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武愣怔良久,挺直的身躯微微颤抖着,泪水溢满了老脸上密布的沟壑纹路,哽咽着拱手道:“老臣遵旨。”
天子欣慰地点了点头,喘息了数下,目光徒然严厉了起来:“执金吾白亚夫听命。”
已从镇军将军官复原职的执金吾白亚夫闻言大步走出,沉声拱手道:“微臣在。”
“亚夫呵,你执掌北军,乃新皇即位的坚盾利剑,朕今rì当着武安王并三公大臣的面授予你生杀予夺之权,若朕驾崩后有乱臣贼子作乱,通通杀无赦!”
几乎是一字一顿,铿锵沙哑的嗓音在寝宫内嗡嗡回荡,冷酷肃杀恍若秋风过林,骤然收刹之下,顿时良久寂静。
“臣遵旨。”白亚夫虎目含泪,顿时高声领命。
天子说完,累得脸泛红cháo大汗淋漓,仿佛用尽了身上最后一点力气,咝咝喘息良久,终于是疲惫地摇了摇手,倒在榻上沉沉睡去了。
陈奚细心地替天子搭上了厚厚的锦被,回身拱手道:“父皇疲惫至极,列为大臣还是先告退为好。”
蒙武轻轻颔首,对着陈奚拱手道:“现在乃非常之时,敢问殿下还否有要事安排老臣处理?”
陈奚双目一闪,用大袖拭着脸颊上的泪水道:“父皇有言,让本殿一切大事听从武安王安排。”
“好,殿下宽心,有老臣在,必定保得殿下顺利登基。”蒙武昂昂正sè一句,躬身道:“臣等告退。”
陈奚慢慢地轻轻颔首,目光却落在了昏睡的天子身上。
出得寝宫,蒙武故意滞后了十余几步与三公等大臣拉开了距离,回首一望,见中书令易刁正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忙停下脚步笑道:“中书令大人可有闲暇陪老父漫步闲聊片刻。”
易刁微微一愣,白皙的脸膛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武安王相邀,下臣求之不得也!”
言罢,两人皆是虚手做请,在沉沉暮霭中顺着一条郁郁葱葱的青石小道漫步前行,待行至湖畔又踏上一座木制小桥曲曲折折地拐进湖心凉亭,坐在了亭内的石案之前。
刚坐定,蒙武四顾一望四周波光磷磷的湖水,捋着白须悠然笑道:“老朽与中书令大人共事多年,然则如此相对闲谈还是第一次。”
易刁心知蒙武必有要事相商,心念闪动间尖声大笑道:“若下臣没有记错,与武安王相识已有三十四年矣。”
“啊,已有三十四年了?”蒙武喃喃念叨,转而喟然叹息道:“年复一年几度寒暑,老朽与中书令皆已华发满鬓,不觉老矣。”
易刁叩着石案不胜感概地摇头长叹:“下臣虽因政见不同,常与三公大臣争斗不休,龌蹉不断,然则长期以来对武安王却是尤为尊敬,今rì武安王临危授命职任摄政王,易刁由衷感到高兴。”
蒙武摇着手不置可否地一笑,思忖片刻,方才沉声开口道:“目下天子病危,蒙武唯虑一事,中书令可知是何事?”
易刁双目陡地一闪,正sè拱手道:“请武安王见告。”
“历来帝王新老交替顺利者大要有三:一是外无战事;二是内无动乱;三是朝局稳定,前两条目前不用担心,唯一让老朽心存忧虑者,乃第三点。”
“哈哈,武安王笑谈,目前朝局形势一片大好,何有忧虑可言?”
“中书令乃聪明人,老朽自然打开天窗说亮话。”蒙武枯长的手指将石案敲得嘭嘭作响,语气也是陡转严肃:“阁下权倾朝野,百官敬服,门生故吏遍布九州四海,对朝局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听闻执掌南军的卫尉杨诚与执掌齐阳城防的齐阳令李吏亦是阁下的座上宾客,不知可有说错?”
“武安王此言何意?”易刁脸膛一沉,语气也是骤然转冷。
“陛下要老朽职任摄政王总领朝政,然则老朽看来,最要紧的还是在新皇亲政前为其斡旋朝局,此间关键,在于阁下与蒙武同心协力稳定朝局,若阁下与蒙武南辕北辙,安保朝局不会发生剧烈动荡。”
“说来说去,武安王是想和易某人谈条件?”
“对,中书令大人可有兴趣?”
“哼哼,武安君冷心捭阖,通权达变,如此恢阔器局真令人敬佩,比起那三个与我争斗不休的蠢货,老道百倍也。”
“如此说来,中书令是同意了?”
