇位的时候,深怕自己的宠妃钩弋夫人rì后再次形成“母壮子幼”的局面,重演吕后乱汉的悲剧,果断做出处死钩弋夫人的决定。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
译文:后来,汉武帝有空的时候,问左右亲信外面对他处死钩弋夫人如何反映,可能大家都觉得过于残忍,便如实禀告说:“既然要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要杀了他的生母呢,太残忍了。”汉武帝这个老家伙可能还在为自己的英明决定高兴呢,也许是想借着炫耀自己的聪明,听了并没有恼怒,还正经地回答说:“这不是你们这些愚憨的人所能理解的。从前国家所以乱亡,正是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自恣,没人能阻止她。没听说吕后的故事吗!所以要先除掉这个隐患。”
这事在以后的历朝历代并没有仿效,包括汉武帝的子孙没有接着干,但是确实也不断出现外戚干政、国家衰亡的现象。
到了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时候,老拓跋英雄了得,戎马一生,在高柳城败窟咄,弥泽湖大破刘显,千里袭柔然,渡河灭匈奴,北攻高车,饮马北海,虎步中原,大破后燕。开创了大好河山,想的当然就远些,他要立儿子拓跋嗣为太子了,就不问青红皂白将他的生母刘贵人给杀了,这事谁能受得了啊,当时拓跋嗣不象刘弗陵那么幼小,估计有十四、五岁了。
老拓跋却将拓跋嗣叫过来训话:“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史载拓跋嗣听后痛哭不已,浑身发抖,老拓跋被激怒了,让人将小拓跋嗣架走,后来差点杀掉他。不久,宫廷内乱,老拓跋被自己的儿子清河王拓跋绍给杀了。
后来拓跋嗣杀了弑父篡位的拓跋绍,北魏经过了拓跋珪晚年的动荡不安,终于回到正常轨道,rì后可能出于避免宫廷内乱的考虑,加之身为北魏第二代皇帝的拓跋嗣亲历了皇权的生死相争,只好大加追封生母,却将立子杀母的“祖宗家法”给保留了下来。
到了北魏的第九个皇帝宣武帝元恪(西元500年)登基,宣武帝的宫嫔们也生过几个儿子,全被元恪最亲信的舅舅高肇及皇后高氏,高肇的侄女,给害死了。
宣武帝元恪知道自己再不采取措施,估计就无后了,虽然这家伙才当十几年皇帝,但是长年的养尊处优寻欢作乐,掏空了身子,知道离升天不远了,所以对子嗣格外的重视起来。
作为胡贵嫔的胡充华在西元509年为宣武帝生下了一名皇子。
作为皇帝元恪的独子,元恪这次没敢大意,特别嘱咐将孩子送到专门的地方喂养,连皇后高氏和生母胡氏都不得见面,作为一个皇帝,生了个儿子竟也如此郑重其事的安排,可见宫廷斗争的厉害。
很明显,按前朝的规矩,立胡充华所生的皇子元诩为太子的话,顺理成章就是先杀死胡氏,由高皇后作为养母,高肇身为北魏朝尚书令、大将军,胡充华仅是一名地方官宦之女,当前的形势,没有一条是有利于胡氏的。
幸运的是,高肇的对手也不弱,北魏朝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崔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两人为一派,是拥护宣武帝的,高肇一派代表的是外戚的权利。
崔光和于忠得知高肇一派要对胡氏下手,怕rì后高氏一族太过于坐大,两人冒着被族诛的危险,冒死从皇宫中运出了胡充华,要将她护送到蕲州罗田县去藏起来。有未来皇帝的生母在手,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能做到事半功倍,而罗田县是于忠的老巢所在,完全不必担心外戚高肇的势力。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chūn寒赐锦袍。
——王昌龄
胡充华是河州刺史胡国珍之女,出生于一个地方官宦家庭。胡贵嫔作为当今北魏皇帝的生母为什么还会受到北魏官方的追杀、通缉?
