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妄言,信者行之,不信者笑之,没事的时候看看没有坏处的
先个人感觉:【不对的地方希望有人帮忙指点下,谢谢】

不管是功德还是阴德,都是由心而出,而且必须是真心,没有任何功名利禄覆盖,什么都不求的真心——要是抱着功利之类的心,那就落下乘了。

做好事还是默默的好:帮人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宣扬什么,夸你一句顶多心理美美的,养成习惯反而容易飘飘然忘乎所以然,做好事是帮人,一句感谢足矣!

多做好事少做恶:人在做,天在看,老话常说: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做人还是多修善德的好点,哪怕不为其他,最少心安,对不?

至于为什么做善事最好不让人知道?一般情况下,人家知道了就会夸你,说某某人是善人怎么这么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你就做那么点好事,知道夸的人越多,这奖励分的功德越多,你实际上挤攥下来的就越少,所以想要哪种,自己看着办!

另外,有事没事多顺手帮帮别人,哪怕是指个路,搀扶下老弱病残孕,给别人让个坐什么的,不要一下子想积累太多,就像本人起的名字——功德无量,说实话,哪有什么无量的功德,都有算计的,一口吃不了个胖子,不如咱积少成多,慢慢攥。

还有,希望大家不要乱搞“放生”之类的,特别是不论什么品种、原本生活在什么地方、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就乱放——放生、放生,顾名思义是放别人一条生路,现在的放生大多是“放死”,放生功德确实很大,可是你放死,个人感觉不算你杀生之罪已经万幸了:

不是所有的鱼、虾、蟹、龟都适合放水里,也不是所有的飞禽鸟兽都适合入山林,君不见,好多前脚放生的动物,没过两天就死在放生地附近了,为什么?有些是因为你放生地不是野生生活的原地,至于家养的,更是放一个死一个——要知道它们可一直是人来喂养,至于如何野外觅食是一窍不通,你让它们怎么活?

所以我个人认为,除非是野生的、原产地的,否则还是不放的好!

还有,感觉劝人行善自己抄写劝善的经文,所得的善不比动不动捐多少万修佛像的差,所以看到为善的赞扬句搭个帮手,为恶的劝说一句阻止一下,一句话,一个帮助的问题,费不了多大的劲,只有好处没坏处的。

功德

功德——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当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所以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行人应抓紧修德,才不辜负本有的性德。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较量布施功德缘品,这个标题也可看出,功德不是缘起及所缘的果报,利益、钱、物是果报,在第十品中也说得分明,经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报”这些词,仔细看的话,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报,是什么?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经等善行!标题的意思就是说:分别考量布施功德所缘的福利福报。

与福德的区别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净心是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断恶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缘,获得福报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报,但是不管怎么大也脱离不了六道。而功德不一样,功德是可以帮助勇猛精进修持佛法的自身脱离六道,来到一真法界乃至极乐净土所必须的,简单的说,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报自然稀有殊胜。

——另外,注意一点,不要想着靠修桥铺路、盖庙宇来挣功德——

净空法师在>一书中说到:

当年,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梁武帝(他以帝王之尊护持佛法),问他:我在江南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度出家人几十万人,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摇头:并无功德.

一盆凉水浇头,没有功德啊!

怎么知道他没有功德呢?他有这个念头就没有功德,他还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哪来功德啊?寺庙里面出这个钱,不是功德啊!功德要自己修,功是功夫,一分功夫一分收获啊!功夫是什么?持戒是功夫,得定得清净心是德,清净心是功夫,开智慧是德,功德是戒定慧啊!你出一点钱,你的戒就得到了吗?出一点钱你就得到定了吗?出一点钱就开智慧了吗?功德不时福德,出钱出力修一点福德,不是功德,所以这个一定要晓得.

阴德

佛曰: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这样得的福报才大。

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请记住几句经典的实话

阴德很重要,如何积阴德?请记住几句经典的实话阴德,就是默默做好事,不告诉别人。阴德是使命运向好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反而认为阳德(做了点好事嚷嚷的人们都知道了)只是得到了一些虚名,于改变命运向好发展没有太大的实际利益。

总之,多积积阴德没有坏处:

1)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帮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3)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4)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7)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8)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9)如果时间还宽裕,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谢谢!

