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本奇书,许多人看《易经》根本看不懂,也不知先祖是如何写出。我是查了不少资料,根据自己体会,经过多年摸索,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实质的东西,今日写出,也是一家之言,正误读者自行判断。
先,《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个人认为,《易经》是一本占卜书,也是一本史书。作为一本占卜书,多数人没有意见,但说它是一本史书,许多人就不敢相信。这就要考虑到《易经》成书年代,《易经》又叫《周易》,应该在周代成书,而夏、商和周三代实际上是巫术为主流的时代,这一点从考古证据可知。(本文后附田毕旺先生所译天亡簋铭,从中大家可以窥见当时巫术盛行的一幕)。大量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都是记载占卜的结果,在夏商周三代,凡是大事,必先占卜,占卜结果刻在甲骨上,便是甲骨文。
《易经》最早可能是这些占卜资料集合,有点像医案或法院案例卷宗,因为历史大事在当时必占卜,所以汇成资料时,实际上已有记录历史的价值,所以说它是史书,也因为记录了占卜结果,所以也是占卜书。
当然,最初可能很简,只有最简单判词,如乾,只有“元,亨,利,贞”四字,后面其他内容,却是此事生后,再追加记载。举几例说明:
临卦,就是周武王灭商后,登基为王,君临天下的记载。登基之前,当然要占卜,结果大吉,判词:元亨利贞。事后如此记载:至于八月有凶。看这一卦人可能不能理解,历史上周武王八月得重病,差点死去,当然八月有凶,明显是后来补记,后面爻词,更是后来添加,说明这个事件经验教训,而当时由于记录都要用刀刻,当然能省就省,这也倒致《易经》艰深难懂。
观卦,从臣子角度记录了武王登基大典,观礼也。
乾卦,记录了周兴起取代商的过程,为君之道的经验教训,其用九中有一句:见群龙无,吉。从常人角度看,群龙无不可能吉,事实是,商纣失去能成为天下之的资格,诸侯无,周正好取而代之,当然为吉。
坤卦,是记录商一部分贤臣投向西周的卦,为臣之道也,所以才“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并在后来爻词之中记载了商纣王的结局。“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战于野,其中龙指纣王,武王灭商最后一战便是牧野之战,商十万奴隶临阵倒戈,纣王于摘星楼**,其焦尸流出的血当然是黑黄(玄黄)色。
归妹卦,更是清楚,直接在爻词中言明:帝乙归妹,明显是商王乙嫁妹占卜与事后记载。
其余不一一说,《易经》是先有卦象和最简单吉凶判词,事后,再补记事件经验教训,后来整理者再加以完善,最终成书。
到此,有人会感到失望,但《易经》展远未结束。
先说一下卦象,《易经》其六十四卦,均有六爻组成,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从下到上,分别叫初、二、三、四、五和上,卦象如何产生,说法多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借像喻理,也有可能从当时灼烧龟甲占卜中得到一部分,我曾见一书,讲述如何灼烧龟甲,从裂纹中断吉凶,许多裂纹近卦相。
而且,许多卦相已深入国人的灵魂之中,百姓日用而不知。举二例说明:
晋升一词,实是二卦,以晋卦为例。晋卦分为上下两卦,上为离,其象为火为日,下为坤,其象为土为地,日出地上,光明普照,蒸蒸日上,当然是好词了。
又如成语“否极泰来”就涉及否泰二卦,就不多说了。
《易经》成书后,对《易经》展有重大影响第一位当算孔子,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并作十翼,《易经》从此后,又多了一个十翼。孔子是从哲理角度入手,使《易经》脱离了占卜书的命运。
到了汉代,《易经》又从另一个角度展,被称为“象数派”,此派不关心哲理,主要从阴阳爻变化入手,进行大量数理转换,后世各种算命预测之术,均由此端,初期代表为《京房易》,一直展到宋代,并与天干地支结合,与天文地理结合,形成了纳甲法等一大堆衍生物,并最终形成了术士中奇门遁甲术,几乎包罗万象。
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又将《易经》另一流派“义理派”推向了巅峰,其派不问卦象,只是穷究象词爻词中哲理,可以说与孔子一脉相承。
