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里混乱的局面持续了几个月,西北大军没了,西北数省丢了。不久,湖南前线的安亲王传过信儿来:吴三桂病重,周吴营中粮弹奇缺,吴军似有崩溃之势。吴三桂传过信来,有接受招安之意,请皇上定夺。原本康熙对吴三桂所部采取的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但对其他地方藩属势力却是又打又拉,意在孤立吴三桂,以尽快取得平藩战争的胜利。可是红军在川陕的行动打断了朝廷的计划,使朝廷中有人重提招安吴三桂的建议。康熙一开始对吴三桂是继续围剿还是招安纳降有些犹豫。一来要剿灭吴三桂则还需要些时日,而川陕的红军却是日见坐大。可招安吴军却又怕吴三桂东山再起。无奈只好征求众臣的意见,内阁大学士熊赐履进言道:“吴逆虽已势蹩,然百尺之虫未僵。如今若要继续围剿,平定云贵各省少说还要一年,如此则四川的逆党就会势大难除。当今天下以四川乱匪为最,而他们与吴逆尚有隔隙,若是情急之下吴逆投靠了红军,那红匪岂不如虎添翼!臣以为,现如今应以剿灭川陕红匪为第一要务,行事皆应一达此目的为准,吴逆既有向朝廷投诚之意,说明他们与四川红匪隔阂甚深。故而朝廷应招安吴三桂,亦或让吴三桂官复原职,再给他些粮草兵器,朝廷应乘此良机收了吴三桂,让他前去与红匪争斗,吴三桂剿匪灭贼还是有办法的。届时还要告知吴逆攻打昆明是四川红军所为,与朝廷无干,想那吴三桂也定是对此事有所怀疑,所以才与四川的红匪心生嫌隙。待到灭了四川的红匪,朝廷再议前时藩乱之祸不迟。”
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明珠道:“阁老所言不失为良策。只是吴三桂奸狡非常,如今虽仅是苟延残喘,如何能保他愿意受朝廷调遣?让他去打四川,他恐会推脱不去,就是去了,他若只想保存实力,这仗如何能胜?”

大学士索额图也道:“熊阁老之计是为上策,当前红匪初胜,贼势正盛,吴三桂此时来降说明他们之间大有龌龊。臣以为朝廷应不惜代价收了吴三桂,吴三桂就是不愿去打四川,至少可将入川通道让出,朝廷对四川或堵或剿皆可,实为便宜也。”

康熙也觉得熊赐履所言有理,明珠所说也有道理,索额图所提的就更合心意了。眼下尽快消灭红匪乃是第一要务,至于吴三桂已是无足轻重了,好些的他还有可能帮助朝廷呢。近日里也是被丁勉的俘虏政策气的有些神思淤紧,心里只想快些消灭丁勉,以至思绪不畅。他心中拿定了主意,就对众人道:“传朕旨意,命安亲王即刻招降吴三桂,对吴三桂所提的条件待报上来后再议。只是吴三桂应让出入川通道,朝廷可以让他官复原职;他若愿意入川作战,朝廷可以调大兵由他指挥;吴三桂只要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朝廷立即可向他提供粮秣军需。”朝廷这里立即将圣旨送往湖南前线。

过了十几天前方传来消息,吴三桂提出条件,只要朝廷答应让吴军退回云贵休整,并由朝廷提供粮草军需,吴军愿意向朝廷投降,并担负围堵四川之责。康熙立即传旨,命岳乐准吴三桂所愿。康熙十六年六月吴三桂再次向满清投降,同月吴三桂病死,康熙下旨由世孙吴世蹯继为平西王,并统领云贵一切事务。

