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盛塬进入了风风火火的大建设时期
人口计划的实行,除了辎重营以外,战兵营和近卫营兵马全部出动,共计五司每司一百零八人兵马,分头外出,软硬兼施的四出掳掠人口,使得早盛塬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近万人
陕北一带发展的早,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近来虽然连年遭受灾害,但人口密度依然很大凌风下了狠心不计手段的掳掠,人口自然增长得快如果不是考虑到早盛塬的承受能力的话,这一数字还会翻番
由于是有目的性的掳掠,这近万人口中青壮的比例极高,达到了七千多人两千左右的老幼妇弱全是在掳掠村落的时候跟过来的;招募流民的时候,就只要青壮了
凌风不是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可也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现在的陕西流民遍地,老弱妇幼饥饿而死的到处都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又哪能救的过来?如果不自量力的话,只会拖慢自己的发展步伐,造成落后挨打能对整村搬过来的老弱负责,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有了这些人口,凌风的各项计划都得以实施
军队已经改编完成,按照原先的约定,高一功和刘良佐二人分别从青壮中挑选了一百零八人,将天字营和行字营都补够两司人马
另外,凌风又招募了五百四十青壮,组成五司兵马,称为城防军,让高杰来担任城防军的统领这样一来,凌家军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职责却非常的明确,在训练的时候也有针对性,算是为将来的军种打下了好的基础
平时训练的时候,战兵营训练野战的战阵,在平地上摆好阵势,共进共退,骑兵帮助防护侧翼,并且负责追歼败敌;辎重营则是训练平地上的防守,以及布置车阵来抵挡敌人等;城防军的训练,除了拿出一小部分时间来训练战阵以外,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城墙上,研究一些守城的方法,滚木雷石的运用,以及其它守城工具的改进等
当然,随着早盛塬的发展,人口增多,民众间的各种纠纷也开始出现,维护治安的责任也落在了城防军的头上
五百多城防军,平时除了训练之外,还要负责维护居民聚落的安全
至此,凌家军战兵和辅兵的总人数达到了一千六百多人而且,有强大的炼铁能力做后盾,装备很快就能到位,清一色的精钢长矛,简易铁甲,精良程度,即使朝廷最精锐的关宁军也有所不及了
关宁军的将领可能都有精良的战甲,但士兵却不可能人人着甲;相对来说,凌家军战士人人着甲,而且是铁甲,这在这个时代,恐怕是独一份的军队了
当然,凌风对这种简易的铁甲并不满意他要给自己麾下所有战士都装备全套的战甲,和最精良的武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炼钢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当初为了对付阎王寨,凌家军所有人手都被抽了出来,全力投入战斗,炼钢基地也因而停止了生产
在战斗结束之后,炼钢基地及时恢复,但还是仅有一座小高炉,规模上一直没有来的及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军队的强大,没有了安全顾虑的凌风终于腾出手,开始一门心思的投入到炼钢炉的改进上来他的目标是要在几个月内,将炼钢业发展为早盛塬的支柱产业
早盛塬一带有铁矿、有煤矿,再加上他的专业知识和足够多的人手,这一个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现在我们的生铁质量不够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炉火的温度不够温度不够高,炼出的生铁就提炼不纯,会含有各种杂质,导致铁的质量差要想提高生铁的质量,目前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提高炉温”
在炼铁小高炉前,凌风正在向一众铁匠讲述着提高铁水质量的方法
最近迁来的这些人口中,有不少本来就是从事铁匠这一行当的,都被集中了起来
“是啊现在朝廷的工匠炼铁,也都是在想办法提高炉温,以前使用囊鼓风,炉温不够高,后来换了风箱,温度就高了不少,现在炼出的铁,不论是产量,还是大帅您所说的质量,都比以前要高的多了我们炼铁用的也是风箱,要想再提高炉温,恐怕不容易啊”周老听了之后说道
“风箱鼓风的度要比囊快得多,所以炉温能够提高但是有一点,风箱鼓进去的风都是冷风,进到高炉里面之后,会降低炉火的温度,如果我们多加一道程序,将风箱的风加热之后再鼓进炉子之内呢?”
