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华文化
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与历史发展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对中国人习以为常,但外国人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西医的方法对人体解剖,并不能使我们见到经络的样子;但中医们却可以按照它的路线治愈各种疾病,犹如神助一般。西方人又是注重结果和疗效的,看到那么多的病人和病例在中医的治疗下得以恢复健康,又非常急于弄清其中的奥秘。

据统计:在本世纪初,在中国学习中医理论和中医疗法的外国人有七千多人,他们来自一百零四个国家,其中欧洲人居多。一位法国女学者认为:疑难症、慢性病用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治疗后,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原因在于:中医不是只进行局部的治疗,而是注重对病情的整体把握,对疾病有一个整体观。而这正是西医缺乏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扁鹊路过虢国的时候,闻知虢国太子死亡,就到宫中探视。问及太子死因,宫中懂医道的中庶子说:太子是因为血气与季节不对应,病发于外而邪积于内,得不到外泄。使阳气缓而阴气急,导致暴厥而死。自鸡鸣时分到现在已经半日了。

扁鹊说:麻烦你给国君通报一下,就说我渤海秦越人可以使太子死而复生。中庶子不敢通报,扁鹊解释道:我的医术可以闻病之阳便可论述其阴,太子并没有死,你如果不信,可以去看一下,太子的耳朵里一定有响声,他的鼻孔一定是张开的,而他双腿内测和阴部也一定还有余温。这一番话,听得中庶子目瞪口呆,连忙把虢国君请了出来。扁鹊对虢国君解释道:太子这个病叫“尸厥”,是由于“阳入阴中,阳脉下坠,阴脉上争,阴阳失常,气闭而不通。所以病人其形静止,就像死了一样”。说罢,扁鹊来到太子身边,先对他实施了针灸术,以通其经络。少时,太子果然醒来。扁鹊又用药物烫熨他的双肋,太子就可以做起来了。扁鹊留下几剂汤药就离开了。不几天,太子果然恢复如初。

虢国太子为了感谢扁鹊的救命之恩,愿追随扁鹊继承他的医术。一路寻找扁鹊而去。至今在河北内丘县寺沟村且停寺遗址还留有两千六百年前虢国太子寻找扁鹊时在其下歇息的古银杏树,以及后世对此事记载的石碑碑文。扁鹊用针灸术迅速使得虢国太子“死而复生”的故事,是中医依靠其经络学说和针灸方法,对病人病症整体把握、辩证施治,从而使危重病人快速恢复健康的生动记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解释道:“一:人体存在隐性循环传感线;二,经络现象是不依赖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而独立存在;三,经脉的确切位置与古典经络图基本吻合,并且该系统用现代科技方法是可观的”。根据《黄帝内经》的描述:人体当中经脉分布于人体的深层,络脉分布在人体的表层。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理事李定忠教授说:“人体有两大系统:一是物质的,一是信息系统。经络就是人体的信息系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付学华介绍说:“经络西医没发现,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经络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结构,它不是一个管道,它是一个生命活动现象,只存在于生命活动进程中”。根据这个理论,中医认为人的经脉分为正经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

《黄帝内经》认为:“邪客”(即:病魔)沿着松弛的皮肤侵入人的络脉,侵满之后就会灌入经脉。如得不到阻止,就会沿着经脉而进入人的五脏。因此,不论什么病,都可以沿着相关的经络来医治。

我国古时候的《医案》记载名医孙东宿的一例医案:南都大司马袁洪溪因暑天忙于公务而患病,在躁热时吃下冰浸的瓜果等物,致使拉肚子。手下的医官们为他开了胃苓汤加滑石、木通、车前子等药医治腹泻。拉肚子倒是好了,又转成便秘了。医官又用润肠丸医治,又拉起肚子来了,反复几次,最后导致站着小便不出来,下腹涨;躺下又有小便沁出不止,众人束手无策。

