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得到凉州方面送来的有关白马氐的详细报告,刘宏看了之后,还算满意,白马氐与东羌本来就有冲突,他只需要暗中输出一些物资,并在政治上做出支持的姿态,白马氐就会有恃无恐,到时在双方犬牙交错的边境线上挑起事端,战争就会爆
傍晚过后,曹操和袁绍等人穿戴整齐地入宫了,如今大风在细柳营已经是半公开的组织,成员接近三千人,但是骨干依然是当初的三百人,而核心则是当日入宫比试胜出的四十六人,曹操,袁绍和孙坚便是其中的佼佼。
每隔七天,刘宏都会在建章宫召见大风核心的四十六人和当期聚会里成绩斐然的十名骨干和十名成员,以激励加入大风的少年,同时也是增加对大风的控制。
随着曹操等人进入天子的寝宫,第一次参拜天子的十五人都是有些紧张,不过当他们跨入大殿后,都很快被那副天下四海图给吸引了全部心神,在大风内部也有这幅地图的流传,可是都没有眼前这幅巨大的地图那么震撼人心。
刘宏身边,董卓,黄忠,公孙瓒,王越等武将都赫然在列,其中也包括上雒后才找到的徐荣,现在他已经聚集了一支以中小家族出身的军官团体,并且控制了军队里五成以上的精锐武装力量,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看着进入的曹操等人,接受他们的军礼以后,刘宏将白马氐与东羌的详细战报了下去,然后讲解起自己对边境长远的战役规划,对羌人的战争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打击可以解决的,击溃他们简单,但是要让凉州长治久安,并且作为日后进入西域的前进基地,那么对于羌人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赶尽杀绝,二是将其纳入统治中,而前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
看着天子的解说嘎然而止,在座的众人都是思考了起来,这一段时间他们从天子那里学到的东西,并非是军阵战策,而是对战争的思维,比如经济和文化对战争的影响,武力在怎样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等等。
很快,曹操等人开始表了自己的意见,曹操依然坚持有效的屠杀政策和拉拢政策进行对比,“对于羌人,我们必须向他们树立榜样,与帝国为敌的就要诛灭九族,而投效帝国的则给予优渥的待遇,只有赏罚严厉,才能让羌人真正意识到帝国的强大,从而真心归顺。”在军队中,帝国这个称呼已经开始慢慢取代朝廷等旧称,对士兵来说,帝国这个称呼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为天子和国家而战,而不是朝会上那帮文官。
“以前帝国数次讨伐就是心慈手软,才让羌人降而复叛,我等当向破羌将军学习,凡是上了战场与帝国为敌的绝不宽赦。”孙坚最近和曹操走得很近,两人在对外的态度几乎一致,只要敢在帝队面前,执兵列阵的就只能给他们死亡和毁灭。
随着曹操和孙坚的言语,大殿内瞬间被狂热的气氛笼罩了,董卓,黄忠等上过战场的人也是同意这种意见,既然选择抵抗帝国,那么就要接受覆亡的下场,当然那些选择投靠帝国的,就要向对月氏胡和白马氐一样给予相同的对待。
“孟德,你可有具体的计划?”刘宏看向曹操,去年他就提前替他取了这个表字,以便于称呼。
“陛下,臣以为白马氐和东羌开战以后,应该多派探子,在羌地大肆散播帝国对投效部落的仁政,只有这样,以后帝国兵平羌时,剿抚并行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曹操回答道,他依然坚持以剿为主,尤其是对东羌人数众多的部落,只有将他们的豪酋及其附属的统治阶层杀掉,才能真正地对羌人施行仁政。
随着曹操的话,其余平复情绪的孙坚,袁绍等人也是各自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大都与曹操所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打算利用月氏胡和白马氐给羌人普通的牧民做个榜样,大肆宣扬投靠帝国的好处,而和帝国为敌将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谁能告诉朕,羌人彻底平定后,该如何治理,使他们忘了自己是羌人,而认同自己是汉人。”刘宏看着所有的人缓缓说道,这个问题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军事范畴,但是他并不以为意,帝国的传统里,文武分界还不是泾渭分明,他也不希望自己亲手培养的这些心腹只是会打仗的武人,要培养军官的话,细柳营足够了,像曹操这样的人只用于战场实在是一种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听着天子的提问,曹操等人有些错愕,关于治理边地的事情,以前他们也有过讨论,觉得只要官吏公正尽职,自然能教化那些投效的胡人。
“自从孝武皇帝时代马踏匈奴以来,边境虽屡有不宁,但是到最后获胜的还是我们。”刘宏看着在座的一众军官道,“朕想很多人心里都是轻视和鄙夷胡人的吧!以至于帝国总是强盛时胡人安分守己,衰弱时胡人劫掠边境,南匈奴从孝武皇帝时期内附,虽然也有人大汉子民自居,但是更多的仍认为自己是匈奴人。”
刘宏的话让所有的人都默然,帝国曾经辉煌的武功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大国心态,这种心态既是帝国的骄傲和尊严,但同时也是一种阻力,即使是帝国最底层的百姓,谈起胡人时也都是抱以鄙夷的心态,以往帝国强盛时开边境,也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都是汉民和胡人对立,放任豪强欺辱胡人,最后导致胡人仇汉,无法将胡人纳入有效的统治中。