宋之后,大多数是在炒冷饭了。不再多说。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话,现在关于《易经》的神话都是在骗人了,不过说这个话为时尚早。《易经》经历代大家研究展,其中之理可谓无所不包,所谓“易为天地准”,恰恰是这些展,让《易经》已越了人们想象。有一种说法,说《易经》传入西方,微积分创始人之一的莱布莱兹现阴阳爻恰是二进制,从而创立了现代二进制数学,成为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对于《易经》在修行中作用,有时间再写吧。
以下是田毕旺先生所译天亡簋铭的解读,天亡簋为青铜礼器。其中巫术,现在依然存在于农村,我就见过。在北方出马仙有此内容,南方称为走阴差。
天亡簋铭
田毕旺
天亡簋为武王克商后不久所铸,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铭文进行解释的专家学者已经不少,但个人觉得,了解古代浓厚的巫术氛围,更有助于理解铭文的内容,故不揣固陋,试从巫术的角度来进行释读,并就正于方家。
铭文逐句释读如下(通假字均直译成简化字,不再列出):
1、乙亥,王有大礼。
乙亥日那一天,周武王在嵩山之上举行封禅大礼。周武王克商为甲子日,乙亥日即为克商后第十二天。选择这一天举行大礼,有着巫术上的考虑,因为“十二”正是一年的月数,象征着天道的循环走完一圈,新的周期开始了。(如果再从日子的干支角度考虑的话,我们还可以看到,乙亥这一天的日干为乙木,日支为亥水,五行中水能生木,日支生干,也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周武王克商时选择的甲子日,同样是甲木为日干,子水为日支,支生干而水生木。据“五德终始”之说,周为火德,而这两个周王朝开国关系密切的日子又均是木旺之日,选择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已经暗含着借木生火的巫术含义?)
2、王望三方。
武王站在中岳嵩山之巅,背临北方的黄河,居高临下眺望着东、南、西三方,展现他君临天下的威仪。这个仪式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封禅”之礼。据《尚书。尧典》,舜当年接受尧帝的禅让后,就跑到东边的泰山上“望秩于山川”。周武王灭商之后,觉得自己取代纣王统治也是替天行道,顺应天命,因此也举行了这个礼仪。
3、王祀于太室,降。
武王在嵩山的太室山上祭祀享神。神灵降临。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太室的主峰称为“峻极峰”,“峻极”一句正是出自于《诗经。嵩高》中的“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山高则通天,因此此处正是祭祀神灵的好地方。“降”即“降神”,《嵩高》中紧接着就说“惟岳降神。”“祀”在古代并不是泛指所有的祭祀,它具体的操作是用一个小孩来做通神的灵媒,这个灵媒叫做“尸”,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据说周武王伐商的时候,就在军前抬出文王的“尸”来保佑自己出师大吉,《天问》中说“载尸集战,何所急”,《周易》中的《师》卦也说“师或舆尸”,指的都是这件事情。根据下文,武王此时所要祭祀的神灵,正是他死去的父亲周文王。因此,随后的一个“降”字,表示文王的灵魂成功地附体到了灵媒身上。
4、“天亡佑?”
武王于是向父亲(也就是尸,灵媒)询问:“亲爱的父亲啊,天帝他老人家会保佑我们的王朝吗?”类似的祈请语气在古代的问卜之辞中非常多见,如王家台秦简中的卜筮文献中就有“昔者殷王贞卜:‘其邦尚毋有咎?’……巫咸占之曰:不吉。”甲骨文卜辞中也经常可以见到“王受佑?”、“王受有佑?”这样的句子。可见受不受上天保佑,是所有天子迫切需要证明的事情。
5、王衣祀于不显考。
武王接着给他天帝身边毫不显眼的父王之灵送上了华丽的衣服。“衣”在甲骨卜辞中是一种出现频率甚高的巫礼,但它具体操作起来究竟是什么样子,没人能说得清楚。据铭文的上下文意推断,这种“衣”礼可能是给文王之灵附体的灵媒穿上华丽的衣服,相当于我们现在给死人烧纸钱纸衣纸马纸冰箱和纸Iphone4的作用,是一种取悦于鬼神的做法。“不显”就是不起眼,也作“丕显”,有人认为是“英明”之意,其实这是对古代祭祀风俗的不了解。文王之灵只不过是奔走侍奉天帝的卑微奴仆而已,西周铭文中就有“天子厥顺福,克奔走上下帝”之语,《诗经。文王》则说:“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论衡》也记载:周公向天祈祷时就说曰“予……多才多艺,能事鬼神。”试问武王怎么敢在天帝面前称赞自己的亡父英明呢?文王死后能够在天帝手下当差,已经是周人心目中一项莫大的荣耀,而武王给自己的亡父送衣服,则是跟他在拐弯抹角打听天帝对取代商朝一事的看法呢!