孙东宿诊后认为:这是盛暑不去所致。因现在是下午,脉象不准,明早再诊脉定药方。袁洪溪拉住他说道:“我这病很长时间了,今天你无论如何也要给我开付药。”孙东宿只好以“益元散三钱”煎香濡汤给他服下。第二天病人病情照旧。孙东宿说:“我明白了!这是经脉的‘三焦经’出了毛病!《黄帝内经》记载:这是尿窍不对之症。膀胱中温热下坠,导致窍不对应,所以站着尿不出来。睡倒时下坠的膀胱横着又渗尿不止。只有提补上中二焦元气,清除下焦的湿热,使三焦恢复正常,自然尿窍相对”。用这个理念指导医治,病人果然好了。

这是在经络理论指导下医治好疑难病症的典型医案。中医传统的针灸疗法,就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实施医疗救治的。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北京中医院教授贺普仁说:“不懂经络,开口就错!按照中医经络理论,中医能很轻易地诊断出一些疾病:比如在足三里的下方,有一个穴位,在那里一按,就能反映出你是不是得了阑尾炎。这个穴位就叫阑尾穴。这是靠经络传导为根据的。同样的道理,你胃不好,在足三里上就有反映;你肝有病,在丘墟穴就有反映。所以在诊断上离不开经络”。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在2000年至2005年间,为六十一名中风瘫痪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有起色,其中15%完全康复,活动能力与常人无异;40%情况明显好转,例如可轻微摆动脚部或缓慢地行动。港大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周杰芳认为,针灸能通过经络刺激脑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并有效溶化血栓,消除血管阻塞。如病者在患病后半年内接受针灸,可大大提高复原机会。

据德国《焦点》杂志报道:2004年德国医学家通过一项有五十万人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再度证明了针灸疗法确有疗效。这一结论有望为针灸疗法被纳入德国医疗保险体系亮起绿灯。来自柏林的医学家斯特凡·威尔里希向该杂志证实说,在这项可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有关自然疗法的试验调查中,他们确证了针灸疗法的疗效。调查中,那些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在接受针灸疗法之后,有50%的病人症状得到缓解;而那些患有背痛或者膝盖疼痛的患者,许多人的病情也都在接受针灸疗法之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2005年的《内科医学档案》学刊上发表大型临床研究报告指出,针灸对古柯碱等毒瘾病人确实具有很好的疗效。耶鲁大学的这项研究是由心理学家马格林领衔,研究小组对八十二名海洛因和古柯碱毒瘾病人进行针灸等治疗。马格林说,不论海洛因毒瘾或古柯碱毒瘾,针灸都有高度安慰剂效应,可以减低病人对毒品的**。不过,他承认,针灸恢复人体自疗功能的详细过程,西医没有人真正了解。耶鲁的实验报告加强了针灸确有疗效的说法,而在美国,有执照的针灸师已超过1.5万人,可见针灸大有成为主流医学的趋势。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长期实践中,了解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辩证施治的养生却病医疗观。在对人体结构、致病机理、治疗法则等方面,都有区别于西方医术的独到之处。这些认识和实施方法,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理解。也进一步证实了“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国际的”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针灸学发展简史』

1.1.针灸的起源(远古时期)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砭石是最原始的针刺工具,

-砭刺-

以砭石为工具浅刺或割治人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

砭刺是针刺的萌芽。除砭石外,古代还有骨针、竹针、陶针的应用,并逐步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古人在烤火或不慎被火灼伤某些部位后,反而减轻了病痛,因而得到启示,发明了灸法。

拔罐法亦起源于原始社会,古代称之为"角法"(古代用兽角做饮具,借燃火的热力,排除其中的空气,可使其吸附在皮肤表面以治病,故称"角法"。)。

1..针灸学术体系的形成(春秋至两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内经》的出现,标志着针灸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已经形成。

汉代成书的《难经》《难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扁鹊所作。该书以问答的形式,讨论了《内经》中的81个疑难问题,在阐述经络学说中的奇经八脉理论,腧穴学中的八会穴、五腧穴理论,刺灸学中的针刺补泻手法、得气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是一部解释《内经》中的疑难问题的著作,进一步丰富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

魏晋时期的著名医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而较全面的系统性针灸专著。

1..针灸学派辈出、理论更加完善(两晋至明)

