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超过71%的面积属于海洋,剩下的才是大陆和岛屿。想要在这个世界横行霸道,没有强大的海军是绝对说不过去的——除非拥有超脱地理环境的强大空军。
可唐少哲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准备在本位面过多影响科技走向。所以空军肯定是不打算留给大明的,再想建立日不落帝国就只能学习英国人强大自身海军力量的经验了。
事实上直到此时为止,大明的海军力量并不弱,甚至还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强国。
但这个时代大明官方所拥有的宝船虽然体型庞大无比,也确实是远洋海船,可说到底还是没有脱离木船的范畴。对于唐少哲所想要营造出来的效果,终究还是差了一点。
最好还是组建一支远超同时代的海军,来维持大明日不落帝国的威风。至于舰艇船舶,对唐少哲而言都是很简单的东西,唯独掌控海军的人才不太好找。
这个人就算不懂得操控远较当代技术先进的舰艇,但却至少应该了解海军的意义。
挑来选去,唐少哲发现整个大明中只有郑和最合适不过。尽管他肯定不懂唐少哲带来的舰船技术,但是他却明白怎么样去营造一支强大蓝水海军的精神!或者说,军魂!
其实海军比陆军还要讲求传统,而且海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相比海军来说,陆军的建设速度比较快,形成战斗力也比较迅速。
但是海军不行,海军的成长速度非常缓慢,而海军的传统更是需要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胜利才可以堆积起来最终成型。尤其是海军初见时候的统帅,非常重要!
按照历史记载,去年应该是郑和率船队第六次下南洋的时间。可是由于唐少哲这个变数的出现,大明朝廷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北上草原扫平边患方面,所以郑和没有出海。
庞大的宝船队伍虽然堪称当代全球第一海军舰队,可是由于政治方针的制定失衡,导致了这支庞大舰队每次出海都需要耗费国家巨大的物资和钱粮。
近代西方国家的海军出动,每每都是以战争和掠夺最终收尾。因此航海探险,总会获得相应程度的红利,万万不至于以亏损收场。
可是大明朝廷庞大的宝船舰队,每次下南洋全都是惨淡经营。不但无法取得任何航海红利,反而还需要国家财政的提供大量补贴。所谓的劳民伤财,就是指这种行为!
后来明宪宗时期刘大夏害怕朝廷重启下西洋计划而销毁掉所有的永乐年间的宝船资料,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军航行劳民伤财,于国无益!
现在的大明朝廷在朱棣的励精图治和朱元璋建国后的休养生息积累下,中央财政总算还有相应的财力去支持舰队下南洋,但整个海军探索的战略方针已经需要做出修正了!
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些国家绕了半个地球不远万里派遣舰队来到南洋,一路上的消耗可想而知。可是他们非但没有因此导致中央财政破产,反而大幅度提升了国力。
南洋诸国的特产品和资源,让所有第一批吃螃蟹的国家全都发了大财。
人家间隔半个地球都能从航海行动中获利,而大明几乎是近在咫尺却每每因此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不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拿出任何神兵利器来都不顶事儿。
在等待郑和到来的时间段,唐少哲十分认真的和朱棣针对这个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于是当郑和赶到大殿并获准进去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朱棣和唐少哲争论到脸红脖子粗的场景:“……这根本就不可能嘛!泱泱华夏上邦,天朝使臣,岂能行商贾贱役?”
“拜托啊,老大!互通有无的商业行为,怎么就变成贱役了?只要维持适当的商业行动,类似下南洋这样的大型计划,就绝对不会再需要朝廷中央财政的支持!朝廷的中央财政非但可以因此而摆脱巨大的经济包袱,还能收获前所未有的收益!”
尽管朱棣可谓开拓君主,可是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依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
一方面朱棣还放不下长久以来华夏上国礼仪之邦的身段,另一方面却是根本就不相信在航海之中加入商业行为,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国师大人所言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或许此种行径除了给大明脸上抹黑外,根本就带不来任何好处呢?”就算朱棣宁愿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也至少要看见实利才能说过去。
“陛下没有尝试过,又怎么就知道不行呢?据我所知,南洋诸国的特产,在大明都是广受欢迎的:棕油、橡胶、肉桂、丁香、豆蔻、胡椒、咖喱……没有商人不喜欢吧?”
