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
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南朝梁、南朝陈等。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以后,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例如,北齐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间。另外还规定了赋税。
北齐特别是其后期的统治者,自皇帝至各级官吏,多昏庸残暴,狗马鹰亦得加封官号,赋敛日重,徭役日繁,造**力竭尽,府库空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表面化。
此外,魏收于此时编写了魏书。
编辑本段]起始:高欢在魏末起义中崛起
家境贫寒落草为寇
高欢,字贺六浑,渤海蓨人(今河北景县)。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的太守。后来的三位先祖又仕慕容氏燕国。他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国时降附魏朝。他爷爷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到他父亲高树生时早已家世沦落,树生又是个“性通率”、“不事产业”、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高欢的少年时代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由于自小生长于边镇,周围都是鲜卑军人,高欢是个完全鲜卑化的汉人,终日舞枪弄棒。直到他和鲜卑族的老婆结婚,才从女方的嫁妆中得到匹马,有马才有在边镇队伍中当队主(班长)的资格。当时没什么人对这个破落户子弟感兴趣,惟有镇将段长觉得高欢相貌不凡,资质卓异,对他说:“你有康济时世的才能,这辈子不会白活!我这岁数见不到你发达了,希望你日后能照顾我的儿孙。”当时这几句小小的鼓励,高欢一生不忘。等他掌握魏朝国柄后,追赠段长为司空,并提拔段长的儿子段宁为官。
讲起高欢,必须先讲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而筑的六个军镇。自西向东,有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民族的入侵,专门派鲜卑族兵马长年驻守于此。六镇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或是内地犯罪官民被发配到这里来或是早期军事贵族。魏朝早期对边将待遇不错。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快速汉化,王公朝士多以清流自居,六镇兵民不仅被边缘化,还受到朝贵的鄙视和轻蔑。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无粮可食,请示镇将开仓放粮。镇将不准许。兵民忍不无忍,聚众杀镇将起义,六镇大乱。524年,沃野镇破六韩拨陵(匈奴族)起义,声势浩大,席卷边城。北魏大惊,联合柔然一同镇压,击杀破六韩拨陵,把二十多万被俘兵民全部安置到河北一带。河北本来连年水旱灾害不断,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俘囚,矛盾激化,反叛不断,接连有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等镇兵镇将的起义,且相互兼并攻杀,乱成一团。最后,这些起义、叛乱皆为魏朝权臣尔朱荣的势力所镇压。高欢早期混迹于起义队伍中,后认为其不能成事遂投靠尔朱荣并得到其信任,被提拔为尔朱荣的卫队长(都督)。
精明善谋乘乱而起
尔朱荣在其鼎盛时期有一次忽然问左右:“哪天我死了,谁能够做军中统帅呢?”周围人都回答:“尔朱兆”。尔朱荣不以为然。他说:“尔朱兆虽然勇猛善斗,但能统领的人马不过是三千左右,军马多些他就乱了阵法。能代我统军的,只有贺六浑(高欢)。”虽然英雄识英雄,惶惶相惜又相戒。对高欢产生疑戒心后,他一方面指醒尔朱兆要暗加提防,一方面把高欢远调为晋州刺史。不久,尔朱荣为魏庄帝诛杀,尔朱家族纷纷乘兵反叛朝廷,身为一方之将的高欢审时度势,又打上了尔朱氏领下降兵的主意。
六镇造反地降兵大多是鲜卑人。还有不少汉人、匈奴人、高车人、氐人、羌人。他们被迁置于河北后。不断受到尔朱氏契胡兵士地凌暴。屡屡造反。大小二十六次。被杀过半。仍造反不已。刚刚缢死魏庄帝、掌握魏国朝政地尔朱兆(尔朱荣侄子)对此感到头痛。向高欢咨询意见。高欢回答:“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不能每次都杀掉大批地兵士。”尔朱兆觉得建议很好。就问谁能去当统领。一席饮酒地贺拨允在建议。让高欢去统领六镇降兵。高欢佯装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门牙落地。骂道:“太原王(尔朱荣)活着地时候。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听尔朱兆王爷地。你是什么东西。王爷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很感动。觉得高欢忠心耿耿。就趁酒劲宣布高欢为六镇降兵地统军。高欢心中大喜过望。一直以来在尔朱氏手下混事。缺地就是自己能直接指挥地军队。天假其便。出了贺拨允这个大傻冒给自己提名。尔朱兆又喝酒过量。发出这么一个命令。恐怕尔朱兆酒醒后后悔。高欢出大营后马上宣令:“我受命统管镇兵。都到汾东受我号令。”立刻驰奔阳曲川。建立统军大营。六镇降兵一向厌恶尔朱氏和他手下地契胡兵士。极短时间内就奔赴高欢处集合完毕。