“除了胡人固有的部落统治中贵族的阻力,朕以为这种轻视和鄙夷胡人的心态也是让边境难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一。”刘宏看着曹操等人,他需要的是可控制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而不是一群迷信武力热衷于屠刀的失控军官团体。
“对于胡人中阻碍帝国统治的部落贵族,剿!投靠帝国的胡人牧民,抚!”天子简短的话让曹操等人明白,天子口中对胡人牧民的抚将不再是过去简单地那种将其置于一地的放任不管,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
结束关于边地问题的讨论,刘宏按照往常的惯例,开始进行一些战场上具体的战术讨论,董卓这个在凉州打了十余年仗的老人毫不藏私地将一些从战场上得到的心得讲解给在座的大风成员听,而以统率骑兵见长的徐荣,以弓箭见长的黄忠都会讲出自己在所长方面的经验。
大风中,曹操被刘宏寄予的厚望最重,每次结束后,曹操都会得到一本完整的议论记录,交由他进行编撰整理,从士兵个人的训练,到各种阵型配合,以及武器装备,还有各种战术,写出一份更适合帝队的训练操典,当然做这件事的不止曹操一个,只是曹操最被刘宏看好而已。
离开建章宫以后,曹操等人都是觉得很充实,至少天子对汉胡之间的心态剖析让他们对战争的理解更进一步,包裹在刀剑下的文化才是真正征服的利器,只是施行的难度更高,也更复杂。
看着空荡荡的寝殿,刘宏看着由张让,赵忠带几个宦官记录下来的议论札记,也在修改着自己的思路,汉人歧视胡人的心态已久,虽然儒家学说里有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话,但是更多的却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的这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儒家的以教化为己任很难用到胡人头上,南匈奴归附百余年,但是到现在仍旧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除却其部落贵族统治的阻力,最大的因素也在于过去帝国从未真正地有接纳他们的意思,而是将那种自骨子里的轻蔑隐藏在了看似慷慨大方的礼仪中。
刘宏知道自己今天的一番话最多让曹操等人更加重视如何治理胡人这个问题,想要真正地解决胡人教化这个问题,还在于掌握舆论,建立一种新的文化和有效的同化机制,而要达成这一切,就必须改变大族政治的现状。现在,他还只是刚起步而已,距离这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躺在榻上,刘宏忽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但是很快他就将这种无聊的状态摈弃了,他的帝国才开始而已,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
傍晚过后,曹操和袁绍等人穿戴整齐地入宫了,如今大风在细柳营已经是半公开的组织,成员接近三千人,但是骨干依然是当初的三百人,而核心则是当日入宫比试胜出的四十六人,曹操,袁绍和孙坚便是其中的佼佼。
每隔七天,刘宏都会在建章宫召见大风核心的四十六人和当期聚会里成绩斐然的十名骨干和十名成员,以激励加入大风的少年,同时也是增加对大风的控制。
随着曹操等人进入天子的寝宫,第一次参拜天子的十五人都是有些紧张,不过当他们跨入大殿后,都很快被那副天下四海图给吸引了全部心神,在大风内部也有这幅地图的流传,可是都没有眼前这幅巨大的地图那么震撼人心。
刘宏身边,董卓,黄忠,公孙瓒,王越等武将都赫然在列,其中也包括上雒后才找到的徐荣,现在他已经聚集了一支以中小家族出身的军官团体,并且控制了军队里五成以上的精锐武装力量,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看着进入的曹操等人,接受他们的军礼以后,刘宏将白马氐与东羌的详细战报了下去,然后讲解起自己对边境长远的战役规划,对羌人的战争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打击可以解决的,击溃他们简单,但是要让凉州长治久安,并且作为日后进入西域的前进基地,那么对于羌人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赶尽杀绝,二是将其纳入统治中,而前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
看着天子的解说嘎然而止,在座的众人都是思考了起来,这一段时间他们从天子那里学到的东西,并非是军阵战策,而是对战争的思维,比如经济和文化对战争的影响,武力在怎样的情况下最为有效等等。
很快,曹操等人开始表了自己的意见,曹操依然坚持有效的屠杀政策和拉拢政策进行对比,“对于羌人,我们必须向他们树立榜样,与帝国为敌的就要诛灭九族,而投效帝国的则给予优渥的待遇,只有赏罚严厉,才能让羌人真正意识到帝国的强大,从而真心归顺。”在军队中,帝国这个称呼已经开始慢慢取代朝廷等旧称,对士兵来说,帝国这个称呼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为天子和国家而战,而不是朝会上那帮文官。
“以前帝国数次讨伐就是心慈手软,才让羌人降而复叛,我等当向破羌将军学习,凡是上了战场与帝国为敌的绝不宽赦。”孙坚最近和曹操走得很近,两人在对外的态度几乎一致,只要敢在帝队面前,执兵列阵的就只能给他们死亡和毁灭。