朱棣一边摇头,一边不信道:“呵呵,怎么可能嘛……”
正说话间,看见了郑和已经进殿,连忙招手道:“国师大人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
郑和眼见召唤,几步来到皇帝身前跪倒在地:“任凭陛下吩咐!”
唐少哲也笑着转过身来,放弃了争论开始仔细打量对面的郑和其人。这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三宝太监,被东西方无数人所共同推崇的航海第一人!
郑和的个头并不高,看上去大约只有不到170公分的样子,面色黝黑,整个人的身材虽然极为消瘦,可是却能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现在的郑和已经51岁了,可是从他的面容上却看不出来丝毫的老态龙钟。经常和大海打交道的人,身体中总是充满着*和力量。任何风吹雨打,都根本就无法战胜他。
就是这么个看似矮小的残缺男人,却爆发出来了让整个华夏航海史和全世界航海史所无法遮掩的光芒和能量。即便是千百年之后,依旧牢牢记在人们的心中。
尽管郑和的身体有所残缺,甚至从生理上来说称不上是个完整的男人。可是他的心理上却无比健全,他的精神更是辉煌到能照耀大明乃至华夏的千百年史册而毫不逊色!
由于西方文明的崛起和华夏文明的衰落,都和海权息息相关。因此,无数的后世子孙们每每看见当年郑和的风采,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而扼腕痛惜!
很多机遇一旦错过,再回头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丢掉了太多太多,甚至无法挽回!
不过此刻的唐少哲从看见郑和的那一刻起,就发誓不会让错误的历史重现,华夏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和后来半个世纪的苦苦挣扎追逐,都不会再发生了。
朱棣却没有他这么多的感慨,反而很是松了口气的摆摆手,让郑和介绍道:“你来的正好,快给国师解释一下,海上贸易的利润根本就不像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嘛!”
“遵旨!不知陛下要小人从何说起呢?”郑和的身材不高,可是嗓音却很洪亮。
唐少哲甚至可以想象,茫茫汪洋大海上正是这坚定而高亢的声音呼喊,才能率领庞大的船队7下南洋。狂涛骇浪之中,船长的精神会影响整个舰队!
“晤,朕记得曾特许宝船舰队中人自行采购当地特产,然后回来发卖。所售金银,全由本人所有,市舶司不许抽取任何赋税,可有此事?”
“陛下明照万里,垂怜我船队将士,正有此事不假!”
“呵呵,那你给国师大人说说,宝船舰队的将士们是否因此而发家致富?”
“这个当真不曾!我宝船舰队将士,也仅仅是能稍稍获利而已,谈不上发家致富!”
“诺,国师大人可听见了?事实俱在,总不容抵赖吧?再者,朕也不屑于以假乱真。”朱棣就像是小孩子赢得了赌注一番,神经稍显兴奋:“偌大的船队将士们所带货物何止千万?朕还不许市舶司加税与他,可真正获利发家者何止寥寥无几,简直就是没有!若是按照国师所言,再科以商税,哪里还会有利润剩下?”
朱棣所说的内容确实都是真的,下南洋的宝船舰队将士们都允许私自采购和携带当地的特产品回来发卖,以此牟利,郑和对此也是持鼓励态度。
公元15世纪的航海远洋危险重重,即便大明宝船的建造技术已经足够惊艳,依旧难以避免各种海难的发生。稍有不慎,出海人就会命丧异乡大海,尸骨无存哪!
这种情况下,允许将士们携带当地特产回来贩卖,几乎是唯一可以补偿将士的方法。毕竟大明可没有海事保险公司,一旦运气不好那就等于是什么都剩不下连命都会丢掉。
可唐少哲闻言后却是不慌不忙,只是原地坐着发笑,并不急于反驳什么。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朱棣的心中反倒有些不镇定起来。
自从结识唐少哲以来,至少朱棣还真没有见过他虚言谎话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每言必中,从不落空!看他镇定自若,朱棣当然就冷静不下来了!
