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明远开始谋划之时,京城崇祯皇帝也正与一位大臣会面,此人正是历史上早该出现的袁崇焕。
崇祯与袁崇焕会面的地方依然是中和殿,这也看出崇祯真的是对袁崇焕很是器重。
“袁爱卿一路辛苦了,还是坐下吧。”崇祯见到袁崇焕很是高兴,当即让袁崇焕坐下。
“谢圣上,微臣不辛苦,能得圣上召见,微臣心中高兴,怎么可能辛苦,谢圣上赐坐。”说完倒是坐在最下面的椅子上。
“嗯,袁爱卿可知道朕召见你所为何事?”崇祯见到袁崇焕坐下慢慢说道。
“微臣不敢揣摩圣上的心思,固微臣不知。”袁崇焕赶紧回答道。
见到袁崇焕小心翼翼的样子,崇祯一方面觉得可笑,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袁崇焕很是不错,于是轻轻点头道:“袁爱卿你对于辽东很有想法,朕也知道你很有才能,朕相信你能为朕,能为大明收复故土,袁爱卿你能为朕为整个大明收复故土么?”
这一通夸奖下来,袁崇焕真的心中澎湃当即道:“皇上微臣愿以xìng命担保,五年尽复辽东失地。”一句话奠定了基础,也犹如历史上的一样。
“好,袁爱卿不愧是我大明英才,朕现在命你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一句话还是没有改变历史,这里我们也看出崇祯,真的十分看重这位袁崇焕。
下面的事情就好解决了,召开朝会直接任命,本来以前任命各位大臣们肯定要吵,除去我们的刘明远,基本上谁要上位,这帮大臣不吵翻了那才是怪事,但是这怪事倒是又一次出现,不是为别的只因为袁崇焕是东林党一员,前面我们说了这东林党势大,基本占去了朝廷三分之二,这些人怎么能反对,而且是大大赞扬崇祯英明。
崇祯一高兴深深感到自己决策英明,就这样我们袁崇焕正式上岗,但是却有一人暗自离去,谁呀?孙承宗,本来皇上也没想为难这位大人,在袁崇焕上任,崇祯还是觉得这位孙大人,没什么大事,就降职兵部左侍郎吧,可这位孙大人心里可是不那么想,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当上兵部尚书正二品官员,这一来没升反降,自己就算再有脸,也不能给自己徒弟当副手啊,想了想只好请求离职,崇祯可是没有顾忌这位孙大人的心理,直接一句话同意。
孙大人回家收拾收拾,准备离去回到自己老家,可是他的好友王永光的一些话,倒是让他决定了一个去向。
王永光对他说:“其实你早就差点没命了,要不是刘明远替你说话,现在你早就见阎王去了,不在朝上也好,伴君如伴虎啊。”这句话本是劝解他的话,但是孙承宗何人,当即问道刘明远为何帮自己?王永光也不客气,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孙承宗,听完了王永光说完,孙承宗才知道这位刘明远,刚进京出了这等事情,反而没有记恨自己,还为自己向皇上开脱,而且还在皇上面前,那等赞扬自己眼睛一红,差点没在自己这位老朋友面前留下眼泪。两人接下话倒是围绕刘明远谈了起来,孙承宗才知道这位救自己一命的刘明远,现在rì子也不好过,内心一想直接做出个让老友惊讶的事情,那就是去帮刘明远。说完也不听老友劝阻,直接收拾行李,去了山东找刘明远去了。
不说孙承宗单说袁崇焕下了朝,身边的朋友问他真的能五年办成此事,袁崇焕也知道自己牛皮吹大了,怎么办挺着吧,于是在第二rì袁崇焕上朝,首先就说了几点要求:钱粮要求户部支持。武器装备要求工部支持。然后是人事,用兵,选将,吏部,兵部不得干涉,本来以为难为一下崇祯。
可是谁知道这位皇上真是个办事的人,当即与六部尚书开了个会,逐个落实保证兑现,这下子袁崇焕可是傻了眼,怎么办?都支持了,自己就去吧,于是在第二rì就向辽东出发了。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现在宁远可是兵变了,怎么回事?因为当兵的多年没发军饷,本来在别的卫所还可以种地维持个温饱,但辽东这个地方紧靠着后金,皇太极可不是**哈赤,他能让你好好种田才怪,就这样粮草粮草不够,饷银还没有,大家一研究兵变吧。
而现在最先受苦的就是辽东巡抚毕自肃,这位是谁啊?正是户部尚书毕自严的亲弟弟,关系铁到这样钱还是没有要出来,而毕自肃真的是个好人,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心中愧对朝廷愧对手下兵士们直接自杀了。
消息到了袁崇焕耳中,这位可是不好惹的心道:“怎么地还想造反不成,当即快速到了宁远,到了宁远也不去府衙,直接到了军营,军营现在已经闹得不成样子,袁崇焕大家多认识,自己原来的老上司,一见到他也不闹了静静听着吧。
袁崇焕看了看四周也不说话,直接掏出圣旨念了开来,之后让大家各自回营,然后找来几个心腹问道:“谁带的头?”
