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哀顺变啊!”李继潼在周德彦的牌位前深深的三鞠躬上香拜祭,随后带着满脸悲戚的神情同一旁的周文博和周晋康叔侄二人说道。
“守王殿下有心了,周某感激不尽!”周文博眼看事情的第一步发展的很顺利,还是有些欣慰的,只不过灵堂之中人多口杂,不是适合谈话的地方,因此一番拜祭寒暄之后,守王被仆人领着来到了周文博的书房。
“先生大才,某危在旦夕,还望瑾瑜你看在我们两人的诚挚友谊的份上,给继潼指点一番吧!”
三国演义中老实人刘琦在事关自身生死安危之时还知道使用上屋抽梯之计向诸葛亮问策,何况是一直以来还有着争夺太子之位野心的李继潼?
他深知此时自己可谓是生死悬于一线之间,面临的危机丝毫不逊于两月前面前这位清秀儒雅的赵国公两月前所经历的的惊涛骇浪般的大劫。
一看李继潼如此入戏,周文博也不愿意耽误时间,他知道李继潼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也不同他打什么机锋,而是用大白话说了起来:“守王此来,可是为了魏王之事?”
“正是如此。”李继潼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不错,天下人皆知,陛下育有五子,其余三子年幼且根基颇浅,唯有魏王与守王有望成为我大唐第一任太子,将来继承这偌大的帝国。”
这些话都是些人尽皆知的东西,李继潼尽管有些不耐烦和焦躁,但还是一言不敢发,只能用期待和求助的眼神看向周文博,希望他赶紧进入正题。
“魏王身为如今大唐皇后之子,可谓是嫡长子,天命法统皆在魏王一边,偏偏又礼贤下士,仁义爱民,若非是陛下开国不过三载,且魏王尚且无后,想必魏王早已是我大唐太子,守王殿下以为如何?”
“哼,礼贤下士,仁义爱民,都是装的!他能骗得了别人,可是骗不过我!”一听周文博在讲李继岌的好话,李继潼忍不住反驳起来,不过他对周文博的结论则是认可的。
“若是此次入蜀之战一帆风顺,大军顺利班师归朝,守王殿下你就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再无一丝一毫翻身的可能姓了!”周文博的话在这里却突然转了一个弯:“然而……”
“然而什么?”一听周文博话里有话,李继潼连忙追问道。
“然而周枢密使也就是我父亲战死于蜀中,偏偏魏王打的蜀王王衍献城投降,一举灭亡了蜀国,守王你却因此生出了一线生机!”
“此话何讲?”以李继潼的智商,讲到这里他却反应不过来了。
“我来问你,若是你是陛下,眼看自家儿子立下了灭国大功,收拢了数万大军的军心,如今得胜班师归朝,你就不怕这年轻气盛的儿子直接在大军之中黄袍加身,到了那个时候,这京城之中可有能抵御这数万刚刚参加了灭国之战的精锐大军的军队?”
周文博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刻意压低了声音,出得他的口,入到李继潼之耳,再无第三人能够听到。
听完周文博这一段诛心之言,李继潼也是被惊的倒吸一口凉气,半晌说不出话来。
以他对自己那位兄长,同自己争夺太子之位的魏王李继岌的了解,若是真有人如此撺掇一番,李继岌行此谋逆犯上之举,说不定还真能一举成功!
事实上这也是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中为何会在短短五十三年间竟然有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这七个朝代先后登场的重要原因。
军阀不但彻底碾压了士大夫阶层,甚至连皇室威严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历史上留下了“黄袍加身”的典故的是北宋王朝开创者赵匡胤,然而他绝对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在原本历史上的后唐同光四年,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发生兵变,庄宗派李嗣源率兵征讨叛军。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也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主“帝河北”。于是,李嗣源回师南下,先入汴州,继而向洛阳进发。此时后唐庄宗众叛亲离,为乱兵所杀。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监国,不久即皇位,改元天成。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之子刘承祐在父亲身死后继位,史称后汉隐帝,郭威作为刘知远的托孤大臣,被进封为枢密使。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
隐帝刘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后立栅筑垒,分兵围困。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曰久,城中粮草俱尽。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举攻进城中,李守贞自杀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后汉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以企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情紧急,即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将领。于是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
隐帝不听太后让人下诏与郭威和好的劝告,领兵出征,结果被乱兵杀死,出谋划计的手下也自尽了。郭威不费什么力就进了开封。郭威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让李太后先主持大事,以安人心。他又严禁士兵掠夺搔扰京城,恢复了京城的治安秩序。郭威派人迎接刘崇的儿子来继位,以此稳定宗室。
等一切稳定之后,郭威就开始实施他的称帝密谋:先让手下将领发了假情报,说契丹要南下进犯了。然后就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到了澶州,数千将士发生兵变,拥立郭威为帝,史书上记载他是被迫称帝的,其实都是隐藏在表面下的预谋。
宋太祖赵匡胤估计就是依葫芦画瓢来学习后周太祖郭威的做法发动陈桥驿“黄袍加身”兵变的,因为这两人的行为几乎如出一辙,可以说是历史重现之举。
“守王殿下有心了,周某感激不尽!”周文博眼看事情的第一步发展的很顺利,还是有些欣慰的,只不过灵堂之中人多口杂,不是适合谈话的地方,因此一番拜祭寒暄之后,守王被仆人领着来到了周文博的书房。
“先生大才,某危在旦夕,还望瑾瑜你看在我们两人的诚挚友谊的份上,给继潼指点一番吧!”
