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下)
弘暄在外扯着嗓子嚎叫着。乾清宫内的康熙和老十皆没动静。
康熙依旧瞪着老十,眉头都没皱一下,老十匍匐在地,见不着表情,真是可惜了弘暄的好嗓子。
康熙和老十继续比着耐力,院子里的一帮皇子阿哥都有些摸不着头绪,按说此时应该传出康熙的旨意,不管是将弘暄赶走还是将弘暄带到别处领罚,总之,乾清宫内不应该没一丝回应,要不是他们亲眼看见老十进的乾清宫,此时铁定以为屋里没人。
蹊跷,此事真是大大的蹊跷。
于是,众人对老十折子上到底写的什么越发好奇了,皆不约而同的望向九阿哥。
九阿哥则呆呆的望着紧闭的大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弘暄见没人理他,哭得越发起劲了,“皇玛法,阿玛,阿玛有伤呢,阿玛…”
康熙和老十依旧没动。仿佛高手过招,谁先动就失了先机。
弘暄急了,扭头问着身后的九阿哥,“九伯,皇玛法和阿玛真在里面吗?”
九阿哥还来不及点头,十四忙插话道:“在,都在。”
弘暄“蹭”一下站起来,也不嚎了,大叫道:“阿玛,你再不说话,我就冲进来了,我真冲进来了!”
说完,弘暄就大叫一声,“啊…”猛的朝大门冲去,门口的侍卫和太监连忙将他拦下。
被侍卫拉住的弘暄怒道:“谁敢拦小爷?小爷我剥了他的皮!”说话间还不忘踢了两脚大门,十足的小霸王,“啊,啊…”弘暄继续高叫着,虽然在侍卫手中完全落了下风,但气势却不逊分毫。
“你皮痒了是不是,滚得远远的罚站去!”乾清宫中终于传出了老十的一声怒吼。
院子里的众人立即竖起了耳朵,可里面却再也没了任何消息。
弘暄也不再和侍卫纠缠,摆脱侍卫的挟持后,拼命将头凑近大门,妄想侧耳听些机密,还对来拉他的侍卫不耐烦的说:“就听一下,急什么。里面是我皇玛法和阿玛,有什么我不能听的?”
当然,侍卫职责所在,还是将喋喋不休的弘暄拉到了台阶下。
听着屋外的喧哗,康熙终于叹了口气,感慨道:“朕常说弘暄一点也不象你们两口子,又懂事又乖巧,也有天赋,是个好苗子,常常忘了他一犯浑,倒活脱脱的象与你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老十依旧匍匐在地,道:“儿子让皇阿玛操心,惹皇阿玛心烦,是儿子不孝。”老十的声音中带着那么一丝哽咽。
康熙看着地上的老十,摇摇头,犹自说道:“不对,弘暄浑起来比你更甚,你小时候只敢背着朕闹腾,见了朕最多也就是气鼓气涨的满脸不服气罢了。”
老十动作没变,嗡声道:“是儿子不懂事。”
康熙依旧顺着自己的思路,自顾自的问道:“你罚弘暄就只罚过站?”
老十道:“还有写大字。”
康熙有些感慨。“是啊,一看弘暄就是被宠大的,你当初朕可没少罚你跪佛堂。”
老十道:“儿子顽劣,弘暄,弘暄他…”老十很想说弘暄比自己听话,但觉得好像有些假,有些接不下话。
好在康熙并不是过问他的教子措施,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感叹道:“被你娇惯的弘暄倒有一副孝顺心肠,朕严加教育的你,却对朕心生怨念,想来真是委实可笑。”
老十忙磕了一个响头,道:“皇阿玛慈爱,儿子一刻也不敢忘,怎敢对皇阿玛心生不满?皇阿玛羞煞儿子了。”
康熙冷哼了一声,道:“你若没心生不满,怎会在朝堂上说那些诛心的话?怎会上这混账折子?”康熙说着说着有些生气,加重了语气:“就是白眼狼都给养家了,朕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畜生!”
