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了十年,现在时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心情失落到了极点,自己做吴王的时候就封朱标为世子,后来称帝后封为太子,为他找来了当代大儒宋濂为师,后来自己更是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帝王的一言一行,自己可以说对他的期望是如此之大,可是他怎么就这么突然就去世了呢。
将来我要把皇位传给谁呢,朱元璋心理有两个人选,一个是燕王朱棣,朱棣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可以说事众皇子中最出色的,可以他是老四,老二老三全都健在,传位于他于理不合。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小儿子朱权是朕最喜欢的儿子,可是要是传位与他的话他的兄长会心生怨恨,将来对国家长治久安不易。
古之有说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传贤不传爱。传嫡不传庶就是说首先要传皇后生得孩子,皇后没孩子在从别的孩子中选,朱棣和朱权不是马皇后所生,所以他没有继承的资格。还有就是传长不传幼,就是说要传位于皇长子,老大死后那就要传位于老二,朱棣和朱权同样没有资格。传贤不传爱,就是说要传位于贤能的人不能传给自己喜爱的人,这点上朱棣资格是够了,可是他还有众兄弟在他身边虎视眈眈,自己一旦故去的话那这个国家必定四分五裂血流成河。可是要是不尽快找一个人来确立太子的位置怎么能让众皇子安心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朱元璋把坦坦翁叫来了问道:“朕为了选太子之事发愁,不知你可有何事的人选啊?”
坦坦翁回答只有道:“不知皇上有何人选呢?”
“我认为老四朱棣精明干练立为太子”
“陛下不可,废长立幼天下之至不祥也。”
朱元璋问道:“那你说立谁好呢?”
坦坦翁回答道:“皇长孙已经成年,可以立为储君,这样于礼法也和。”
朱元璋一下就明白了:“皇长孙朱允炆的确是个好人选,德才兼备,而且对各位叔叔礼遇有加,将来对自己的叔叔也会很好,好就让自己的孙子接自己的班吧。”
第二天奉天殿上朱元璋对大臣说道:“我准备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你们议议吧。”
地下群臣一看皇上都决定了,让自己议议不过走的形式而已,所以纷纷跪倒道:“臣等附议。”
就这样洪武二十六年已经16岁的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要他常伴左右,学习治国之道。
朱允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5岁的小朋友了,已经十六岁的他现在身高已经有一米七五左右,而且这十一年来朱允炆拜徐达为师,每天学习兵法,骑马射箭,可以说现在已经可以百步穿杨,朱允炆现在要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将来和燕王决一死战,胜则可以皇权一统,败则粉身碎骨。朱允炆每天都殚精竭虑,有几次真想将来把自己皇位让给朱棣算了,自己做个逍遥王爷混混,可是又一想,他要是把皇位让给朱棣的话朱棣这样嗜杀之人非但不会感激自己,弄不好还得把自己给弄死,估计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终身囚禁。
朱允炆获得了皇太孙的位置以后日子就不会像以前那么闲了,每天都要去朱元璋处报到,几乎是从朱元璋起床以后就得跟着朱元璋,除非是朱元璋去**临幸嫔妃,否则朱允炆都都屁颠屁颠的跟在他老人的身后。
这一日上朝,蓝玉请求辞官归隐,蓝雨说自从太子病逝以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请求皇帝收回兵权允许他辞官归隐,这已经是蓝玉第三次请辞。朱元璋问旁边的朱允炆道:“你觉得如何啊?”
朱允炆心想:“考验我啊,你不知道这主意是我给蓝玉出的吧,你晚年嗜杀,谁知道在你身边你哪天心血来潮把蓝玉给处理了到时候我找谁哭去啊。”
想过之后朱允炆道:“皇爷爷,蓝玉是您的卫青霍去病,横扫大漠所向无敌,不过既然他身体不佳可允许回封地静养,保留其官职痊愈后再返回待用。”
朱元璋点点头道:“如此甚佳。”
蓝玉叩头到:“陛下平息大漠乃是全军将士用命,非蓝玉一人之功,请皇上切莫再拿卫大将军和霍骠骑与臣相比,臣实在是愧不敢当啊,臣愿拿出一年的俸禄来赠与那些征战和臣并肩作战死去的战友的遗孀,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听着心里高兴,然后道:“如果我朝多几个像蓝玉这样的忠臣,何愁天下不定啊,来人啊,封蓝玉为梁国公,世袭罔替(因为朱允炆叫蓝玉明哲保身,所以前几次封赏蓝玉为公蓝玉都拒绝了,说功劳都是大家的,自己不能借着大家的光,说陛下给予蓝玉的封赏已经够多了,死也不肯受封)”
蓝玉再次叩头道:“陛下对蓝玉有知遇之恩,蓝玉万死也难报陛下之万一,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走下龙椅,然后扶起蓝玉道:“你能不计较得失朕甚欣慰,但是我朝历来是有功赏,有过罚,这样才能奖罚分明,你已多次拒绝梁国公之位了,要不是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朕亏待手下呢,这次就不要拒绝了。”
“蓝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传旨,封蓝玉为梁国公,加封太子太保。准梁国公返回其封地修养,等病痊愈后返回朝廷待命。”
蓝玉再次叩首谢恩。
朱元璋又对蓝玉一番赞赏,然后对朱允炆说道:“以后治国可以倚重徐达,蓝玉这样的忠臣。”
朱允炆心里道:“你知道什么,还不是我交蓝玉的,让他装成这个样子,而且还要躲着你的锦衣卫我容易吗,不过能够少杀点人总是好的,蓝玉这个样子看来蓝玉案应该不存在了吧。”可是事情的发展缺出乎了朱允炆的预料,同时也告诉了朱允炆这个时代和他前世时候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了。
将来我要把皇位传给谁呢,朱元璋心理有两个人选,一个是燕王朱棣,朱棣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可以说事众皇子中最出色的,可以他是老四,老二老三全都健在,传位于他于理不合。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小儿子朱权是朕最喜欢的儿子,可是要是传位与他的话他的兄长会心生怨恨,将来对国家长治久安不易。
古之有说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传贤不传爱。传嫡不传庶就是说首先要传皇后生得孩子,皇后没孩子在从别的孩子中选,朱棣和朱权不是马皇后所生,所以他没有继承的资格。还有就是传长不传幼,就是说要传位于皇长子,老大死后那就要传位于老二,朱棣和朱权同样没有资格。传贤不传爱,就是说要传位于贤能的人不能传给自己喜爱的人,这点上朱棣资格是够了,可是他还有众兄弟在他身边虎视眈眈,自己一旦故去的话那这个国家必定四分五裂血流成河。可是要是不尽快找一个人来确立太子的位置怎么能让众皇子安心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朱元璋把坦坦翁叫来了问道:“朕为了选太子之事发愁,不知你可有何事的人选啊?”
