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孙承宗必须得死
吴三桂很快便出来了,许安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许安忽然有个想法,说不定吴霓裳在外面的动作就是吴三桂授意的。为的就是阻止许安进入,那样就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做出某些小动作。
出来之后,许安没能从吴三桂脸上看出什么东西。吴三桂在与许安聊上几句后也借口整顿军务离开了。跟在吴三桂身后的吴霓裳依旧一脸愤愤不满的表情,不过被吴三桂劝说了一些什么后却喜笑颜开。
摇了摇头,许安对岳小娘笑道:“小娘,刚才还真是多亏了你。呵呵,差一点我可就被毁容了。”
“那个女人真的很可恶!为什么要针对许大哥呢?哼,下一次绝对不会再对她客气。”岳小娘瞪着眼睛嘟囔着,随即对许安笑道:“许大哥,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下山了?听说鞑子已经全部退走了呢!”
点了点头,许安环顾附近期盼着的众人道:“没错,我们也该准备离开了。眼下鞑子已经退兵,我打算去寻找卢象升卢大人。卢大人奉旨而来,将义父安全的交到他的手里,我才能放心。”
说完,许安转身走进了屋里。
屋内依旧有些昏暗,孙承宗依旧闭目躺在床上。在床边,张兴文有些焦虑的模样。见许安进来,张兴文忙站起来。
对张兴文笑笑,许安问道:“兴文,吴大人在里面做了些什么?”
表情有些气愤,张兴文道:“少爷,那个吴三桂不是什么好人。虽然孙大人没有醒,但是吴三桂还是凑到孙大人耳边说了很多的话。他说高阳城已经完全被鞑子毁了,里面死了很多的人。孙大人的亲人现在还在鞑子的手里,尚不知道生死。吴三桂说……说这些都是孙大人的错!”
“什么?该死的混蛋!”瞪着眼睛,许安握紧了拳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吴三桂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为什么要将这些告诉孙承宗?这不是要逼死这个可怜的老人嘛?
吴三桂到底是什么意思,许安怎么也想不明白。
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许安的眼神变得冰冷。看看孙承宗又看看张兴文,许安轻声道:“吴三桂还说什么了?另外,义父有没有什么动静?”
“这个……”低下头,张兴文低声道:“吴三桂还说……说孙大人自甘堕落,找了一个没用的家伙当儿子,当替罪羊……少爷,你不要听他那么说啊!你的本事,我们和孙大人都是知道的。”
“哼!”冷哼一生,许安白了张兴文一眼道:“少罗嗦,我不傻。义父呢,他有没有什么动静?”
张兴文摇了摇头,许安也就放了心。
索性孙承宗还在昏迷状态,希望他没有听到吴三桂的这些话才好。这个该死的混蛋,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大明的官员,难道一个个都是这个样子吗?内斗?或者……
想着,许安静静的坐在了床沿。静静的看着脸色苍白的孙承宗,许安满心都是苦涩。
从过去到现在做了那么多,居然没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这算什么?辛苦那么多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大明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好不容易才救下孙承宗,眼下竟是没完了还!鞑子想要他死,连明朝的官员也容不下这个老人么?
在心里,许安其实很清楚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这个时候,朝廷首辅杨嗣昌正打算与满清鞑子议和,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大多数官员,甚至镇守辽东的高起潜等人都持赞同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一力主战的孙承宗、卢象升等人自然成了众人的眼中钉。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二人才会枉死。
毕竟鞑子入关是所有人都预料到的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崇祯皇帝没有派兵去保护自己的老师?偏偏等到孙承宗壮烈牺牲的消息传来后,这才派兵报仇?说是报仇,为什么卢象升只有一部偏师,连援军都见不到一个?换个说法,分明是崇祯皇帝继续派卢象升前来送死?
如果这么想的话,也许一切也就说的通了。周世显为什么会敌视许安?吴霓裳会胆大到直接在许安的手下面前动手?为什么吴三桂一副要逼死孙承宗的动作?
因为他们都知道,朝廷上下已经决定了,孙承宗必须死。这么一来,许安这个所谓的义子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还真打的好算盘啊!和鞑子议和,不异于与虎谋皮。”许安冷笑一声,身体却有些无力。闭着眼睛靠着床沿,许安对张兴文挥了挥手道:“兴文,别管我。休整一会儿就要离开了,你也去给兴霸帮帮忙。去吧!”
