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蒋和第三次到大连,前两次也是到这家社谈工作上的事,因来去时间紧凑,没怎么好好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次,蒋和告诉自己,一定要多待几天再回上海,反正上海那边没有她值得赶回去的人或事。
从机场打的到社的时候,刚巧负责联系她的主编郝颖出差去了外地,她只好在离社不远的一家小饭店住了下来。饭店虽然不大,但是非常干净,住得倒也自在。她哪儿也不去,就在饭店里休养生息了。

和孟廷从机场分开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她忽然觉得有种不适应感。她将这种无以名状的不适应理解为刚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城市,内心的孤寂是不言而喻的。而真正的原因让她吓了一跳:她身边没有孟廷在,她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

怎么可能呢?蒋和拍打自己的脸,对自己说:别犯傻了,他又没看上你,你胡思乱想什么?你们最亲密的瞬间不就是那个吻嘛,有什么好惦记的。你们只不过多了几次巧合而已。

觉得心烦意乱,蒋和索性打开电脑,登录自己写文的网站,一连串催更贴闪入眼中,每每这个时候,她都会觉得很感动,就是因为有大批网友的支持和喜爱,才有了今天的她。想想再过几天,自己就可以和喜欢自己作品的读者见面,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还有小小的兴奋。

蒋和有自己每天固定的写作时间,但灵感多的时候就会写到刹不住车,将事先写好的章节复制更新上去后,她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浏览网页上,网络真是个好东西,任何你想要获得的资讯都可以从上面获得,无形中这也成了消磨时光的好渠道。

想到有几天没有更新自己的博客,她顺道登录进去看看,没想到有意外收获,方萍姐居然在里面留言了:嗨!蒋和妹妹,最近好吗?挺想你的。看你写的博客一篇比一篇精彩,真不愧为作家呀。你在博客上写了,你会去大连,那你人在上海还是大连?一提到大连,我忽然觉得好想家,我是地地道道的大连人。大连三面环海,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人美海美,风景更美,有时间可以到处走走看看,你一定会发现不虚此行的。

她的那几个死党也不闲着,纷纷给她留言。看着她们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自己的关心和问候,蒋和心里阵阵发热,不由感慨,有朋友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啊!

蒋和哗哗敲击键盘写下新的博客,一篇题为友情胜爱情的小文洋洋洒洒上传网络,她觉得心满意足,伸伸懒腰、动动手指,感觉有点饿,一看时间,天,已经中午十二点了,不饿才怪!

从床上下来,蒋和腿麻到呲牙咧嘴,都怪自己这个坏毛病,总是喜欢在床上盘腿上网,唉,又尝到麻到骨子里的滋味了。就在她又是揉腿又跺脚的时候,手机响了,声音格外悦耳,哈,终于有人想起她了。

【在干什么?】电话那头居然是孟廷的声音。

蒋和努力不发出怪声:【在房间里上网呢。】刚才而已。

【是不是光顾着上网,没有吃午餐?】

【你怎么知道?】蒋和问,心里荡漾着被重视的感觉。

【虽然我们认识时间不长,就你这种简单作风,我用脚趾头都想得到。是不是又在床上上网了?】

【唉,又被你言中了。】

【据我观察,你就喜欢坐在床上,而且是盘着腿上网,同一姿势时间久了,血液不循环,你的腿难道不会麻吗?】

蒋和觉得很感动:【恭喜你,都被你说对了,我的腿在你打来电话之前已经麻了,现在正处于恢复知觉阶段。】

那头传来孟廷的笑声。

蒋和居然忍不住说道:【别笑了,再笑就罚你请我吃午餐。】一想不妥,又加了句:【如果你离我不远的话。】

【没问题,告诉我你在什么位置?我打的过来。】

【你很闲吗?】

【下午三点前都有时间。】

蒋和说了自己所处的大概位置,真的非常巧,孟廷的公司离社并不算太远,一刻钟后,两人在社门口见了面。

“你还真是神速啊。”蒋和含笑看着三天没有见面的这个男人,感觉是如此亲切。

“算你运气好,我们公司离这里不远。走,我请你吃饭。”

“那个主编临时出差,可能还要等上一两天,幸亏有你在,不然人生地不熟的,很无聊的。”

“你不是经常出国吗,出国就不无聊了?”孟廷反问。

“所以我要到处结交朋友啊。”

“有没有碰到过不怀好意的人?”孟廷边走边问。

“有啊,怎么没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算我福大命大,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像你这样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不被坏人盯上几乎不太可能。你爸爸和哥哥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孟廷的心中不禁多出一丝担忧。

蒋和笑得没心没肺似的:“你担心我啊?”