不久。高欢上书尔朱兆。表说山西霜旱灾多。兵士没有粮食。请求移师山东。解决军粮问题。高欢本意是远离尔朱兆。摆脱他地威胁和控制。尔朱兆长史慕容绍宗见书立即劝道:“不可!现在四方乱起。人怀异望。高公雄才盖世。又握兵于外。正如借蛟龙以**。再也不能控制他了。”尔朱兆勇而无谋。说自己和高欢是拜过把子地兄弟。慕荣绍宗说:“亲兄弟尚不可信。何况是把兄弟!”尔朱兆大怒。把慕容绍宗关进牢房。下令高欢移军山东。高欢率军自晋阳出发。中途遇见尔朱荣地老婆带着大车小车地财物从洛阳返山西。又有好马三百匹。就派兵把马匹全都抢为已有。尔朱兆听婶子哭诉后大怒。忙把慕容绍宗放出来问计。慕容绍宗说:“高欢现在还跑不掉。”于是尔朱兆自己亲率军队追赶。追至襄垣。恰值漳水暴涨。高欢隔河拜谢:“我借公主马(尔朱荣地老婆获封为北乡长公主。不是魏朝宗室女)是为了用来抵御山东盗贼。如果您相信公主地谗言。我就过河受死。只怕您把我杀了。我属下这些人马上就叛亡而去。”尔朱兆胆大无脑。策马渡水。与高欢在营帐间坐定。抽出佩刀给高欢。伸出脖子让高欢砍。高欢大哭。诉说尔朱家族对自己地恩惠和自己地忠心。于是两个人欢饮极醉。又杀白马盟誓。夜间。高欢属下尉景埋伏壮士要杀掉尔朱兆。高欢马上阻止:“现在杀了尔朱兆。他地党羽一定奔归聚结报仇。我们马少兵饥。不能相敌。如果有英雄趁机而起。将成大祸。尔朱兆凶悍无谋。还是放了他好。”转天早晨。尔朱兆归营。又下令让高欢渡水过到他地大营。高欢也想壮着英雄胆过去。被部将孙滕劝止。尔朱兆隔河破口大骂。无奈河水奔涌大军又过不去。只得驰还晋阳。高欢回营。到了军中统管兵士家属地念贤那里假意寒暄。念贤是尔朱兆安插在高欢营中地心腹。用以监视高欢。高欢坐下后就夸念贤腰中宝刀漂亮。取来观看。念贤不知是计。递刀与高欢。高欢随手一刀。消除了尔朱氏在军中最后一个钉子。
高欢到山东后。严肃军纪。秋毫无犯。每过麦地。自己下马拉住缰绳。当地人民非常欢喜。受到拥戴(这和《三国演义》中曹操地表演同出一辙)……高欢尚不知自己属下对尔朱氏控制地魏朝有多么忠心。他还不敢明挑和尔朱氏决裂。为了让属下军人无路可退。和他一道起兵。他想出一计——他派手下人伪造尔朱兆地军令。下令高欢所率六镇降兵全部要回山西。作为契胡军人地部曲去攻打稽胡。本来六镇降兵就一直饱受尔朱氏契胡兵地欺凌。现在要被征发去当契胡人地奴兵。都有生不如死地感觉。高欢假装军命严急。从军中简选万余兵士。马上催促出发。部将孙滕和尉景也假装为士兵请命。宽缓五日。士兵又忧又惧。高欢接着又假意再宽缓五日行期。待到六镇军士地惊恐酝酿得差不多。火候正好。高欢作为统帅。与这支万余人地先遣军举行告别式。他自己也泪落如雨。作出一副万般无奈地样子。即将踏上去山西之路地士兵一片嚎哭之声。悲从中来。惊天动地。高欢叹息一声。说:“我和你们都是镇户出身。一家人呵。现在西去打仗。肯定得死!迟误军期。到目地地后也得死;发配给契胡人当部曲。还得死!总之。都是死路一条。我们该怎么办呢?”士兵在下马上齐呼:“只有造反!”高欢很焦急地样子。“造反是不得已地事情。谁能带头呢?”将士雀呼。共推高欢。高欢一副万不得已。为众担罪地样子。踌躇再三。他对六镇降兵说:“你们这些人乡里乡亲很难统驭。想想看。葛荣有百万之众。就是没有军规战纪。散漫无制。最后难逃败亡。如果你们推我为领军。就不能再象从前一样。不能随意欺负汉人(六镇降兵多为鲜卑人)。不能违犯军令。不然地话。我可不和你们一起造反。”“生死由您做主!”万余军同声呐喊。于是高欢杀牛宰羊。犒赏士兵。在信都起兵。
为了名正言顺。高欢与属下拎出魏朝宗室、渤海太守元朗为帝。532年。高欢初次与尔朱氏交锋。以少胜多。在广河大败尔朱兆。俘获五千多人。尔朱兆、尔朱世隆等人在尔朱荣死后兴兵。杀入洛阳后缢死魏庄帝。立节闵帝。宰制天下。后来一家窝里斗。各怀异心。相互猜阻。忽然之中生出高欢这么个共同地敌人。反而一条心联合起来。尔朱天光从长安出发。尔朱兆从晋阳举兵。尔朱度律发自洛阳。尔朱仲远从东郡赶赴。四路大军共二十万人在邺城汇集。夹洹水列阵。准备和高欢决战。
高欢派封隆之留守邺城。亲自率兵马屯兵紫陌。其时。高欢战马不满两千。兵不过三万。而敌兵有二十万之众。众寡不敌情势之下。高欢用牛驴连系在一起堵塞自家军队地退路。在韩陵一带摆成圆阵。兵无退路。都有必死之心。两军交战在即。尔朱兆立马于阵前责骂高欢反叛尔朱氏。高欢此刻理不亏辞不穷:“本来我们是想一起共同辅佐皇帝。现今天子何在?”尔朱兆策马言道:“永安王(被杀地孝庄帝即位前地封号)枉杀太原王(尔朱荣)。我为报仇才做出这样地事。”高欢大声叱责:“从前我们一同在尔朱荣帐下。你劝他造反地事我都清楚。况且。帝王杀大臣。何报之有!今天我和你恩义断绝!”言毕。两军交战。高欢自领中军前突。大将高敖曹将左军。高欢堂弟高岳将右军。高欢中军迎战不利。被逼后退。尔朱兆军直扑而来。高岳率五百骑兵突前迎敌兵。高欢另外一个将领斛律敦收拾败退四散地兵士重整旗鼓从尔朱兆后面又扑上去。大将高敖曹自率一千多骑兵横击而入阵中。尔朱兆军大败。败逃之际。尔朱兆对慕容绍宗捶胸大叫:“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此后。高欢立魏朝宗室元修为皇帝。即北魏孝武帝。
五月,元修鸩杀节闵帝(时年三十五)。又杀曾经为帝的安定王元朗、东海王元晔。又杀孝武帝叔父汝南王元悦。
魏朝孝武帝纳高欢女儿为皇后。高欢成为国丈。