此章节有必要对北魏所施行的立子杀母和现今北魏两派高层官员的互相倾轧做一下交待。
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必须杀死太子的母亲这一做法始于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老年的时候,xìng情暴躁多疑,他深知母后临朝外戚专权对皇室的危害,何况自己也经历过太多的宫廷纷争,因此,在决意立少子刘弗陵继承皇位的时候,深怕自己的宠妃钩弋夫人rì后再次形成“母壮子幼”的局面,重演吕后乱汉的悲剧,果断做出处死钩弋夫人的决定。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其后帝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
译文:后来,汉武帝有空的时候,问左右亲信外面对他处死钩弋夫人如何反映,可能大家都觉得过于残忍,便如实禀告说:“既然要立儿子为太子,为什么要杀了他的生母呢,太残忍了。”汉武帝这个老家伙可能还在为自己的英明决定高兴呢,也许是想借着炫耀自己的聪明,听了并没有恼怒,还正经地回答说:“这不是你们这些愚憨的人所能理解的。从前国家所以乱亡,正是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自恣,没人能阻止她。没听说吕后的故事吗!所以要先除掉这个隐患。”
这事在以后的历朝历代并没有仿效,包括汉武帝的子孙没有接着干,但是确实也不断出现外戚干政、国家衰亡的现象。
到了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时候,老拓跋英雄了得,戎马一生,在高柳城败窟咄,弥泽湖大破刘显,千里袭柔然,渡河灭匈奴,北攻高车,饮马北海,虎步中原,大破后燕。开创了大好河山,想的当然就远些,他要立儿子拓跋嗣为太子了,就不问青红皂白将他的生母刘贵人给杀了,这事谁能受得了啊,当时拓跋嗣不象刘弗陵那么幼小,估计有十四、五岁了。
老拓跋却将拓跋嗣叫过来训话:“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史载拓跋嗣听后痛哭不已,浑身发抖,老拓跋被激怒了,让人将小拓跋嗣架走,后来差点杀掉他。不久,宫廷内乱,老拓跋被自己的儿子清河王拓跋绍给杀了。
后来拓跋嗣杀了弑父篡位的拓跋绍,北魏经过了拓跋珪晚年的动荡不安,终于回到正常轨道,rì后可能出于避免宫廷内乱的考虑,加之身为北魏第二代皇帝的拓跋嗣亲历了皇权的生死相争,只好大加追封生母,却将立子杀母的“祖宗家法”给保留了下来。
到了北魏的第九个皇帝宣武帝元恪(西元500年)登基,宣武帝的宫嫔们也生过几个儿子,全被元恪最亲信的舅舅高肇及皇后高氏,高肇的侄女,给害死了。
宣武帝元恪知道自己再不采取措施,估计就无后了,虽然这家伙才当十几年皇帝,但是长年的养尊处优寻欢作乐,掏空了身子,知道离升天不远了,所以对子嗣格外的重视起来。
作为胡贵嫔的胡充华在西元509年为宣武帝生下了一名皇子。
作为皇帝元恪的独子,元恪这次没敢大意,特别嘱咐将孩子送到专门的地方喂养,连皇后高氏和生母胡氏都不得见面,作为一个皇帝,生了个儿子竟也如此郑重其事的安排,可见宫廷斗争的厉害。
很明显,按前朝的规矩,立胡充华所生的皇子元诩为太子的话,顺理成章就是先杀死胡氏,由高皇后作为养母,高肇身为北魏朝尚书令、大将军,胡充华仅是一名地方官宦之女,当前的形势,没有一条是有利于胡氏的。
幸运的是,高肇的对手也不弱,北魏朝侍中、中书监、太子少傅崔光,侍中、领军将军于忠,两人为一派,是拥护宣武帝的,高肇一派代表的是外戚的权利。
崔光和于忠得知高肇一派要对胡氏下手,怕rì后高氏一族太过于坐大,两人冒着被族诛的危险,冒死从皇宫中运出了胡充华,要将她护送到蕲州罗田县去藏起来。有未来皇帝的生母在手,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能做到事半功倍,而罗田县是于忠的老巢所在,完全不必担心外戚高肇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