“人之常情啊。”孟廷说得理所当然:“你看上去比较符合弱质女流的形象。”

蒋和听了呵呵一笑:“那你就错了。我的自保能力很强的哦。”

“是吗?学过武术?还是跆拳道什么的?”

“女子防身术、跆拳道都学过。”蒋和的口吻中掩饰不住的自信:“实在不行,我就跑,上大学时我就是短跑冠军。”

孟廷假意往旁边一躲:“那我得离你远点!”

“你现在的样子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个事业有成的公司老板。”

“你是不是想说穿上龙袍也不像个太子?”

“我可没那个意思。”蒋和看到前面一家餐馆里人特别多:“孟廷,我们就去那家吃吧。”

“这么替我省钱啊。”

“这你就错了,听过这句话吗?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是人多的地方做的菜越地道越好吃,说不定比饭店的更有水准哦。”

“OK,听你的。”

蒋和的选择果然没错,这家店以做海鲜出名,新鲜美味的虾爬子、肉嫩多汁的蛤蜊、肉质细腻鲜美的黄花鱼,两人吃得非常过瘾。

“请问,你是和子吗?”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孩忽然问蒋和。

“你好,我就是!”蒋和大方承认。

女孩显得非常兴奋,冲着老板就喊:“爸爸,我认识她,她是我的偶像,和子姐姐的书写得棒极了。”

她这么一喊,其他客人纷纷对他们侧目,老板走了过来:“既然是我女儿的偶像,这餐算我请客,免单。”

“不用了,老板。我们可不想白吃。”蒋和说。

“那也行。”老板倒也豪爽:“我亲自去做两个拿手菜,请你们吃。”

“那就谢谢了。”蒋和不再扭捏。

女孩跑开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手上多了一本书:“和子姐姐,帮我签个名吧,你的新书写得真好!”

蒋和欣然同意了:“怎么称呼你?”她握笔预写。

“我叫子涵。”

蒋和写下一段鼓励子涵的话语,然后签上自己的本名,递还给她:“子涵妹妹,我希望你继续好好学习哦。”

“嗯,我会的,我也希望你继续加油。你的每一本书我都买了,还有,网上那些作品我都拜读过,我真的很喜欢你的文字。”

“谢谢。”蒋和开心得笑着。

“哦,对了,你这次来大连是不是为了几天以后的读者见面会。”

“是啊,到时候你一定要到场哦!”

“我一定参加。”子涵笑得比蒋和更甜:“我爸的厨艺在这附近都是一流的,你们多吃点哦。”

“好,我们不客气的。”蒋和感觉自己更年轻了。

孟廷只是看着她们聊得火热,没有打断她们的好兴致。

从餐馆出来,两人又选了一家茶室喝茶聊天,慵懒的午后因为有了彼此的相伴而变得生动起来。

“行啊,粉丝都找上门来了。”孟廷喝下一口茶说道。

“羡慕吧?这就是我最知足的地方。我的每部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别人夸奖你的孩子讨人喜欢,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这种感觉不是金钱可以换取的。”蒋和满足得表示。

“你怎么会想到当作家?”

“我爸希望我学金融或者经济管理,我不喜欢,就瞒天过海自作主张报了中文系,当我爸知道真相的时候,木已成舟,生气了好几天。”

“有主见没有什么不好。”

“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爸才会希望我找一个所谓的商业精英吧。”

“怎么说?”

“我哥有自己的事业,我爸根本不用担心他的将来,我就不同啦,没学过任何和经济有关的课程,又是个女儿,他的公司就后继无人了,才会想方设法让我和他认为的商业人才结婚,这么一来,她女婿也有了,帮忙接管生意的人选也有了。”

“你父亲考虑得可够深远的。”

“如果不是我哥说什么也不想接管爸爸的事业,我的日子可能会好过点。”

“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有得到肯定会有失去。”孟廷忽然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处看。

蒋和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一个孩子在母亲身上撒娇:“又想你儿子了?”

“有一点,很久没见到他了,这次回去一定好好陪陪他。”

“就像你刚才说的,有得到就会有失去。”蒋和说道:“对了,你公司的事还顺利吗?”

“还在洽谈中,下午开会就是为了合作的事。”

“那我就以茶代酒,祝你顺利。”

“你也是,这次的读者见面会一定要成功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