转年,尔朱家族最后一个漏网之鱼尔朱兆在秀容兵败,被逼自缢。尔朱氏最后一个钉子被拔掉。尔朱兆大将慕容绍宗携尔朱兆妻子及余众归降,高欢以其忠义,待其甚厚。他深知“各为其主”的道德,并未因从前慕容绍宗向尔朱兆进言要杀自己而记前嫌。
宰制朝廷魏裂东西
原属节闵帝臣下、又奔抢回洛阳杀光尔朱氏党羽的斛斯椿见到高欢势力强大,心中很不舒服,他与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和王思政一同劝说孝武帝除掉高欢。斛斯椿重新安排宫内都督人选,增加侍卫人数,选出数百骁勇武士担任孝武帝的近卫军。皇帝又多次以出猎为名,与斛斯椿排兵步阵,互相密谋。又派人与在外拥兵的贺拨岳、贺拨胜兄弟暗中联络,准备内外响应。魏朝司空高乾本是高欢的死党,孝武帝想收买高乾以为已用,借一次在华林园宴饮的机会忽然要与高乾拜盟结为兄弟。由于事出忽然,高乾来不及多想,表示自己“以身许国,不敢有二心。”而后见到孝武帝增加武卫,又屡屡交结外臣贺拨岳等人,知道事变即将发生,暗中劝高欢准备。高欢把高乾召至并州面议,高乾就劝高欢自立为帝。高欢当时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拒绝了高乾的提议。高乾在都城朝廷里夹在两派之间很难受,于是密启高欢要求外派,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孝武帝获悉高乾要外任为官,害怕他泄漏自己密图高欢的事,就先发制人,诏告高欢说高乾与自己立过盟誓,反复两端。高欢得知高乾与孝武帝盟约一事也很生气,就把高乾与自己以往的来信给魏帝。元修手持证据,把高乾召至殿上质问。高乾被双方所卖,这位自少就“性明悟、俊伟有智略”的河北豪杰也无计可施,说:“陛下您自立异图,现在反过来说为臣我反复。人主加罪,无话可说!”于是赐死。孝武帝又派人去杀高乾的弟弟高敖曹。高敖曹劫夺诛杀自己的敕令,带领十几个人奔晋阳投奔高欢。高欢与他抱头痛哭,大叫“天子枉杀高司空。”高乾另一个弟弟高行密也投奔高欢。借皇帝之刀杀人之兄,而又能获得被杀者二弟的尊信,高欢手腕之高,由此可见一端。
534年,魏孝武帝准备率军攻伐驻扎在晋阳的高欢,下诏戒严,声称要南伐梁国。又和斛斯椿征发河南诸州兵马,在洛阳近郊进行大阅兵。为了麻痹高欢,他密诏给高欢说要带兵攻打关西的宇文泰和贺拨胜。高欢何等人,他马上回复,说自己属下五路兵马共二十二万已出发,助援皇帝征讨,并清除朝中奸佞,实际上是讲明了我已带兵赶赴洛阳要和你争个高下。孝武帝此时不得不和高欢摊牌了,他以宇文泰为关西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赐以公主为妻。又下诏宣示高欢的罪恶,两人从此公开绝裂。高欢宣示自己的军队说;“孤以尔朱擅命,建大义于海内,奉戴主上,诚贯幽明,横为斛斯椿构谗,以忠为逆。今表南迈,诛椿而已。”以高敖曹为先锋,浩浩荡荡而来。宇文泰也发檄各地声言高欢罪恶,从高平出发到弘农屯军。贺拨胜屯军汝水。两人都观望待变。534年7月,魏孝武帝亲帅十万军队屯于河桥,以斛斯椿为前驱列阵于邙山之北。斛斯椿请两千兵马趁夜渡黄河趁高欢立脚未稳进行偷袭。孝武帝开始时觉得此计很好,黄门侍郎杨宽劝道:“现在这紧急关头把兵权给别人,恐生他变。万一斛斯椿渡河偷袭成功,那可是灭掉一个高欢又生出另外一个高欢啊。”孝武帝闻言马上下令斛斯椿停止发兵。斛斯椿叹息道:“皇上不用我计,真是天意不兴魏室。”在关中附近的宇文泰也听到风声,对左右讲:“高欢数日内急行军八、九百里,疲军迎敌,是兵家大忌,正好乘其疲惫奇袭。当今皇上以万乘之尊御驾亲征,不主动出击渡河决战,反而沿河据守,很是失策。而且长河万里,只要一个地方被突破,必败无疑。”
两军未交锋,孝武帝一方已有贾显智、田怙等人暗中约降,高欢很快就率军渡河。魏孝武帝慌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有的讲要奔依梁国,有的讲南依贺拔胜,有的讲西投宇文泰,有的讲守洛口死战,众口纷纷,不能定夺。朝臣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从军中跑至孝武帝处,欺骗皇帝说高欢军队已经逼近。孝武帝又惊又急,一面派人召斛斯椿还军,一面带着几个本家王爷率五千兵马准备出逃。
高敖曹为兄高乾报仇心切,帅劲骑追孝武帝一直到陕西,终于没有赶上一路狂逃的皇帝。孝武帝一路饥渴困顿,缺粮少食,最后在长安东阳驿遇见帅兵迎驾的宇文泰。高欢自晋阳发兵以来,给皇帝上了四十多封奏表,都没有答复。他还亲自帅兵追赶孝武帝,目的是把皇帝追回以掩盖逐君出逃的过错,最终没有实现此愿。无奈,高欢回洛阳后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时年十一。当时清河王元檀自己已经准备好当皇帝,高欢很看不惯他出入警跸(皇帝才有的礼仪)以皇帝自居的丑态,同时也为了便于控制,就选择了这么个少年推上帝位。从此,魏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编辑本段]东魏高欢与西魏宇文泰的争霸
两魏五战英雄辈出
魏孝武帝果然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史载孝武帝闺门无礼,有堂妹三人皆不令出嫁,名义封为公主,在宫中实际上充当嫔妃。其中一个平原公主元明月最受他宠爱。宇文泰怂勇西魏元姓诸王把平原公主从孝武帝身边抢出来杀掉,以消**之丑。孝武帝恨恨不平,美人被夺,悲愤可知,他不时在宫内弯弓搭箭,或以刀砍击桌案,宣泄不平,言语之间也掩饰不住对宇文泰的恨意。宇文泰在皇帝身边耳目甚多,闻此也做事干脆,派人把毒药放进孝武帝酒里,毒死了这位很有主见的皇帝,史书记载如此,不过相信宇文泰不会为此等有伤风雅的小事而如此大动干戈,终究还是权力的争夺。随之,他立平原公主的亲哥哥元宝炬为帝。
