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击毁5辆苏联坦克和突击炮之后,张璐的好运也到头了
听到车长的命令,张璐向周围看了看,现车长刘凯华的半边身子已经被血染红了,装填手的身子伏在一边一动不动,而驾驶员正在角落里不住的咒骂着。
“别管我们了……快走!”刘凯华看着张璐,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并用手指了指腿部受伤了的驾驶员。
外面再次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张璐看到刘凯华的眼神一点一点的暗淡下来,他强忍住内心的悲痛,起身用力拉起了受伤的驾驶员,爬出已经被击毁了的战车。
张璐来到车外,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辆击中自己坦克的“邱吉尔”坦克,此时这辆苏联坦克也已经被另一辆华军坦克击中,燃起了大火,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苏联坦克手嚎叫着从步兵坦克侧开的小门钻了出来。
他们的脚还没落地,张璐手中的4o式冲锋枪便冲他们开火了,紧接着腿受伤的驾驶员也掏出了1o式9毫米手枪开火,瞪大了眼睛叫骂着将“蓝皮鼠”们一个接一个的打得脑浆四射。
张璐扶着驾驶员躲进了一个弹坑里,他快的替驾驶员止血包扎好了伤口。驾驶员看着周围来回奔驰的一辆辆坦克,在嘴里不停的咒骂着击毁了他坦克的敌人。
张璐时不时的将头微微探出弹坑外,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来回飞驰的坦克,以及被击毁的坦克残骸,这样的场面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事后张璐这样回忆道,“周围大部分都是苏联人的带有红星星的坦克,也有我们的坦克,我们的坦克数量一开始就比苏联人少,但我们打得很顽强,从周围一辆辆被击毁的敌人坦克残骸就能看出来,它们的型号极其复杂,还有英国人和美国人提供给苏联人的坦克,我们戏称这次战斗为‘坦克杂烩饭’。……我和驾驶员躲在弹坑里无所事事,说真的,这是坦克之间的近距离搏斗,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手中两支9毫米粗的管子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但我们很快便盼来了增援,此时,昏暗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烟尘,紧接着便是一个又一个的小黑点,拖着冲天的灰尘滚滚而来,而且越来越大,我立刻就认出来了,那是坦克!但由于距离过远,我还不清楚是我们的坦克还是敌人的,这时我现在我们藏身的弹坑不远处有一具苏联军官的尸体,他的旁边有一个望远镜,我冒着被机枪子弹击中和坦克碾压的风险,爬出了弹坑,捡回了那个望远镜,我用它向那些新出现的坦克的方向望去,立刻就看见了一辆坦克车身上的赤色龙头军徽,那是我们的坦克!我的心里充满着狂喜。很快,这些新加入战团的钢铁怪兽便开始向敌人喷吐出死亡之火,撕咬着敌人……”
孙显仁上校和他的坦克群及时的杀到了战场。在看到敌我双方已经完全混到一起之后,后到战场的华军坦克没有丝毫犹豫,而是直接加入到了战团当中,使这场坦克绞杀战更趋激烈起来。
而交战双方此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坦克之间的激烈搏杀会成为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前奏。
西伯利亚前线司令部,作战指挥室。
“苏联人也很精通坦克机动作战的战术,象这一次他们的解围行动就很能说明问题。”蒋方震中将指着地图对蔡锷上将说道,“我军已经向前突进了5oo公里,油料和武器弹药的消耗都很大,他们在这个时候向咱们动全力的饱和攻击,并且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咱们的确很难招架。”