6、“文王事喜上帝。文王监在上,不显王作眚,不肆王作康,不克!’”
(被附身的“尸”向武王转述文王的回答)“文王在天上很讨天帝他老人家的喜欢,所以他会在天上罩着你的,不过他也警告说:‘姬我儿啊,在上帝眼里你只是一个卑微弱小的人王罢了,你若是胡搞瞎搞,放荡妄为,会惹他老人家生气,这种败家亡国的事情万万不可做!’”
不显即卑微,不肆即不力,(不显不肆=不三不四?呵呵),句中的“作眚”和“作康”,都是干坏事的意思,“眚”就是《周易》中的“迷复,凶,有灾眚”,而“康”就是《离骚》中的“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历史上亡国之君,往往都是栽在了“作眚”和“作康”上,所以文王在句末着重告诫道:“不克(可)!”
7、讫衣王祀。
给文王尸主送衣服的程序就这样走完了。“讫”即结束之意。“衣王祀”,就是给文王的尸主穿衣服。一望一问一送一答之后,当日的封禅大典就这样结束。
8、丁丑,王飨。大宜。
丁丑日,(乙亥日封禅大典之后两天),武王大宴群臣,杀牛宰羊,给所有的有功之臣都分了块祭肉。“飨”即宴请,“宜”是一种祭礼,从字形上看,可能是向有功之臣“赐胙”(分祭肉)的一种礼仪。《左传。襄公九年》中就记载周天子给齐桓公分过祭肉“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为什么齐桓公可以分到祭肉?因为他尊王攘夷,在那个天子失势的时代,对于周室已经算是大功一件,其功劳不亚于那些帮助武王灭商开国的功臣。
9、王降。“无丧爵覆壶!”
武王屈尊降临宴会,举杯道:“弟兄们,杯中酒,干!谁要是打翻了杯杯盏盏的,看我怎么收拾他!”后四字历来解释不一,姑且臆测为“丧爵(覆)复壶”,以待方家指正。
1o、唯朕有庆,敏扬王休于尊帛。
这一段是天亡簋的器主自述,他说“我很荣幸(有庆)地在武王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分到了一块祭肉,还和武王一起喝过酒!真是太令人激动了,武王万岁!我要把这件光荣的事情刻于金簋,书之竹帛,让后世子孙们都能分享我的荣耀!”
先,《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个人认为,《易经》是一本占卜书,也是一本史书。作为一本占卜书,多数人没有意见,但说它是一本史书,许多人就不敢相信。这就要考虑到《易经》成书年代,《易经》又叫《周易》,应该在周代成书,而夏、商和周三代实际上是巫术为主流的时代,这一点从考古证据可知。(本文后附田毕旺先生所译天亡簋铭,从中大家可以窥见当时巫术盛行的一幕)。大量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都是记载占卜的结果,在夏商周三代,凡是大事,必先占卜,占卜结果刻在甲骨上,便是甲骨文。
《易经》最早可能是这些占卜资料集合,有点像医案或法院案例卷宗,因为历史大事在当时必占卜,所以汇成资料时,实际上已有记录历史的价值,所以说它是史书,也因为记录了占卜结果,所以也是占卜书。
当然,最初可能很简,只有最简单判词,如乾,只有“元,亨,利,贞”四字,后面其他内容,却是此事生后,再追加记载。举几例说明:
临卦,就是周武王灭商后,登基为王,君临天下的记载。登基之前,当然要占卜,结果大吉,判词:元亨利贞。事后如此记载:至于八月有凶。看这一卦人可能不能理解,历史上周武王八月得重病,差点死去,当然八月有凶,明显是后来补记,后面爻词,更是后来添加,说明这个事件经验教训,而当时由于记录都要用刀刻,当然能省就省,这也倒致《易经》艰深难懂。
观卦,从臣子角度记录了武王登基大典,观礼也。
乾卦,记录了周兴起取代商的过程,为君之道的经验教训,其用九中有一句:见群龙无,吉。从常人角度看,群龙无不可能吉,事实是,商纣失去能成为天下之的资格,诸侯无,周正好取而代之,当然为吉。
坤卦,是记录商一部分贤臣投向西周的卦,为臣之道也,所以才“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并在后来爻词之中记载了商纣王的结局。“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战于野,其中龙指纣王,武王灭商最后一战便是牧野之战,商十万奴隶临阵倒戈,纣王于摘星楼**,其焦尸流出的血当然是黑黄(玄黄)色。
归妹卦,更是清楚,直接在爻词中言明:帝乙归妹,明显是商王乙嫁妹占卜与事后记载。
其余不一一说,《易经》是先有卦象和最简单吉凶判词,事后,再补记事件经验教训,后来整理者再加以完善,最终成书。
到此,有人会感到失望,但《易经》展远未结束。
先说一下卦象,《易经》其六十四卦,均有六爻组成,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从下到上,分别叫初、二、三、四、五和上,卦象如何产生,说法多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借像喻理,也有可能从当时灼烧龟甲占卜中得到一部分,我曾见一书,讲述如何灼烧龟甲,从裂纹中断吉凶,许多裂纹近卦相。
