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伦孙秀把治理国家弄得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充分显示了他们目光短浅,不学无术,貌似狡猾实则愚蠢透顶的弱点,如此,他们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真可谓无知者无畏,他们却还是活得很逍遥,他们为什么就能这样逍遥呢?他们凭什么就能对危险一无感觉,凭什么就能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做都可以永享富贵呢?实在想不通。

人都有疏近亲厚之分,司马伦当政能使一部分变得炙手可热,也能使一部分人倍感失落,比如说司马冏和**。

**从司马伦收拾贾南风开始,就一直追随在司马伦左右,出了不少力,但是他因为跟孙秀关系不好,就只得了一个卫将军的职位。

而司马冏跟司马伦互相勾结,共同策划了大事,并亲自率兵收捕了贾南风等人,却只升迁做了一个游击将军。

这样的人无疑都会对司马伦不满。

如果司马伦没有称帝的话,这些人虽然不满,但恐怕一时也难有什么大的作为,只能吃一个哑巴亏,把恨意暂时压着,但是司马伦一称帝,这情况就不同了,他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让所有对他不满,心怀野心的人,都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他。

反对司马伦现在就成了正义之举了,野心和报复的实际就都将掩盖在维护正义的外表之下了。

**这样的人还不足以成事,他不懂得利用舆论的力量,也没有太大的本事,他把仇恨单单放在普通的争权夺利上,又认识不到敌我力量的悬殊,所以他只有先送了命。

**因为所得与自己的愿望差距太大,就心怀不满,想把孙秀除去,这人很傻,他把这个意图告诉了司马伦的大儿子伪太子,寻求他的支持,结果伪太子把这事告诉了司马伦,司马伦又告诉了孙秀。

能不告诉吗?司马伦和孙秀什么关系?火透了的孙秀说**该杀,司马伦马上就以宴会的名义把**骗了来,赏了他一刀。

xìng命攸关的大事**拿着也太当儿戏了,他这一儿戏,三族都跟着遭了殃。

司马冏也很不满,甚至经常会面露恨sè,但司马伦孙秀却不敢随便把司马攸的这个儿子也一锅端了,他们为了预防司马冏有什么异动,一番计议之后,把司马冏调了出去。

正是他们的这一失着,使得其后坐镇许昌的司马冏有了反扑的机会和能力,司马冏由此而燃起了熊熊的战火。

司马冏在许昌密切关注着司马伦的一举一动,司马伦登基的消息传来,司马冏大喜,他知道机会来了。

迷信的司马伦登基的同月,亲去太庙祭祖,忽然遇到大风,吹折了麾盖,便疑心到有人会借用前皇太孙司马臧的名义谋逆,于是秘密使人杀害了司马臧,这件事更为司马冏反对他制造了口实。

司马冏开始了战前的准备工作。

301年二月底,司马伦杀了**之后,开始对外镇的各处王爷产生了忧虑,于是他就大肆增封诸王,以安定收买人心,但是他也同时派出了无数亲信,去各处参赞军政。

名义上的参佐,实际上的监军,这件事引起了诸王极大的反感。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冏适时地打出了讨伐篡逆的旗号。

齐王司马冏一接到司马伦的诏令,立刻传檄天下,拒绝接受司马伦授予的镇东大将军封号,并举兵杀向了洛阳。

司马冏同时也派遣了使者分赴各地,联络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人,于是一场死伤达十万,历时达二个月的大规模战争全面爆发于中原大地。

司马冏的使者一出,响应者四起。

成都王司马颖在河北邺城接见了司马冏的来使之后,立刻招来邺城令卢志商量如何应付。

这个卢志足智多谋,有见识,识大体,一向深为司马颖倚重,卢志听了司马颖的话后,当即回答道:“赵王篡逆,神人共愤,殿下能助顺讨逆,何患不可?”司马颖于是再无犹豫,当天就调动军马,踏上了征途。

司马颖大军一出,远近纷纷响应,他的部队迅速增加到近二十万人,声势大振。

常山王司马乂得到司马冏的联络书,随后也在常山起兵。

司马乂是武帝司马炎的第六子,本来受封长沙,因为受同胞兄弟司马玮连累,被贬到常山,这个人在其后将很活跃了一段时间。

又有前安西将军夏侯奭在始平召集了数千人,也加入了讨伐大军。

新野公司马歆起先却不知何去何从,他手下一个宠人王绥说:“赵王亲而且强大,齐王远而且势弱,公应该去帮助赵王。”

这样的小人从来都是但知趋炎附势,目光短浅的,他的话让司马歆的参军孙洵听到,孙洵大怒,喝道:“赵王凶逆,人人得而诛之,说什么亲疏强弱呢?”

这话说得义正词严,不由司马歆不动容,司马歆于是也倒向了司马冏一边。

这次讨伐司马伦的战争其主要力量就是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三王,其中司马颙应该是最被动的一个,由此可见这家伙是一个私心最重,最不可信赖的卑鄙小人。

夏侯奭召集起兵马以后,又写了一封书信给司马颙,约他一起进军,结果司马颙听从了手下长史李含的计谋,假意答应,却派了一个振武将军张方出其不意把夏侯奭捉下马来,一刀杀了。

随后,司马颙又拘捕了司马冏的信使,派张方押送着去了洛阳,准备帮司马伦对付司马冏的联合部队。

这小子刚刚把砝码加到司马伦身上,忽然听到司马冏司马颖的大军兵力强盛,吓了一跳,慌忙又令人疾驰到华yīn把张方的兵马追了回来。

反复无常完全是出于利益打算的司马颙瞬间改变了立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