毕竟是老领导,心腹倒是不敢撒谎,直接照实说了,袁崇焕当即招了领头人员,该杀的杀该斩的斩,倒是把这场兵变平定了下来,但是钱还得照付不是,要不然当兵的可不管你天王老子,还得闹事不是。直接修书一封找皇上要钱。
崇祯知道后倒是十分赞扬袁崇焕,找来户部尚书毕自严要钱,毕自严直接两个字:“没有。”不管崇祯怎么说,这位兵部尚书还是两个字:“没有。”
好在内阁各位大学士纷纷劝解,东拼西凑才给派了三十万两,钱虽然不够但还在有些,袁崇焕给大家分了分,倒是把这些大兵安定下来。
之后宁远巡抚自杀了,这位置谁做?袁崇焕给皇上写信道:“宁愿巡抚并无大用不设也罢。”同时在心中还建议把登州,莱州巡抚也撤了吧。最后袁崇焕还说,为方便调遣。特推荐三人: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何可纲为宁远总兵,原任总兵满桂、麻登云,另有重用。
崇祯大笔一挥还是两个字:“准了。”
这下子辽东现存三地,袁崇焕算是一手遮天了。
崇祯与袁崇焕会面的地方依然是中和殿,这也看出崇祯真的是对袁崇焕很是器重。
“袁爱卿一路辛苦了,还是坐下吧。”崇祯见到袁崇焕很是高兴,当即让袁崇焕坐下。
“谢圣上,微臣不辛苦,能得圣上召见,微臣心中高兴,怎么可能辛苦,谢圣上赐坐。”说完倒是坐在最下面的椅子上。
“嗯,袁爱卿可知道朕召见你所为何事?”崇祯见到袁崇焕坐下慢慢说道。
“微臣不敢揣摩圣上的心思,固微臣不知。”袁崇焕赶紧回答道。
见到袁崇焕小心翼翼的样子,崇祯一方面觉得可笑,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袁崇焕很是不错,于是轻轻点头道:“袁爱卿你对于辽东很有想法,朕也知道你很有才能,朕相信你能为朕,能为大明收复故土,袁爱卿你能为朕为整个大明收复故土么?”