点点头,张兴文满脸迷惑的离开。朝廷里的阴谋对这个年幼的孩子而言,一切都还太遥远太不可思议。
如果让张兴文知道他认真学习打算报效的朝廷竟然是这个样子,他还有兴趣继续读书么?
许安冷笑一声,却看见孙承宗有些茫然的睁开了眼睛。
“义父,你没事吧。”许安凑过来握住孙承宗冰冷的左手,骨瘦如柴的感觉让许安心里一阵黯然。
孙承宗为大明心力交瘁,没想到林到头来却要遭遇如此的结局。
“咳……咳……”剧烈咳嗽两声,孙承宗眼睛里没有丝毫的身材。一动也不动,孙承宗嘴唇嘟囔着:“为什么会这样?我一辈子为朝廷呕心沥血,为什么最后却会遇到这样的事?家也毁了,眼下连国也要亡么?”
摇头,许安鼓励孙承宗道:“义父,不会的。大明还有千万将士、亿万百姓,怎么可能就这么灭亡?”
“呵呵……”笑笑,孙承宗闭上眼睛。
半晌,孙承宗忽然道:“许安,你后悔么?为我做了那么多的事,结果却什么也无法改变?”
“怎么会后悔?”笑笑,许安鼓励孙承宗:“我做的是我应该做的事,是我认为正确的事。义父,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杀鞑子怎么说也是在保护百姓!保护您也是如此。我不后悔!”
“呵呵……是么?那高阳的百姓呢?他们也是无辜的。”孙承宗满心都是颓废。
“这……”有些语塞,许安想了想才轻声道:“义父您忘记了么?那天晚上,全城的百姓们是怎么说的?他们的觉悟比朝廷里那些混蛋要高的多,义父您应该为他们而感到自豪才是!”
最后,许安总结道:“义父,您也说了高阳的百姓了。大家是为什么付出?是为了义父你啊!所以无论如何,哪怕只是为了高阳的百姓,我们也要坚持下去不是么?义父,忘记吴三桂那个混蛋的话吧。我们去联系卢象升大人,相信他绝对不会像吴三桂这样混蛋的!不是么?”
“咳……扶我起来,我们回高阳!”
说到高阳的百姓,孙承宗的眼睛里有了神采。就仿佛回光返照一般,孙承宗坐了起来。
“义父……高阳现在……”
“没事的,我很好!”缓缓下床站起来,孙承宗的腰杆挺直。转头对许安笑笑,孙承宗道:“这里离高阳不远,相信在得知朝廷大军到来后,鞑子不会继续在高阳停留的。高阳已经没有鞑子了,我现在就回去!我要去看看高阳的乡亲们到底怎么样了!如果……如果……我哪怕死了都不安!”
听到孙承宗这话,许安无法劝阻。小心翼翼扶着孙承宗,许安低声道:“那卢大人……”
冷笑一生,孙承宗睿智的眼睛里满是神彩:“没事的,我相信吴三桂会帮我联系好卢象升的!哼,那些混蛋巴不得我们两个老东西凑在一起,然后被鞑子杀掉!”
“呵呵……”苦笑着,许安说不出拒绝的话。
……
扶着孙承宗屋子,耀眼的阳光一时间让孙承宗睁不开眼睛。随着微风的吹拂,孙承宗的步伐却是越来越坚定。
在众人惊喜的目光下,孙承宗来到了人群中。这些原仆从军投降而来的汉人们在得知孙承宗的身份后,一个一个都是十分的惊喜。
章秉国有些手足无措的连连用衣角擦着双手,伸出手来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许安低声告诉了这些汉人的身份,孙承宗眼睛一亮,竟是表现的比章秉国还要激动。事后许安才知道,这一百多人,竟然是从过去到现在第一次从鞑子阵营叛逃的汉人。
这么多年了,只有汉人投降鞑子的,从来没有说鞑子那边的汉人再逃回来。不说孔有德、尚可喜那些汉奸头子,就连普通的百姓们也没有过逃回来的。一来是鞑子对汉人看管很严,二来似乎那些人在心里也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宁愿给鞑子当狗都不愿意回来做人。
在知道了鞑子的武力后,也许在他们看来,鞑子迟早要取代明朝的,他们只不过是比其他人更早……
他们失去了汉人的气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章秉国等人的投靠才越发让孙承宗感到惊喜。这说明什么?说明其实还是有人看好明朝而不是鞑子……
好吧,其实许安并没有将一切都解释清楚。不过对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是让他多高兴一点吧。
许安想着,看着孙承宗对众人说出了回高阳的消息。
吴三桂很快便出来了,许安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许安忽然有个想法,说不定吴霓裳在外面的动作就是吴三桂授意的。为的就是阻止许安进入,那样就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做出某些小动作。
出来之后,许安没能从吴三桂脸上看出什么东西。吴三桂在与许安聊上几句后也借口整顿军务离开了。跟在吴三桂身后的吴霓裳依旧一脸愤愤不满的表情,不过被吴三桂劝说了一些什么后却喜笑颜开。
摇了摇头,许安对岳小娘笑道:“小娘,刚才还真是多亏了你。呵呵,差一点我可就被毁容了。”
“那个女人真的很可恶!为什么要针对许大哥呢?哼,下一次绝对不会再对她客气。”岳小娘瞪着眼睛嘟囔着,随即对许安笑道:“许大哥,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下山了?听说鞑子已经全部退走了呢!”
