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也头疼了,圆明园颐和园不是一两个国家的罪行,凡是参与侵华的都有份,各位自己看看,八国联军中,有没有日本军队在中国烧杀掳掠?
请相信蘑菇不会无中生有,这一章只是个笼统的叙述.没有必要详细写历史.圆明园只是代表中华大地.

还有,什么时间蘑菇要发展与欧洲的关系了?洛桑还没到欧洲,谁知道哪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对这段历史不熟悉的朋友也补补课,该知道的必须要知道,不要闹笑话.

八国联军的组成与清朝军事概况

一、帝国主义合谋武装侵华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即以此为借口,合谋武装侵华。为了协调侵略行动,美国表示要与英国“同舟共济”,“合力以相助”1;英国还以增加财政援助为条件,鼓动日本多出侵略军;日本将此次出兵中国,看作是将来掌握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一个重要步骤,因而特别积极;俄国则大肆鼓吹“只有列强有力坚决的合作才能制止运动”2,它也是派兵最多的国家之一;法、德两国俄国的立场。于是,它们很快联合起来,共同进攻中国。

早在1900年4月6日,英、美、法、德公使即联衔照会清政府,要求在两个月内将义和团一律“剿灭”,“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山东、直隶两省,代为剿平”3。5月30日,英、法、俄、美公使又至总理衙门进行威胁,声称“不论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各外国公使已决定调兵来北京”4。清政府慑于帝国主义的威逼,同意各国调少量兵员来京。5月31日至6月3日,英、美、法、德、日、意、俄、奥等八国以保护使馆为名,先后共派官兵四百四十二人进入北京。

帝国主义为了集中力量镇压中国北方的义和团,并保护其在南方各省的利益,决定采取拉拢南方各省督抚的办法。6月26日,以美国总领事为首的各国领事,同当时在上海的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串联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中心人物)以及上海道台余联沅会商后,订立了所谓《中外互保章程》。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上海制造局的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1不久,四川、闽浙、陕西、山东等省督抚也起而附和。这个章程虽未正式签订,但实际上按此实行。这就使帝国主义侵华枢纽上海以及列强在中国东南各省的利益,不受人民反帝运动的冲击,解除了在北方用兵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加了东南各省的独立性,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力,大大减少了清政府兵员、粮饷、军火的来源,严重影响了北方清军的作战。

帝国主义各国在协调彼此关系和拉拢南方地方实力派的同时,积极搜集直隶、京津地区的地形、气象、交通、通讯以及清军布防等军事情报,并大量调兵来华,积极进行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

二、八国联军的组成

从1900年5月开始,帝国主义各国分别从在华军事基地、殖民地国家和国内抽调兵员,由军舰和运输船载运至大沽、塘沽,并进入天津租界。至6月10日止,进入天津租界的日、英、俄、法、德、美、意、奥八国陆海军达三千余人。此后又陆续增兵,最多时总兵力达十二万八千余人(实际参战兵力约三四万人),装备火炮二百七十六门。各**队的数额及编成情况大致如下:

英军两万余人。司令为盖斯里少将。其中有英**官五百人,士兵五百五十人;印度军官六百人,士兵一万七千余人;海军陆战队一千二百余人。共编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另有杂役团一万三千五百余人和向导一千三百余人。共约三万三千四百余人,随带火炮十四门、骡马两万余匹。

法军一万五千六百余人。司令为福里少将。共编两个旅:第一旅为本国驻军,下辖三个步兵团;第二旅为殖民地驻在军。另有海军陆战队四百余人。加上附属人员,共约两万人,随带火炮六十门、骡马一千六百余匹。

德军两万三千七百余人。司令为瓦德西元帅。计有本国常备军一万一千人,殖民地驻在军四千五百人,新征军七千人,编成三个步兵旅、一个骑兵营,另有海军陆战队一千二百余人。共有火炮六十二门。

俄军两万人。司令为李涅维奇中将。由俄国的欧洲地区及东西伯利亚的驻军第二、五、六、七、九、十、十二、十五等八个步兵团、九个骑兵连、六个炮兵连等编成。加上附属人员,共约两万三千人,随带火炮四十四门。

日军两万二千余人。司令为山口素臣中将。主力是步兵第五师团的第九旅团(辖第十一、四十一联队)、第二十一旅团(辖第二十一、四十二联队),加上临时配属的步兵第十二联队,总计有五个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第五联队、野战炮兵第五联队和第十六联队下辖的第一大队、工兵第五大队、辎重兵第五大队,以及临时派遣队的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工兵中队。还有海军陆战队三百余人以及其它附属部队。共携带火炮五十八门。

美军五千八百余人。司令为沙飞上校。由美国本土及吕宋岛驻军编成三个步兵团(第九、十四、十五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营及一个炮兵连。另有海军陆战队约一千人。共携带火炮三十门。

意军两千余人。司令为伽略尼大校。由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排、一个辎重兵排编成。另有海军陆战队六百余人。共携带火炮四门。