难道说,$*小说 */class12/1.html还真的有什么理由是他所没有想到的吗?皇帝陛下顿时惊疑不定起来。
(特别鸣谢:书友“云麓真”投月票支持!ps:依旧无限求红票和月票~)
可唐少哲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准备在本位面过多影响科技走向。所以空军肯定是不打算留给大明的,再想建立日不落帝国就只能学习英国人强大自身海军力量的经验了。
事实上直到此时为止,大明的海军力量并不弱,甚至还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的海军强国。
但这个时代大明官方所拥有的宝船虽然体型庞大无比,也确实是远洋海船,可说到底还是没有脱离木船的范畴。对于唐少哲所想要营造出来的效果,终究还是差了一点。
最好还是组建一支远超同时代的海军,来维持大明日不落帝国的威风。至于舰艇船舶,对唐少哲而言都是很简单的东西,唯独掌控海军的人才不太好找。
这个人就算不懂得操控远较当代技术先进的舰艇,但却至少应该了解海军的意义。
挑来选去,唐少哲发现整个大明中只有郑和最合适不过。尽管他肯定不懂唐少哲带来的舰船技术,但是他却明白怎么样去营造一支强大蓝水海军的精神!或者说,军魂!
其实海军比陆军还要讲求传统,而且海军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相比海军来说,陆军的建设速度比较快,形成战斗力也比较迅速。
但是海军不行,海军的成长速度非常缓慢,而海军的传统更是需要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胜利才可以堆积起来最终成型。尤其是海军初见时候的统帅,非常重要!
按照历史记载,去年应该是郑和率船队第六次下南洋的时间。可是由于唐少哲这个变数的出现,大明朝廷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北上草原扫平边患方面,所以郑和没有出海。
庞大的宝船队伍虽然堪称当代全球第一海军舰队,可是由于政治方针的制定失衡,导致了这支庞大舰队每次出海都需要耗费国家巨大的物资和钱粮。
近代西方国家的海军出动,每每都是以战争和掠夺最终收尾。因此航海探险,总会获得相应程度的红利,万万不至于以亏损收场。
可是大明朝廷庞大的宝船舰队,每次下南洋全都是惨淡经营。不但无法取得任何航海红利,反而还需要国家财政的提供大量补贴。所谓的劳民伤财,就是指这种行为!
后来明宪宗时期刘大夏害怕朝廷重启下西洋计划而销毁掉所有的永乐年间的宝船资料,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军航行劳民伤财,于国无益!
现在的大明朝廷在朱棣的励精图治和朱元璋建国后的休养生息积累下,中央财政总算还有相应的财力去支持舰队下南洋,但整个海军探索的战略方针已经需要做出修正了!
西班牙、荷兰、英国这些国家绕了半个地球不远万里派遣舰队来到南洋,一路上的消耗可想而知。可是他们非但没有因此导致中央财政破产,反而大幅度提升了国力。
南洋诸国的特产品和资源,让所有第一批吃螃蟹的国家全都发了大财。
人家间隔半个地球都能从航海行动中获利,而大明几乎是近在咫尺却每每因此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不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拿出任何神兵利器来都不顶事儿。
在等待郑和到来的时间段,唐少哲十分认真的和朱棣针对这个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于是当郑和赶到大殿并获准进去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朱棣和唐少哲争论到脸红脖子粗的场景:“……这根本就不可能嘛!泱泱华夏上邦,天朝使臣,岂能行商贾贱役?”
“拜托啊,老大!互通有无的商业行为,怎么就变成贱役了?只要维持适当的商业行动,类似下南洋这样的大型计划,就绝对不会再需要朝廷中央财政的支持!朝廷的中央财政非但可以因此而摆脱巨大的经济包袱,还能收获前所未有的收益!”
尽管朱棣可谓开拓君主,可是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依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
一方面朱棣还放不下长久以来华夏上国礼仪之邦的身段,另一方面却是根本就不相信在航海之中加入商业行为,会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国师大人所言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或许此种行径除了给大明脸上抹黑外,根本就带不来任何好处呢?”就算朱棣宁愿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也至少要看见实利才能说过去。
“陛下没有尝试过,又怎么就知道不行呢?据我所知,南洋诸国的特产,在大明都是广受欢迎的:棕油、橡胶、肉桂、丁香、豆蔻、胡椒、咖喱……没有商人不喜欢吧?”