老十忙解释道:“儿子小时候经常背不出书来、又到处惹祸,老被皇阿玛训斥,那时要说不怨皇阿玛偏心,那是骗人的,可等儿子有了弘暄和安安后,儿子才知道,为人父母者,这心都是偏的,总是偏向弱者,希望弱的孩子能和强的孩子活得一样好。那时节儿子才体会到什么是爱之深,责之切。如今儿子又添了三个嗷嗷待哺的小阿哥,儿子更能体会皇阿玛当初的心境了,由此,儿子是越发的无地自容,怎还会对皇阿玛心生怨念?那日在朝堂上,儿子口不择言,实在是气急了。”
老十顿了顿,接着说道:“儿子知道,皇阿玛既是君又是父,很多事处理起来更是为难…”
康熙冷冷道:“你既然知道,今天还闹这一出?”
老十哽咽道:“儿子已经愧为人子,不想再愧为人父,皇阿玛的大恩,只有来世再报了。”说着又磕了一个响头。
康熙道:“将你贬为庶人,你就对得起弘暄和府里的三个小阿哥了?”
老十道:“儿子一无所长,只会些拳脚,因此这些年来,一心只想着在军中建功立业,奢望有一天能让皇阿玛以儿子为荣,不管皇阿玛信不信,其他的事,我是真没掺和。可就这样,府里也不得安生。儿子不想弘暄他们这样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与其让人惦记着,不如砍了树子,免得老鸦叫。”
康熙默默的看着老十,有些动容,“那弘暄他们的前程怎么办?”
老十不假思索道:“凭他们自己的本事挣去。”
良久,康熙才又问道:“那你呢?不能去军中办差,就不觉得委屈?”
老十楞了一下,无奈道:“儿女是上辈子的债,儿子就当还债了。”
康熙沉默了片刻。道:“你上的改良八旗的折子,朕细细看过了,倒有几分道理,也不枉朕这些年将你派出去四处历练,你既然一心想为朕分忧,伤好后,就好生将这差事办好,别让朕失望。”
老十猛的抬起头来,不可置信的问道:“皇阿玛准了我的法子?真将这差事交给我办?”
康熙幽幽道:“朕也当还债好了。”
老十脸上一阵狂喜,正待谢恩,突然又打住,迟疑道:“敢问皇阿玛,安安坠马之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康熙冷了脸,道:“此事已然了结,今后不许再提。”
老十咬咬牙,半响才道:“皇阿玛,儿子决不随意行事,只想知道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以后也好有个防范。”
康熙不为所动,“你先下去吧,赶紧将伤养好,八旗的事已经拖得太久了。”
老十的内心好一阵挣扎,自己折腾了许多年的事,眼看就要有了眉目,八旗的明天将会由自己亲造,老十心里是一阵激动,可惊马的事就这么算了?老十一想到安安苍白的小脸,心中又充满了犹豫,半天没啃声,康熙也不催他,静静的等着他作出选择…
大约过了半刻钟,老十终于缓缓出声道:“敢问皇阿玛,这幕后之人是罚还是不罚?”
康熙毫不让步,“朕说过了,此事已然了结,今后不许再提。”
老十咬咬牙,道:“儿子要见见李公公。请皇阿玛恩准。”
康熙还是丝毫不松动,“皇子不得结交内臣。”
老十恨声道:“皇阿玛,难道安安就白受了这遭罪?她小命都差点没了。”
康熙瞪着老十,怒色比老十更甚。
老十想了想,又道:“儿子还挨了80大板,凭什么凶手就可以逍遥法外?”
康熙冷冷道:“你给朕记住了,你府上有弘暄犯浑就够了!”
老十头一拧,语气很冲的道:“那,哼,儿子,儿子…”
康熙眯起了眼睛,道:“你待怎样?”语气中充满了威胁的味道。
老十楞了楞,敷衍的磕了一个头,非常不情愿的说道:“儿子不堪…”
康熙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不堪什么?”
老十舌头打了个滑,“儿子不堪得皇阿玛如此信任,委实有愧。”
老十说完并没得偿所愿后的如释重负,反而心情越发的沉重起来。
康熙也没了初始两父子交心时候的感慨和体恤,转眼又从百感交集的父亲化身为威严不容侵犯的帝王,盯着老十道:“你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没掺和其他的事。朕能让你在军中建功,也能让你永世踏不进军营一步!”