奥军三百人。司令不详。主要是海军陆战队一个营。

八国联军中,除日军第五师团是整建制外,其余多系临时抽调编成。出兵较多国家的军队,一般均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铁道兵、舟桥兵等兵种,还有电信队、汽车队、医疗卫生队(或野战医院)、野战兵工厂、粮秣供给队、氢气球队(英军和法军)、杂役队等勤务分队。

八国联军开始没有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联军在北犯之前就酝酿成立统一的指挥机关,但因各国为争夺总司令一职相持不下,一直拖到1900年8月17日才勉强同意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担任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迟至9月下旬才到达天津。

侵华联军都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比较精良的步机枪和火炮。其中步枪的口径在六毫米半至八毫米之间,射程为两千米左右,枪重不超过五公斤,单兵可携一百至一百五十发子弹。机枪主要有马克沁、哈齐开斯、勃朗宁等,射程为两千米左右,每分钟发射四百至六百发子弹。火炮大部为中小型的野战炮和攻城炮。所有枪弹炮弹均使用无烟火药。各**舰的攻击力、防御力、载重量、舰速、机动能力和续航距离等,比以前均有很大提高。

三、清朝的军事概况及兵力部署

甲午战争以后,清军总数虽逾百万,但能战之兵不多。其中有早已形同虚设的八旗兵二十六万人和绿营兵近六十万人,战斗力很差的勇营、练军十万八千余人,淮军三万余人,以及北京城内的神机营、虎神营等。北洋舰队覆灭后,海军没有恢复起来。戊戌政变后,慈禧为了加强京畿防御,委派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荣禄节制北洋海陆各军。荣禄即奏请编组武卫各军。“以武毅军驻芦台为前军,甘军驻蓟州为后军,毅军驻山海关为左军,新建军驻小站为右军,别练万人驻南苑为中军”1。武卫五军共约六万人,武器装备优于其它各军,编有步兵、炮兵、骑兵、工兵各兵种,初具合成军队规模。此外,清政府还命湖北提督张春发招募十营,编成武卫先锋左翼,江西按察使陈泽霖招募十营,编成武卫先锋右翼,以便声援京师。

武卫各军及淮军、练军主要装备近代枪炮。这些枪炮一部分直接购自国外,一部分由汉阳兵工厂及江南制造局用进口原料仿制。主要有毛瑟、马梯尼等步枪,克虏伯、格鲁森、阿姆斯特朗等厂生产的火炮以及仿制的中小型火炮。这些枪炮的射速、射程等主要技术性能,与侵华联军同种枪炮相差不远,但因枪弹炮弹大部分使用有烟火药,杀伤威力较差。

战前,在直隶、京津地区建筑的津榆、京津、芦保等铁路已经完工,可以用来调运军队。除铁路外,北京至天津、大沽、保定、山西、宣化、张家口、承德等地,都有质量不等的道路相通。此外,从通州至大沽,还可以经北运河、白河(今海河)运输兵员、军械、粮饷。同时,这一地区各府、州、县城之间,都有有线通信线路,并可与全国不少省城联系。全区各地还普遍设立了邮政局。所有这些,对于清军的兵力机动和改善作战指挥提供了条件。

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有十一万三千人,其配置如下:

北京地区约六万五千人。荣禄自统武卫中军三十余营一万二千九百四十人,驻南苑;尚书衔武卫后军总统董福祥部二十个营六千七百八十六人,原驻丰润、玉田一带,6月10日后调驻北京东南郊;奕部神机营二十五个营一万四千余人,载漪部虎神营十四个营八千六百四十人,分守北京各城门;此外尚有八旗、绿营兵两万余人,驻北京城内。

天津地区约两万五千人。直隶提督、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部三十四个营(队)一万五千零七十人,驻芦台、开平一带;天津镇总兵罗荣光部淮军十个营四千七百五十人,驻大沽、天津等地;总兵李安堂部淮军五个营二千三百一十八人,驻北塘、圣头沽一带;总兵何永盛部练军六个营两千五百人,驻天津;工部侍郎、武卫右军总统袁世凯率七千余人去山东后,余部三千余人驻小站。

山海关地区约一万四千人。总统武卫左军、四川提督宋庆及会办武卫左军、浙江提督马玉昆部二十五个营九千八百零六人,驻山海关内外(6月17日后,宋庆、马玉昆部奉命陆续赴津);淮军总兵吕本元部五个营两千五百人,驻山海关一带;八旗兵马步千余人守山海关城。

保定、正定、大名府等地驻有练军十六个营,约五千五百人。

宣化、永宁、古北口、热河(今承德附近)一带,驻有练军十一个营三千二百余人。

此外,清廷又于6月中旬谕令各省督抚迅速挑选马步队伍星驰赴京,听候调用,并令马玉昆、张春发、陈泽霖、袁世凯等迅速统兵来京;同时,招募民团、乡勇及一部分精壮义和团员,编练成军,以增强北京和天津的防御力量。但是,各省督抚接到谕令后,或借故推诿,或行动迟缓,真正应命前来参加勤王作战者寥寥无几。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