宇文泰,字黑獭,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其父宇文肱最早是六镇叛军中鲜于修礼的将领。其父战死唐河后,宇文泰又加入葛荣军。尔朱荣击灭葛荣后,喜欢他的骁勇善战,授他为统军一职。高欢灭尔朱氏后,他受贺拨岳之托去并州查看虚实,高欢见他身长八尺,垂手过膝,相貌非常,想留下他为自己效力。宇文泰固请返军复命,高欢犹豫中允许他回去。过后马上反悔,想杀掉宇文泰以绝后患,追至关口也未赶上,正如项羽不杀刘邦、曹操放走刘备、桓玄容纳刘裕。
高欢换掉皇帝后,又觉洛阳西近西魏,南近梁国,就决定迁都邺城。命令下达后,三日即行,四十万户民众狼狈就道。又任命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此人就是尔朱荣被杀后不顾妻子随尔朱荣一家逃跑的那位流氓文人。他又劝尔朱世隆反攻洛阳,魏孝武帝之死,究其根由实出其谋),高隆之为右仆射,高岳为侍中,孙滕留守邺城,共执朝政。
小关之战
536年,高欢率大军造三座浮桥,在蒲坂准备抢渡黄河。第一次东西魏大战小关之战拉开序幕。宇文泰确实是独具慧眼,他对诸将说:“高欢三面围住我军,搭建浮桥表示他要过河进击,实际上是想吸引我军注意力,使窦泰从西进军两面夹功我们。窦泰是高欢一员骁将,屡战屡胜,将士必起骄心,我们发奇兵先击窦泰,高欢则不败而败。”诸位将领都不以为然,认为高欢近在眼前,不战不防反而掉头击窦泰,万一出了差错会全军覆没。宇文泰的族侄宇文深与他意见相同,认为如果在蒲坂迎击高欢军,窦泰肯定乘机从反面扑来,双方夹击下一定会失败。他建议选精锐兵骑直出小关(在潼关之左),窦泰性急必来赴战,而高欢行事谨慎,肯定观望,战胜窦泰后再回击高欢,敌军可破。果然,西魏军突至小关,窦泰猝不急防,引兵赴阵,宇文泰从马牧泽中杀出,大破窦泰,东魏兵死伤殆尽,窦泰自杀。由于黄河冰薄,人兵辎重无法过去,只能撤毁浮桥回军。西魏军从后追击,高欢殿后的大将薛孤延一战之中砍坏十五把钢刀,战事异常惨烈。双方第一次交手,以高欢失败告终。
沙苑之战
公元537年,高欢自己带兵二十万自壶口出发赶往蒲津。第二次东西魏大战(沙苑之战)开始。宇文泰由于关中旱灾大饥,带着不到一万的军马在恒农谷仓休整了五十多天,好容易才让饿得几乎皮包骨的军士歇缓过来。听说高欢渡河来战,赶忙入关准备。高敖曹带三万兵马就把桓农团团围住。高欢的参谋劝说道:“西魏贼兵连年饥荒,所以冒险到陕州来抢仓粟粮食,现在高敖曹已经围住恒农粮仓,粮食运不出去。我们最好分兵诸道,不与敌兵接战,等到麦秋时分,敌方军民饿死大半,宇文泰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们最好别渡黄河。”大将侯景也劝告:“我军几十万士兵一举前来,万一不胜,一时难以集结兵马。不如把大军一分为二,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攻上;前军若败,后军可以接应,到时作为后备队出击迎敌。”高欢为窦泰报仇心切,这两条意见都没有听进去,自蒲津渡过黄河前进。
宇文泰到了渭水南岸,征召的诸州兵马都没有到位。他手下诸将以为众寡悬殊,建议待高欢军队再往西行后才出兵相会。宇文泰坚持不可:“高欢如果到了长安,肯定人情民心全都会降服于他。现在趁他远来新到,正好一举可以击破。”于是造浮桥渡渭河,令军士精装带三天粮食,踞高欢军六十里屯军。又派手下将领达奚武带三个骑兵化装成东魏军士,傍晚混入高欢营内侦知军中口令,昂首扬鞭,假装成督察官,各个军营都转了一圈,看见有衣冠不整或不遵法纪的高欢兵士,还上前举鞭乱打一顿,转了个通宵,查明高欢军中一切部署后才返回营中复命。
高欢得知宇文泰兵到,引兵会敌。宇文泰手下李弼认为敌众我寡,不能平地置阵,可在十里以外渭曲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埋伏。宇文泰觉得此计可行,命令军士都偃旗息鼓,埋伏在芦苇丛中,听见鼓声就一齐冲出。高欢部下都督斛律羌举劝说:“宇文泰只想决一死战,就象个疯狗一样,豁上命也要咬人。渭曲芦苇茂密,泥泞不堪,士兵交战用不上全力,不如与其相持,再暗中派精兵掩袭长安,端掉敌军的老窝,如此则宇文泰必可生擒。”高欢听说渭曲芦苇丛生,灵机一动,“放把大火把敌军烧死,怎么样?”一向精明的侯景这时出了个馊主意,认为:“应该生擒宇文泰宣示百姓,如果他被烧成焦炭,谁会相信我们真的大胜呢。”躇踌之间,高欢大将彭乐盛气请战,大声嚷嚷道:“我们人多势众,百人擒一,还怕不打胜仗吗?”于是高欢下令进击。东魏兵望见西魏兵寥寥无几,个个贪功冒进,应有的战阵散不成形。西军相交之际,宇文泰亲自擂响鼓号,埋伏于芦苇丛中的兵士奋身挺兵而起,李弼师一支铁甲骑兵又从侧面突出横击,东魏军队被截成两段,军卒大恐。李弼的弟弟李标是个小个子,勇奋异常,每次跃马陷阵时都隐伏于马背上左劈右砍,东魏兵只要看见他那匹好像是“无人驾驶”的马匹就惊呼“避开这个小个子”。宇文泰远处望见,对左右叹道:“胆略如此,何必八尺之躯!”其下征虏将军耿贵也是武艺绝伦,每次入阵一圈身上的铠甲袍裳全被敌人鲜血染得透红。宇文泰说:“观其甲裳,就知杀了不少敌人,何必数首级论功呢。”高欢将领也不是草包。大将彭乐深入西魏阵中,被数根长予刺得肠子都流出来,他用手把肠子填回腹内又抡枪再战。看见军伍散乱,高欢想先收兵集结后再出击。点名官过了一会回来,禀告说:“众营皆空,兵士死散,没人应答。”高欢不甘心,还在犹豫。大将斛律金劝说:“众心离散,不可复用,我们应该立即奔往黄河以东。”高欢据鞍叹息不动,斛律金以鞭击打战马,一行人逃走,到了河边差点没找到船,狼狈渡河。此战下来,高欢丧甲士八万人,丢弃铠仗十八万。高敖曹闻听败闻,也从桓农撤围,退保洛阳。西魏宇文泰经此一胜,兵精粮足,皆大欢喜。
