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的是夺取九江!”郭嘉直接把目的说了出来。
“夺取九江?”魏延和陈武两人相视良久,活跃的魏延继续好奇的追问起来:“先前军师不是说,袁术欲将女儿许配主公!难道主公要拒婚?”
“往昔,董卓叛逆,惧怕先父,也曾提出要把女儿许配与我,并大肆给我孙家子弟封侯,结果先父也一口拒绝。如今,袁术重走董卓老路,想要笼络我,才会把女儿出嫁给我,并且也许侯位予我。若是我孙家人想要这侯位,早前先父在世时就应该有了,何必要等到此刻,要一个篡逆之人的封赏。更何况,袁术叛逆比董卓更为甚,董卓至少还是在行使朝廷之命,袁术则直接要独立建国。更何况袁术此刻即便和刘表结盟,也只是个弹丸小地,尚不比我江东势大,也敢如此,真是自寻死路也。”孙策见魏延和陈到两人惊讶,于是稍微解说一番。
“主公,袁术欲称帝,必然会在八月十五齐聚手下文武于寿春,周边各县防守势必倏忽,各地无大将,也必然容易攻取。我们应迅速行军,攻其不备,速度拿下九江。即便寿春将士众多,但未必就能一心。主公不若写封书信劝谏袁术,曲阿离寿春不远,我们派暗曹人员在八月十五那日袁术登位之时呈上书信。到时候袁术必然会震怒,而我们埋伏在九江各县的将士可以一齐动手,必然会再给他一个震撼。袁术本就对主公心生恐惧,再加上攻心之策,他必然胆寒,其部属也必然心生恐惧。若袁术败逃,其部属中必然有人念及主公往昔情分而来投靠。”郭嘉早就知道孙策本意,于是便提议着。
“恩,奉孝所言正合我意!传令予公瑾、兴霸、子义诸人,务必在八月十五日当天按原计划行动!”孙策兴奋得下着命令,而后便回房书写劝谏书信。
“昔日之举义兵也,天下之士所以响应者,盖因董卓擅废置,害太后、弘农王,略烝宫人,发掘园陵,暴逆至此,故诸州郡雄豪闻声慕义。神武外振,卓遂内歼。元恶虽毙,从凶仍在,幼主复陷长安,天下群豪应再接再厉,早日勤王以正天下。
先前,汝兄袁绍语汝书曰:‘前与韩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今西名有幼君,无血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违天不祥,原详思之。’
世人皆知,汝答曰:‘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乱尚未厌,复欲兴之。乃云今主无血之属,岂不诬乎!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於此,非所闻也。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雠,况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李傕、郭汜犯上作乱于长安,汝兄袁绍作恶于冀州,曹操、吕布放毒东徐,刘表、张羡称乱南荆,刘璋、张鲁争盟西蜀,公孙瓚炰烋北幽,是以未获承命櫜弓戢戈也。今策已扫平江东诸盗,公当与策合谋,以诛丑类,匡扶汉室;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一也。
昔成汤伐桀,称有夏多罪;武王伐纣,曰殷有罪罚重哉。此二王者,虽有圣德,宜当君世;如使不遭其时,亦无繇兴矣。幼主非有恶於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胁於强臣,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於汤、武之事,二也。
卓虽狂狡,至废主自与,亦犹未也,而天下闻其桀虐,攘臂同心而疾之,以中土希战之兵,当边地劲悍之虏,所以斯须游魂也。今四方之人,皆玩敌而便战斗矣,可得而胜者,以彼乱而我治,彼逆而我顺也。见当世之纷若,欲大举以临之,適足趣祸,三也。
天下神器,不可虚干,必须天赞与人力也。殷汤有白鸠之祥,周武有赤乌之瑞,汉高有星聚之符,世祖有神光之徵,皆因民困悴於桀、纣之政,毒苦於秦、莽之役,故能芟去无道,致成其志。今天下非患於幼主,未见受命之应验,而欲一旦卒然登即尊号,未之或有,四也。