老十闷声道:“儿子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嗯了一声,说不清是对老十的话满意还是不满意,“嗯,等你伤好后,旨意就发出去,这些日子,你少琢磨些有的没的,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差,若再给朕弄得鸡飞狗跳的,朕绝不饶你。”
老十转了转眼珠子,道:“皇阿玛,此事会动及八旗筋骨,儿子怕一着不慎,反酿成大祸,不如,先在小范围试试,如果可行,再慢慢推行开来,循序渐进总要稳妥些。”
康熙点点,“嗯,朕也是这么考虑的,那照你说,先动哪儿?”
老十故作深沉的思索了良久,方道:“不如让儿子去趟吕宋,那里驻守的是绿营兵,而且皆是水师,就算出了纰漏,一来,远在吕宋,波及不到中原,二来,也伤不到我八旗的精髓,不会引起动荡,而且儿子也去过吕宋,和洋人打过交道,还能抽空再抢两个金矿过来…”
康熙骂道:“才嘱咐你好好办差,你就起这些歪心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也!”
老十讪讪的住了口,一脸的满不在乎,但心却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康熙不答应。
终于,康熙开口道:“朕先想想,若要选吕宋,这军队一换防,立即就会波及到台湾、福建和广东,瞧着你那性子,不惹大祸,朕就得告慰上天了!”
吕宋的驻军皆是从这三省抽调的,并不是独立的编制。
老十忙道:“皇阿玛,您给我两年,我一定让你见到成效,但两年之内不能换防。”
康熙道:“你先下去吧,这事等你伤好了再议。”
于是,守在院子里的诸人终于听到了康熙的声音,“来人!”
九阿哥忙伸长了脑袋,弘暄则跟到了门口,接着大伙便见到了被两太监搀扶出来的、脸色凝重的老十,弘暄正待表达自己的关切,就听康熙道:“弘暄,你进来,朕该考校你功课了。”
弘暄哭丧着脸,半天也挪不动脚步…
今天终于更得早些,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弘暄在外扯着嗓子嚎叫着。乾清宫内的康熙和老十皆没动静。
康熙依旧瞪着老十,眉头都没皱一下,老十匍匐在地,见不着表情,真是可惜了弘暄的好嗓子。
康熙和老十继续比着耐力,院子里的一帮皇子阿哥都有些摸不着头绪,按说此时应该传出康熙的旨意,不管是将弘暄赶走还是将弘暄带到别处领罚,总之,乾清宫内不应该没一丝回应,要不是他们亲眼看见老十进的乾清宫,此时铁定以为屋里没人。
蹊跷,此事真是大大的蹊跷。
于是,众人对老十折子上到底写的什么越发好奇了,皆不约而同的望向九阿哥。
九阿哥则呆呆的望着紧闭的大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弘暄见没人理他,哭得越发起劲了,“皇玛法,阿玛,阿玛有伤呢,阿玛…”
康熙和老十依旧没动。仿佛高手过招,谁先动就失了先机。
弘暄急了,扭头问着身后的九阿哥,“九伯,皇玛法和阿玛真在里面吗?”
九阿哥还来不及点头,十四忙插话道:“在,都在。”
弘暄“蹭”一下站起来,也不嚎了,大叫道:“阿玛,你再不说话,我就冲进来了,我真冲进来了!”
说完,弘暄就大叫一声,“啊…”猛的朝大门冲去,门口的侍卫和太监连忙将他拦下。
被侍卫拉住的弘暄怒道:“谁敢拦小爷?小爷我剥了他的皮!”说话间还不忘踢了两脚大门,十足的小霸王,“啊,啊…”弘暄继续高叫着,虽然在侍卫手中完全落了下风,但气势却不逊分毫。
“你皮痒了是不是,滚得远远的罚站去!”乾清宫中终于传出了老十的一声怒吼。
院子里的众人立即竖起了耳朵,可里面却再也没了任何消息。
弘暄也不再和侍卫纠缠,摆脱侍卫的挟持后,拼命将头凑近大门,妄想侧耳听些机密,还对来拉他的侍卫不耐烦的说:“就听一下,急什么。里面是我皇玛法和阿玛,有什么我不能听的?”