此时,地图上,一队红色的小坦克正斜插进了伊施姆河立向的华军战线当中。
尽管从地图上看,这些红色的小坦克和地图上成片的涂成黑色的华军坦克相比,数量要少得多,但在这个方向上,能够明显的看出它们所带来的威胁。
华军在“第一次突击”中包围歼灭了大量的苏军,蔡锷原来计划在第一次突击将要结束之际,向乌拉尔南部地区实施小规模的辅助进攻,以完成对伊施姆河附近苏军的合围。但是由于苏军依靠纵深防御体系迟滞了华军的前进度,华军虽然成功的完成了合围,并且堵住了向西撤退的5o万苏军的退路,苏军则向华军动了猛烈的反攻,而且在局部形成了对华军坦克数量上的优势,华军的坦克经过连续作战,迫切需要补给和休整,虽然华军仍然保有强大的战斗力,但面对苏军的全力反攻,形势显然并不容乐观。
而就在刚才,第二集团军群司令张梓忠上将来了电报,他认为苏军的野战防御力量十分强大,能够顶住华军的进攻,同时还能够投入新锐的预备队。虽然苏军和华军相比各方面的力量相差悬殊,但他认为苏军的局部反攻仍然能够给华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根据前线的战报,华军在俘获的苏军装备当中现了大量和苏军武器风格迥异的美式和英式武器装备,尤其是大量的“谢尔曼”坦克和“邱吉尔”步兵坦克,以及大量的英制和美制越野卡车,张梓忠上将不无忧虑的指出,华军每接近苏联在欧洲的工业区一步,遇到的抵抗就会越大,因为苏军的补给线已经变得相当短了,苏军的坦克开出工厂就能够到达前线,人员更是可以得到随时的补充。而华军的补给线要大幅增长,而且这些原先是苏军控制的敌占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华军控制区,这将对下一步大规模攻击的后勤补给工作造成了极端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在头几轮的突击中给予苏军以致命的打击,不给苏军缓过劲来的机会。
蔡锷当然知道,张梓忠这员虎将对自己去年的所作所为并不理解,因此才会有此一说,但他说的也并不都是意气之言,对于目前战场的情况,他的见解还是颇有独到之处的。
“苏军一次性出动了这么多坦克解围,这说明他们可能已经把全部的现有后备力量都拿出来了。”蔡锷看着地图,眉头渐渐的拧紧,“他们派出新的同样规模的援军还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做到将这支苏军在短时间内全歼,通往欧洲的门也就真正的向我们敞开了。”
蒋方震听了蔡锷的话,微微一愣,“你打算怎么做?松坡?”
“你看怎么办好?”蔡锷不动声色的问道。
“在南边,何宗德的第三集团军的进攻部队,也就是罗照英的第4骑兵军正好离得近,让他们立刻出,迂回到苏军的右翼后方,刚好可以切断苏军的后路。”蒋方震说道。
“你这也是拆东墙补西墙。”蔡锷看着地图说道,“他们的缺口谁能堵上?被围于伊施姆河的苏军从这个缺口逃走,不就前攻尽弃了吗?”
“松坡忘了吗?古语有云,围三缺一,包围圈不可以堵得太死啊!”蒋方震笑着说道,“给苏联人一点逃生的希望,他们就不会就地顽抗,更便于我军的追击掩杀,不然,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咱们纵使能杀光他们,也将遭受惨重损失,这可是五十万人啊。”
“好吧。”蔡锷仔细地想了想,最终同意了蒋方震的意见,“让步兵和空军的轰炸机来堵这个缺口好了。”
马格尼托格尔斯克,苏军前线指挥部。
“我们遭到了中国坦克部队的顽强阻击,司令员同志。”一位军官向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报告道。
“中国人的坦克有多少?他们的油料还没有耗尽吗?”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有些恼火的问道,“他们为什么不能提供准确一点儿的情报?”