唐代,针灸已成为一门专科,针灸教育也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

北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考证了354个腧穴,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刻于石碑供人们参抄拓印,还设计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

明代,针灸学术发展至**。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成书于公元01年,作者杨继洲。本书是在作者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该书现有40余种版本,并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

《针灸大成》影响最为深远

1.4.针灸学由兴盛走向衰落(清朝至民国)

清朝前期针灸学继续有所发展。公元1742年吴谦等人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前贤针灸要旨,并且加以发扬光大,自乾隆14年以后(公元1749年)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

清朝后期,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

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从此针灸医学开始走向衰退。但针灸在民间仍广为流传。针灸名医李学川公元1822年撰《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地列出了361个经穴,至今仍为针灸学教材所采用。

民国时期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将废止中医案搁置起来。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而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是其代表人物。

1.5.现代针灸学飞速发展时期(建国至今)

延安时期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设了针灸门诊,开创了针灸正式进入综合性医院的先河。

建国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中医事业的措施。

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即当今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前身。

随后《针灸学》列入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70年代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创立的“针刺麻醉”针刺麻醉: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依据经络脏腑理论和针刺镇痛临床经验,以针刺穴位为主,辅以少量药物,使病人能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的一种麻醉方法。针麻是针灸学理论与实践在现代麻醉学中的运用与发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针麻的实践与研究于1958年发端于中国,60年代中期被确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其后有30多个国家先后开展了针麻的临床和原理研究。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空前的反响。

1987年11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针灸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针灸学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针灸学的概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别提示:针灸学不能等同于针灸疗法。针灸学是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针灸的历史源流、基本理论、操作技能、作用机制和防治疾病的规律;针灸疗法只是一种治疗方法,注重针灸操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针灸学的特点

a).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b).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60年代,电针治疗仪广泛用于针灸临床;

70年代,激光治疗仪问世;

80年代,出现了品种繁多的微波针、电磁针、生命信息治疗仪等;

70年代后,对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原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几乎运用了当代最新科

技成果,包括最新的边缘学科和最现代化的手段,如红外线热象图、超声波、经络电

学特性探测、化学示踪、声信息探测、超微弱冷气测定、辐射场照相等技术。

c).适应症广,疗效独特:1979年,WTO就列出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名称。目前据

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症已达300种,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

d).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a).经络腧穴理论:重点介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61个经穴和38个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功效及临床应用。

b).刺灸法: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另对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也给予系统的介绍。

c).针灸治疗:介绍针灸学的常用辨证方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处方规律和78种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手太阴肺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臑内(4)行少阴(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内(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鱼,循鱼际(11),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注释】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风寒: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7)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8);气虚(9)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10)。

【注释】

(1)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6)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7)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8)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

(9)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10)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手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1),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2),并太阴之经(3),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4)掌热;虚,则欠(去欠)(5)小便遗数(6)。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注释】

(1)另--即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2)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

(3)并--指与经脉并列而行。

(4)手锐--手的锐骨部,指鱼际后方。

(5)欠(去欠)——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去欠),肺气不足所致。

(6)遗数--遗,小便不禁;数,小便频数。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1),别(2)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3)。

【注释】

(1)正——十二经别又称别行之正经,意指从十二经脉分出。

(2)别——分别,指十二经脉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别道行走。这与经脉、络脉所指之别意义不同。

(3)复合阳明——复,再走。阴经经别,合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入本经。所以十二经别,就构成为“**”

【语译】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手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1),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螅?),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3),合赉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4),其成息赉者(5),胁急、吐血。

【注释】

(1)鱼后——鱼际的后边。

(2)肩前蟆醇珞部。

(3)赉——膈肌。杨上善注:“赉谓膈也。”

(4)支转筋痛——支,支撑不适,转筋,肌筋拘挛掣痛。

(5)息赉——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

【语译】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笄胺剑渖戏浇嵊谌迸瑁砸赶滦械拇酉路浇嵊谛乩铮稚⑼ü醪浚胧重室蹙钤陔跸禄岷希镉诩拘病?br/>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赉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1)之端,循指上廉(2),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蠊牵?)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6),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7),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8)——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螅薰牵於Γ鐾唬诤腕s,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注释】