点了点头,许安环顾附近期盼着的众人道:“没错,我们也该准备离开了。眼下鞑子已经退兵,我打算去寻找卢象升卢大人。卢大人奉旨而来,将义父安全的交到他的手里,我才能放心。”
说完,许安转身走进了屋里。
屋内依旧有些昏暗,孙承宗依旧闭目躺在床上。在床边,张兴文有些焦虑的模样。见许安进来,张兴文忙站起来。
对张兴文笑笑,许安问道:“兴文,吴大人在里面做了些什么?”
表情有些气愤,张兴文道:“少爷,那个吴三桂不是什么好人。虽然孙大人没有醒,但是吴三桂还是凑到孙大人耳边说了很多的话。他说高阳城已经完全被鞑子毁了,里面死了很多的人。孙大人的亲人现在还在鞑子的手里,尚不知道生死。吴三桂说……说这些都是孙大人的错!”
“什么?该死的混蛋!”瞪着眼睛,许安握紧了拳头。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吴三桂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为什么要将这些告诉孙承宗?这不是要逼死这个可怜的老人嘛?
吴三桂到底是什么意思,许安怎么也想不明白。
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许安的眼神变得冰冷。看看孙承宗又看看张兴文,许安轻声道:“吴三桂还说什么了?另外,义父有没有什么动静?”
“这个……”低下头,张兴文低声道:“吴三桂还说……说孙大人自甘堕落,找了一个没用的家伙当儿子,当替罪羊……少爷,你不要听他那么说啊!你的本事,我们和孙大人都是知道的。”
“哼!”冷哼一生,许安白了张兴文一眼道:“少罗嗦,我不傻。义父呢,他有没有什么动静?”
张兴文摇了摇头,许安也就放了心。
索性孙承宗还在昏迷状态,希望他没有听到吴三桂的这些话才好。这个该死的混蛋,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大明的官员,难道一个个都是这个样子吗?内斗?或者……
想着,许安静静的坐在了床沿。静静的看着脸色苍白的孙承宗,许安满心都是苦涩。
从过去到现在做了那么多,居然没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这算什么?辛苦那么多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大明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好不容易才救下孙承宗,眼下竟是没完了还!鞑子想要他死,连明朝的官员也容不下这个老人么?
在心里,许安其实很清楚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这个时候,朝廷首辅杨嗣昌正打算与满清鞑子议和,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大多数官员,甚至镇守辽东的高起潜等人都持赞同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一力主战的孙承宗、卢象升等人自然成了众人的眼中钉。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二人才会枉死。
毕竟鞑子入关是所有人都预料到的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崇祯皇帝没有派兵去保护自己的老师?偏偏等到孙承宗壮烈牺牲的消息传来后,这才派兵报仇?说是报仇,为什么卢象升只有一部偏师,连援军都见不到一个?换个说法,分明是崇祯皇帝继续派卢象升前来送死?
如果这么想的话,也许一切也就说的通了。周世显为什么会敌视许安?吴霓裳会胆大到直接在许安的手下面前动手?为什么吴三桂一副要逼死孙承宗的动作?
因为他们都知道,朝廷上下已经决定了,孙承宗必须死。这么一来,许安这个所谓的义子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还真打的好算盘啊!和鞑子议和,不异于与虎谋皮。”许安冷笑一声,身体却有些无力。闭着眼睛靠着床沿,许安对张兴文挥了挥手道:“兴文,别管我。休整一会儿就要离开了,你也去给兴霸帮帮忙。去吧!”
