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这个话题,我自认为还是有过一些思考,有一点发言权的。然而,当真的坐下来写这篇《关于朋友》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来的尽是些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似乎有关朋友的好话,都让别人给说尽了。索性,就围绕四句格言来展开吧。
第一句:朋友是另一个我。
这句话出自古希腊的芝诺之口。的确,朋友是另一个我。我们只要闭着眼睛回想一下结交过的朋友,就基本上回顾了我们所走过来的路。我们有过几个高尚的朋友,我们就有过充实而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哪怕只误交过一两个损友,我们就一定有过不愿回首的日月。朋友还是一面最容易“泄密”的镜子。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只要把他的朋友圈子摸一下底儿,就能掂量个*不离十。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所交往的朋友身上,照见自己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影子。
小结:什么是友情?《易?系辞》讲得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心如金,言如兰,义结金兰,是谓友情也。
第二句:毋友不如己者。
《论语》里两次讲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毋友不如己者”的前提是接近“忠信”之人(注意:夫子强调的是忠信,而不是势位富厚),目的是见贤思齐,学习贤者的优长,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症结所在。确实,只有同优秀的人交往,才可以见识人性的光辉,才可以汲取他人的长处,才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才可以在做人和学问方面有所长进。据刘向《说苑》记载,孔子晚年对学生子贡和子夏作过一番评价。他说,我死之后,子夏每天都会进步,而子贡每天都要退步。为什么呢?子夏总是跟比自己强的人交游,而子贡则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厮混。事实的确如此。子贡虽然天分比子夏高,但学术成就却远远不及子夏。岂止子贡,孔门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唯子夏于诸经独有书”,就连后世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梁传》的作者公羊高与?梁赤,也是子夏的门人弟子。
小结:人生短,学问长,谁有多少时间经得起厮混呢?
第三句:再没有比交友不慎为害更深的了。
英国人丘尔契一定是吃够了朋友的苦头,才甩出了这句沉痛而又沉重的话。我的母亲曾对我说:“儿哪,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知心的人才害了那知心的人呀!”在我们周围,既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朋友,也有向朋友两肋插刀的朋友。我并不赞成无原则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过,我更加鄙夷那些“面结口头友,肚里生荆棘”的所谓朋友。他们往往一边标榜自己如何如何起死人、肉白骨,恩重如山够朋友,一边又对由于这样那样原因分手的朋友大打出手,大张挞伐,深文巧诋,口诛笔伐。你越是本着“君子交恶,不出恶言”的原则隐忍退让,他越是得胜的猫儿欢似虎,调动一切消极因素,对你围追堵截,赶尽杀绝。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所以杀伤力极大,别人会说,瞧,连朋友都那样说他,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小结:小人口如蜜,转眼是仇人。失去损友,乃不幸中之万幸。
第四句:掌权的朋友是失去的朋友。
美国人亚当斯·亨利的这句名言,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是一定具有典型性。本来,人一旦手握权柄,既炙手可热,又高处生寒,心态忽热忽冷,耳目失“聪”失“明”,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朋友这面“镜子”的。可是事实上,官场中人多的是朋党,少的是朋友。再加上某些人一朝得势,便自我感觉特别良好,除了在顶头上司面前点头哈腰,不管对谁都要作官人,摆官架,打官腔,说官话。他们不但忘记了盐从哪里咸,醋从哪里酸,甚而连自己姓甚名谁,能吃几碗干饭也搞不明白了。谁愿意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呢?一位漫画家对我讲过,他亲眼看着一个朋友过电影似地飞黄腾达节节高升,从一个机关干事一口气做到某一级官员,由于位高权重,“能量”急剧膨胀,突然间变得哼哼哈哈不会说人话了。说来也怪,前不久这位官人退下来了,立马现了原形,又变得说人话有人味儿了。
小结:噫!是什么力量使人“异化”成了这般模样?