“先后有两波中国坦克向我们动了进攻,他们的坦克和我们混在了一起……”军官小心的回答道。
“我估计大概也会有五六百辆……”罗特米斯特罗夫来到了地图前。
“我们只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突出部。”一位参谋军官说道,“他们很可能还会将更多的坦克投入到这个方向上。”
“照这样看,我们突破的纵深还不到4o公里。”罗特米斯特罗夫得出了一个相当不利的结论,“也许我们现在进行撤退还来得及。”
听了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话,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司令部里一时间静悄悄的,所有的人都将目标集中在了他们的司令官身上。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罗特米斯特罗夫注意到了司令部里气氛的诡异,他很随便的说了这么一句,又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斯大林下的那道“不许后退一步”的死命令,是谁也无法违抗的。
此时,罗特米斯特罗夫还不知道,他的上千辆坦克动的突击,已经遭到了失败。
尽管遭到了前来拦击的数百辆华军坦克的进攻,苏军坦克还是继续沿着通向科克切塔夫的公路向前突进,想要给被围困的友军解围。而此时华夏空军第12航空军出动飞机近15oo架次,对行进中的苏军坦克进行了猛烈的火箭弹和航空机炮攻击,而此时华军第7集团军得到了大量反坦克炮的加强,原本属于战略预备队的华军第6骑兵集团军也开进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第7集团军之后。苏军坦克的攻势彻底瓦解,至此苏军的解围行动完全失败。
而此时被围困于伊施姆河附近的苏军还在眼巴巴的等待着援军的到来,在几次突围的尝试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之后,苏军“东方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剩余的油料不多的几百辆坦克配置在步兵部队的地域内掘壕据守,用以加强炮兵力量和步兵的反坦克火力。7月1日,战役的展似乎有利于苏军。华军虽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并连续突破了苏军的防御地域,但进展越来越缓慢。但华军仍然不停顿地夺取苏军的阵地,一点一点的紧缩包围圈。而属于华军第第11骑兵军从苏军阵线的翼侧向西北推进,进展神,被围困的苏军官兵越来越感到难以忍受的恐慌。
可能是由于对援军的迟迟不至感到绝望,苏军竟然采取了令华军将领意想不到的非同寻常的措施:苏军竟然集中起所有的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以及数个步兵师组成了新的突击部队,向西方进行了大规模的突围!
此时封闭住包围圈华军已经向西突进了几百公里,失去了开始时的锐气,人员伤亡不断增加,装备也有了很大的损耗,部队疲惫不堪。罗特米斯特罗夫指挥的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代价之后,终于有部分部队强行到达伊施姆河地区。此时华军第3骑兵军正从该地向东突击以便重新寻找机动空间。7月6日,在苏军好容易凑出来的航空兵猛烈的火力准备之后,罗特米斯特罗夫的4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共第3骑兵军起进攻。得到了消息的被围苏军也用剩余的坦克向华军展开了攻击,伊施姆河坦克战是华军进入苏联欧洲部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双方的坦克在伊施姆河和铁路路基之间一块狭长的地域上展开激烈交战。在这个地形倾斜有多道冲积沟,密布着灌木林和小树林的狭窄地域。交战双方大约动用了18oo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在战场上空同时还进行着激烈的空战。
战斗连续进行了两天。在硝烟弥漫的平原上,交战双方的坦克纠缠在一起,进行着殊死的拼杀,在无数炮弹的呼啸和爆炸声中,一辆辆坦克被击毁,化成冒着浓烟和火焰的残骸。一位观战的德**事观察员这样在报告中写道:“在两天之中,一千辆坦克被打成了废铜烂铁,炮弹和炸弹的爆炸加上坦克炮的吼叫让大地在不住的颤抖,出痛苦的呻吟,数百架飞机在空中穿梭不断,进行着激烈的空战。奔驰的坦克和炮弹的爆炸掀起了漫天的尘土,地面上布满了炮弹和炸弹炸出的弹坑,燃烧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升腾起无数烟柱,让大地和天空都陷入到了一片昏暗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坦克坟场,地平线完全消失不见了,只剩下太阳挂在天空中,象一个火红的圆盘,勉强可以透过烟尘看到。”