三国演义中老实人刘琦在事关自身生死安危之时还知道使用上屋抽梯之计向诸葛亮问策,何况是一直以来还有着争夺太子之位野心的李继潼?
他深知此时自己可谓是生死悬于一线之间,面临的危机丝毫不逊于两月前面前这位清秀儒雅的赵国公两月前所经历的的惊涛骇浪般的大劫。
一看李继潼如此入戏,周文博也不愿意耽误时间,他知道李继潼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也不同他打什么机锋,而是用大白话说了起来:“守王此来,可是为了魏王之事?”
“正是如此。”李继潼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不错,天下人皆知,陛下育有五子,其余三子年幼且根基颇浅,唯有魏王与守王有望成为我大唐第一任太子,将来继承这偌大的帝国。”
这些话都是些人尽皆知的东西,李继潼尽管有些不耐烦和焦躁,但还是一言不敢发,只能用期待和求助的眼神看向周文博,希望他赶紧进入正题。
“魏王身为如今大唐皇后之子,可谓是嫡长子,天命法统皆在魏王一边,偏偏又礼贤下士,仁义爱民,若非是陛下开国不过三载,且魏王尚且无后,想必魏王早已是我大唐太子,守王殿下以为如何?”
“哼,礼贤下士,仁义爱民,都是装的!他能骗得了别人,可是骗不过我!”一听周文博在讲李继岌的好话,李继潼忍不住反驳起来,不过他对周文博的结论则是认可的。
“若是此次入蜀之战一帆风顺,大军顺利班师归朝,守王殿下你就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再无一丝一毫翻身的可能姓了!”周文博的话在这里却突然转了一个弯:“然而……”
“然而什么?”一听周文博话里有话,李继潼连忙追问道。
“然而周枢密使也就是我父亲战死于蜀中,偏偏魏王打的蜀王王衍献城投降,一举灭亡了蜀国,守王你却因此生出了一线生机!”
“此话何讲?”以李继潼的智商,讲到这里他却反应不过来了。
“我来问你,若是你是陛下,眼看自家儿子立下了灭国大功,收拢了数万大军的军心,如今得胜班师归朝,你就不怕这年轻气盛的儿子直接在大军之中黄袍加身,到了那个时候,这京城之中可有能抵御这数万刚刚参加了灭国之战的精锐大军的军队?”
周文博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刻意压低了声音,出得他的口,入到李继潼之耳,再无第三人能够听到。
听完周文博这一段诛心之言,李继潼也是被惊的倒吸一口凉气,半晌说不出话来。
以他对自己那位兄长,同自己争夺太子之位的魏王李继岌的了解,若是真有人如此撺掇一番,李继岌行此谋逆犯上之举,说不定还真能一举成功!
事实上这也是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中为何会在短短五十三年间竟然有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这七个朝代先后登场的重要原因。
军阀不但彻底碾压了士大夫阶层,甚至连皇室威严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历史上留下了“黄袍加身”的典故的是北宋王朝开创者赵匡胤,然而他绝对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
在原本历史上的后唐同光四年,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发生兵变,庄宗派李嗣源率兵征讨叛军。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也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主“帝河北”。于是,李嗣源回师南下,先入汴州,继而向洛阳进发。此时后唐庄宗众叛亲离,为乱兵所杀。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监国,不久即皇位,改元天成。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之子刘承祐在父亲身死后继位,史称后汉隐帝,郭威作为刘知远的托孤大臣,被进封为枢密使。当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
隐帝刘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后立栅筑垒,分兵围困。李守贞屡次突围,均被挫败,相持曰久,城中粮草俱尽。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举攻进城中,李守贞自杀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后汉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诏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以企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见事情紧急,即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将领。于是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以“清君侧”。
隐帝不听太后让人下诏与郭威和好的劝告,领兵出征,结果被乱兵杀死,出谋划计的手下也自尽了。郭威不费什么力就进了开封。郭威并没有立即称帝,而是让李太后先主持大事,以安人心。他又严禁士兵掠夺搔扰京城,恢复了京城的治安秩序。郭威派人迎接刘崇的儿子来继位,以此稳定宗室。
等一切稳定之后,郭威就开始实施他的称帝密谋:先让手下将领发了假情报,说契丹要南下进犯了。然后就奉太后之命领兵出城,到了澶州,数千将士发生兵变,拥立郭威为帝,史书上记载他是被迫称帝的,其实都是隐藏在表面下的预谋。
宋太祖赵匡胤估计就是依葫芦画瓢来学习后周太祖郭威的做法发动陈桥驿“黄袍加身”兵变的,因为这两人的行为几乎如出一辙,可以说是历史重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