“同意不敢当,易某人与武安君忠诚谋国而已。”
蒙武心中大石顿时落下,脸上依然镇定从容,苍老的声音随着夜风轻轻飘来:“新皇即位之后,老朽保举阁下为御史大夫。”
“仅此而已?”易刁双目一闪,悠然笑开了。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金印紫授,监察百官位高权重,何有仅此而已之说?”
“武安王休要糊弄我,无爵之职,如无根之浮萍,即便是御史大夫又有如何?”
“中书令还想要爵位?”
“那只是其中之一。”易刁晃了晃手指,公鸭般的嗓门骤然高声:“除了御史大夫与封君爵位外,中书令之职须由齐阳令李吏接任。”
闻言,蒙武白眉拧成了一团疙瘩,暗叹易刁果然老辣。
中书令负责皇帝书房一应事务,长期与闻机密,要紧的来说,譬如群臣之奏折呈送,皇帝之诏令下达,都需经过中书令之手才能上传下达,非帝王心腹不能担任,这也是易刁能长期与三公对抗的原因所在。
如今蒙武提出保举他为御史大夫,然而易刁依旧是抓住中书令之职不放,提出想要亲信继任,足见其对此职务的重视。
目前天子病危,即将继位之新皇又是不能亲政的少年,正是主少国疑,国运唯艰之际,若不能与易刁一党取得政治妥协与某种默契,要他蒙武来平衡斡旋朝局,当真是难上加难也。
然答应易刁的要求,其党的势力将为更加庞大,犹如手臂毒瘤急速生长,倘若情况失控,易刁一党便会如一头嗜血猛兽狰狞地吞噬眼前的一切。
心念及至,老蒙武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踌躇不定,犹豫难决,沉吟思忖良久,心头骤然飘过了“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句古话,对也!目下形势,当以稳定朝局压倒一切,易刁一党虽是要根除,然则却不是现在。
想着想着,蒙武一脸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啪地一拍石案:“好,就依中书令之言,新皇即位之后,蒙武保举中书令为御史大夫,封君之爵,中书令之职由李吏接任。”
易刁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激动的红晕,尖厉笑道:“有武安王此言,易某人放心也。”说罢霍然起身抱拳一躬:“在下必与武安王携手共进匡扶社稷,有违此言,死于乱箭穿心之下。”
“好。”蒙武站起双手一击,点头道:“蒙武同样如此,若违此言,死于乱箭穿心。”
天子欣慰地点了点头,喘息了数下,目光徒然严厉了起来:“执金吾白亚夫听命。”
已从镇军将军官复原职的执金吾白亚夫闻言大步走出,沉声拱手道:“微臣在。”
“亚夫呵,你执掌北军,乃新皇即位的坚盾利剑,朕今rì当着武安王并三公大臣的面授予你生杀予夺之权,若朕驾崩后有乱臣贼子作乱,通通杀无赦!”
几乎是一字一顿,铿锵沙哑的嗓音在寝宫内嗡嗡回荡,冷酷肃杀恍若秋风过林,骤然收刹之下,顿时良久寂静。
“臣遵旨。”白亚夫虎目含泪,顿时高声领命。
天子说完,累得脸泛红cháo大汗淋漓,仿佛用尽了身上最后一点力气,咝咝喘息良久,终于是疲惫地摇了摇手,倒在榻上沉沉睡去了。
陈奚细心地替天子搭上了厚厚的锦被,回身拱手道:“父皇疲惫至极,列为大臣还是先告退为好。”
蒙武轻轻颔首,对着陈奚拱手道:“现在乃非常之时,敢问殿下还否有要事安排老臣处理?”
陈奚双目一闪,用大袖拭着脸颊上的泪水道:“父皇有言,让本殿一切大事听从武安王安排。”
“好,殿下宽心,有老臣在,必定保得殿下顺利登基。”蒙武昂昂正sè一句,躬身道:“臣等告退。”
陈奚慢慢地轻轻颔首,目光却落在了昏睡的天子身上。
出得寝宫,蒙武故意滞后了十余几步与三公等大臣拉开了距离,回首一望,见中书令易刁正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忙停下脚步笑道:“中书令大人可有闲暇陪老父漫步闲聊片刻。”
易刁微微一愣,白皙的脸膛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武安王相邀,下臣求之不得也!”