在这场近距离的坦克大决战中,华军第3骑兵军在战斗中一共击毁了约73o辆苏联坦克,自己损失了约3oo辆。与此同时,远在左翼的苏军42坦克军还在继续用所剩不多的坦克与华军第重骑兵师进行徒劳的战斗,直到所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被华军摧毁。苏军的猛烈抵抗给了华军将领以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认为苏联坦克的损失惨重,但他们也承认,苏联人给己方坦克造成的损失也是令人吃惊的。一些人甚至于还有了苏军的反突击力量非但没有减弱而且似乎还在不断增强的错觉。
为了彻底消灭苏军,华军重新加强了兵力,于7月1o日拂晓开始进攻。中国空军纠集起“鲲鹏”战略轰炸机先地毯轰炸了在一个巨大包围圈内的苏军阵地。早晨刚过6时,华军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就对苏军起了进攻。这次进攻还得到了坦克扫雷分队、自行火炮和6军航空兵隶属攻击机的近距离直接支援。3个小时后,在扫雷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支援下,华军重骑兵部队又在较狭窄的正面上恢复了进攻。起初苏军的抵抗仍然十分猛烈,但随着华军的不断突破,在苏军的正面防线上打开了一巨大的缺口,随后后续步兵师一拥而上,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第二天华军坦克和步兵对村庄、灌木林和树林进行了清剿,遭到了不小的伤亡,仅头两天的进攻中就伤亡约1oooo余人,击毙和俘虏苏军4oooo余人。7月13日,苏军坦克的炮弹消耗殆尽,苏军步兵成为了反坦克的主力。华军坦克在苏军步兵不计伤亡的进攻中损失巨大。当华军从正面突入时,苏军士兵仍然继续在后方敷设地雷,扩大地雷场。又经过两天的战斗,华军的进攻锐气逐渐衰竭,突击限于停顿。
尽管华军的攻势受到了一定的挫折,但这已经是苏军目前所能取得的最大战果了,经过连日的作战,苏军死伤惨重,弹药和武器也消耗殆尽,离最终的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悲观和绝望的情绪的驱使下,大量苏军士兵开始不顾政委们行刑队的子弹威胁,同华军进行接触,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华军将领意识到苏军军心已经动摇。
~~~~~~~~~~~~~~~
求月票啊……V
听到车长的命令,张璐向周围看了看,现车长刘凯华的半边身子已经被血染红了,装填手的身子伏在一边一动不动,而驾驶员正在角落里不住的咒骂着。
“别管我们了……快走!”刘凯华看着张璐,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并用手指了指腿部受伤了的驾驶员。
外面再次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张璐看到刘凯华的眼神一点一点的暗淡下来,他强忍住内心的悲痛,起身用力拉起了受伤的驾驶员,爬出已经被击毁了的战车。
张璐来到车外,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辆击中自己坦克的“邱吉尔”坦克,此时这辆苏联坦克也已经被另一辆华军坦克击中,燃起了大火,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苏联坦克手嚎叫着从步兵坦克侧开的小门钻了出来。
他们的脚还没落地,张璐手中的4o式冲锋枪便冲他们开火了,紧接着腿受伤的驾驶员也掏出了1o式9毫米手枪开火,瞪大了眼睛叫骂着将“蓝皮鼠”们一个接一个的打得脑浆四射。
张璐扶着驾驶员躲进了一个弹坑里,他快的替驾驶员止血包扎好了伤口。驾驶员看着周围来回奔驰的一辆辆坦克,在嘴里不停的咒骂着击毁了他坦克的敌人。