而且,许多卦相已深入国人的灵魂之中,百姓日用而不知。举二例说明:
晋升一词,实是二卦,以晋卦为例。晋卦分为上下两卦,上为离,其象为火为日,下为坤,其象为土为地,日出地上,光明普照,蒸蒸日上,当然是好词了。
又如成语“否极泰来”就涉及否泰二卦,就不多说了。
《易经》成书后,对《易经》展有重大影响第一位当算孔子,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并作十翼,《易经》从此后,又多了一个十翼。孔子是从哲理角度入手,使《易经》脱离了占卜书的命运。
到了汉代,《易经》又从另一个角度展,被称为“象数派”,此派不关心哲理,主要从阴阳爻变化入手,进行大量数理转换,后世各种算命预测之术,均由此端,初期代表为《京房易》,一直展到宋代,并与天干地支结合,与天文地理结合,形成了纳甲法等一大堆衍生物,并最终形成了术士中奇门遁甲术,几乎包罗万象。
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又将《易经》另一流派“义理派”推向了巅峰,其派不问卦象,只是穷究象词爻词中哲理,可以说与孔子一脉相承。
宋之后,大多数是在炒冷饭了。不再多说。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话,现在关于《易经》的神话都是在骗人了,不过说这个话为时尚早。《易经》经历代大家研究展,其中之理可谓无所不包,所谓“易为天地准”,恰恰是这些展,让《易经》已越了人们想象。有一种说法,说《易经》传入西方,微积分创始人之一的莱布莱兹现阴阳爻恰是二进制,从而创立了现代二进制数学,成为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对于《易经》在修行中作用,有时间再写吧。
以下是田毕旺先生所译天亡簋铭的解读,天亡簋为青铜礼器。其中巫术,现在依然存在于农村,我就见过。在北方出马仙有此内容,南方称为走阴差。
天亡簋铭
田毕旺
天亡簋为武王克商后不久所铸,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铭文进行解释的专家学者已经不少,但个人觉得,了解古代浓厚的巫术氛围,更有助于理解铭文的内容,故不揣固陋,试从巫术的角度来进行释读,并就正于方家。
铭文逐句释读如下(通假字均直译成简化字,不再列出):
1、乙亥,王有大礼。
乙亥日那一天,周武王在嵩山之上举行封禅大礼。周武王克商为甲子日,乙亥日即为克商后第十二天。选择这一天举行大礼,有着巫术上的考虑,因为“十二”正是一年的月数,象征着天道的循环走完一圈,新的周期开始了。(如果再从日子的干支角度考虑的话,我们还可以看到,乙亥这一天的日干为乙木,日支为亥水,五行中水能生木,日支生干,也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周武王克商时选择的甲子日,同样是甲木为日干,子水为日支,支生干而水生木。据“五德终始”之说,周为火德,而这两个周王朝开国关系密切的日子又均是木旺之日,选择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已经暗含着借木生火的巫术含义?)
2、王望三方。
武王站在中岳嵩山之巅,背临北方的黄河,居高临下眺望着东、南、西三方,展现他君临天下的威仪。这个仪式就是后来传说中的“封禅”之礼。据《尚书。尧典》,舜当年接受尧帝的禅让后,就跑到东边的泰山上“望秩于山川”。周武王灭商之后,觉得自己取代纣王统治也是替天行道,顺应天命,因此也举行了这个礼仪。
3、王祀于太室,降。
武王在嵩山的太室山上祭祀享神。神灵降临。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太室的主峰称为“峻极峰”,“峻极”一句正是出自于《诗经。嵩高》中的“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山高则通天,因此此处正是祭祀神灵的好地方。“降”即“降神”,《嵩高》中紧接着就说“惟岳降神。”“祀”在古代并不是泛指所有的祭祀,它具体的操作是用一个小孩来做通神的灵媒,这个灵媒叫做“尸”,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据说周武王伐商的时候,就在军前抬出文王的“尸”来保佑自己出师大吉,《天问》中说“载尸集战,何所急”,《周易》中的《师》卦也说“师或舆尸”,指的都是这件事情。根据下文,武王此时所要祭祀的神灵,正是他死去的父亲周文王。因此,随后的一个“降”字,表示文王的灵魂成功地附体到了灵媒身上。
4、“天亡佑?”
