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南昌的三年,我像一只孤独的鱼,寻找不到适合自己游弋的水域。冬天的南昌,适宜在被窝里,寻找暖和的春天。漂泊了多年的叔叔,在短信里说,他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想家了。故乡固然不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但是却连着我们的血脉。每当母亲打电话问我钱是否够用的时候,我总是轻松地说自己已经找了家教,家里不用再寄钱了。我的父亲继承了祖上吃苦耐劳的品质,在生活的底层摸爬滚打,用泥刀堆砌着一家家温暖的新房。那一次在黄昏里,看到父亲站在脚手架上,握着泥刀,砌着一堵两米多高的墙,踮起脚尖的蓝色裤子穿了许多年了,还是那个颜色,却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我转过身,眼泪却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我咀嚼着生活的孤独的同时,也在我的生活里目睹着和我一样孤独的人群。这几天,我老是梦到家里的父母,梦到自己在梦里哭。海子在《在昌平的孤独》里写道:“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乘坐的13路,开往抚河。在孺子路的交通银行门口,看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用一张破烂的毯子裹着身子,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他的身子单薄,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要把他吹走。这个城市,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流浪者,或抚琴而歌,或跪地而磕,或抱着婴儿而哭。这些潜伏在城市底层生活的人群,像灰尘,在某一天就突然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但他们是灰尘罢了,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从来没有注视过他们的身影,最多有过的是一两个硬币的怜悯。可是这份怜悯也随着假乞丐的出现,消散在人性的冷漠里。公交车,缓慢而沉重地行驶着,它像我的心。
冬天里的鱼儿,我时常是在嘈杂的菜市场看到它们活蹦乱跳的身影。氧气瓶在不停地往鱼箱里输送着氧气,泛点带着鱼腥味的泡沫。那泡沫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色的光泽。在南昌,我仿佛自己就是一只被困在鱼箱里的鱼,苦苦地寻找着一种生命的释然。当我发觉疲乏的冬天在某个安然的夜晚悄然睡去的时候,我想春天就要来临。那时候,必将有乡村的桃花在泥泞小路上开得热热闹闹,诠释着村庄的笑靥。这么一个春天,是潮湿的春天,是诗意的春天,仿佛一曲小令,从唐诗里走来。
当某一个微寒的雨天,我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蹲在被拆迁的房子门口轻轻哭泣时,我萌生起一丝悲凉,这种悲凉浸透着孤独的潮湿味。或许她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童年,但是一切都成了废墟,她也像我一样离开了家,要搬迁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高高的楼房要抹去很多小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没有了树木,没有了河流,也就没有了自然的想象。做家教的时候,那个男孩告诉我,他们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最后一片叶子》。他说他写了以前住的地方,楼下的那个大树,一大群孩子在树下玩耍。而现在树已经被污染了,树上已经没有什么叶子了。他在结尾里写道:“那个大树,将在某个晚上,掉下最后一片叶子,然后,死去。”死去,也是一种孤独。我们也将和树木一样,最后要倒在大地的怀抱里,眼里躺着孤独的眼泪,尚有温度。
深夜,我迟迟不肯睡去。伏案而书,故乡,素色的白纸上,映透着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名词。一盏暖色的灯光,和我一起失眠。我搓了搓冰冷的双手,在纸上怀念起记忆中的故乡。那时候,是七八岁的孩子,我像一只小兽,奔跑着在春天的田野。油菜花开了,金黄金黄的,浓郁的花香,让我眩晕。那时候,我不懂诗意这个词语,我懂得叮咚的溪水在田渠里轻快地流淌,它们多像一群快乐的精灵。我懂得乌黑的燕子衔着泥草,在我家三楼的天花板上,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巢。那巢椭圆形,口朝外。燕子们在经营自己温暖的家,小燕子则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也许是饿了,也许是在用我所陌生的声音和春天一起歌唱。我还懂得多年前的黄昏,独自一人坐在二楼的平顶上,望着不远处的翠竹,池塘和袅袅升起的炊烟。那炊烟是女人柔软的腰,升腾着村庄的温情。像很多次跟人讲起自己的童年一样,我始终把那段在桔林里偷桔子的经历描绘得有声有色。我们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爬进了挂满桔子的果林,展开了大规模的突击运动。最后,是林子里面的狗觉察到了我们的动静。但我们却聪明地躲过了狗的追赶,成功地逃出了林子。手里,口袋里,都是鲜红的桔子,它们像一团团漂亮的火焰至今燃烧着我的记忆。
远离故乡的三年,我时常惦记着某些被遗忘在时间角落里的东西,三四岁住过的老屋,睡过的雕花木床,甚至是倒过洗脚水的天井。可惜,它们都和我越来越陌生了。我甚至不敢去回忆,回忆是种让人伤感的东西。但是我并没有摒弃它们,至少那些温暖的东西让我在异乡不那么孤独。