常听人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有些朋友是断断靠不得的。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朋友两个字是大有讲究的:朋友的“朋”字是由两个“肉月”组成的,那是两块一样粗细一样高的肉啊;朋友的“友”字,则是“施以援手”之意。如果哪天“两块肉”变得不同粗细不同高,“朋”字就变成了“明”字,瓜清水白,泾渭分明,“朋”之不存,“友”将焉附?此类人的交友原则,强调的是等价交换或利用价值,只有永恒的利用,没有永远的朋友或问: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朋友,这世上有吗?有,但不多。所以鲁迅先生才饱蘸深情地为他的好友秋白写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第一句:朋友是另一个我。
这句话出自古希腊的芝诺之口。的确,朋友是另一个我。我们只要闭着眼睛回想一下结交过的朋友,就基本上回顾了我们所走过来的路。我们有过几个高尚的朋友,我们就有过充实而有品质的生活;我们哪怕只误交过一两个损友,我们就一定有过不愿回首的日月。朋友还是一面最容易“泄密”的镜子。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只要把他的朋友圈子摸一下底儿,就能掂量个*不离十。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所交往的朋友身上,照见自己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影子。
小结:什么是友情?《易?系辞》讲得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心如金,言如兰,义结金兰,是谓友情也。
第二句:毋友不如己者。
《论语》里两次讲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毋友不如己者”的前提是接近“忠信”之人(注意:夫子强调的是忠信,而不是势位富厚),目的是见贤思齐,学习贤者的优长,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症结所在。确实,只有同优秀的人交往,才可以见识人性的光辉,才可以汲取他人的长处,才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才可以在做人和学问方面有所长进。据刘向《说苑》记载,孔子晚年对学生子贡和子夏作过一番评价。他说,我死之后,子夏每天都会进步,而子贡每天都要退步。为什么呢?子夏总是跟比自己强的人交游,而子贡则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厮混。事实的确如此。子贡虽然天分比子夏高,但学术成就却远远不及子夏。岂止子贡,孔门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唯子夏于诸经独有书”,就连后世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和《?梁传》的作者公羊高与?梁赤,也是子夏的门人弟子。
小结:人生短,学问长,谁有多少时间经得起厮混呢?
第三句:再没有比交友不慎为害更深的了。
英国人丘尔契一定是吃够了朋友的苦头,才甩出了这句沉痛而又沉重的话。我的母亲曾对我说:“儿哪,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知心的人才害了那知心的人呀!”在我们周围,既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朋友,也有向朋友两肋插刀的朋友。我并不赞成无原则的“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过,我更加鄙夷那些“面结口头友,肚里生荆棘”的所谓朋友。他们往往一边标榜自己如何如何起死人、肉白骨,恩重如山够朋友,一边又对由于这样那样原因分手的朋友大打出手,大张挞伐,深文巧诋,口诛笔伐。你越是本着“君子交恶,不出恶言”的原则隐忍退让,他越是得胜的猫儿欢似虎,调动一切消极因素,对你围追堵截,赶尽杀绝。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所以杀伤力极大,别人会说,瞧,连朋友都那样说他,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小结:小人口如蜜,转眼是仇人。失去损友,乃不幸中之万幸。
第四句:掌权的朋友是失去的朋友。
美国人亚当斯·亨利的这句名言,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是一定具有典型性。本来,人一旦手握权柄,既炙手可热,又高处生寒,心态忽热忽冷,耳目失“聪”失“明”,很难听到真实的声音,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朋友这面“镜子”的。可是事实上,官场中人多的是朋党,少的是朋友。再加上某些人一朝得势,便自我感觉特别良好,除了在顶头上司面前点头哈腰,不管对谁都要作官人,摆官架,打官腔,说官话。他们不但忘记了盐从哪里咸,醋从哪里酸,甚而连自己姓甚名谁,能吃几碗干饭也搞不明白了。谁愿意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呢?一位漫画家对我讲过,他亲眼看着一个朋友过电影似地飞黄腾达节节高升,从一个机关干事一口气做到某一级官员,由于位高权重,“能量”急剧膨胀,突然间变得哼哼哈哈不会说人话了。说来也怪,前不久这位官人退下来了,立马现了原形,又变得说人话有人味儿了。
小结:噫!是什么力量使人“异化”成了这般模样?
常听人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有些朋友是断断靠不得的。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朋友两个字是大有讲究的:朋友的“朋”字是由两个“肉月”组成的,那是两块一样粗细一样高的肉啊;朋友的“友”字,则是“施以援手”之意。如果哪天“两块肉”变得不同粗细不同高,“朋”字就变成了“明”字,瓜清水白,泾渭分明,“朋”之不存,“友”将焉附?此类人的交友原则,强调的是等价交换或利用价值,只有永恒的利用,没有永远的朋友或问: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朋友,这世上有吗?有,但不多。所以鲁迅先生才饱蘸深情地为他的好友秋白写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