凌风说的这个道理就是现代炼钢工艺中的高炉热风炉经过加热之后的风,能够让炉温提高一个档次,凌风估计这个想法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小高炉的温度就能够由目前的1200度提升到一千三四百度的样子,这样的话,炼出的生铁中硫和碳的含量就能大幅降低,铁的品质也能提升不少
“将风加热之后再鼓进去?”包括周老在内的几个老铁匠都被大帅的疯狂想法震惊了
但大家仔细思索之后,发觉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对啊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就好像夏天吹热风,让人感到烦躁,冬天吹寒风,穿棉袄都感到刺骨一样如果高炉里面吹热风,温度肯定能提高啊”周老等人的眼睛都凉了,被大帅的奇思妙想深深折服
看到大家这么容易就能够接受,凌风也省去了继续解释的麻烦他本来还以为这个想法太前,还需要大费口舌呢,看来自己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接下来,凌风详细地介绍了热风炉的原理和后世热风炉的样子,然后让十几个老工匠一块儿想办法,根据目前的条件,建造出合适的热风炉来
凌风不是一个任何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的人,能交给别人做的事情,他是不介意做个甩手掌柜的何况,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热风炉,就算凌风亲自出手,也不一定就比这些工匠们做得好
周老等老工匠也不负众望,仅用了半月的时间,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有了热风炉的支持,一批的小高炉建设很快就上马了建设的地址,还是在第一个炼钢基地,建设的数量,凌风的目标定的很高,是十座
经过两个月来的运转,第一座小高炉已经成功炼出了六七十炉铁水,不仅为凌家军提供了十几万斤生铁,是培养了第一批炼铁工人
一个小高炉使用的人手是五六十人,五六十个炼铁工人,虽然称不上熟练,但基本的操作还是能够进行的只不过看火等关键环节,一般人还掌握不了,只有周老和另外两个老铁匠勉强掌握
这让凌风感到有些遗憾,这么一来,就算建好了是座高炉,短时间内能开工的也只有三四个高炉而已只有等在实际生产中培养出了大量的炼钢工人,才能真正将产能提高到最大
高炉建造的度很快,几天的时间,十座高炉就建好了由于多了热风炉这道程序,每座高炉所需要的人手多了,如果算上运煤和加工各种材料的话,光是一座高炉,就需要六七十人
炼钢产业是使用劳动力的大户,果不其然
出于培养后备人才考虑,凌风挑选出了一千青壮进入炼钢基地,并且,正式将这个炼钢基地命名为第一炼钢厂
…………
周郎羡:
感谢书友“70生人”的打赏
...
人口计划的实行,除了辎重营以外,战兵营和近卫营兵马全部出动,共计五司每司一百零八人兵马,分头外出,软硬兼施的四出掳掠人口,使得早盛塬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近万人
陕北一带发展的早,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近来虽然连年遭受灾害,但人口密度依然很大凌风下了狠心不计手段的掳掠,人口自然增长得快如果不是考虑到早盛塬的承受能力的话,这一数字还会翻番
由于是有目的性的掳掠,这近万人口中青壮的比例极高,达到了七千多人两千左右的老幼妇弱全是在掳掠村落的时候跟过来的;招募流民的时候,就只要青壮了
凌风不是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可也不是同情心泛滥的人,现在的陕西流民遍地,老弱妇幼饥饿而死的到处都是,他一个人的力量又哪能救的过来?如果不自量力的话,只会拖慢自己的发展步伐,造成落后挨打能对整村搬过来的老弱负责,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有了这些人口,凌风的各项计划都得以实施
军队已经改编完成,按照原先的约定,高一功和刘良佐二人分别从青壮中挑选了一百零八人,将天字营和行字营都补够两司人马
另外,凌风又招募了五百四十青壮,组成五司兵马,称为城防军,让高杰来担任城防军的统领这样一来,凌家军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职责却非常的明确,在训练的时候也有针对性,算是为将来的军种打下了好的基础
平时训练的时候,战兵营训练野战的战阵,在平地上摆好阵势,共进共退,骑兵帮助防护侧翼,并且负责追歼败敌;辎重营则是训练平地上的防守,以及布置车阵来抵挡敌人等;城防军的训练,除了拿出一小部分时间来训练战阵以外,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城墙上,研究一些守城的方法,滚木雷石的运用,以及其它守城工具的改进等
当然,随着早盛塬的发展,人口增多,民众间的各种纠纷也开始出现,维护治安的责任也落在了城防军的头上
五百多城防军,平时除了训练之外,还要负责维护居民聚落的安全