武王于是向父亲(也就是尸,灵媒)询问:“亲爱的父亲啊,天帝他老人家会保佑我们的王朝吗?”类似的祈请语气在古代的问卜之辞中非常多见,如王家台秦简中的卜筮文献中就有“昔者殷王贞卜:‘其邦尚毋有咎?’……巫咸占之曰:不吉。”甲骨文卜辞中也经常可以见到“王受佑?”、“王受有佑?”这样的句子。可见受不受上天保佑,是所有天子迫切需要证明的事情。
5、王衣祀于不显考。
武王接着给他天帝身边毫不显眼的父王之灵送上了华丽的衣服。“衣”在甲骨卜辞中是一种出现频率甚高的巫礼,但它具体操作起来究竟是什么样子,没人能说得清楚。据铭文的上下文意推断,这种“衣”礼可能是给文王之灵附体的灵媒穿上华丽的衣服,相当于我们现在给死人烧纸钱纸衣纸马纸冰箱和纸Iphone4的作用,是一种取悦于鬼神的做法。“不显”就是不起眼,也作“丕显”,有人认为是“英明”之意,其实这是对古代祭祀风俗的不了解。文王之灵只不过是奔走侍奉天帝的卑微奴仆而已,西周铭文中就有“天子厥顺福,克奔走上下帝”之语,《诗经。文王》则说:“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论衡》也记载:周公向天祈祷时就说曰“予……多才多艺,能事鬼神。”试问武王怎么敢在天帝面前称赞自己的亡父英明呢?文王死后能够在天帝手下当差,已经是周人心目中一项莫大的荣耀,而武王给自己的亡父送衣服,则是跟他在拐弯抹角打听天帝对取代商朝一事的看法呢!
6、“文王事喜上帝。文王监在上,不显王作眚,不肆王作康,不克!’”
(被附身的“尸”向武王转述文王的回答)“文王在天上很讨天帝他老人家的喜欢,所以他会在天上罩着你的,不过他也警告说:‘姬我儿啊,在上帝眼里你只是一个卑微弱小的人王罢了,你若是胡搞瞎搞,放荡妄为,会惹他老人家生气,这种败家亡国的事情万万不可做!’”
不显即卑微,不肆即不力,(不显不肆=不三不四?呵呵),句中的“作眚”和“作康”,都是干坏事的意思,“眚”就是《周易》中的“迷复,凶,有灾眚”,而“康”就是《离骚》中的“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历史上亡国之君,往往都是栽在了“作眚”和“作康”上,所以文王在句末着重告诫道:“不克(可)!”
7、讫衣王祀。
给文王尸主送衣服的程序就这样走完了。“讫”即结束之意。“衣王祀”,就是给文王的尸主穿衣服。一望一问一送一答之后,当日的封禅大典就这样结束。
8、丁丑,王飨。大宜。
丁丑日,(乙亥日封禅大典之后两天),武王大宴群臣,杀牛宰羊,给所有的有功之臣都分了块祭肉。“飨”即宴请,“宜”是一种祭礼,从字形上看,可能是向有功之臣“赐胙”(分祭肉)的一种礼仪。《左传。襄公九年》中就记载周天子给齐桓公分过祭肉“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为什么齐桓公可以分到祭肉?因为他尊王攘夷,在那个天子失势的时代,对于周室已经算是大功一件,其功劳不亚于那些帮助武王灭商开国的功臣。
9、王降。“无丧爵覆壶!”
武王屈尊降临宴会,举杯道:“弟兄们,杯中酒,干!谁要是打翻了杯杯盏盏的,看我怎么收拾他!”后四字历来解释不一,姑且臆测为“丧爵(覆)复壶”,以待方家指正。
1o、唯朕有庆,敏扬王休于尊帛。
这一段是天亡簋的器主自述,他说“我很荣幸(有庆)地在武王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分到了一块祭肉,还和武王一起喝过酒!真是太令人激动了,武王万岁!我要把这件光荣的事情刻于金簋,书之竹帛,让后世子孙们都能分享我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