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清道长的鼎力相助下,总算不虚了阎王府之行,把海娴从臭名昭著的十八层地中救了出来。回到高上大洞观时天还是漆黑一团,也不知是我与一清道长锐身赴阎王府的那天夜里,还是第二天抑或第三、第四天的夜晚。收回拂尘后,一清道长沉吟片刻,问道:“蓝姑娘,《高上大洞玉经》乃是高上大洞观的镇观之宝,它所散的金光足以令一些法力低微的妖魔鬼怪为之丧胆失魄。即使是像宋时儒这样身怀异术的*师也大伤真元。但蓝姑娘好像并不惧怕,不知这是何故。蓝姑娘可否告知一二?”
蓝海娴想了想,答道:“小女子心中也甚为奇怪,思来想去大概是与小女子曾经多次临写过玉经,对玉经熟谙在胸有关。”
一清道长捻须颔道:“怪不得!这也是缘分。听贫道的恩师讲,蓝姑娘与本观的创派祖师混元有着深厚的渊源。”
蓝海娴嫣然一笑:“正是,混元老……”蓝海娴早就叫“混元老道”惯了口,此次也是脱口而出,刚说了一半才感觉不妥,连忙改口,“混元道长慈悲为怀曾救过小女子一命。不过后来还是被宋时儒破了他的驱鬼术,小女子才会被宋时儒碎骨扬灰,永世不得投胎转世。”
“照理说混元祖师爷的法术即使胜不了宋时儒,也不会败在他的手下。贫道估计那时混元祖师爷是在闭关修道,撰写《高上大洞玉经》,无心他顾,才会让宋时儒在翠屏山下肆意妄为。”
蓝海娴沉吟不答,抬头看着苍茫的夜色,半晌才长叹了一声:“万般都在命,半点不由人。奈何,奈何!”
一清道长摇头道:“蓝姑娘此言差矣。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缘字,佛度有缘人,道又未尝不是如此。既然蓝姑娘跟高上大洞观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说不得贫道只得救人救到底了。”
我听一清道长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要想方设法替海娴收集撒于小溪之中的骨灰,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一清道长捻须微笑:“蓝姑娘能不能投胎转世就在吴校长你的身上了。”
“我?”我惊愕不已,我是凡人怎么能管得了三界的事。
“天机不可泄露。吴校长,把你背上的玉经还给本观吧。”
又来这一套!无可奈何我只得取下装着《高上大洞玉经》的檀香木匣子,双手捧上恭恭敬敬地交给一清道长。
“师父回来了!”估计是听到了我们的说话声,玉冠兴冲冲地从观里跑了出来。
“玉冠,为师请的朋友可都到了?”一清道长问。
“回师父,除了武当山真武观的真武真人、渤海紫光洞的紫光道长等廖廖数人,差不多都到齐。都在后山呢?”
“很好,把经书放回大殿的供桌上,再给祖师爷上三炷香。为师到后山招待朋友去了。吴校长、蓝海姑娘,跟贫道一起走吧。”一清将匣子递给玉冠,迈着大步就往后山走去。
“这……”蓝海娴迟疑了一下。
“蓝姑娘,贫道的朋友都是得道高人,不会存有世俗之见的。再者说你与吴校长是宋时儒重生阴谋中的接引人与宿主,最有言权了。走吧。”一清道长回过头来说道。
“好。”海娴犹豫一下,终于还是答应了。
冬天的夜晚,又是在山上,寒风凛冽,刮在脸上生痛生痛的,像拿着刀子在脸上割似的。几点寒星挂在天边,冷得直打寒战。与寒冷的天气相反的是,我的心却热乎乎的。一是把海娴救出来了;二是一清道长虽然含糊其辞,话里却藏着玄机,愿意帮助海娴转世;三是三山五岳、四十九洞府的高人异士齐聚高上大洞观共同对付茅山派,看来茅山派胡作非为的日子到头了。
穿过正殿,沿着青石块铺成的甬路走了几分钟,一座规模比正殿规模小得多的观宇耸立在面前。借着月亮的冷光,依稀看见上面写着四个隶体字:玉洞别院。别院依山而建,规模不大而气势恢宏。别院里灯烛辉煌,不时传出一阵欢笑声。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一个打雷也似的嗓子高声嚷道:“一清这个牛鼻子是到哪里去了?这么久了还不现身?莫不是到冥王那里去了不成?”