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南朝梁、南朝陈等。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以后,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例如,北齐取消了受倍田的规定,不过一夫一妇的实际受田数仍相当于倍田,北魏对奴婢受田没有限制。北齐则按官品限制在300人至60人之间。另外还规定了赋税。
北齐特别是其后期的统治者,自皇帝至各级官吏,多昏庸残暴,狗马鹰亦得加封官号,赋敛日重,徭役日繁,造**力竭尽,府库空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表面化。
此外,魏收于此时编写了魏书。
编辑本段]起始:高欢在魏末起义中崛起
家境贫寒落草为寇
高欢,字贺六浑,渤海蓨人(今河北景县)。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的太守。后来的三位先祖又仕慕容氏燕国。他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国时降附魏朝。他爷爷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到他父亲高树生时早已家世沦落,树生又是个“性通率”、“不事产业”、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高欢的少年时代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由于自小生长于边镇,周围都是鲜卑军人,高欢是个完全鲜卑化的汉人,终日舞枪弄棒。直到他和鲜卑族的老婆结婚,才从女方的嫁妆中得到匹马,有马才有在边镇队伍中当队主(班长)的资格。当时没什么人对这个破落户子弟感兴趣,惟有镇将段长觉得高欢相貌不凡,资质卓异,对他说:“你有康济时世的才能,这辈子不会白活!我这岁数见不到你发达了,希望你日后能照顾我的儿孙。”当时这几句小小的鼓励,高欢一生不忘。等他掌握魏朝国柄后,追赠段长为司空,并提拔段长的儿子段宁为官。
讲起高欢,必须先讲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而筑的六个军镇。自西向东,有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民族的入侵,专门派鲜卑族兵马长年驻守于此。六镇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或是内地犯罪官民被发配到这里来或是早期军事贵族。魏朝早期对边将待遇不错。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快速汉化,王公朝士多以清流自居,六镇兵民不仅被边缘化,还受到朝贵的鄙视和轻蔑。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无粮可食,请示镇将开仓放粮。镇将不准许。兵民忍不无忍,聚众杀镇将起义,六镇大乱。524年,沃野镇破六韩拨陵(匈奴族)起义,声势浩大,席卷边城。北魏大惊,联合柔然一同镇压,击杀破六韩拨陵,把二十多万被俘兵民全部安置到河北一带。河北本来连年水旱灾害不断,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俘囚,矛盾激化,反叛不断,接连有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等镇兵镇将的起义,且相互兼并攻杀,乱成一团。最后,这些起义、叛乱皆为魏朝权臣尔朱荣的势力所镇压。高欢早期混迹于起义队伍中,后认为其不能成事遂投靠尔朱荣并得到其信任,被提拔为尔朱荣的卫队长(都督)。
精明善谋乘乱而起
尔朱荣在其鼎盛时期有一次忽然问左右:“哪天我死了,谁能够做军中统帅呢?”周围人都回答:“尔朱兆”。尔朱荣不以为然。他说:“尔朱兆虽然勇猛善斗,但能统领的人马不过是三千左右,军马多些他就乱了阵法。能代我统军的,只有贺六浑(高欢)。”虽然英雄识英雄,惶惶相惜又相戒。对高欢产生疑戒心后,他一方面指醒尔朱兆要暗加提防,一方面把高欢远调为晋州刺史。不久,尔朱荣为魏庄帝诛杀,尔朱家族纷纷乘兵反叛朝廷,身为一方之将的高欢审时度势,又打上了尔朱氏领下降兵的主意。
六镇造反地降兵大多是鲜卑人。还有不少汉人、匈奴人、高车人、氐人、羌人。他们被迁置于河北后。不断受到尔朱氏契胡兵士地凌暴。屡屡造反。大小二十六次。被杀过半。仍造反不已。刚刚缢死魏庄帝、掌握魏国朝政地尔朱兆(尔朱荣侄子)对此感到头痛。向高欢咨询意见。高欢回答:“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不能每次都杀掉大批地兵士。”尔朱兆觉得建议很好。就问谁能去当统领。一席饮酒地贺拨允在建议。让高欢去统领六镇降兵。高欢佯装大怒。起身一拳打得贺拨允满嘴冒血。门牙落地。骂道:“太原王(尔朱荣)活着地时候。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太原王死了。天下事都听尔朱兆王爷地。你是什么东西。王爷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很感动。觉得高欢忠心耿耿。就趁酒劲宣布高欢为六镇降兵地统军。高欢心中大喜过望。一直以来在尔朱氏手下混事。缺地就是自己能直接指挥地军队。天假其便。出了贺拨允这个大傻冒给自己提名。尔朱兆又喝酒过量。发出这么一个命令。恐怕尔朱兆酒醒后后悔。高欢出大营后马上宣令:“我受命统管镇兵。都到汾东受我号令。”立刻驰奔阳曲川。建立统军大营。六镇降兵一向厌恶尔朱氏和他手下地契胡兵士。极短时间内就奔赴高欢处集合完毕。
