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压来得快,去得也快,元始天尊成圣后,在昆仑山下,随手一挥,一个阵法,自然的形成,却是他用来考验前来拜师者的心性,只有通过阵法,才能入得昆仑,成为阐教弟子。
随即自昆仑山上空落下,来到刚站起身的广成子身前,道:“广成子,你如今已晋入大罗金仙,而且心性成熟,可愿入我门下。”

“弟子广成子,见过老师。”广成子向着元始天尊行了拜师之礼。

元始天尊见此,笑道:“如此,你为我阐教门下第一个弟子,日后当助我好生管理阐教,传我教统于天地之间。”

“是,老师。”广成子坚定道。

“恭喜元始师弟成就圣人之身。”老子自屋内出来,身后跟着一个身穿青色道袍,头顶青冠,身穿,面色平淡的中年男子,想来就是玄都了。

“恭喜师兄收得佳徒。”元始天尊向着老子道。

“通天师弟如今已经打开了昆仑山大阵的一个缺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大量的外人涌上山来,到时候,恐怕我三人难有宁静之时。”老子道行最高,此时似是预测到了什么。

“老子师兄喜静,但我三人立下大教,通天师弟开始收得这些弟子,日后自然会慢慢减少,我二人不必担忧。”元始天尊笑道。

“元始师弟,我三人如今已经证道,那西方二人,也应是快步入圣人境界了,到时的圣人论道,就由我三人出邀请,让其二人来昆仑山吧。”老子未再继续先前的话题,提起了当初准提所提之事。

“善。”元始天尊道。

在下方的广成子听着老子与元始天尊的对话,不禁微微一怔,暗道:老子莫不是知道三人会分家的事情了,现在居然就对着元始老师说出这样的话。

老子与元始天尊说话时,通天教主在不破坏原来昆仑山大阵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自空中落了下来。

“恭喜师弟成就圣人之位。”老子与元始天尊同时道。

“恭喜两位师兄收得佳徒。”通天教主笑道。

“师弟已是打开昆仑山大阵的一个缺口,有缘者,皆可入内,师弟还需静坐于屋中,静待有缘者到来。”老子笑着道。

“师兄所言甚是,请大兄与二兄一同进入其中吧。”通天教主道。

老子与元始天尊轻轻点头,就带着玄都,广成子一同进入了茅屋,静待从阵中出来和有缘者的到来。

五人进入屋内,老子坐中间,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分坐于两侧,玄都与广成子分别坐于老子与元始天尊面前。

老子见此,口中玄奥之音不断的讲出,却是开始讲道,一旁的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见此,也是加入其中,一时间,玄奥的道音,响彻整间茅层,并渐渐的响彻整个昆仑山。向着外界传去。

广成子听到老子开始讲道时,一怔,随即想到,老子师伯不会真得算到了一部分天机,想借道音,将一些外来者迷惑于昆仑山外,使他们进不得昆仑山。不过广成子思索了一下,就为讲道之声所吸引,进入修练状态,不再管此事。

昆仑山外,大阵开启一角,一座小型阵法布置在东南方一角,阵前立一石碑,上书‘过阵者,入阐教’。使得一些修道者止步,而一些道心不坚者,直接坐在昆仑山外,听着三清讲道,一些人见得如此,不屑的看了这些人一眼,而后有的步入大阵,有的运气甚佳,找到了通天教主打开的大阵缺口,步入昆仑山中,而一个进入,就有第二人,而后因为这个缺口被现,只要没有在听道的,基本都成为了有缘者,使得在茅屋中的讲道的老子,暗自叹息。

在山上,随昆仑山人数的渐渐增多,老子停下讲道,道:“通天师弟,如今昆仑山已是容不下外来者,将大阵关闭吧。”

“善。”元始天尊道。

通天教主闻言,察觉到外界还有许多人俳徊在昆仑山外,就说道:“两位师兄,外面还有许多前来拜师之人,正在等待,而我之教,名截,截者,取一线生机,若是此时关了阵法,就不符我大教教义。”