张璐时不时的将头微微探出弹坑外,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来回飞驰的坦克,以及被击毁的坦克残骸,这样的场面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事后张璐这样回忆道,“周围大部分都是苏联人的带有红星星的坦克,也有我们的坦克,我们的坦克数量一开始就比苏联人少,但我们打得很顽强,从周围一辆辆被击毁的敌人坦克残骸就能看出来,它们的型号极其复杂,还有英国人和美国人提供给苏联人的坦克,我们戏称这次战斗为‘坦克杂烩饭’。……我和驾驶员躲在弹坑里无所事事,说真的,这是坦克之间的近距离搏斗,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手中两支9毫米粗的管子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但我们很快便盼来了增援,此时,昏暗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烟尘,紧接着便是一个又一个的小黑点,拖着冲天的灰尘滚滚而来,而且越来越大,我立刻就认出来了,那是坦克!但由于距离过远,我还不清楚是我们的坦克还是敌人的,这时我现在我们藏身的弹坑不远处有一具苏联军官的尸体,他的旁边有一个望远镜,我冒着被机枪子弹击中和坦克碾压的风险,爬出了弹坑,捡回了那个望远镜,我用它向那些新出现的坦克的方向望去,立刻就看见了一辆坦克车身上的赤色龙头军徽,那是我们的坦克!我的心里充满着狂喜。很快,这些新加入战团的钢铁怪兽便开始向敌人喷吐出死亡之火,撕咬着敌人……”
孙显仁上校和他的坦克群及时的杀到了战场。在看到敌我双方已经完全混到一起之后,后到战场的华军坦克没有丝毫犹豫,而是直接加入到了战团当中,使这场坦克绞杀战更趋激烈起来。
而交战双方此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坦克之间的激烈搏杀会成为一场大规模战役的前奏。
西伯利亚前线司令部,作战指挥室。
“苏联人也很精通坦克机动作战的战术,象这一次他们的解围行动就很能说明问题。”蒋方震中将指着地图对蔡锷上将说道,“我军已经向前突进了5oo公里,油料和武器弹药的消耗都很大,他们在这个时候向咱们动全力的饱和攻击,并且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咱们的确很难招架。”
此时,地图上,一队红色的小坦克正斜插进了伊施姆河立向的华军战线当中。
尽管从地图上看,这些红色的小坦克和地图上成片的涂成黑色的华军坦克相比,数量要少得多,但在这个方向上,能够明显的看出它们所带来的威胁。
华军在“第一次突击”中包围歼灭了大量的苏军,蔡锷原来计划在第一次突击将要结束之际,向乌拉尔南部地区实施小规模的辅助进攻,以完成对伊施姆河附近苏军的合围。但是由于苏军依靠纵深防御体系迟滞了华军的前进度,华军虽然成功的完成了合围,并且堵住了向西撤退的5o万苏军的退路,苏军则向华军动了猛烈的反攻,而且在局部形成了对华军坦克数量上的优势,华军的坦克经过连续作战,迫切需要补给和休整,虽然华军仍然保有强大的战斗力,但面对苏军的全力反攻,形势显然并不容乐观。
而就在刚才,第二集团军群司令张梓忠上将来了电报,他认为苏军的野战防御力量十分强大,能够顶住华军的进攻,同时还能够投入新锐的预备队。虽然苏军和华军相比各方面的力量相差悬殊,但他认为苏军的局部反攻仍然能够给华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根据前线的战报,华军在俘获的苏军装备当中现了大量和苏军武器风格迥异的美式和英式武器装备,尤其是大量的“谢尔曼”坦克和“邱吉尔”步兵坦克,以及大量的英制和美制越野卡车,张梓忠上将不无忧虑的指出,华军每接近苏联在欧洲的工业区一步,遇到的抵抗就会越大,因为苏军的补给线已经变得相当短了,苏军的坦克开出工厂就能够到达前线,人员更是可以得到随时的补充。而华军的补给线要大幅增长,而且这些原先是苏军控制的敌占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远远落后于华军控制区,这将对下一步大规模攻击的后勤补给工作造成了极端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在头几轮的突击中给予苏军以致命的打击,不给苏军缓过劲来的机会。
蔡锷当然知道,张梓忠这员虎将对自己去年的所作所为并不理解,因此才会有此一说,但他说的也并不都是意气之言,对于目前战场的情况,他的见解还是颇有独到之处的。
“苏军一次性出动了这么多坦克解围,这说明他们可能已经把全部的现有后备力量都拿出来了。”蔡锷看着地图,眉头渐渐的拧紧,“他们派出新的同样规模的援军还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做到将这支苏军在短时间内全歼,通往欧洲的门也就真正的向我们敞开了。”
蒋方震听了蔡锷的话,微微一愣,“你打算怎么做?松坡?”