吴三桂的投降使康熙和众臣从前段时间的沮丧中回过气来,清廷渐渐从忙乱无措中清醒过来。康熙渐渐也有了主张,众臣也开始商议研究红军特点,一些策士谋臣也开始上疏朝廷,提供灭贼之策。康熙根据众臣建议,采取了几大措施:一,用举国之力应对西南、西北战事,力争三个月内在全国征调新兵五十万人,并在江南的桂林、贵阳、长沙、南昌、九江、杭州新增兵道驿站,负责本区内征兵转兵事宜,在江北除加强原兵道以外,又在湖北、河南、山西各增加两个兵站,其余各省各增加一个兵站。二,除工部继续大量生产大炮、火枪及其他火器之外,大量从海外进口钢铁、火yao、火器和大炮。并引进新的制作火器技术,工部要立即根据最新技术生产出新式火器。三,集全国财力应对战事。根据各省实情全国每年新增税赋白银一千万两。各地士绅、官员、百姓应大兴捐贡之风,厉行节俭,以支援战事。各省应扩大炼铁生产,开建新的铁矿、钢厂、火yao厂、器械厂等战备工场,以备战事之需。四,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剪除百姓贼党,凡入贼党、容贼党者,或是传播妖语邪说、鼓动暴民为乱者,一经有报即灭九族。在各战区可由督衙、府道为引成立民练,兴兵从武,对抗乱党。

招安了吴军以后,战事一时停了下来。朝廷为议定平乱方略,康熙一边将前线主要将帅召回京师,这边积极准备对川陕红军的围剿。这时的康熙已经有了些精神,他会见了许多从陕甘前线回来的将领,问明了几次战役的细委,并责令兵部派人将川陕作战的详情一一记录下来,发给各地清军将领细细研读。七月底在乾清宫里召集众文武大臣商议对敌之策,除在京师的南书房各重臣以外,还有相关部院的主官与会,从前线回来的大将军有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简亲王喇布、贝勒察尼、彰泰、郡王勒尔锦,前线将军赉塔、穆占、硕岱、莽依图、阿密达等也到会;各地绿营主帅如湖广总督蔡毓荣、江西总督董卫国、浙江总督李之芳等到会,从陕西逃回的陕西总督哈占也参加了这次廷议。康熙先让众人谈谈川陕之战的失利及对四川红匪的见解,由于战将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南方各省回来的,与四川的红军没有交手的经验,也都是道听途说,或从朝廷发的川陕作战详情战报所知一些情况。众人在心里暗叹红匪战术高明的同时,在殿堂上对图海等人的盲动和愚蠢战法而大加抨击。看看自己所率清军在对吴三桂、耿精忠等叛军的围剿中所向披靡,而图海等人在川陕作战中攻攻不进,守守不住,跑跑不了的几番作为,大家都大感不解。几十万虎狼之师竟然连几万叛匪都对付不了,最后还落的个全军覆没的结果,只能说是他们太无能了。最后众人竟吵嚷着要朝廷治图海等人的罪。康熙将胡乱吵嚷的贝勒、将军们喝住,众人才觉出现在是要说些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要在这里清算谁的过错,这样反倒无人言语了。还是康熙的心腹、湖广总督蔡毓荣打破沉默道:“皇上,川陕战事失利除了我军将帅有些轻敌冒进以外,臣以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四川的红匪在暗处,朝廷并不知还有如此强悍之敌,以至对阵之时有些轻敌;二是红匪兵器火器皆有优势,臣也见了从前线收集到的叫手榴弹和地雷等火器,这些火器威力巨大,以前又闻所未闻,我大军在火器上吃了不少亏;三是红匪作战十分狡诈,虽然匪徒兵力不多,可他们利用我们不知细情的劣势,使匪军在每次战役中都有人数上的优势,就这样一次次的置我大军于劣势。有鉴于此,臣以为我大军务必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加强火器营的兵力和火器,使我大清军队中多以火枪为主要兵器,还要铸造或购买更多的红衣大炮,使我大军对叛匪在火器上形成优势。二是作战时我军应集中兵力,稳妥行事,力求每战局部上形成人数上的多数,使红匪不能再对我们形成包围之势。”

听了此话康亲王杰书接道:“不可!不可!我大清铁骑横刀立马素以骑箭之术征服天下,我大军尤以刀剑搏杀见长,此时若是弃本逐末,一来将士未必用心,二来西洋火器无非是一些奇技淫巧,装药点火极是烦琐,往往未等弹丸装好我飞将军已杀到,枪刺刀砍极是顺畅。前朝就有不少火器,那三藩谋乱之初,吴、耿几藩火器也胜于朝廷,可这一切在我满清铁骑面前皆成徒劳。多年征战已有验证,火枪兵对我大清铁骑并无优势。皇上,臣以为应以我八旗铁骑为主,集合全国之力迅速进剿川陕乱匪,否则日久必为大患。如今福建郑经已是强弩之末,臣保证半年内平定闽境,届时福建大军亦可加入川陕平乱。”