朱棣一边摇头,一边不信道:“呵呵,怎么可能嘛……”
正说话间,看见了郑和已经进殿,连忙招手道:“国师大人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
郑和眼见召唤,几步来到皇帝身前跪倒在地:“任凭陛下吩咐!”
唐少哲也笑着转过身来,放弃了争论开始仔细打量对面的郑和其人。这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三宝太监,被东西方无数人所共同推崇的航海第一人!
郑和的个头并不高,看上去大约只有不到170公分的样子,面色黝黑,整个人的身材虽然极为消瘦,可是却能感觉到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现在的郑和已经51岁了,可是从他的面容上却看不出来丝毫的老态龙钟。经常和大海打交道的人,身体中总是充满着*和力量。任何风吹雨打,都根本就无法战胜他。
就是这么个看似矮小的残缺男人,却爆发出来了让整个华夏航海史和全世界航海史所无法遮掩的光芒和能量。即便是千百年之后,依旧牢牢记在人们的心中。
尽管郑和的身体有所残缺,甚至从生理上来说称不上是个完整的男人。可是他的心理上却无比健全,他的精神更是辉煌到能照耀大明乃至华夏的千百年史册而毫不逊色!
由于西方文明的崛起和华夏文明的衰落,都和海权息息相关。因此,无数的后世子孙们每每看见当年郑和的风采,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而扼腕痛惜!
很多机遇一旦错过,再回头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丢掉了太多太多,甚至无法挽回!
不过此刻的唐少哲从看见郑和的那一刻起,就发誓不会让错误的历史重现,华夏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和后来半个世纪的苦苦挣扎追逐,都不会再发生了。
朱棣却没有他这么多的感慨,反而很是松了口气的摆摆手,让郑和介绍道:“你来的正好,快给国师解释一下,海上贸易的利润根本就不像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嘛!”
“遵旨!不知陛下要小人从何说起呢?”郑和的身材不高,可是嗓音却很洪亮。
唐少哲甚至可以想象,茫茫汪洋大海上正是这坚定而高亢的声音呼喊,才能率领庞大的船队7下南洋。狂涛骇浪之中,船长的精神会影响整个舰队!
“晤,朕记得曾特许宝船舰队中人自行采购当地特产,然后回来发卖。所售金银,全由本人所有,市舶司不许抽取任何赋税,可有此事?”
“陛下明照万里,垂怜我船队将士,正有此事不假!”
“呵呵,那你给国师大人说说,宝船舰队的将士们是否因此而发家致富?”
“这个当真不曾!我宝船舰队将士,也仅仅是能稍稍获利而已,谈不上发家致富!”
“诺,国师大人可听见了?事实俱在,总不容抵赖吧?再者,朕也不屑于以假乱真。”朱棣就像是小孩子赢得了赌注一番,神经稍显兴奋:“偌大的船队将士们所带货物何止千万?朕还不许市舶司加税与他,可真正获利发家者何止寥寥无几,简直就是没有!若是按照国师所言,再科以商税,哪里还会有利润剩下?”
朱棣所说的内容确实都是真的,下南洋的宝船舰队将士们都允许私自采购和携带当地的特产品回来发卖,以此牟利,郑和对此也是持鼓励态度。
公元15世纪的航海远洋危险重重,即便大明宝船的建造技术已经足够惊艳,依旧难以避免各种海难的发生。稍有不慎,出海人就会命丧异乡大海,尸骨无存哪!
这种情况下,允许将士们携带当地特产回来贩卖,几乎是唯一可以补偿将士的方法。毕竟大明可没有海事保险公司,一旦运气不好那就等于是什么都剩不下连命都会丢掉。
可唐少哲闻言后却是不慌不忙,只是原地坐着发笑,并不急于反驳什么。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朱棣的心中反倒有些不镇定起来。
自从结识唐少哲以来,至少朱棣还真没有见过他虚言谎话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每言必中,从不落空!看他镇定自若,朱棣当然就冷静不下来了!
难道说,$*小说 */class12/1.html还真的有什么理由是他所没有想到的吗?皇帝陛下顿时惊疑不定起来。
(特别鸣谢:书友“云麓真”投月票支持!ps:依旧无限求红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