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人烟稀少的雪宸影销门前,渐渐地有人走动,似乎带来了不少的人气。
“嘀!”一辆现代停在雪宸门前,任庸推开车门将陈雪迎了出来,伸出大拇指往上翘了翘,陈雪一脸得意的甩了甩头发,率先往里走去,任庸摇摇头,紧步跟上。

陈雪会开车的事情他在大学的时候就知道,可是一直没有机会验证,这一次陈雪载着他一路前行来到雪宸,不但速度快,而且非常稳,中途还来了个漂移,着实令人惊叹。无怪乎任庸一下车就将大拇指扬起,车技很不错啊。就在两人进入大门的刹那间,拐角处有一个人避开雪宸影销门前的监控摄像头,对着两人连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迅速消失在人流当中。

“任导,这是今天的报纸,上面全是关于《国难日》的质疑,在这其中不乏国内顶尖历史专家发表的评论文章,主题就是一个,那就是对于《国难日》的诋毁!”看着迎面而来的两人,莫小白一愣,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陈雪,似乎在在想陈总怎么和任导碰一块儿了,不过陈总今天看上去比以往更加有精神,想了想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然后摇摇头就将今天新发行的报刊造纸递给任庸。

“南京大屠杀之我见!论《国难日》种种不解之处!”人民早报上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关于大屠杀的评论性文章,只不过是以大屠杀为背景,来对《国难日》发难而已。任庸想了想继续看下去,这已经是宏丽发出的第三波攻击了,可算是刀刀见血,甚至第三刀更有扎向心脏的趋势,只不过由于操作上有所偏差,扎中肺部罢了。

从宏丽发出的三把刀的走势上来看,似乎完全按照任庸宣传《国难日》的三部曲来进行攻击的,这样看来复仇的意味更加明显,并没有掺杂竞争票房的念头。从宏丽的宣传攻击上来看,前后都没有针对性的宣传他们的贺岁电影《中日之战》,这意味着周铁生已经将他列为必杀之人,那么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手段。

“我是一个从事历史方面研究近半个世纪的人,更是一名参与大型历史剧近二十年的服装指导和历史顾问。可以说,在历史研究方面,我的电影顾问是做得最棒的;在电影顾问方面,我的历史研究是最好的,想必以我跨学科的交叉学识,对于一部南京题材的电影《国难日》足以有资格进行点评吧!”

“前段时间网络上掀起了关于《国难日》的宣传风暴,令我好奇不已,毕竟我在历史研究方面特别是民国历史方面还算是能说得上话的。《国难日》的宣传口号是史上最真实的南京大屠杀,导演更是放出豪言,若是有人能挑出电影里边任何一处扭曲历史的地方,就赠送当日票房的一半,我只能说这位导演真是好魄力,就连我在历史方面研究半辈子的人都不敢百分百的保证电影中牵扯到历史方面的任何一处都和历史相吻合,一个小小的导演新人竟然放出如此大话,真是后生可畏啊!”

“做历史研究的人从骨子里都是好较真的人,对于历史上不明之处都会仔细考证,以免误导观众,这是我从事电影历史方面指导的根本原因。仔细思量之下,我就来了兴趣,更是激起了好胜心,既然你敢夸下海口,说自己的电影100%符合历史,那我就偏偏要找出和历史不吻合的地方,将你的大嘴巴合上,以免到处大放厥词,玷污历史的神圣。诚心而论,《国难日》拍摄的的确不错,对于镜头的把握和画面的切换都十分流畅,算是我这么多年来见到的处理效果最好的电影。”

“但是,我不能忍下心头的好胜念头,就是想找到《国难日》的历史漏洞,也算是给年轻人一个警告,做事一定要谦虚谨慎。经过近一个星期的仔细推敲,我总共发现了七处无法解释得通的地方,这些我强烈要求导演站出来说话。下边我将《国难日》里边的重大迷惑之处拿出来,请大家指正,看看究竟是我孤陋寡闻,还是导演在瞒天过海!

“战争题材的电影无论从那个角度刻画,都离不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这里边动用的群众演员都是成千上万。有人说了,拍摄资金充足,可以在后期进行特效处理,这样就能省下最繁琐的人力成本;这种说法非常正确,也合乎大多数导演的心理,拍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最怵的就是大规模人员的调动,还不如多做几个近景和特写。根据《国难日》的剧情以及预告片中战争场面透漏出来的信息,至少动用了三万人的群众演员,最多可达十万!这一点我可以确认,因为就算是效果再好的特效,也必须以原始画面为根基。说到这里,《国难日》的第一个无法解释的地方出现了,导演从哪里找到这么多的群众演员,别告诉我你请了部队协助,这么大的人员调动为何一点声响都没有透漏出来?”