言罢,两人皆是虚手做请,在沉沉暮霭中顺着一条郁郁葱葱的青石小道漫步前行,待行至湖畔又踏上一座木制小桥曲曲折折地拐进湖心凉亭,坐在了亭内的石案之前。
刚坐定,蒙武四顾一望四周波光磷磷的湖水,捋着白须悠然笑道:“老朽与中书令大人共事多年,然则如此相对闲谈还是第一次。”
易刁心知蒙武必有要事相商,心念闪动间尖声大笑道:“若下臣没有记错,与武安王相识已有三十四年矣。”
“啊,已有三十四年了?”蒙武喃喃念叨,转而喟然叹息道:“年复一年几度寒暑,老朽与中书令皆已华发满鬓,不觉老矣。”
易刁叩着石案不胜感概地摇头长叹:“下臣虽因政见不同,常与三公大臣争斗不休,龌蹉不断,然则长期以来对武安王却是尤为尊敬,今rì武安王临危授命职任摄政王,易刁由衷感到高兴。”
蒙武摇着手不置可否地一笑,思忖片刻,方才沉声开口道:“目下天子病危,蒙武唯虑一事,中书令可知是何事?”
易刁双目陡地一闪,正sè拱手道:“请武安王见告。”
“历来帝王新老交替顺利者大要有三:一是外无战事;二是内无动乱;三是朝局稳定,前两条目前不用担心,唯一让老朽心存忧虑者,乃第三点。”
“哈哈,武安王笑谈,目前朝局形势一片大好,何有忧虑可言?”
“中书令乃聪明人,老朽自然打开天窗说亮话。”蒙武枯长的手指将石案敲得嘭嘭作响,语气也是陡转严肃:“阁下权倾朝野,百官敬服,门生故吏遍布九州四海,对朝局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听闻执掌南军的卫尉杨诚与执掌齐阳城防的齐阳令李吏亦是阁下的座上宾客,不知可有说错?”
“武安王此言何意?”易刁脸膛一沉,语气也是骤然转冷。
“陛下要老朽职任摄政王总领朝政,然则老朽看来,最要紧的还是在新皇亲政前为其斡旋朝局,此间关键,在于阁下与蒙武同心协力稳定朝局,若阁下与蒙武南辕北辙,安保朝局不会发生剧烈动荡。”
“说来说去,武安王是想和易某人谈条件?”
“对,中书令大人可有兴趣?”
“哼哼,武安君冷心捭阖,通权达变,如此恢阔器局真令人敬佩,比起那三个与我争斗不休的蠢货,老道百倍也。”
“如此说来,中书令是同意了?”
“同意不敢当,易某人与武安君忠诚谋国而已。”
蒙武心中大石顿时落下,脸上依然镇定从容,苍老的声音随着夜风轻轻飘来:“新皇即位之后,老朽保举阁下为御史大夫。”
“仅此而已?”易刁双目一闪,悠然笑开了。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金印紫授,监察百官位高权重,何有仅此而已之说?”
“武安王休要糊弄我,无爵之职,如无根之浮萍,即便是御史大夫又有如何?”
“中书令还想要爵位?”
“那只是其中之一。”易刁晃了晃手指,公鸭般的嗓门骤然高声:“除了御史大夫与封君爵位外,中书令之职须由齐阳令李吏接任。”
闻言,蒙武白眉拧成了一团疙瘩,暗叹易刁果然老辣。
中书令负责皇帝书房一应事务,长期与闻机密,要紧的来说,譬如群臣之奏折呈送,皇帝之诏令下达,都需经过中书令之手才能上传下达,非帝王心腹不能担任,这也是易刁能长期与三公对抗的原因所在。
如今蒙武提出保举他为御史大夫,然而易刁依旧是抓住中书令之职不放,提出想要亲信继任,足见其对此职务的重视。
目前天子病危,即将继位之新皇又是不能亲政的少年,正是主少国疑,国运唯艰之际,若不能与易刁一党取得政治妥协与某种默契,要他蒙武来平衡斡旋朝局,当真是难上加难也。
然答应易刁的要求,其党的势力将为更加庞大,犹如手臂毒瘤急速生长,倘若情况失控,易刁一党便会如一头嗜血猛兽狰狞地吞噬眼前的一切。
心念及至,老蒙武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踌躇不定,犹豫难决,沉吟思忖良久,心头骤然飘过了“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句古话,对也!目下形势,当以稳定朝局压倒一切,易刁一党虽是要根除,然则却不是现在。
想着想着,蒙武一脸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啪地一拍石案:“好,就依中书令之言,新皇即位之后,蒙武保举中书令为御史大夫,封君之爵,中书令之职由李吏接任。”
易刁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激动的红晕,尖厉笑道:“有武安王此言,易某人放心也。”说罢霍然起身抱拳一躬:“在下必与武安王携手共进匡扶社稷,有违此言,死于乱箭穿心之下。”
“好。”蒙武站起双手一击,点头道:“蒙武同样如此,若违此言,死于乱箭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