将军莽依图道:“皇上,末将以为大将军所言极是,眼下川陕乱匪新胜,虽是势张但也已是疲惫之师。我大军应借平定三藩之威,速速入川陕灭贼。”

康熙见两人说的急切,又问道:“依各位将军所见,当前应是以先平定四川还是先平定西北?”

陕西总督哈占道:“皇上,罪臣以为各位王爷、将军所言都有些道理,但罪臣从西北回来,与川陕红匪有过交手。臣以为当前川陕平乱切不可冒进,四川红匪暗里准备多年,火器十分犀利,就西安一战来看,臣原本以为西安城门十分坚固,至少可以坚持半年以上,尽可待我大军前来援救。不想贼人攻城时先是大量火枪射击,大多抽冷暗袭,那守城将士多被伤着。接着一阵火炮竟将城楼轰踏,又有人用zha药炸开城门,叠有无数红匪仗着火器,登梯而上。我军原本疲惫,这就被他抢的先手,三日之内西安即落如贼手。臣回来以后,自觉有负圣恩,臣愿领皇上重裁。只是今日所议之事事关我大清安危,臣心中有话不能不言。对川陕红军作战,万事需得小心为是。臣以为应作好如下准备:一是加强火器营,我大军也应准备zha药、手榴弹等火器,以取得火器上的优势;二是需得以数倍于匪的兵力一同进剿,使红匪分割包围之战术不能得逞;三是要准备好各项军需用项,我大军有了优势方可尽力施为。红匪作战极是看重军需补给,前些天从匪区中回来的将士说道,红匪所用军刀皆为精钢所炼,极是锋利,我军将士所用刀剑与之相搏多在下风;红匪士兵每人都配有胶鞋,鞋底敷以胶质物,行走攀爬极是便利,更有防水防滑功效,仅此就使匪众行动大为便利。故对红匪作战,军需物品也应尽力配足才是。”

征南将军穆占上前道:“皇上,末将以为哈督抚所言亦不尽然。目前朝廷对红匪有几大胜势,一是湘、鄂、云、贵皆已平定,大军已对川陕成包围之势;二是川陕一战红匪虽是取胜,但终究也是伤了元气。反观我湘鄂大兵不仅未有损失,却又得了强助;三是三藩已**平定,朝廷尽可集中兵力合围川陕,而红匪狡诈之态,世人皆知。常言道:兵贵神速,如若朝廷按部就班,待到备齐粮草兵器再行围剿,一来红匪怕已抚平创伤,以逸待劳;二来也失了先机。末将认为我大军应先集中云贵黔兵力自云南直捣匪巢宁远,而我大军随后可趁势由湘鄂水陆并进合攻成都,云贵兵力再向西包抄,力争将红匪聚歼于川渝一带。”

振武将军硕岱道;“皇上,末将以为穆占将军所言极是。眼下虽说红匪新胜,余威尚存。可我湖广大军也极是骁勇,眼下南方各省战局已停,征调大军入川正当其时。若是回缓犹豫,必将又生变数也。”

穆占、硕岱在对吴三桂的战事中屡屡获胜,也算是满人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后起之秀,康熙对他们极为器重。在对周吴的围剿中,后期前线作战主要由穆占和硕岱等前锋将领统领满洲军。现在听了他们的话,众人也都觉得有几分道理。康熙心里本已被近来的一些事情搅乱,心里也有些急于报仇,穆占等所言正合其心意。正要继续讯问几句,大学士索额图接道:“皇上,常言道:欲速则不达,臣以为剿灭川陕乱匪宜先去其两翼再取其心,即先平福建、西北之乱,待到两翼取胜再一鼓作气进取四川,此乃稳妥之策。”