随着曹操和孙坚的言语,大殿内瞬间被狂热的气氛笼罩了,董卓,黄忠等上过战场的人也是同意这种意见,既然选择抵抗帝国,那么就要接受覆亡的下场,当然那些选择投靠帝国的,就要向对月氏胡和白马氐一样给予相同的对待。
“孟德,你可有具体的计划?”刘宏看向曹操,去年他就提前替他取了这个表字,以便于称呼。
“陛下,臣以为白马氐和东羌开战以后,应该多派探子,在羌地大肆散播帝国对投效部落的仁政,只有这样,以后帝国兵平羌时,剿抚并行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曹操回答道,他依然坚持以剿为主,尤其是对东羌人数众多的部落,只有将他们的豪酋及其附属的统治阶层杀掉,才能真正地对羌人施行仁政。
随着曹操的话,其余平复情绪的孙坚,袁绍等人也是各自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大都与曹操所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打算利用月氏胡和白马氐给羌人普通的牧民做个榜样,大肆宣扬投靠帝国的好处,而和帝国为敌将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你们谁能告诉朕,羌人彻底平定后,该如何治理,使他们忘了自己是羌人,而认同自己是汉人。”刘宏看着所有的人缓缓说道,这个问题已经脱离了纯粹的军事范畴,但是他并不以为意,帝国的传统里,文武分界还不是泾渭分明,他也不希望自己亲手培养的这些心腹只是会打仗的武人,要培养军官的话,细柳营足够了,像曹操这样的人只用于战场实在是一种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听着天子的提问,曹操等人有些错愕,关于治理边地的事情,以前他们也有过讨论,觉得只要官吏公正尽职,自然能教化那些投效的胡人。
“自从孝武皇帝时代马踏匈奴以来,边境虽屡有不宁,但是到最后获胜的还是我们。”刘宏看着在座的一众军官道,“朕想很多人心里都是轻视和鄙夷胡人的吧!以至于帝国总是强盛时胡人安分守己,衰弱时胡人劫掠边境,南匈奴从孝武皇帝时期内附,虽然也有人大汉子民自居,但是更多的仍认为自己是匈奴人。”
刘宏的话让所有的人都默然,帝国曾经辉煌的武功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大国心态,这种心态既是帝国的骄傲和尊严,但同时也是一种阻力,即使是帝国最底层的百姓,谈起胡人时也都是抱以鄙夷的心态,以往帝国强盛时开边境,也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都是汉民和胡人对立,放任豪强欺辱胡人,最后导致胡人仇汉,无法将胡人纳入有效的统治中。
“除了胡人固有的部落统治中贵族的阻力,朕以为这种轻视和鄙夷胡人的心态也是让边境难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一。”刘宏看着曹操等人,他需要的是可控制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而不是一群迷信武力热衷于屠刀的失控军官团体。
“对于胡人中阻碍帝国统治的部落贵族,剿!投靠帝国的胡人牧民,抚!”天子简短的话让曹操等人明白,天子口中对胡人牧民的抚将不再是过去简单地那种将其置于一地的放任不管,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
结束关于边地问题的讨论,刘宏按照往常的惯例,开始进行一些战场上具体的战术讨论,董卓这个在凉州打了十余年仗的老人毫不藏私地将一些从战场上得到的心得讲解给在座的大风成员听,而以统率骑兵见长的徐荣,以弓箭见长的黄忠都会讲出自己在所长方面的经验。
大风中,曹操被刘宏寄予的厚望最重,每次结束后,曹操都会得到一本完整的议论记录,交由他进行编撰整理,从士兵个人的训练,到各种阵型配合,以及武器装备,还有各种战术,写出一份更适合帝队的训练操典,当然做这件事的不止曹操一个,只是曹操最被刘宏看好而已。
离开建章宫以后,曹操等人都是觉得很充实,至少天子对汉胡之间的心态剖析让他们对战争的理解更进一步,包裹在刀剑下的文化才是真正征服的利器,只是施行的难度更高,也更复杂。
看着空荡荡的寝殿,刘宏看着由张让,赵忠带几个宦官记录下来的议论札记,也在修改着自己的思路,汉人歧视胡人的心态已久,虽然儒家学说里有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话,但是更多的却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的这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儒家的以教化为己任很难用到胡人头上,南匈奴归附百余年,但是到现在仍旧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除却其部落贵族统治的阻力,最大的因素也在于过去帝国从未真正地有接纳他们的意思,而是将那种自骨子里的轻蔑隐藏在了看似慷慨大方的礼仪中。
刘宏知道自己今天的一番话最多让曹操等人更加重视如何治理胡人这个问题,想要真正地解决胡人教化这个问题,还在于掌握舆论,建立一种新的文化和有效的同化机制,而要达成这一切,就必须改变大族政治的现状。现在,他还只是刚起步而已,距离这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躺在榻上,刘宏忽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但是很快他就将这种无聊的状态摈弃了,他的帝国才开始而已,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