点点头,张兴文满脸迷惑的离开。朝廷里的阴谋对这个年幼的孩子而言,一切都还太遥远太不可思议。
如果让张兴文知道他认真学习打算报效的朝廷竟然是这个样子,他还有兴趣继续读书么?
许安冷笑一声,却看见孙承宗有些茫然的睁开了眼睛。
“义父,你没事吧。”许安凑过来握住孙承宗冰冷的左手,骨瘦如柴的感觉让许安心里一阵黯然。
孙承宗为大明心力交瘁,没想到林到头来却要遭遇如此的结局。
“咳……咳……”剧烈咳嗽两声,孙承宗眼睛里没有丝毫的身材。一动也不动,孙承宗嘴唇嘟囔着:“为什么会这样?我一辈子为朝廷呕心沥血,为什么最后却会遇到这样的事?家也毁了,眼下连国也要亡么?”
摇头,许安鼓励孙承宗道:“义父,不会的。大明还有千万将士、亿万百姓,怎么可能就这么灭亡?”
“呵呵……”笑笑,孙承宗闭上眼睛。
半晌,孙承宗忽然道:“许安,你后悔么?为我做了那么多的事,结果却什么也无法改变?”
“怎么会后悔?”笑笑,许安鼓励孙承宗:“我做的是我应该做的事,是我认为正确的事。义父,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杀鞑子怎么说也是在保护百姓!保护您也是如此。我不后悔!”
“呵呵……是么?那高阳的百姓呢?他们也是无辜的。”孙承宗满心都是颓废。
“这……”有些语塞,许安想了想才轻声道:“义父您忘记了么?那天晚上,全城的百姓们是怎么说的?他们的觉悟比朝廷里那些混蛋要高的多,义父您应该为他们而感到自豪才是!”
最后,许安总结道:“义父,您也说了高阳的百姓了。大家是为什么付出?是为了义父你啊!所以无论如何,哪怕只是为了高阳的百姓,我们也要坚持下去不是么?义父,忘记吴三桂那个混蛋的话吧。我们去联系卢象升大人,相信他绝对不会像吴三桂这样混蛋的!不是么?”
“咳……扶我起来,我们回高阳!”
说到高阳的百姓,孙承宗的眼睛里有了神采。就仿佛回光返照一般,孙承宗坐了起来。
“义父……高阳现在……”
“没事的,我很好!”缓缓下床站起来,孙承宗的腰杆挺直。转头对许安笑笑,孙承宗道:“这里离高阳不远,相信在得知朝廷大军到来后,鞑子不会继续在高阳停留的。高阳已经没有鞑子了,我现在就回去!我要去看看高阳的乡亲们到底怎么样了!如果……如果……我哪怕死了都不安!”
听到孙承宗这话,许安无法劝阻。小心翼翼扶着孙承宗,许安低声道:“那卢大人……”
冷笑一生,孙承宗睿智的眼睛里满是神彩:“没事的,我相信吴三桂会帮我联系好卢象升的!哼,那些混蛋巴不得我们两个老东西凑在一起,然后被鞑子杀掉!”
“呵呵……”苦笑着,许安说不出拒绝的话。
……
扶着孙承宗屋子,耀眼的阳光一时间让孙承宗睁不开眼睛。随着微风的吹拂,孙承宗的步伐却是越来越坚定。
在众人惊喜的目光下,孙承宗来到了人群中。这些原仆从军投降而来的汉人们在得知孙承宗的身份后,一个一个都是十分的惊喜。
章秉国有些手足无措的连连用衣角擦着双手,伸出手来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许安低声告诉了这些汉人的身份,孙承宗眼睛一亮,竟是表现的比章秉国还要激动。事后许安才知道,这一百多人,竟然是从过去到现在第一次从鞑子阵营叛逃的汉人。
这么多年了,只有汉人投降鞑子的,从来没有说鞑子那边的汉人再逃回来。不说孔有德、尚可喜那些汉奸头子,就连普通的百姓们也没有过逃回来的。一来是鞑子对汉人看管很严,二来似乎那些人在心里也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宁愿给鞑子当狗都不愿意回来做人。
在知道了鞑子的武力后,也许在他们看来,鞑子迟早要取代明朝的,他们只不过是比其他人更早……
他们失去了汉人的气节。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章秉国等人的投靠才越发让孙承宗感到惊喜。这说明什么?说明其实还是有人看好明朝而不是鞑子……
好吧,其实许安并没有将一切都解释清楚。不过对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是让他多高兴一点吧。
许安想着,看着孙承宗对众人说出了回高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