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琅兄(弟、姐、妹?);
今日拜读新作(戚氏.登青城老聃观),对兄之高才,衷心佩服,然强索小评,勉而为之。

戚氏为屯田自创新调,调寄中吕宫,全文二百一十二字,上十五句九平韵,中十二句六平韵,下十六句六平韵,其中“何限、萦绊”两叶仄韵,另文中也有多处暗押仄韵。全宋词中仅两首,东坡之作为酒宴中应酬之做,文彩潇洒出神,追慕神仙,然终为游戏之作,词中不茸读之处之多不堪言,所以后世对此调大多依屯田笔法定调,就注定了此调创作之难。出差在外没有词谱,只能依柳永作对兄之作来浅评之。

词为应歌而生,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词若不严格按照格律那就真正变成“长短句”了。宋人填词不尽按宫调,但宫调作为一种规范形式还是影响着词的创作,中吕宫高下闪赚,是本词调门所在,但今人再填此词已不是为歌而做,所以只需符合他大概的意境则可,宫调我们就跳过不议。

古人声分四声,另精严者如李清照、周邦彦还主张五音,阴阳等,而今人填词大多就只分平仄。如此一来很多时候词中精微的地方就变了。但一般来说,词中要严守四声的地方大都是最紧要处,这一点就连苏辛等大家诟病不守词声的也严谨不苟,尤其是结尾处一定要严守四声。观兄之作中,以平仄来看,较为完密,但对词中的暗韵(如开篇第一字就是暗韵所在)和四声的掌握上就不尽如人意。此词中还多有领字(柳永词中另一大特色,也是北宋很多词人常用的笔法,如周邦彦等,到南宋梦窗等人时就少用了),领字大都启承上启下作用,也是严守去声,是不能随便更改的。兄作中对这几个领字(柳作中的望、正、念等,兄作中的忆、却、弃等)的运用还是很不错的。柳作中对句式的多变也是此调的一大特色,五言中的一领四或上二下三,七言中的上三下四或下四上三,九字的三六或五四的变化都是词中绝妙所在。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多玩味原词,就渐能体会此中三味。

屯田为将长调发扬的一代大家,一洗五代以来多做小令的局面,对词学的发扬作出很大的贡献,而且对词的普及贡献尤大。屯田词字面易懂通俗,虽然也做过很多俚尘低下的文章,但是柳词尚行气,后世学柳词者不辩此意,纵死句填实,琢句工整,也是死无生气,其中学柳词中低俗者更不足道。兄作中谋篇布局和柳词一样,先望景,再思今,然后追思,再回到现实,虽斧凿之痕犹在,但谋局尚算工整,尤其细读有灵气贯其中,可见兄对长调布局上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令在下着实佩服。

杜诗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古往今来,无数词人对此无不苦谙心智,从“云破月来花弄影”到“有当时、纤手香凝”等不一而足,由此可见语言的推敲对一部好的作品有多重要,有时只需一字就可令全文生辉,另有词人为脱前人旧窠,无不竭精穷虑。兄作中还依柳调旧韵,个别地方原封不动(如潺湲等),如此一来怎显我辈开阔手段?个别用词如“傲、扬”等词虽精彩,但读来大多旧人常调,平平无奇,好几处都未弃旧出新(枉度改枉掷,唯添改唯繁等等),未能显自我真彩,还是旧话,望兄在雕琢上狠下工夫。

登高怀古是古人常用手段,登老耽庙述道家清净乃必然。观兄其余之作,似对禅、道等兴味颇浓。愚有一言不吐不快,但凡未对俩者有精妙微思,少涉此题。

观作浅言,敬请见谅,共勉之。

一叶扁舟人谨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