“你看怎么办好?”蔡锷不动声色的问道。
“在南边,何宗德的第三集团军的进攻部队,也就是罗照英的第4骑兵军正好离得近,让他们立刻出,迂回到苏军的右翼后方,刚好可以切断苏军的后路。”蒋方震说道。
“你这也是拆东墙补西墙。”蔡锷看着地图说道,“他们的缺口谁能堵上?被围于伊施姆河的苏军从这个缺口逃走,不就前攻尽弃了吗?”
“松坡忘了吗?古语有云,围三缺一,包围圈不可以堵得太死啊!”蒋方震笑着说道,“给苏联人一点逃生的希望,他们就不会就地顽抗,更便于我军的追击掩杀,不然,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咱们纵使能杀光他们,也将遭受惨重损失,这可是五十万人啊。”
“好吧。”蔡锷仔细地想了想,最终同意了蒋方震的意见,“让步兵和空军的轰炸机来堵这个缺口好了。”
马格尼托格尔斯克,苏军前线指挥部。
“我们遭到了中国坦克部队的顽强阻击,司令员同志。”一位军官向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报告道。
“中国人的坦克有多少?他们的油料还没有耗尽吗?”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有些恼火的问道,“他们为什么不能提供准确一点儿的情报?”
“先后有两波中国坦克向我们动了进攻,他们的坦克和我们混在了一起……”军官小心的回答道。
“我估计大概也会有五六百辆……”罗特米斯特罗夫来到了地图前。
“我们只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突出部。”一位参谋军官说道,“他们很可能还会将更多的坦克投入到这个方向上。”
“照这样看,我们突破的纵深还不到4o公里。”罗特米斯特罗夫得出了一个相当不利的结论,“也许我们现在进行撤退还来得及。”
听了罗特米斯特罗夫的话,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司令部里一时间静悄悄的,所有的人都将目标集中在了他们的司令官身上。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罗特米斯特罗夫注意到了司令部里气氛的诡异,他很随便的说了这么一句,又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斯大林下的那道“不许后退一步”的死命令,是谁也无法违抗的。
此时,罗特米斯特罗夫还不知道,他的上千辆坦克动的突击,已经遭到了失败。
尽管遭到了前来拦击的数百辆华军坦克的进攻,苏军坦克还是继续沿着通向科克切塔夫的公路向前突进,想要给被围困的友军解围。而此时华夏空军第12航空军出动飞机近15oo架次,对行进中的苏军坦克进行了猛烈的火箭弹和航空机炮攻击,而此时华军第7集团军得到了大量反坦克炮的加强,原本属于战略预备队的华军第6骑兵集团军也开进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第7集团军之后。苏军坦克的攻势彻底瓦解,至此苏军的解围行动完全失败。
而此时被围困于伊施姆河附近的苏军还在眼巴巴的等待着援军的到来,在几次突围的尝试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之后,苏军“东方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剩余的油料不多的几百辆坦克配置在步兵部队的地域内掘壕据守,用以加强炮兵力量和步兵的反坦克火力。7月1日,战役的展似乎有利于苏军。华军虽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并连续突破了苏军的防御地域,但进展越来越缓慢。但华军仍然不停顿地夺取苏军的阵地,一点一点的紧缩包围圈。而属于华军第第11骑兵军从苏军阵线的翼侧向西北推进,进展神,被围困的苏军官兵越来越感到难以忍受的恐慌。
可能是由于对援军的迟迟不至感到绝望,苏军竟然采取了令华军将领意想不到的非同寻常的措施:苏军竟然集中起所有的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以及数个步兵师组成了新的突击部队,向西方进行了大规模的突围!