当然,侍卫职责所在,还是将喋喋不休的弘暄拉到了台阶下。
听着屋外的喧哗,康熙终于叹了口气,感慨道:“朕常说弘暄一点也不象你们两口子,又懂事又乖巧,也有天赋,是个好苗子,常常忘了他一犯浑,倒活脱脱的象与你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老十依旧匍匐在地,道:“儿子让皇阿玛操心,惹皇阿玛心烦,是儿子不孝。”老十的声音中带着那么一丝哽咽。
康熙看着地上的老十,摇摇头,犹自说道:“不对,弘暄浑起来比你更甚,你小时候只敢背着朕闹腾,见了朕最多也就是气鼓气涨的满脸不服气罢了。”
老十动作没变,嗡声道:“是儿子不懂事。”
康熙依旧顺着自己的思路,自顾自的问道:“你罚弘暄就只罚过站?”
老十道:“还有写大字。”
康熙有些感慨。“是啊,一看弘暄就是被宠大的,你当初朕可没少罚你跪佛堂。”
老十道:“儿子顽劣,弘暄,弘暄他…”老十很想说弘暄比自己听话,但觉得好像有些假,有些接不下话。
好在康熙并不是过问他的教子措施,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感叹道:“被你娇惯的弘暄倒有一副孝顺心肠,朕严加教育的你,却对朕心生怨念,想来真是委实可笑。”
老十忙磕了一个响头,道:“皇阿玛慈爱,儿子一刻也不敢忘,怎敢对皇阿玛心生不满?皇阿玛羞煞儿子了。”
康熙冷哼了一声,道:“你若没心生不满,怎会在朝堂上说那些诛心的话?怎会上这混账折子?”康熙说着说着有些生气,加重了语气:“就是白眼狼都给养家了,朕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畜生!”
老十忙解释道:“儿子小时候经常背不出书来、又到处惹祸,老被皇阿玛训斥,那时要说不怨皇阿玛偏心,那是骗人的,可等儿子有了弘暄和安安后,儿子才知道,为人父母者,这心都是偏的,总是偏向弱者,希望弱的孩子能和强的孩子活得一样好。那时节儿子才体会到什么是爱之深,责之切。如今儿子又添了三个嗷嗷待哺的小阿哥,儿子更能体会皇阿玛当初的心境了,由此,儿子是越发的无地自容,怎还会对皇阿玛心生怨念?那日在朝堂上,儿子口不择言,实在是气急了。”
老十顿了顿,接着说道:“儿子知道,皇阿玛既是君又是父,很多事处理起来更是为难…”
康熙冷冷道:“你既然知道,今天还闹这一出?”
老十哽咽道:“儿子已经愧为人子,不想再愧为人父,皇阿玛的大恩,只有来世再报了。”说着又磕了一个响头。
康熙道:“将你贬为庶人,你就对得起弘暄和府里的三个小阿哥了?”
老十道:“儿子一无所长,只会些拳脚,因此这些年来,一心只想着在军中建功立业,奢望有一天能让皇阿玛以儿子为荣,不管皇阿玛信不信,其他的事,我是真没掺和。可就这样,府里也不得安生。儿子不想弘暄他们这样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与其让人惦记着,不如砍了树子,免得老鸦叫。”
康熙默默的看着老十,有些动容,“那弘暄他们的前程怎么办?”
老十不假思索道:“凭他们自己的本事挣去。”
良久,康熙才又问道:“那你呢?不能去军中办差,就不觉得委屈?”
老十楞了一下,无奈道:“儿女是上辈子的债,儿子就当还债了。”
康熙沉默了片刻。道:“你上的改良八旗的折子,朕细细看过了,倒有几分道理,也不枉朕这些年将你派出去四处历练,你既然一心想为朕分忧,伤好后,就好生将这差事办好,别让朕失望。”
老十猛的抬起头来,不可置信的问道:“皇阿玛准了我的法子?真将这差事交给我办?”