这一通夸奖下来,袁崇焕真的心中澎湃当即道:“皇上微臣愿以xìng命担保,五年尽复辽东失地。”一句话奠定了基础,也犹如历史上的一样。
“好,袁爱卿不愧是我大明英才,朕现在命你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一句话还是没有改变历史,这里我们也看出崇祯,真的十分看重这位袁崇焕。
下面的事情就好解决了,召开朝会直接任命,本来以前任命各位大臣们肯定要吵,除去我们的刘明远,基本上谁要上位,这帮大臣不吵翻了那才是怪事,但是这怪事倒是又一次出现,不是为别的只因为袁崇焕是东林党一员,前面我们说了这东林党势大,基本占去了朝廷三分之二,这些人怎么能反对,而且是大大赞扬崇祯英明。
崇祯一高兴深深感到自己决策英明,就这样我们袁崇焕正式上岗,但是却有一人暗自离去,谁呀?孙承宗,本来皇上也没想为难这位大人,在袁崇焕上任,崇祯还是觉得这位孙大人,没什么大事,就降职兵部左侍郎吧,可这位孙大人心里可是不那么想,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当上兵部尚书正二品官员,这一来没升反降,自己就算再有脸,也不能给自己徒弟当副手啊,想了想只好请求离职,崇祯可是没有顾忌这位孙大人的心理,直接一句话同意。
孙大人回家收拾收拾,准备离去回到自己老家,可是他的好友王永光的一些话,倒是让他决定了一个去向。
王永光对他说:“其实你早就差点没命了,要不是刘明远替你说话,现在你早就见阎王去了,不在朝上也好,伴君如伴虎啊。”这句话本是劝解他的话,但是孙承宗何人,当即问道刘明远为何帮自己?王永光也不客气,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了孙承宗,听完了王永光说完,孙承宗才知道这位刘明远,刚进京出了这等事情,反而没有记恨自己,还为自己向皇上开脱,而且还在皇上面前,那等赞扬自己眼睛一红,差点没在自己这位老朋友面前留下眼泪。两人接下话倒是围绕刘明远谈了起来,孙承宗才知道这位救自己一命的刘明远,现在rì子也不好过,内心一想直接做出个让老友惊讶的事情,那就是去帮刘明远。说完也不听老友劝阻,直接收拾行李,去了山东找刘明远去了。
不说孙承宗单说袁崇焕下了朝,身边的朋友问他真的能五年办成此事,袁崇焕也知道自己牛皮吹大了,怎么办挺着吧,于是在第二rì袁崇焕上朝,首先就说了几点要求:钱粮要求户部支持。武器装备要求工部支持。然后是人事,用兵,选将,吏部,兵部不得干涉,本来以为难为一下崇祯。
可是谁知道这位皇上真是个办事的人,当即与六部尚书开了个会,逐个落实保证兑现,这下子袁崇焕可是傻了眼,怎么办?都支持了,自己就去吧,于是在第二rì就向辽东出发了。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现在宁远可是兵变了,怎么回事?因为当兵的多年没发军饷,本来在别的卫所还可以种地维持个温饱,但辽东这个地方紧靠着后金,皇太极可不是**哈赤,他能让你好好种田才怪,就这样粮草粮草不够,饷银还没有,大家一研究兵变吧。
而现在最先受苦的就是辽东巡抚毕自肃,这位是谁啊?正是户部尚书毕自严的亲弟弟,关系铁到这样钱还是没有要出来,而毕自肃真的是个好人,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心中愧对朝廷愧对手下兵士们直接自杀了。
消息到了袁崇焕耳中,这位可是不好惹的心道:“怎么地还想造反不成,当即快速到了宁远,到了宁远也不去府衙,直接到了军营,军营现在已经闹得不成样子,袁崇焕大家多认识,自己原来的老上司,一见到他也不闹了静静听着吧。
袁崇焕看了看四周也不说话,直接掏出圣旨念了开来,之后让大家各自回营,然后找来几个心腹问道:“谁带的头?”
毕竟是老领导,心腹倒是不敢撒谎,直接照实说了,袁崇焕当即招了领头人员,该杀的杀该斩的斩,倒是把这场兵变平定了下来,但是钱还得照付不是,要不然当兵的可不管你天王老子,还得闹事不是。直接修书一封找皇上要钱。
崇祯知道后倒是十分赞扬袁崇焕,找来户部尚书毕自严要钱,毕自严直接两个字:“没有。”不管崇祯怎么说,这位兵部尚书还是两个字:“没有。”
好在内阁各位大学士纷纷劝解,东拼西凑才给派了三十万两,钱虽然不够但还在有些,袁崇焕给大家分了分,倒是把这些大兵安定下来。
之后宁远巡抚自杀了,这位置谁做?袁崇焕给皇上写信道:“宁愿巡抚并无大用不设也罢。”同时在心中还建议把登州,莱州巡抚也撤了吧。最后袁崇焕还说,为方便调遣。特推荐三人:赵率教、何可纲、祖大寿,赵率教为山海关总兵,何可纲为宁远总兵,原任总兵满桂、麻登云,另有重用。
崇祯大笔一挥还是两个字:“准了。”
这下子辽东现存三地,袁崇焕算是一手遮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