大学士、兵部尚书明珠道:“索大人所言差矣。自古作战讲究抢得先机,目下朝廷大军已对四川多方围困,已有先手之利。而四川乃是匪之根本,夺下四川红匪就将成失去生存依仗,而四川各地红匪所办铁矿、钢厂、盐矿众多,红匪已是植根于此,早日拿下四川势所必行。再者红匪狡诈异常,若按常理行事难免又遭其暗算。皇上,臣近些时日细细研判前方战局,吴世蹯接受了招安,他的二十万大军就可为我所用,更着前方尚有朝廷云贵大军近二十万,湖广、湘赣也大军云集,我已对四川形成合围之势。更为有利的是云贵各军离匪巢宁远远不过三百里,近则百十余里。臣以为朝廷应先集中云贵三十万大兵火速进剿宁远州,而这里红匪充其量不过十万,我大军不难得手。而当红匪正在全力保护老巢时,我湘鄂大兵不时杀出,直取成都,而我云贵大兵再向西趁势围堵,定可一举剿灭匪乱。”

康熙转对工部尚书朱之弼道:“工部,可有何见解?”

朱之弼乃御史出身,善谏疏,皇帝对他十分信任。由于战事需要,康熙将这个得力之臣迁调工部,以求工部能有所作为。朱之弼任工部尚书以后居功致伟,勤勉为之。此时见皇上问起,他知道其中原由,连忙道:“工部已新建兵器、火yao坊十数个,红衣大炮现可增产一倍以上,眼下朝廷所产兵器足够战事所需。只是由于广东铁厂所产大多被平南王尚之信所俱,汉中铁厂现又没于贼手,钢铁用度有些趋紧。眼下正在湖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勘察设矿,宜建新的铁矿及铁器作坊。再有前时从西夷所进的二十万斤精钢已从天津卫上港,火器用度尽可解决。另进口红衣大炮事宜也在与西夷联络之中,那蛮夷十分傲慢狡诘,极是难以易与,一时还不得所以。器械局中对红匪所用火器尚在研磨之中,那手榴弹、地雷等火器极是灵性,已伤了不少人了,看看是在那火yao上有些机巧所在。”

康熙对军需火器也极是上心,几年下来工部的火炮铸造已达到了空前的水准,那些红衣大炮在平藩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在与红军的陕甘大战中,朝廷的火器竟不能挡住红匪火力。康熙听到前方将士说起己方弓箭、火枪、火炮够不着对方,只得任由红匪狂轰滥炸,问起前任工部尚书缘由,他竟是吱吱呜呜不知所以。一气之下康熙将他革职查办,然后送宁古塔充军了事。调来能臣朱之弼,康熙也是想尽快改变火器落后的状况。可他们那里知道那火器要去比之丁勉红军近乎不能,相差太远了。这里听了朱之弼的话,康熙心中有些不悦,坏消息不少,好事情不多,他接着问了一句:“朱爱卿,你道器械局中竟不能自行有所建树?”

皇上的话一下点到了朱之弼的痛处,工部里的情况十分糟糕,多少年不予重视,现如今急来抱佛脚,要工部里器械局有所创新,众人竟都无从下手。据那西夷比利时人南怀仁所说,眼下工部的铸炮技术与西夷的已是不相上下,还要再好从何谈起?那帮文痞学究论起之乎者也尚可胡侃一通,要他们去做那机巧之事,势比登天都难。朱之弼只得据实回道:“眼下工部里正夜以继日赶造兵器,只是创新一举实则甚少,臣正倾力为之。”

康熙看他为难,知道想得到新兵器也不是一时半刻既成的。这又想起丁勉喜好搬弄淫技机巧之举来,现在看他这不是小聪明,他这是大机关、大乾坤。据说他的研究院里就有不少奇人异士,专做那奇巧器械,想必那手榴弹、地雷必产于斯。看来先拿下宁远,破了他的生存根基才是正理。康熙又想起了丁勉给自己的建议要在天下士子科考中增添物理、算学、化学之说,难道事情的缘由竟真要从士子们所学所会开始?实际上近年来康熙也经常让南怀仁等人给自己讲一些算术、物理知识,自己也很是爱好,可要天下举子们都去学这些无大用之术,实在有些不合时宜,究竟这与那立国安邦、治理天下的哲理相去甚远。