坦坦翁回答只有道:“不知皇上有何人选呢?”
“我认为老四朱棣精明干练立为太子”
“陛下不可,废长立幼天下之至不祥也。”
朱元璋问道:“那你说立谁好呢?”
坦坦翁回答道:“皇长孙已经成年,可以立为储君,这样于礼法也和。”
朱元璋一下就明白了:“皇长孙朱允炆的确是个好人选,德才兼备,而且对各位叔叔礼遇有加,将来对自己的叔叔也会很好,好就让自己的孙子接自己的班吧。”
第二天奉天殿上朱元璋对大臣说道:“我准备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你们议议吧。”
地下群臣一看皇上都决定了,让自己议议不过走的形式而已,所以纷纷跪倒道:“臣等附议。”
就这样洪武二十六年已经16岁的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要他常伴左右,学习治国之道。
朱允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5岁的小朋友了,已经十六岁的他现在身高已经有一米七五左右,而且这十一年来朱允炆拜徐达为师,每天学习兵法,骑马射箭,可以说现在已经可以百步穿杨,朱允炆现在要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将来和燕王决一死战,胜则可以皇权一统,败则粉身碎骨。朱允炆每天都殚精竭虑,有几次真想将来把自己皇位让给朱棣算了,自己做个逍遥王爷混混,可是又一想,他要是把皇位让给朱棣的话朱棣这样嗜杀之人非但不会感激自己,弄不好还得把自己给弄死,估计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终身囚禁。
朱允炆获得了皇太孙的位置以后日子就不会像以前那么闲了,每天都要去朱元璋处报到,几乎是从朱元璋起床以后就得跟着朱元璋,除非是朱元璋去**临幸嫔妃,否则朱允炆都都屁颠屁颠的跟在他老人的身后。
这一日上朝,蓝玉请求辞官归隐,蓝雨说自从太子病逝以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请求皇帝收回兵权允许他辞官归隐,这已经是蓝玉第三次请辞。朱元璋问旁边的朱允炆道:“你觉得如何啊?”
朱允炆心想:“考验我啊,你不知道这主意是我给蓝玉出的吧,你晚年嗜杀,谁知道在你身边你哪天心血来潮把蓝玉给处理了到时候我找谁哭去啊。”
想过之后朱允炆道:“皇爷爷,蓝玉是您的卫青霍去病,横扫大漠所向无敌,不过既然他身体不佳可允许回封地静养,保留其官职痊愈后再返回待用。”
朱元璋点点头道:“如此甚佳。”
蓝玉叩头到:“陛下平息大漠乃是全军将士用命,非蓝玉一人之功,请皇上切莫再拿卫大将军和霍骠骑与臣相比,臣实在是愧不敢当啊,臣愿拿出一年的俸禄来赠与那些征战和臣并肩作战死去的战友的遗孀,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听着心里高兴,然后道:“如果我朝多几个像蓝玉这样的忠臣,何愁天下不定啊,来人啊,封蓝玉为梁国公,世袭罔替(因为朱允炆叫蓝玉明哲保身,所以前几次封赏蓝玉为公蓝玉都拒绝了,说功劳都是大家的,自己不能借着大家的光,说陛下给予蓝玉的封赏已经够多了,死也不肯受封)”
蓝玉再次叩头道:“陛下对蓝玉有知遇之恩,蓝玉万死也难报陛下之万一,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走下龙椅,然后扶起蓝玉道:“你能不计较得失朕甚欣慰,但是我朝历来是有功赏,有过罚,这样才能奖罚分明,你已多次拒绝梁国公之位了,要不是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朕亏待手下呢,这次就不要拒绝了。”
“蓝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传旨,封蓝玉为梁国公,加封太子太保。准梁国公返回其封地修养,等病痊愈后返回朝廷待命。”
蓝玉再次叩首谢恩。
朱元璋又对蓝玉一番赞赏,然后对朱允炆说道:“以后治国可以倚重徐达,蓝玉这样的忠臣。”
朱允炆心里道:“你知道什么,还不是我交蓝玉的,让他装成这个样子,而且还要躲着你的锦衣卫我容易吗,不过能够少杀点人总是好的,蓝玉这个样子看来蓝玉案应该不存在了吧。”可是事情的发展缺出乎了朱允炆的预料,同时也告诉了朱允炆这个时代和他前世时候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