康熙幽幽道:“朕也当还债好了。”
老十脸上一阵狂喜,正待谢恩,突然又打住,迟疑道:“敢问皇阿玛,安安坠马之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康熙冷了脸,道:“此事已然了结,今后不许再提。”
老十咬咬牙,半响才道:“皇阿玛,儿子决不随意行事,只想知道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以后也好有个防范。”
康熙不为所动,“你先下去吧,赶紧将伤养好,八旗的事已经拖得太久了。”
老十的内心好一阵挣扎,自己折腾了许多年的事,眼看就要有了眉目,八旗的明天将会由自己亲造,老十心里是一阵激动,可惊马的事就这么算了?老十一想到安安苍白的小脸,心中又充满了犹豫,半天没啃声,康熙也不催他,静静的等着他作出选择…
大约过了半刻钟,老十终于缓缓出声道:“敢问皇阿玛,这幕后之人是罚还是不罚?”
康熙毫不让步,“朕说过了,此事已然了结,今后不许再提。”
老十咬咬牙,道:“儿子要见见李公公。请皇阿玛恩准。”
康熙还是丝毫不松动,“皇子不得结交内臣。”
老十恨声道:“皇阿玛,难道安安就白受了这遭罪?她小命都差点没了。”
康熙瞪着老十,怒色比老十更甚。
老十想了想,又道:“儿子还挨了80大板,凭什么凶手就可以逍遥法外?”
康熙冷冷道:“你给朕记住了,你府上有弘暄犯浑就够了!”
老十头一拧,语气很冲的道:“那,哼,儿子,儿子…”
康熙眯起了眼睛,道:“你待怎样?”语气中充满了威胁的味道。
老十楞了楞,敷衍的磕了一个头,非常不情愿的说道:“儿子不堪…”
康熙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不堪什么?”
老十舌头打了个滑,“儿子不堪得皇阿玛如此信任,委实有愧。”
老十说完并没得偿所愿后的如释重负,反而心情越发的沉重起来。
康熙也没了初始两父子交心时候的感慨和体恤,转眼又从百感交集的父亲化身为威严不容侵犯的帝王,盯着老十道:“你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没掺和其他的事。朕能让你在军中建功,也能让你永世踏不进军营一步!”
老十闷声道:“儿子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嗯了一声,说不清是对老十的话满意还是不满意,“嗯,等你伤好后,旨意就发出去,这些日子,你少琢磨些有的没的,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差,若再给朕弄得鸡飞狗跳的,朕绝不饶你。”
老十转了转眼珠子,道:“皇阿玛,此事会动及八旗筋骨,儿子怕一着不慎,反酿成大祸,不如,先在小范围试试,如果可行,再慢慢推行开来,循序渐进总要稳妥些。”
康熙点点,“嗯,朕也是这么考虑的,那照你说,先动哪儿?”
老十故作深沉的思索了良久,方道:“不如让儿子去趟吕宋,那里驻守的是绿营兵,而且皆是水师,就算出了纰漏,一来,远在吕宋,波及不到中原,二来,也伤不到我八旗的精髓,不会引起动荡,而且儿子也去过吕宋,和洋人打过交道,还能抽空再抢两个金矿过来…”
康熙骂道:“才嘱咐你好好办差,你就起这些歪心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也!”
老十讪讪的住了口,一脸的满不在乎,但心却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康熙不答应。
终于,康熙开口道:“朕先想想,若要选吕宋,这军队一换防,立即就会波及到台湾、福建和广东,瞧着你那性子,不惹大祸,朕就得告慰上天了!”
吕宋的驻军皆是从这三省抽调的,并不是独立的编制。
老十忙道:“皇阿玛,您给我两年,我一定让你见到成效,但两年之内不能换防。”
康熙道:“你先下去吧,这事等你伤好了再议。”
于是,守在院子里的诸人终于听到了康熙的声音,“来人!”
九阿哥忙伸长了脑袋,弘暄则跟到了门口,接着大伙便见到了被两太监搀扶出来的、脸色凝重的老十,弘暄正待表达自己的关切,就听康熙道:“弘暄,你进来,朕该考校你功课了。”
弘暄哭丧着脸,半天也挪不动脚步…
今天终于更得早些,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