此时封闭住包围圈华军已经向西突进了几百公里,失去了开始时的锐气,人员伤亡不断增加,装备也有了很大的损耗,部队疲惫不堪。罗特米斯特罗夫指挥的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代价之后,终于有部分部队强行到达伊施姆河地区。此时华军第3骑兵军正从该地向东突击以便重新寻找机动空间。7月6日,在苏军好容易凑出来的航空兵猛烈的火力准备之后,罗特米斯特罗夫的4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共第3骑兵军起进攻。得到了消息的被围苏军也用剩余的坦克向华军展开了攻击,伊施姆河坦克战是华军进入苏联欧洲部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双方的坦克在伊施姆河和铁路路基之间一块狭长的地域上展开激烈交战。在这个地形倾斜有多道冲积沟,密布着灌木林和小树林的狭窄地域。交战双方大约动用了18oo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在战场上空同时还进行着激烈的空战。
战斗连续进行了两天。在硝烟弥漫的平原上,交战双方的坦克纠缠在一起,进行着殊死的拼杀,在无数炮弹的呼啸和爆炸声中,一辆辆坦克被击毁,化成冒着浓烟和火焰的残骸。一位观战的德**事观察员这样在报告中写道:“在两天之中,一千辆坦克被打成了废铜烂铁,炮弹和炸弹的爆炸加上坦克炮的吼叫让大地在不住的颤抖,出痛苦的呻吟,数百架飞机在空中穿梭不断,进行着激烈的空战。奔驰的坦克和炮弹的爆炸掀起了漫天的尘土,地面上布满了炮弹和炸弹炸出的弹坑,燃烧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升腾起无数烟柱,让大地和天空都陷入到了一片昏暗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坦克坟场,地平线完全消失不见了,只剩下太阳挂在天空中,象一个火红的圆盘,勉强可以透过烟尘看到。”
在这场近距离的坦克大决战中,华军第3骑兵军在战斗中一共击毁了约73o辆苏联坦克,自己损失了约3oo辆。与此同时,远在左翼的苏军42坦克军还在继续用所剩不多的坦克与华军第重骑兵师进行徒劳的战斗,直到所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都被华军摧毁。苏军的猛烈抵抗给了华军将领以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认为苏联坦克的损失惨重,但他们也承认,苏联人给己方坦克造成的损失也是令人吃惊的。一些人甚至于还有了苏军的反突击力量非但没有减弱而且似乎还在不断增强的错觉。
为了彻底消灭苏军,华军重新加强了兵力,于7月1o日拂晓开始进攻。中国空军纠集起“鲲鹏”战略轰炸机先地毯轰炸了在一个巨大包围圈内的苏军阵地。早晨刚过6时,华军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就对苏军起了进攻。这次进攻还得到了坦克扫雷分队、自行火炮和6军航空兵隶属攻击机的近距离直接支援。3个小时后,在扫雷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支援下,华军重骑兵部队又在较狭窄的正面上恢复了进攻。起初苏军的抵抗仍然十分猛烈,但随着华军的不断突破,在苏军的正面防线上打开了一巨大的缺口,随后后续步兵师一拥而上,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第二天华军坦克和步兵对村庄、灌木林和树林进行了清剿,遭到了不小的伤亡,仅头两天的进攻中就伤亡约1oooo余人,击毙和俘虏苏军4oooo余人。7月13日,苏军坦克的炮弹消耗殆尽,苏军步兵成为了反坦克的主力。华军坦克在苏军步兵不计伤亡的进攻中损失巨大。当华军从正面突入时,苏军士兵仍然继续在后方敷设地雷,扩大地雷场。又经过两天的战斗,华军的进攻锐气逐渐衰竭,突击限于停顿。
尽管华军的攻势受到了一定的挫折,但这已经是苏军目前所能取得的最大战果了,经过连日的作战,苏军死伤惨重,弹药和武器也消耗殆尽,离最终的被全歼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悲观和绝望的情绪的驱使下,大量苏军士兵开始不顾政委们行刑队的子弹威胁,同华军进行接触,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华军将领意识到苏军军心已经动摇。
~~~~~~~~~~~~~~~
求月票啊……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