不久。高欢上书尔朱兆。表说山西霜旱灾多。兵士没有粮食。请求移师山东。解决军粮问题。高欢本意是远离尔朱兆。摆脱他地威胁和控制。尔朱兆长史慕容绍宗见书立即劝道:“不可!现在四方乱起。人怀异望。高公雄才盖世。又握兵于外。正如借蛟龙以**。再也不能控制他了。”尔朱兆勇而无谋。说自己和高欢是拜过把子地兄弟。慕荣绍宗说:“亲兄弟尚不可信。何况是把兄弟!”尔朱兆大怒。把慕容绍宗关进牢房。下令高欢移军山东。高欢率军自晋阳出发。中途遇见尔朱荣地老婆带着大车小车地财物从洛阳返山西。又有好马三百匹。就派兵把马匹全都抢为已有。尔朱兆听婶子哭诉后大怒。忙把慕容绍宗放出来问计。慕容绍宗说:“高欢现在还跑不掉。”于是尔朱兆自己亲率军队追赶。追至襄垣。恰值漳水暴涨。高欢隔河拜谢:“我借公主马(尔朱荣地老婆获封为北乡长公主。不是魏朝宗室女)是为了用来抵御山东盗贼。如果您相信公主地谗言。我就过河受死。只怕您把我杀了。我属下这些人马上就叛亡而去。”尔朱兆胆大无脑。策马渡水。与高欢在营帐间坐定。抽出佩刀给高欢。伸出脖子让高欢砍。高欢大哭。诉说尔朱家族对自己地恩惠和自己地忠心。于是两个人欢饮极醉。又杀白马盟誓。夜间。高欢属下尉景埋伏壮士要杀掉尔朱兆。高欢马上阻止:“现在杀了尔朱兆。他地党羽一定奔归聚结报仇。我们马少兵饥。不能相敌。如果有英雄趁机而起。将成大祸。尔朱兆凶悍无谋。还是放了他好。”转天早晨。尔朱兆归营。又下令让高欢渡水过到他地大营。高欢也想壮着英雄胆过去。被部将孙滕劝止。尔朱兆隔河破口大骂。无奈河水奔涌大军又过不去。只得驰还晋阳。高欢回营。到了军中统管兵士家属地念贤那里假意寒暄。念贤是尔朱兆安插在高欢营中地心腹。用以监视高欢。高欢坐下后就夸念贤腰中宝刀漂亮。取来观看。念贤不知是计。递刀与高欢。高欢随手一刀。消除了尔朱氏在军中最后一个钉子。
高欢到山东后。严肃军纪。秋毫无犯。每过麦地。自己下马拉住缰绳。当地人民非常欢喜。受到拥戴(这和《三国演义》中曹操地表演同出一辙)……高欢尚不知自己属下对尔朱氏控制地魏朝有多么忠心。他还不敢明挑和尔朱氏决裂。为了让属下军人无路可退。和他一道起兵。他想出一计——他派手下人伪造尔朱兆地军令。下令高欢所率六镇降兵全部要回山西。作为契胡军人地部曲去攻打稽胡。本来六镇降兵就一直饱受尔朱氏契胡兵地欺凌。现在要被征发去当契胡人地奴兵。都有生不如死地感觉。高欢假装军命严急。从军中简选万余兵士。马上催促出发。部将孙滕和尉景也假装为士兵请命。宽缓五日。士兵又忧又惧。高欢接着又假意再宽缓五日行期。待到六镇军士地惊恐酝酿得差不多。火候正好。高欢作为统帅。与这支万余人地先遣军举行告别式。他自己也泪落如雨。作出一副万般无奈地样子。即将踏上去山西之路地士兵一片嚎哭之声。悲从中来。惊天动地。高欢叹息一声。说:“我和你们都是镇户出身。一家人呵。现在西去打仗。肯定得死!迟误军期。到目地地后也得死;发配给契胡人当部曲。还得死!总之。都是死路一条。我们该怎么办呢?”士兵在下马上齐呼:“只有造反!”高欢很焦急地样子。“造反是不得已地事情。谁能带头呢?”将士雀呼。共推高欢。高欢一副万不得已。为众担罪地样子。踌躇再三。他对六镇降兵说:“你们这些人乡里乡亲很难统驭。想想看。葛荣有百万之众。就是没有军规战纪。散漫无制。最后难逃败亡。如果你们推我为领军。就不能再象从前一样。不能随意欺负汉人(六镇降兵多为鲜卑人)。不能违犯军令。不然地话。我可不和你们一起造反。”“生死由您做主!”万余军同声呐喊。于是高欢杀牛宰羊。犒赏士兵。在信都起兵。
为了名正言顺。高欢与属下拎出魏朝宗室、渤海太守元朗为帝。532年。高欢初次与尔朱氏交锋。以少胜多。在广河大败尔朱兆。俘获五千多人。尔朱兆、尔朱世隆等人在尔朱荣死后兴兵。杀入洛阳后缢死魏庄帝。立节闵帝。宰制天下。后来一家窝里斗。各怀异心。相互猜阻。忽然之中生出高欢这么个共同地敌人。反而一条心联合起来。尔朱天光从长安出发。尔朱兆从晋阳举兵。尔朱度律发自洛阳。尔朱仲远从东郡赶赴。四路大军共二十万人在邺城汇集。夹洹水列阵。准备和高欢决战。
高欢派封隆之留守邺城。亲自率兵马屯兵紫陌。其时。高欢战马不满两千。兵不过三万。而敌兵有二十万之众。众寡不敌情势之下。高欢用牛驴连系在一起堵塞自家军队地退路。在韩陵一带摆成圆阵。兵无退路。都有必死之心。两军交战在即。尔朱兆立马于阵前责骂高欢反叛尔朱氏。高欢此刻理不亏辞不穷:“本来我们是想一起共同辅佐皇帝。现今天子何在?”尔朱兆策马言道:“永安王(被杀地孝庄帝即位前地封号)枉杀太原王(尔朱荣)。我为报仇才做出这样地事。”高欢大声叱责:“从前我们一同在尔朱荣帐下。你劝他造反地事我都清楚。况且。帝王杀大臣。何报之有!今天我和你恩义断绝!”言毕。两军交战。高欢自领中军前突。大将高敖曹将左军。高欢堂弟高岳将右军。高欢中军迎战不利。被逼后退。尔朱兆军直扑而来。高岳率五百骑兵突前迎敌兵。高欢另外一个将领斛律敦收拾败退四散地兵士重整旗鼓从尔朱兆后面又扑上去。大将高敖曹自率一千多骑兵横击而入阵中。尔朱兆军大败。败逃之际。尔朱兆对慕容绍宗捶胸大叫:“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此后。高欢立魏朝宗室元修为皇帝。即北魏孝武帝。
五月,元修鸩杀节闵帝(时年三十五)。又杀曾经为帝的安定王元朗、东海王元晔。又杀孝武帝叔父汝南王元悦。
魏朝孝武帝纳高欢女儿为皇后。高欢成为国丈。