老子不语,看了看通天教主,就带着玄都入了内室。

见此情景,广成子道:“老师,通天师叔,弟子告退。”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轻轻点头,广成子见此,离开茅屋,来到昆仑山顶,见昆仑山自山腰处,一些已经化形为人,与一些开启灵智的兽类站在那里。见此情景微微叹息一声,怪不得老子师伯如此,若是外面再涌进一些,只怕整座昆仑山都是人了,而老子师伯修无为之道,并且喜静,而通天师叔的道,虽不至于跟老子师伯相冲,但性格不合,看来三清会分家,最根本的还是——性格的原因。

广成子想通后,也不想见未来的师弟了,就向着轮回山飞去。

昆仑山,在广成子离开后,元始天尊收得,南极仙翁,云中子,燃灯,慈航,玉鼎,黄龙,赤精子,灵宝**师,太乙,文殊,普贤,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十四人。

通天教主收徒三千,收多宝,金灵,无当,火灵,龟灵五人为亲传弟子(三宵,赵公明在去金鳌岛时被收为徒弟),而余下的一部分,全部被收为记名弟子。

至此,三清收徒之事告一断落,而老子在昆仑山待了一月之后,就下山离开,不知向着何方去了。

元始天尊在老子离开后,就开始教导南极仙翁十三人,也没有再去管其他的事情。

回到轮回山,广成子才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我的功法还没找元始老师帮忙完善呢,看来现在只能参悟天道,只修道行,不修灵力;若是有时间,就慢慢的参悟,争取日后自行完善功法,将脱胎于元始天尊的功法,完全的属于我。随即就进入修练状态。

在昆仑山中,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收徒后,各自讲道百年,而后就分地而居,元始天尊居东,通天教主居南,两人不相互打扰,安心的教导弟子,只是通天教主门下,有些未化形的兽类,虽开了灵智,时常在山中行走,有些时候会误入南极仙翁几人的地方,打扰到几人修练。

一,二次自然不会有事,但若是时常遭到打扰,佛也有火,何况是人,在后来几次,南极仙翁几人都是出手教训了他们,而带着一身伤回去的兽类,自然被多宝几人得知,之后生的事也是可想而知。

两教弟子在昆仑山中,明争暗斗不断,而燃灯因为听过紫宵宫讲道,道行境界最高,渐渐的成为了十三人中领导者一般的存在,与多宝六人相争不断。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虽然知道这些,但都认为是两方友好性质的切磋,失败的一方会更加的努力修行,也就没有多管,随他们两方进行这种良性争斗,但两人都没有料到的是,两教之间除了争斗,也开始了口头上相争,卵化,鳞甲之类由燃灯几人口中说出,这也使得战争再次升级,两者之间的大战已升入生死战,时而有人损伤,要有伤亡时,都被两教之人救下,没有出现真正的死亡,但仇怨却越结越大。

老子出得昆仑,不断的游历洪荒,在洪荒中找到了一处灵气充足,不弱于昆仑的阳山,老子见此,就入住山中,定府八景宫,在阳山周围布下阵法后,向着洪荒道:“吾为太清老子,今于阳山开府。”

昆仑山,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一怔,随即沉默不语,两人因为门下弟子之事,都有离开昆仑山,再寻一山开府的打算,将昆仑山让于对方,老子师兄所作之事,也不好说些什么。

离老子开府百日后,元始天尊出得玉虚宫,进入了通天教主的碧游宫,通天教主将所有的门人赶出,两人在碧游宫中三天三夜,不知说了些什么。

之后,通天教主就带着门下弟子浩浩荡荡的向着东海方向行去,而元始天尊自碧游宫出来,就沉默不语,在玉虚宫中修练十载,才重开玉虚宫大门,将十三个弟子召入听道。

此后,通天教主在金鳌岛开府,途中收得三宵,赵公明,并再次收下一千记名弟子。

至此三清正式分家。

&1t;ahref=.>.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