天子之贵,四海之富,谁不欲焉?义不可,势不得耳。陈胜、项籍、王莽、公孙述之徒,皆南面称孤,莫之能济。帝王之位,不可横冀,五也。
幼主岐嶷,若除其偪,去其鲠,必成中兴之业。夫致主於周成之盛,自受旦、奭之美,此诚所望於尊明也。纵使幼主有他改异,犹望推宗室之谱属,论近亲之贤良,以绍刘统,以固汉宗。皆所以书功金石,图形丹青,流庆无穷,垂声管纮。舍而不为,为其难者,想明明之素,必所不忍,六也。
五世为相,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焉。忠贞者必曰宜夙夜思惟,所以扶国家之踬顿,念社稷之危殆,以奉祖考之志,以报汉室之恩。其忽履道之节而强进取之欲者,将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孰不从我?四方之敌非吾匹则吾役也,谁能违我?盍乘累世之势,起而取之哉?二者殊数,不可不详察,七也。
所贵於圣哲者,以其审於机宜,慎於举措。若难图之事,难保之势,以激群敌之气,以生众人之心,公义故不可,私计又不利,明哲不处,八也。
世人多惑於图纬而牵非类,比合文字以悦所事,苟以阿上惑众,终有后悔者,自往迄今,未尝无之,不可不深择而熟思,九也。
九者,尊明所见之馀耳,庶备起予,补所遗忘。忠言逆耳,幸留神听!公若听取,民之幸也;如若不然,自取灭亡!策当奋起,平定叛逆!”
孙策思前想后,大笔一挥,终于写出了一篇千字劝谏书。其实,孙策心中早已经判定袁术称帝决心已定,断然不可能被人劝阻,书写本文,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声望和正义之名,暗地里却早已经秘密布置好了一系列偷袭行动。
可惜,如今在寿春准备登基的袁术,若是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孙策的手上,又会如何作想。
...
“夺取九江?”魏延和陈武两人相视良久,活跃的魏延继续好奇的追问起来:“先前军师不是说,袁术欲将女儿许配主公!难道主公要拒婚?”
“往昔,董卓叛逆,惧怕先父,也曾提出要把女儿许配与我,并大肆给我孙家子弟封侯,结果先父也一口拒绝。如今,袁术重走董卓老路,想要笼络我,才会把女儿出嫁给我,并且也许侯位予我。若是我孙家人想要这侯位,早前先父在世时就应该有了,何必要等到此刻,要一个篡逆之人的封赏。更何况,袁术叛逆比董卓更为甚,董卓至少还是在行使朝廷之命,袁术则直接要独立建国。更何况袁术此刻即便和刘表结盟,也只是个弹丸小地,尚不比我江东势大,也敢如此,真是自寻死路也。”孙策见魏延和陈到两人惊讶,于是稍微解说一番。
“主公,袁术欲称帝,必然会在八月十五齐聚手下文武于寿春,周边各县防守势必倏忽,各地无大将,也必然容易攻取。我们应迅速行军,攻其不备,速度拿下九江。即便寿春将士众多,但未必就能一心。主公不若写封书信劝谏袁术,曲阿离寿春不远,我们派暗曹人员在八月十五那日袁术登位之时呈上书信。到时候袁术必然会震怒,而我们埋伏在九江各县的将士可以一齐动手,必然会再给他一个震撼。袁术本就对主公心生恐惧,再加上攻心之策,他必然胆寒,其部属也必然心生恐惧。若袁术败逃,其部属中必然有人念及主公往昔情分而来投靠。”郭嘉早就知道孙策本意,于是便提议着。
“恩,奉孝所言正合我意!传令予公瑾、兴霸、子义诸人,务必在八月十五日当天按原计划行动!”孙策兴奋得下着命令,而后便回房书写劝谏书信。
“昔日之举义兵也,天下之士所以响应者,盖因董卓擅废置,害太后、弘农王,略烝宫人,发掘园陵,暴逆至此,故诸州郡雄豪闻声慕义。神武外振,卓遂内歼。元恶虽毙,从凶仍在,幼主复陷长安,天下群豪应再接再厉,早日勤王以正天下。
先前,汝兄袁绍语汝书曰:‘前与韩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今西名有幼君,无血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复信!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东立圣君,太平可冀,如何有疑!又室家见戮,不念子胥,可复北面乎?违天不祥,原详思之。’