最后康熙在朝廷的军事会议上下旨:定了清廷先取四川后平陕甘的平乱方略。湖广总督蔡毓荣为绿营主帅,统兵十二万,振威将军穆占为八旗兵主帅,统兵六万,他两人皆归平西王吴世蹯统辖的的云贵大军,加上吴军的近十八万人,这一路共有三十六万人;另外湖南、江西、广东一带清军三十五万人也在向湖南汇集,湖北的清军有十五万人也在准备入川作战;清军又调集了河南、河北等地的清军前去围堵西北红军。各地兵站紧急征召兵丁,即可赶赴前线。

可是这以后满清朝廷在准备作战武器装备上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兵器研究能力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没有好的钢材和设备,火炮和火枪都不能大规模制造,加上没有新式zha药,所以火枪、火炮还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生产。从前线获得的红军的一些手榴弹、地雷等武器看着好看,用着好用,就是不会造。康熙命工部组织力量模仿试制都以失败而告终。原本康熙下大本钱从西夷进口了不少西洋大炮以及火枪、火yao和钢材等物质,而且这些武器物质在平灭三藩的战争中也取到了巨大的作用。谁知随着战局不断发展,三藩之乱渐渐平息,四川红匪日益强盛,从西洋进口的物质随着最后二十万斤优质钢材的到货而中断了。工部原以为这二十万斤钢材足以保证三年的战争使用,谁知那些可恶的西洋蛮夷不仅要走了近二百万两白银,更不知在钢材中加了些东西使这批钢材见火就着,更可气的是钢材里裹着不知何物的****,打开以后流到那里蚀到那里,把钢材蚀的是千疮百孔的,朝廷的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两换来了一堆废物,欲要找那些奸商理论业已早就没了踪影。再想其他渠道进货,可西洋商人自此全部消失了。过了一年多,战局急转直下,满清朝廷不得已主动向外界求助,这才知道朝廷所辖地区的外海在一年前被不知何处冒出的一批海盗封锁,各种物质材料只准出不准进。欲待用水军前去清剿,可海盗们岂是可轻易与的,不说水军孱弱,去的少了被海盗给干掉,去的多些多是劳而无功。可怜满清政府此时还在采用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此时也没了主意,只有看米下锅,用自己的老本钱与红军拼杀起来。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丁勉在暗中操纵的。在平藩战事的前几年,丁勉坚持让吴六奇通过英国人亨利和戴伟掌握朝廷与西方的往来,渐渐的满清朝廷所有的所谓从西夷进口的火枪、火yao、大炮和其他兵器都由百姓党所控制,那些军火物质也都是四川宁远或是海南的兵工厂生产的。而实际上真正的西洋先进技术却都被百姓党所用。这些措施极大的麻痹了满清朝廷,卖给满人的那些火枪、火炮及火yao模样好看,可性能并不比朝廷现有的兵器先进,要价奇高,还不时提出无理要求。以至于清政府以为西方蛮夷不过尔尔,多是些蛮横无理、不讲信义之人,因此对西洋的火器也并不抱多大愿望。

可是由于全国两大主要钢铁产地,广东佛山和陕西汉中,一个被尚之信控制,一个后被红军占领,朝廷急需铸炮用的钢材。西夷蛮人蛳子大开口,说愿意一次供应二十万斤精钢,并说那钢材如何如何好用云云。无奈之下,朝廷只得答应他们的条件。可这些钢材是宁远研究院为满清特制的,里面裹了不少硫酸等物质,见火就着,到处腐蚀,满清朝廷又吃了一个暗亏。而在这以后广东的红海军就以海盗的名义开始严格控制各地外海,严禁外国向满清输送任何物质,满清从海上与外界的联系被阻断了。

鉴于在兵器和军需用品上没有优势,康熙不得已将全国其他各地的清军和作战物质向四川战区集中,预计在进攻四川的战役开始时清军总兵力达到一百万人,而全国其他战场上兵力相对空虚了许多。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