(1)大指次指--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又名示指,亦即第2指。

(2)上廉——取曲肘执笔体位,上廉即靠桡骨一侧。

(3)合谷两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合称歧骨。

(4)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5)蠊恰读作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6)柱骨之会上——张介宾注:“颈项之根为天柱骨”,意指颈椎。“会上”指大椎,为六阳经所聚会,释作锁骨。

(7)颊——面旁的总称。

(8)人中——又名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蟆⒕薰牵岜纾蛏辖换峋辈浚ɑ岽笞担氯肴迸瑁ㄋ巧衔眩缬诜危ü犭酰粲诖蟪Α?br/>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1)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2),喉痹(3),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4)热肿;虚,则寒栗不复(5)。

【注释】

(1)津--此后原有“液”字,《太素》、《脉经》等无。即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手太阳小肠经主“液。

(2)鼽衄--鼽,音求,“为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3)喉痹——指咽喉肿痛,壅闭不通的见症。面赤,腮肿,甚则颈外漫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

(4)脉所过者——指本经脉所过之处。

(5)寒粟不复——发寒抖战,难以回温。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手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螅锨掌荩?);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2)。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注释】

(1)曲颊偏齿--颊骨所钩着处,曲如环形故名。上行到曲颊,偏络于齿根。

(2)宗脉--意指总脉、大脉,耳中为手、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四脉所总会。

(3)龄--龋齿,即蛀牙。

(4)齿寒痹隔--谓手阳明之脉外受风寒,络脉痹阻不通,可致具冷等症。

【语译】

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蟛课唬闲械较买⒔谴Γ椴加谘莱莞浚黄渲鼋攵校攵克奂男矶嗑觯ㄗ诼觯┗岷稀?br/>

其病症:实证,见龋齿痛、耳聋;虚证,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畅,可取手阳明络穴治疗。

手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1)循膺乳(2)别于肩螅?)入柱骨(4)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注释】

(1)手——指手阳明经。

(2)膺乳——侧胸和乳部之间。

(3)肩蟆酥覆课弧?br/>

(4)柱骨——释作颈椎。张隐庵:“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一释作锁骨。

【语译】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笱ùΨ殖觯拥谄呔弊荡胩迩唬滦械酱锎蟪Γ槭粲诜卧啵蛏涎睾砹吵鲇谌迸璨浚銎跃闪魅胧盅裘鞅揪?br/>

手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螅黄渲д撸萍珉危梗黄渲闭叽蛹珞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九页);直者上出于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语译】

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绕侧端,结于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蟛浚环殖鲋Ь萍珉未Γ怪脚裕恢毙械木畲蛹珞部上走颈;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下颔。

其病症;在所经过之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侧顾视。

足阳明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至额颅(8)。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9),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10)。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11)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12),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13),抵伏兔(14),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15),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注释】

(1)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2)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约”或作“纳”。

(3)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4)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5)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6)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8)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9)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10)脾——按古人说“脾”,每兼指胰而言。《难经》云:“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黄庭内景经》说:“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13)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1)而处;甚则欲上(2)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3)腹胀,是为骭厥(4)。

是主血所后病者(5):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7),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注释】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问·阳明脉解篇》作“登”,《素问·脉解篇》作“乘”。

(3)贲响——杨上善注:“贲,谓膈也。”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

(4)骭厥——指足胫部气血阻逆。

(5)主血——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其经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温淫——指热性病症。

(7)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甲乙经》、《脉经》、《千金》作“唇紧”。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1)。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2)。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胫枯——足不收,足弛缓松软无力;胫枯,胫部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所致。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1),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2),还系目系(3),合于阳明也。

【注释】

(1)腹里——腹腔之内。

(2)頞(出页)——頞,鼻根;(出页),眼眶下部。

(3)目系——眼后内连于脑者。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1),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2),阳明为目下纲(3)。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4),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5),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6),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隤”。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