世人皆知,汝答曰:‘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贼卓因危乱之际,威服百寮,此乃汉家小厄之会。乱尚未厌,复欲兴之。乃云今主无血之属,岂不诬乎!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於此,非所闻也。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雠,况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
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李傕、郭汜犯上作乱于长安,汝兄袁绍作恶于冀州,曹操、吕布放毒东徐,刘表、张羡称乱南荆,刘璋、张鲁争盟西蜀,公孙瓚炰烋北幽,是以未获承命櫜弓戢戈也。今策已扫平江东诸盗,公当与策合谋,以诛丑类,匡扶汉室;舍而不图,有自取之志,非海内所望,一也。
昔成汤伐桀,称有夏多罪;武王伐纣,曰殷有罪罚重哉。此二王者,虽有圣德,宜当君世;如使不遭其时,亦无繇兴矣。幼主非有恶於天下,徒以春秋尚少,胁於强臣,若无过而夺之,惧未合於汤、武之事,二也。
卓虽狂狡,至废主自与,亦犹未也,而天下闻其桀虐,攘臂同心而疾之,以中土希战之兵,当边地劲悍之虏,所以斯须游魂也。今四方之人,皆玩敌而便战斗矣,可得而胜者,以彼乱而我治,彼逆而我顺也。见当世之纷若,欲大举以临之,適足趣祸,三也。
天下神器,不可虚干,必须天赞与人力也。殷汤有白鸠之祥,周武有赤乌之瑞,汉高有星聚之符,世祖有神光之徵,皆因民困悴於桀、纣之政,毒苦於秦、莽之役,故能芟去无道,致成其志。今天下非患於幼主,未见受命之应验,而欲一旦卒然登即尊号,未之或有,四也。
天子之贵,四海之富,谁不欲焉?义不可,势不得耳。陈胜、项籍、王莽、公孙述之徒,皆南面称孤,莫之能济。帝王之位,不可横冀,五也。
幼主岐嶷,若除其偪,去其鲠,必成中兴之业。夫致主於周成之盛,自受旦、奭之美,此诚所望於尊明也。纵使幼主有他改异,犹望推宗室之谱属,论近亲之贤良,以绍刘统,以固汉宗。皆所以书功金石,图形丹青,流庆无穷,垂声管纮。舍而不为,为其难者,想明明之素,必所不忍,六也。
五世为相,权之重,势之盛,天下莫得而比焉。忠贞者必曰宜夙夜思惟,所以扶国家之踬顿,念社稷之危殆,以奉祖考之志,以报汉室之恩。其忽履道之节而强进取之欲者,将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孰不从我?四方之敌非吾匹则吾役也,谁能违我?盍乘累世之势,起而取之哉?二者殊数,不可不详察,七也。
所贵於圣哲者,以其审於机宜,慎於举措。若难图之事,难保之势,以激群敌之气,以生众人之心,公义故不可,私计又不利,明哲不处,八也。
世人多惑於图纬而牵非类,比合文字以悦所事,苟以阿上惑众,终有后悔者,自往迄今,未尝无之,不可不深择而熟思,九也。
九者,尊明所见之馀耳,庶备起予,补所遗忘。忠言逆耳,幸留神听!公若听取,民之幸也;如若不然,自取灭亡!策当奋起,平定叛逆!”
孙策思前想后,大笔一挥,终于写出了一篇千字劝谏书。其实,孙策心中早已经判定袁术称帝决心已定,断然不可能被人劝阻,书写本文,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声望和正义之名,暗地里却早已经秘密布置好了一系列偷袭行动。
可惜,如今在寿春准备登基的袁术,若是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掌握在孙策的手上,又会如何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