只要心中常存善念.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更是心念不动不求回报的德行,与阳德的公开行善立求回报是相反的。古德云:“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德则是做好事让人知道,得到大家的称赞而享有盛名”,其实被人称赞就是一种享福,所以做了好事被人知道后,大家把你称赞一番,那会把做好事所积的德都给抵消了。所以普尘也奉劝大家一句少听奉承的话,别人“奉承”你,是你都没付出就在享受了那更可怕。当然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听了感觉很舒服就会心满意足(无心受者不在此内),“心满意足也是养生的大忌”。对于阴德,古代称之为“阴骘(zhi)“,《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谈到无论我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周易本义》里面也提到果报理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表明了“为善得福,造恶得祸“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在阴德的阐述中,佛教以因果业力解释,而道家则用得时失时来解说,二者之间是事同名不同而已,但劝人向善的目的是相同的。道家典籍《太上感应篇》说:“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是用其道理的。试想做好事就是多交好朋友,而造恶为非则会树立冤敌,普尘认为不管道家佛家儒家都谈到积阴德,只是说法不同而已,终极目标无非就是保命长生,根基好的人可以“得道成仙”都为此用矣。

昔人有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其义本于孔圣赞易。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而曰积,不尚阳德而尚阴德也。庆而曰余,不在一身而在子孙也。必举家咸务阴骘,而后可称积善之家。亦必此身先得本然之庆,而后子孙受其余庆。是故余庆易晓,而本然之庆难晓也。书曰,考终命。又曰,祈天永命。此可以言本庆乎,未尽也。当以二氏因果之说,参合易传之说。

道家谓积功行者,天曹除其冥籍,异诸仙籍,以至于入无极大道。佛家谓修净业者,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至于成无上正觉。皆言此身之本庆也,其义隐然合于余庆二字中,而儒者未之察耳。有宋钜儒,兴起斯文。以忠孝节义之纲维末造。真有罔极之功于万世,而于此不无遗照焉。乃廓然尽扫天堂地狱,以及三世修因证果之说也。程朱盖曰,君子有所为而为善,则其为善也必不真,何事谈及因果,其勉君子至矣。以吾观于君子小人之心,无所为而为者至少也。君子之作善也多近名,苟不彻于十方三世之因,必不足以涤其名根。小人之作恶也多为利,苟不惕以罪福报应之果,必不足以夺其利根。程朱勉君子无所为而为善,独不虑小人无所忌而为恶耶。然后知孔子道及余庆余殃之际,乃彻上彻下之言也。

愚讲修身齐家之道,一一以孔子之庸德庸言为矩。而所以行庸德,谨庸言,亦必归重于程朱之绳墨。独于三世因果,及三祗修证之实际,则不得不破程朱之关。正欲断君子之名根,拔小人之利根,而使之同修阴骘也。

修阴骘亦岂易言。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充无穿窬之心,则阴骘可修矣。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日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

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

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隐人之恶,不隐人之善。

我不负人,而任人之负我。

我不谤人,而任人之谤我。

以深心提人于生死之海,而人以浅心钝置之,毋弃毋亟。

以热心共人于风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遗之,毋忮毋求。

销大衅于曲突徙薪,而勋名有所不必取。

蒙极诬于明珠薏苡,而心迹有所不必明。

为国家扶欲坠未坠之纪纲,则众嫌不必恤,而又不以气节自有也。

为世教发难明当明之道术,则众咻不必虞,而又不以门户自标也。

流俗之所争趋者吾避之,流俗之所共恶者吾察之。

幽则必阐,而过则必原。

其道必不诡于中庸,而其心则不求人知,而求天知。

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求为可知。

求可知之中,不求可为乡愿知,而求可为狂狷知。

不求可为狂狷知,而求可为中行知。

不求可为一乡一国之善士知,而求可为天下之善士知。

不求可为天下之善士知,而求可为万世之善士知。

亦不必求为万世之善士知,而求可为依中庸之君子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者,默相知于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之中。

又不求生前之遐福,而求可质诸三界之鬼神。

不求死后之荣名,而求可俟千百年之后圣。

则阴骘之至也。阴鹭之至,人不知而天知之。可以转凡身而为圣身,离人道而登天道。上帝命之治世,诸佛提之出世矣。此非从身所感本然之庆欤。一身不足以尽积善之庆,故其余又及于子孙。皆感应自然之理也。传家者审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