一清道长闻言哈哈大笑,推门进去,道:“青松道长果然法力群,未卜先知呀!”
此言一出,本来喧哗的大厅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盯着一清道长,眼睛里流露出不相信的神色。青松道长手里端着一杯酒高高举着,本来就要饮下去,听了一清道长的话也停住了。“一清,你真的是到地府去了?”
一清道长稽道:“各位道友赏脸到高上大洞观来,一清感激不尽……”
“废话少提!贫道问你的话你还没回答呢!”青松又嚷嚷起来。
一清道长笑道:“青松道长这霹雳火的性子可是与日俱增,老而弥坚呀!莫急,你先饮了杯中酒贫道再慢慢说给你听。”
“好。”青松道长一仰脖子,一大杯酒都倒进肚子里去了。我瞧着奇怪,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最忌的就是饮酒。但这位青松道长饮酒如喝水,真称得上是牛饮鲸吞。但有一些特立独行,身怀异术的拔萃之士却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只是不知道这青松道长是何方高人,如此之放浪形骸,游戏人间。
见青松道长如此爽快,当下一清道长也将冒险到阎王府去的缘由与经过详细地向在座的各位讲述一遍。只听得大家啧啧称奇,羡慕不已。
“我说呢,就凭你这个牛鼻子也胜得了阎罗王,原来是有羽衣仙子的缚鬼绳壮胆。”青松道长不屑一顾,满满地斟了一杯酒,走到海娴跟前,上下打量了一遍,高声道:“值,真值!”然后,又一仰脖子干掉了杯中的酒。
青松的一番话引得满堂哈哈大笑起来。有人扯着嗓子叫道:“青松道长,你真是人老心不老呀!”
“大音希声,大相无形。真正的得道者就是要像青松道长这样和光同尘,莫可端倪。”
“哈哈哈。”青松道长朗声大笑。
趁着大家互相敬酒取乐的当口,我仔细观察起来。玉洞别院的大厅里摆着六张八仙桌子,每张桌子上坐着六到八位身着道服的道士。这些道士面貌各异,有的清癯,有的矮胖,有的魁梧,有的瘦削,有的像农村的老大爷,有的像饱读诗书的秀才,有的则像腰缠万贯的商贾。但都精光内敛,神清气虚,一派得道的模样。
看完之后,我暗暗称奇,遗憾的是一个都不识得。更不知道这些奇人异士是出自哪座仙山,哪个洞府。
蓝海娴想了想,答道:“小女子心中也甚为奇怪,思来想去大概是与小女子曾经多次临写过玉经,对玉经熟谙在胸有关。”
一清道长捻须颔道:“怪不得!这也是缘分。听贫道的恩师讲,蓝姑娘与本观的创派祖师混元有着深厚的渊源。”
蓝海娴嫣然一笑:“正是,混元老……”蓝海娴早就叫“混元老道”惯了口,此次也是脱口而出,刚说了一半才感觉不妥,连忙改口,“混元道长慈悲为怀曾救过小女子一命。不过后来还是被宋时儒破了他的驱鬼术,小女子才会被宋时儒碎骨扬灰,永世不得投胎转世。”
“照理说混元祖师爷的法术即使胜不了宋时儒,也不会败在他的手下。贫道估计那时混元祖师爷是在闭关修道,撰写《高上大洞玉经》,无心他顾,才会让宋时儒在翠屏山下肆意妄为。”
蓝海娴沉吟不答,抬头看着苍茫的夜色,半晌才长叹了一声:“万般都在命,半点不由人。奈何,奈何!”
一清道长摇头道:“蓝姑娘此言差矣。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缘字,佛度有缘人,道又未尝不是如此。既然蓝姑娘跟高上大洞观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说不得贫道只得救人救到底了。”
我听一清道长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要想方设法替海娴收集撒于小溪之中的骨灰,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一清道长捻须微笑:“蓝姑娘能不能投胎转世就在吴校长你的身上了。”
“我?”我惊愕不已,我是凡人怎么能管得了三界的事。
“天机不可泄露。吴校长,把你背上的玉经还给本观吧。”
又来这一套!无可奈何我只得取下装着《高上大洞玉经》的檀香木匣子,双手捧上恭恭敬敬地交给一清道长。
“师父回来了!”估计是听到了我们的说话声,玉冠兴冲冲地从观里跑了出来。
“玉冠,为师请的朋友可都到了?”一清道长问。
“回师父,除了武当山真武观的真武真人、渤海紫光洞的紫光道长等廖廖数人,差不多都到齐。都在后山呢?”