转年,尔朱家族最后一个漏网之鱼尔朱兆在秀容兵败,被逼自缢。尔朱氏最后一个钉子被拔掉。尔朱兆大将慕容绍宗携尔朱兆妻子及余众归降,高欢以其忠义,待其甚厚。他深知“各为其主”的道德,并未因从前慕容绍宗向尔朱兆进言要杀自己而记前嫌。
宰制朝廷魏裂东西
原属节闵帝臣下、又奔抢回洛阳杀光尔朱氏党羽的斛斯椿见到高欢势力强大,心中很不舒服,他与南阳王元宝炬,武卫将军元毗和王思政一同劝说孝武帝除掉高欢。斛斯椿重新安排宫内都督人选,增加侍卫人数,选出数百骁勇武士担任孝武帝的近卫军。皇帝又多次以出猎为名,与斛斯椿排兵步阵,互相密谋。又派人与在外拥兵的贺拨岳、贺拨胜兄弟暗中联络,准备内外响应。魏朝司空高乾本是高欢的死党,孝武帝想收买高乾以为已用,借一次在华林园宴饮的机会忽然要与高乾拜盟结为兄弟。由于事出忽然,高乾来不及多想,表示自己“以身许国,不敢有二心。”而后见到孝武帝增加武卫,又屡屡交结外臣贺拨岳等人,知道事变即将发生,暗中劝高欢准备。高欢把高乾召至并州面议,高乾就劝高欢自立为帝。高欢当时觉得时机还不成熟,拒绝了高乾的提议。高乾在都城朝廷里夹在两派之间很难受,于是密启高欢要求外派,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孝武帝获悉高乾要外任为官,害怕他泄漏自己密图高欢的事,就先发制人,诏告高欢说高乾与自己立过盟誓,反复两端。高欢得知高乾与孝武帝盟约一事也很生气,就把高乾与自己以往的来信给魏帝。元修手持证据,把高乾召至殿上质问。高乾被双方所卖,这位自少就“性明悟、俊伟有智略”的河北豪杰也无计可施,说:“陛下您自立异图,现在反过来说为臣我反复。人主加罪,无话可说!”于是赐死。孝武帝又派人去杀高乾的弟弟高敖曹。高敖曹劫夺诛杀自己的敕令,带领十几个人奔晋阳投奔高欢。高欢与他抱头痛哭,大叫“天子枉杀高司空。”高乾另一个弟弟高行密也投奔高欢。借皇帝之刀杀人之兄,而又能获得被杀者二弟的尊信,高欢手腕之高,由此可见一端。
534年,魏孝武帝准备率军攻伐驻扎在晋阳的高欢,下诏戒严,声称要南伐梁国。又和斛斯椿征发河南诸州兵马,在洛阳近郊进行大阅兵。为了麻痹高欢,他密诏给高欢说要带兵攻打关西的宇文泰和贺拨胜。高欢何等人,他马上回复,说自己属下五路兵马共二十二万已出发,助援皇帝征讨,并清除朝中奸佞,实际上是讲明了我已带兵赶赴洛阳要和你争个高下。孝武帝此时不得不和高欢摊牌了,他以宇文泰为关西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赐以公主为妻。又下诏宣示高欢的罪恶,两人从此公开绝裂。高欢宣示自己的军队说;“孤以尔朱擅命,建大义于海内,奉戴主上,诚贯幽明,横为斛斯椿构谗,以忠为逆。今表南迈,诛椿而已。”以高敖曹为先锋,浩浩荡荡而来。宇文泰也发檄各地声言高欢罪恶,从高平出发到弘农屯军。贺拨胜屯军汝水。两人都观望待变。534年7月,魏孝武帝亲帅十万军队屯于河桥,以斛斯椿为前驱列阵于邙山之北。斛斯椿请两千兵马趁夜渡黄河趁高欢立脚未稳进行偷袭。孝武帝开始时觉得此计很好,黄门侍郎杨宽劝道:“现在这紧急关头把兵权给别人,恐生他变。万一斛斯椿渡河偷袭成功,那可是灭掉一个高欢又生出另外一个高欢啊。”孝武帝闻言马上下令斛斯椿停止发兵。斛斯椿叹息道:“皇上不用我计,真是天意不兴魏室。”在关中附近的宇文泰也听到风声,对左右讲:“高欢数日内急行军八、九百里,疲军迎敌,是兵家大忌,正好乘其疲惫奇袭。当今皇上以万乘之尊御驾亲征,不主动出击渡河决战,反而沿河据守,很是失策。而且长河万里,只要一个地方被突破,必败无疑。”
两军未交锋,孝武帝一方已有贾显智、田怙等人暗中约降,高欢很快就率军渡河。魏孝武帝慌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有的讲要奔依梁国,有的讲南依贺拔胜,有的讲西投宇文泰,有的讲守洛口死战,众口纷纷,不能定夺。朝臣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从军中跑至孝武帝处,欺骗皇帝说高欢军队已经逼近。孝武帝又惊又急,一面派人召斛斯椿还军,一面带着几个本家王爷率五千兵马准备出逃。
高敖曹为兄高乾报仇心切,帅劲骑追孝武帝一直到陕西,终于没有赶上一路狂逃的皇帝。孝武帝一路饥渴困顿,缺粮少食,最后在长安东阳驿遇见帅兵迎驾的宇文泰。高欢自晋阳发兵以来,给皇帝上了四十多封奏表,都没有答复。他还亲自帅兵追赶孝武帝,目的是把皇帝追回以掩盖逐君出逃的过错,最终没有实现此愿。无奈,高欢回洛阳后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时年十一。当时清河王元檀自己已经准备好当皇帝,高欢很看不惯他出入警跸(皇帝才有的礼仪)以皇帝自居的丑态,同时也为了便于控制,就选择了这么个少年推上帝位。从此,魏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编辑本段]东魏高欢与西魏宇文泰的争霸
两魏五战英雄辈出
魏孝武帝果然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史载孝武帝闺门无礼,有堂妹三人皆不令出嫁,名义封为公主,在宫中实际上充当嫔妃。其中一个平原公主元明月最受他宠爱。宇文泰怂勇西魏元姓诸王把平原公主从孝武帝身边抢出来杀掉,以消**之丑。孝武帝恨恨不平,美人被夺,悲愤可知,他不时在宫内弯弓搭箭,或以刀砍击桌案,宣泄不平,言语之间也掩饰不住对宇文泰的恨意。宇文泰在皇帝身边耳目甚多,闻此也做事干脆,派人把毒药放进孝武帝酒里,毒死了这位很有主见的皇帝,史书记载如此,不过相信宇文泰不会为此等有伤风雅的小事而如此大动干戈,终究还是权力的争夺。随之,他立平原公主的亲哥哥元宝炬为帝。