至此,凌家军战兵和辅兵的总人数达到了一千六百多人而且,有强大的炼铁能力做后盾,装备很快就能到位,清一色的精钢长矛,简易铁甲,精良程度,即使朝廷最精锐的关宁军也有所不及了
关宁军的将领可能都有精良的战甲,但士兵却不可能人人着甲;相对来说,凌家军战士人人着甲,而且是铁甲,这在这个时代,恐怕是独一份的军队了
当然,凌风对这种简易的铁甲并不满意他要给自己麾下所有战士都装备全套的战甲,和最精良的武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炼钢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当初为了对付阎王寨,凌家军所有人手都被抽了出来,全力投入战斗,炼钢基地也因而停止了生产
在战斗结束之后,炼钢基地及时恢复,但还是仅有一座小高炉,规模上一直没有来的及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军队的强大,没有了安全顾虑的凌风终于腾出手,开始一门心思的投入到炼钢炉的改进上来他的目标是要在几个月内,将炼钢业发展为早盛塬的支柱产业
早盛塬一带有铁矿、有煤矿,再加上他的专业知识和足够多的人手,这一个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现在我们的生铁质量不够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炉火的温度不够温度不够高,炼出的生铁就提炼不纯,会含有各种杂质,导致铁的质量差要想提高生铁的质量,目前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提高炉温”
在炼铁小高炉前,凌风正在向一众铁匠讲述着提高铁水质量的方法
最近迁来的这些人口中,有不少本来就是从事铁匠这一行当的,都被集中了起来
“是啊现在朝廷的工匠炼铁,也都是在想办法提高炉温,以前使用囊鼓风,炉温不够高,后来换了风箱,温度就高了不少,现在炼出的铁,不论是产量,还是大帅您所说的质量,都比以前要高的多了我们炼铁用的也是风箱,要想再提高炉温,恐怕不容易啊”周老听了之后说道
“风箱鼓风的度要比囊快得多,所以炉温能够提高但是有一点,风箱鼓进去的风都是冷风,进到高炉里面之后,会降低炉火的温度,如果我们多加一道程序,将风箱的风加热之后再鼓进炉子之内呢?”
凌风说的这个道理就是现代炼钢工艺中的高炉热风炉经过加热之后的风,能够让炉温提高一个档次,凌风估计这个想法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小高炉的温度就能够由目前的1200度提升到一千三四百度的样子,这样的话,炼出的生铁中硫和碳的含量就能大幅降低,铁的品质也能提升不少
“将风加热之后再鼓进去?”包括周老在内的几个老铁匠都被大帅的疯狂想法震惊了
但大家仔细思索之后,发觉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对啊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就好像夏天吹热风,让人感到烦躁,冬天吹寒风,穿棉袄都感到刺骨一样如果高炉里面吹热风,温度肯定能提高啊”周老等人的眼睛都凉了,被大帅的奇思妙想深深折服
看到大家这么容易就能够接受,凌风也省去了继续解释的麻烦他本来还以为这个想法太前,还需要大费口舌呢,看来自己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接下来,凌风详细地介绍了热风炉的原理和后世热风炉的样子,然后让十几个老工匠一块儿想办法,根据目前的条件,建造出合适的热风炉来
凌风不是一个任何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的人,能交给别人做的事情,他是不介意做个甩手掌柜的何况,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热风炉,就算凌风亲自出手,也不一定就比这些工匠们做得好
周老等老工匠也不负众望,仅用了半月的时间,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有了热风炉的支持,一批的小高炉建设很快就上马了建设的地址,还是在第一个炼钢基地,建设的数量,凌风的目标定的很高,是十座
经过两个月来的运转,第一座小高炉已经成功炼出了六七十炉铁水,不仅为凌家军提供了十几万斤生铁,是培养了第一批炼铁工人
一个小高炉使用的人手是五六十人,五六十个炼铁工人,虽然称不上熟练,但基本的操作还是能够进行的只不过看火等关键环节,一般人还掌握不了,只有周老和另外两个老铁匠勉强掌握
这让凌风感到有些遗憾,这么一来,就算建好了是座高炉,短时间内能开工的也只有三四个高炉而已只有等在实际生产中培养出了大量的炼钢工人,才能真正将产能提高到最大
高炉建造的度很快,几天的时间,十座高炉就建好了由于多了热风炉这道程序,每座高炉所需要的人手多了,如果算上运煤和加工各种材料的话,光是一座高炉,就需要六七十人
炼钢产业是使用劳动力的大户,果不其然
出于培养后备人才考虑,凌风挑选出了一千青壮进入炼钢基地,并且,正式将这个炼钢基地命名为第一炼钢厂
…………
周郎羡:
感谢书友“70生人”的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