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释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应做到无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
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意思是说:清是浊的源头动是说明静寂的条件。而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人心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育养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关系和表现也正是“道”之清静的完整表现《清静经》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静之道意。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着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么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云笈七签》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然而人生在世名利声色不断挠得人们**滋生浊动不已。但作为修道务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样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欲。

《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的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复杂人际关系成为社会恶害的根源。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