宇文泰,字黑獭,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其父宇文肱最早是六镇叛军中鲜于修礼的将领。其父战死唐河后,宇文泰又加入葛荣军。尔朱荣击灭葛荣后,喜欢他的骁勇善战,授他为统军一职。高欢灭尔朱氏后,他受贺拨岳之托去并州查看虚实,高欢见他身长八尺,垂手过膝,相貌非常,想留下他为自己效力。宇文泰固请返军复命,高欢犹豫中允许他回去。过后马上反悔,想杀掉宇文泰以绝后患,追至关口也未赶上,正如项羽不杀刘邦、曹操放走刘备、桓玄容纳刘裕。
高欢换掉皇帝后,又觉洛阳西近西魏,南近梁国,就决定迁都邺城。命令下达后,三日即行,四十万户民众狼狈就道。又任命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此人就是尔朱荣被杀后不顾妻子随尔朱荣一家逃跑的那位流氓文人。他又劝尔朱世隆反攻洛阳,魏孝武帝之死,究其根由实出其谋),高隆之为右仆射,高岳为侍中,孙滕留守邺城,共执朝政。
小关之战
536年,高欢率大军造三座浮桥,在蒲坂准备抢渡黄河。第一次东西魏大战小关之战拉开序幕。宇文泰确实是独具慧眼,他对诸将说:“高欢三面围住我军,搭建浮桥表示他要过河进击,实际上是想吸引我军注意力,使窦泰从西进军两面夹功我们。窦泰是高欢一员骁将,屡战屡胜,将士必起骄心,我们发奇兵先击窦泰,高欢则不败而败。”诸位将领都不以为然,认为高欢近在眼前,不战不防反而掉头击窦泰,万一出了差错会全军覆没。宇文泰的族侄宇文深与他意见相同,认为如果在蒲坂迎击高欢军,窦泰肯定乘机从反面扑来,双方夹击下一定会失败。他建议选精锐兵骑直出小关(在潼关之左),窦泰性急必来赴战,而高欢行事谨慎,肯定观望,战胜窦泰后再回击高欢,敌军可破。果然,西魏军突至小关,窦泰猝不急防,引兵赴阵,宇文泰从马牧泽中杀出,大破窦泰,东魏兵死伤殆尽,窦泰自杀。由于黄河冰薄,人兵辎重无法过去,只能撤毁浮桥回军。西魏军从后追击,高欢殿后的大将薛孤延一战之中砍坏十五把钢刀,战事异常惨烈。双方第一次交手,以高欢失败告终。
沙苑之战
公元537年,高欢自己带兵二十万自壶口出发赶往蒲津。第二次东西魏大战(沙苑之战)开始。宇文泰由于关中旱灾大饥,带着不到一万的军马在恒农谷仓休整了五十多天,好容易才让饿得几乎皮包骨的军士歇缓过来。听说高欢渡河来战,赶忙入关准备。高敖曹带三万兵马就把桓农团团围住。高欢的参谋劝说道:“西魏贼兵连年饥荒,所以冒险到陕州来抢仓粟粮食,现在高敖曹已经围住恒农粮仓,粮食运不出去。我们最好分兵诸道,不与敌兵接战,等到麦秋时分,敌方军民饿死大半,宇文泰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们最好别渡黄河。”大将侯景也劝告:“我军几十万士兵一举前来,万一不胜,一时难以集结兵马。不如把大军一分为二,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攻上;前军若败,后军可以接应,到时作为后备队出击迎敌。”高欢为窦泰报仇心切,这两条意见都没有听进去,自蒲津渡过黄河前进。
宇文泰到了渭水南岸,征召的诸州兵马都没有到位。他手下诸将以为众寡悬殊,建议待高欢军队再往西行后才出兵相会。宇文泰坚持不可:“高欢如果到了长安,肯定人情民心全都会降服于他。现在趁他远来新到,正好一举可以击破。”于是造浮桥渡渭河,令军士精装带三天粮食,踞高欢军六十里屯军。又派手下将领达奚武带三个骑兵化装成东魏军士,傍晚混入高欢营内侦知军中口令,昂首扬鞭,假装成督察官,各个军营都转了一圈,看见有衣冠不整或不遵法纪的高欢兵士,还上前举鞭乱打一顿,转了个通宵,查明高欢军中一切部署后才返回营中复命。
高欢得知宇文泰兵到,引兵会敌。宇文泰手下李弼认为敌众我寡,不能平地置阵,可在十里以外渭曲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埋伏。宇文泰觉得此计可行,命令军士都偃旗息鼓,埋伏在芦苇丛中,听见鼓声就一齐冲出。高欢部下都督斛律羌举劝说:“宇文泰只想决一死战,就象个疯狗一样,豁上命也要咬人。渭曲芦苇茂密,泥泞不堪,士兵交战用不上全力,不如与其相持,再暗中派精兵掩袭长安,端掉敌军的老窝,如此则宇文泰必可生擒。”高欢听说渭曲芦苇丛生,灵机一动,“放把大火把敌军烧死,怎么样?”一向精明的侯景这时出了个馊主意,认为:“应该生擒宇文泰宣示百姓,如果他被烧成焦炭,谁会相信我们真的大胜呢。”躇踌之间,高欢大将彭乐盛气请战,大声嚷嚷道:“我们人多势众,百人擒一,还怕不打胜仗吗?”于是高欢下令进击。东魏兵望见西魏兵寥寥无几,个个贪功冒进,应有的战阵散不成形。西军相交之际,宇文泰亲自擂响鼓号,埋伏于芦苇丛中的兵士奋身挺兵而起,李弼师一支铁甲骑兵又从侧面突出横击,东魏军队被截成两段,军卒大恐。李弼的弟弟李标是个小个子,勇奋异常,每次跃马陷阵时都隐伏于马背上左劈右砍,东魏兵只要看见他那匹好像是“无人驾驶”的马匹就惊呼“避开这个小个子”。宇文泰远处望见,对左右叹道:“胆略如此,何必八尺之躯!”其下征虏将军耿贵也是武艺绝伦,每次入阵一圈身上的铠甲袍裳全被敌人鲜血染得透红。宇文泰说:“观其甲裳,就知杀了不少敌人,何必数首级论功呢。”高欢将领也不是草包。大将彭乐深入西魏阵中,被数根长予刺得肠子都流出来,他用手把肠子填回腹内又抡枪再战。看见军伍散乱,高欢想先收兵集结后再出击。点名官过了一会回来,禀告说:“众营皆空,兵士死散,没人应答。”高欢不甘心,还在犹豫。大将斛律金劝说:“众心离散,不可复用,我们应该立即奔往黄河以东。”高欢据鞍叹息不动,斛律金以鞭击打战马,一行人逃走,到了河边差点没找到船,狼狈渡河。此战下来,高欢丧甲士八万人,丢弃铠仗十八万。高敖曹闻听败闻,也从桓农撤围,退保洛阳。西魏宇文泰经此一胜,兵精粮足,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