“根据《国难日》的宣传资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影片主要演员,还是仅仅有一个镜头的群众演员,在镜头下都是演技精湛,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言行,都符合民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尤其是有台词的演员,上至政府高官下至街头闲汉都是一口正宗的南京官话,不但区别于今天的普通话,更和当下的南京话都是大相径庭,若不是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我甚至都怀疑那些演员都是穿越过来的。尤其是出演日军的演员,无论是神态,还是言语,都是正宗的日本味儿,初步判定是日本友人出演。但是这里边就牵扯到了第二个不通之处,那就是这些演技精湛的演员你是从哪里选来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电影里边就算是普通演员都有拿下奥斯卡影帝的潜质,这又作何解释?”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千岛之国,日本民族号称大和民族,这其中的意思就是说日本是一个经过无数次融合才形成的民众。因此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各地的语言非常混乱,再加上岛国的天然扩张性,在一战后库页岛就出现了日本人的踪迹,二战的时候库页岛上的土著就已经被同化成了日本人,中日之战中也有库页岛土著的参与,就比如说大屠杀的元凶谷寿夫就讲着一口充满库页岛口音的东京话。这里边就说到第三个不通之处了,那就是谷寿夫的库页岛口音,据我所知,这种口音在二战后日本发起的文化改革后,就消失了,这个演员你是从哪里找来的?日本影视界可没有操持这种口音的演员。”

“第四个问题,《国难日》中的服装是从哪里制作的?**的服装还好说,毕竟在历史上都留下过资料,按图索骥就能仿得**不离十,但是不同级别的军官肩章的具体标准是从哪里获得的,如今就算是台湾都没有保留过这方面的资料,更何况破过四旧的内地?我们再说说日军的服装,无论你怎样刻意抹除,军国主义在日本都有市场,所以这方面的资料保存很全面,并没有可疑之处,但是日军士兵脚上所穿的军用鞋,那是二战时期菲律宾地区生产的,掺入了当地的一种植物根系的汁液,能避免脚底被尖锐物体扎破,呈现墨青色,别告诉我说几万人的军用鞋都添加了这种汁液,这种植物已经被菲律宾列为濒危植物,而用别的植物汁液甚至化学手段都不能让军用鞋呈现这种颜色,这作何解释?”

“下边说的就是道具的问题了,《国难日》中动用的枪支,弹药,甚至坦克,大炮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今都已经淘汰。飞机,坦克都好说,特效绝对能做出效果来,毕竟有影像资料。我们想不通的是中日双方使用的枪支,以及日军的钢盔,这里边都有问题。拿枪支来说,日军的枪支在二战后都被销毁,在这之后出现的枪支都是仿美式的,就算二战中使用的枪支有人收藏,那也是屈指可数,问题是那么多的枪支从何而来,就算是仿的,也得花费一年半载的功夫,据我所知国内的仿真枪生产厂都没有接到这么大量的单子,这里边就说不通了;而日军的钢盔更是说不通了。”

“第六个方面就是枪战场面以及日军奸杀妇女的镜头,无论是血液的粘稠度还是刺刀扎入人体的摩擦力以及中枪或被刺杀的演员的脸上表情都是非常逼真,我一度怀疑是真人上演,否则那种表情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流露出来的。第七个问题是《国难日》中的特型演员,比如蒋委员长,松井石根以及洋人神父,都是和真人一般无二,这些特型是从哪里寻得的?演技又如此出神入化,为何在演艺界一点名气都没有。导演选择的拍摄场地在哪里?这一点我也非常好奇,更不用说大屠杀里边有争议的地方,这又是如何断定是吻合历史的呢,就比如说大屠杀的人员名单,当时日军毁尸灭迹那么全面,这些演出角色又从何而来?”

任庸看着这些砖家叫兽针对《国难日》提出的种种质疑,一颗心却越来越沉。没想到,他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有人对于电影是如何拍摄的产生了怀疑,越是真实越是令人产生疑惑,这一点又恰恰是无法解释的,宣传时杜撰出的保密协议则成了最后一张保护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