在南昌,我和大多数求学的人一样,为了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默默地努力着。更多的师兄师姐,走出了这个学校,有些依旧在南昌漂泊,他们也像一只只孤独的鱼。师兄青松在博客里写到自己在南昌的工作经历,每天奔走在报社和出租房之间,经过中山路的时候,突然会想起故乡盱眙,于是孤独之感就会涌上心头。青松在博客写:“平安夜,我的孤独不可言语。南昌的旧街道,让我怀念起盱眙。”浅浅的忧伤里,我似乎读懂了他的孤独。我和他一样,在这个城市里,始终寻找不到一种家的感觉。城市于我,更多的是一种风景和过客的关系。多年以后,我还是能够背出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在南昌,我是一个孤独的过客,一只孤独的鱼。等到春暖花开,我要回到故乡,回到桃花盛开的地方。那里,阳光普照着大地,孩子们在春天的田野里,快乐地奔跑。
我咀嚼着生活的孤独的同时,也在我的生活里目睹着和我一样孤独的人群。这几天,我老是梦到家里的父母,梦到自己在梦里哭。海子在《在昌平的孤独》里写道:“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乘坐的13路,开往抚河。在孺子路的交通银行门口,看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用一张破烂的毯子裹着身子,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他的身子单薄,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要把他吹走。这个城市,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流浪者,或抚琴而歌,或跪地而磕,或抱着婴儿而哭。这些潜伏在城市底层生活的人群,像灰尘,在某一天就突然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但他们是灰尘罢了,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从来没有注视过他们的身影,最多有过的是一两个硬币的怜悯。可是这份怜悯也随着假乞丐的出现,消散在人性的冷漠里。公交车,缓慢而沉重地行驶着,它像我的心。
冬天里的鱼儿,我时常是在嘈杂的菜市场看到它们活蹦乱跳的身影。氧气瓶在不停地往鱼箱里输送着氧气,泛点带着鱼腥味的泡沫。那泡沫在早晨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色的光泽。在南昌,我仿佛自己就是一只被困在鱼箱里的鱼,苦苦地寻找着一种生命的释然。当我发觉疲乏的冬天在某个安然的夜晚悄然睡去的时候,我想春天就要来临。那时候,必将有乡村的桃花在泥泞小路上开得热热闹闹,诠释着村庄的笑靥。这么一个春天,是潮湿的春天,是诗意的春天,仿佛一曲小令,从唐诗里走来。
当某一个微寒的雨天,我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蹲在被拆迁的房子门口轻轻哭泣时,我萌生起一丝悲凉,这种悲凉浸透着孤独的潮湿味。或许她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童年,但是一切都成了废墟,她也像我一样离开了家,要搬迁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高高的楼房要抹去很多小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没有了树木,没有了河流,也就没有了自然的想象。做家教的时候,那个男孩告诉我,他们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最后一片叶子》。他说他写了以前住的地方,楼下的那个大树,一大群孩子在树下玩耍。而现在树已经被污染了,树上已经没有什么叶子了。他在结尾里写道:“那个大树,将在某个晚上,掉下最后一片叶子,然后,死去。”死去,也是一种孤独。我们也将和树木一样,最后要倒在大地的怀抱里,眼里躺着孤独的眼泪,尚有温度。
深夜,我迟迟不肯睡去。伏案而书,故乡,素色的白纸上,映透着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名词。一盏暖色的灯光,和我一起失眠。我搓了搓冰冷的双手,在纸上怀念起记忆中的故乡。那时候,是七八岁的孩子,我像一只小兽,奔跑着在春天的田野。油菜花开了,金黄金黄的,浓郁的花香,让我眩晕。那时候,我不懂诗意这个词语,我懂得叮咚的溪水在田渠里轻快地流淌,它们多像一群快乐的精灵。我懂得乌黑的燕子衔着泥草,在我家三楼的天花板上,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巢。那巢椭圆形,口朝外。燕子们在经营自己温暖的家,小燕子则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也许是饿了,也许是在用我所陌生的声音和春天一起歌唱。我还懂得多年前的黄昏,独自一人坐在二楼的平顶上,望着不远处的翠竹,池塘和袅袅升起的炊烟。那炊烟是女人柔软的腰,升腾着村庄的温情。像很多次跟人讲起自己的童年一样,我始终把那段在桔林里偷桔子的经历描绘得有声有色。我们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爬进了挂满桔子的果林,展开了大规模的突击运动。最后,是林子里面的狗觉察到了我们的动静。但我们却聪明地躲过了狗的追赶,成功地逃出了林子。手里,口袋里,都是鲜红的桔子,它们像一团团漂亮的火焰至今燃烧着我的记忆。
远离故乡的三年,我时常惦记着某些被遗忘在时间角落里的东西,三四岁住过的老屋,睡过的雕花木床,甚至是倒过洗脚水的天井。可惜,它们都和我越来越陌生了。我甚至不敢去回忆,回忆是种让人伤感的东西。但是我并没有摒弃它们,至少那些温暖的东西让我在异乡不那么孤独。
在南昌,我和大多数求学的人一样,为了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默默地努力着。更多的师兄师姐,走出了这个学校,有些依旧在南昌漂泊,他们也像一只只孤独的鱼。师兄青松在博客里写到自己在南昌的工作经历,每天奔走在报社和出租房之间,经过中山路的时候,突然会想起故乡盱眙,于是孤独之感就会涌上心头。青松在博客写:“平安夜,我的孤独不可言语。南昌的旧街道,让我怀念起盱眙。”浅浅的忧伤里,我似乎读懂了他的孤独。我和他一样,在这个城市里,始终寻找不到一种家的感觉。城市于我,更多的是一种风景和过客的关系。多年以后,我还是能够背出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在南昌,我是一个孤独的过客,一只孤独的鱼。等到春暖花开,我要回到故乡,回到桃花盛开的地方。那里,阳光普照着大地,孩子们在春天的田野里,快乐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