“很好,把经书放回大殿的供桌上,再给祖师爷上三炷香。为师到后山招待朋友去了。吴校长、蓝海姑娘,跟贫道一起走吧。”一清将匣子递给玉冠,迈着大步就往后山走去。
“这……”蓝海娴迟疑了一下。
“蓝姑娘,贫道的朋友都是得道高人,不会存有世俗之见的。再者说你与吴校长是宋时儒重生阴谋中的接引人与宿主,最有言权了。走吧。”一清道长回过头来说道。
“好。”海娴犹豫一下,终于还是答应了。
冬天的夜晚,又是在山上,寒风凛冽,刮在脸上生痛生痛的,像拿着刀子在脸上割似的。几点寒星挂在天边,冷得直打寒战。与寒冷的天气相反的是,我的心却热乎乎的。一是把海娴救出来了;二是一清道长虽然含糊其辞,话里却藏着玄机,愿意帮助海娴转世;三是三山五岳、四十九洞府的高人异士齐聚高上大洞观共同对付茅山派,看来茅山派胡作非为的日子到头了。
穿过正殿,沿着青石块铺成的甬路走了几分钟,一座规模比正殿规模小得多的观宇耸立在面前。借着月亮的冷光,依稀看见上面写着四个隶体字:玉洞别院。别院依山而建,规模不大而气势恢宏。别院里灯烛辉煌,不时传出一阵欢笑声。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一个打雷也似的嗓子高声嚷道:“一清这个牛鼻子是到哪里去了?这么久了还不现身?莫不是到冥王那里去了不成?”
一清道长闻言哈哈大笑,推门进去,道:“青松道长果然法力群,未卜先知呀!”
此言一出,本来喧哗的大厅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盯着一清道长,眼睛里流露出不相信的神色。青松道长手里端着一杯酒高高举着,本来就要饮下去,听了一清道长的话也停住了。“一清,你真的是到地府去了?”
一清道长稽道:“各位道友赏脸到高上大洞观来,一清感激不尽……”
“废话少提!贫道问你的话你还没回答呢!”青松又嚷嚷起来。
一清道长笑道:“青松道长这霹雳火的性子可是与日俱增,老而弥坚呀!莫急,你先饮了杯中酒贫道再慢慢说给你听。”
“好。”青松道长一仰脖子,一大杯酒都倒进肚子里去了。我瞧着奇怪,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最忌的就是饮酒。但这位青松道长饮酒如喝水,真称得上是牛饮鲸吞。但有一些特立独行,身怀异术的拔萃之士却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只是不知道这青松道长是何方高人,如此之放浪形骸,游戏人间。
见青松道长如此爽快,当下一清道长也将冒险到阎王府去的缘由与经过详细地向在座的各位讲述一遍。只听得大家啧啧称奇,羡慕不已。
“我说呢,就凭你这个牛鼻子也胜得了阎罗王,原来是有羽衣仙子的缚鬼绳壮胆。”青松道长不屑一顾,满满地斟了一杯酒,走到海娴跟前,上下打量了一遍,高声道:“值,真值!”然后,又一仰脖子干掉了杯中的酒。
青松的一番话引得满堂哈哈大笑起来。有人扯着嗓子叫道:“青松道长,你真是人老心不老呀!”
“大音希声,大相无形。真正的得道者就是要像青松道长这样和光同尘,莫可端倪。”
“哈哈哈。”青松道长朗声大笑。
趁着大家互相敬酒取乐的当口,我仔细观察起来。玉洞别院的大厅里摆着六张八仙桌子,每张桌子上坐着六到八位身着道服的道士。这些道士面貌各异,有的清癯,有的矮胖,有的魁梧,有的瘦削,有的像农村的老大爷,有的像饱读诗书的秀才,有的则像腰缠万贯的商贾。但都精光内敛,神清气虚,一派得道的模样。
看完之后,我暗暗称奇,遗憾的是一个都不识得。更不知道这些奇人异士是出自哪座仙山,哪个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