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说,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33化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人类历史各种经验的积累。没有普通的民众千百年来对世界的探知,就没有后来知识精英的耀眼光芒,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精英阶层更热衷于政治,导致了中国古代大批的知识精英,都是些官员。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经验知识,却往往忽略了总结,寻找规律,而更偏向于实用性,这和儒家天生的气质是分不开的。说难听点,有些功利性。唐宋时代还好,读书人还比较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到朱熹把宋明理学的理论体系总结完,就被统治者改造成了桎梏社会精英的枷锁。尤其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之后,为了做官,大多数读书人只顾钻研八股文章,直接把很多前人总结的文化抛诸脑后,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倒退。
王小麦又把“电车悖论”的变形体“马车理论”对郑长史解释了一番。
“这……”郑长史听完,也是六神无主,惊慌失措,越思考越是冷汗直流。为什么两种选择都是错?是人出了问题还是是道德出了问题?圣人会怎么回答?不,圣人不能回答,圣人若是回答了,那就是有道德瑕疵。圣人有了道德瑕疵还算圣人吗?……良久,他才从这个无限梦魇中醒过来,额头上挂满冷汗,看向王小麦的眼神怪怪的。
“郑先生,你没事吧。”王小麦关切地问。
“没事……只是心头有很多的……疑惑。”老郑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孔颖达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初闻此言之时,我也是浑身冷汗直冒,但细细想来,却觉得心头多了一些东西,现在只等着继开为我们解疑答惑。”
王小麦点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却无比的严肃认真:“现在在场的只有三位,我说出来的话可能会非常惊世骇俗。如果三位不喜欢,我可以马上中断,但话中的内容请你们务必替在下保密,此事就此打住,权当没听过。可以吗?”毕竟接下来的话涉及到的问题太多,想想布鲁诺最后的下场,王小麦就不寒而栗,他没有那样勇于为真理献身的觉悟。
徐文远点点头:“老夫以平生的名誉作保,绝不会向外泄露此事。”
“孔先生,我必须单独向你说明,一会的话中可能会有涉及到孔老夫子,请你担待。”王小麦郑重其事的向孔颖达揖了一礼。
孔颖达点点头。
“首先我来公布刚才问题的答案,马车应该拐弯。”说完他紧紧地盯着三人的表情。孔颖达和徐文远都是一脸的平静,只有郑长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王小麦对三人的反应还算满意,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想来孔先生和徐老心中是更倾向于我说的这个答案的。你们不要忙着点头,我现在马上解答你们心头的疑惑。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套人们总结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准则。以这个解释来回答马车问题,便得出即使我们驾驶马车撞死了那个无辜的孩童,那我们的行为同样是道德的,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保全了大多数人的性命。你们可以拿现实中的任何一条道德标准来比较这条解释,想想是否大多数现在可行的道德都符合这个标准。”
三人一致的沉默下来,都在思索王小麦的话语。
“我想你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现行的大多道德标准都是符合这条解释的。那为什么还有一些道德标准会不符合这条解释?只因道德有其时限性,换而言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比如孔老夫子推行的周礼,为何孔子如此推崇周礼?这就要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说起,东周时期,各诸侯割据一方,彼此攻伐,普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大家都十分想念西周时期和平的年代,所以重视周礼是因为那样的制度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如果现在再恢复周礼,诸位认为能否推行?”
孔颖达脸色变了几变,徐文远紧皱双眉,郑长史若有所思。
“郑长史,你屡任要职,是否觉得周礼会符合现在的实际需要?”王小麦问道。
“这个……”郑长史一副为难的神色。
“如今恢复周礼,的确不是上上之选。”孔颖达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
王小麦有些敬佩的看着孔颖达,能鼓起勇气否认自己的老祖宗孔子的话,孔家人的确继承了其先祖的豁达。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承认,古法今效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古代有古代的问题,古人有古人的问题;现代有现代的问题,今人有今人的问题。我们今日所碰到之问题,绝不可能与古人相同。我先前遇到过一位胡人,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西方圣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人同时品味着这句话。
“所以在下以为,圣人给我们留下的并非是指具体的治世良策,我们后人碰到问题,万万不可偷懒,只知求助于古人,而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圣人留给我们优良的人格品质,而非对圣人见解的生搬硬套。”王小麦说到这觉得自己有些跑题了,赶紧打住。
“不错,”徐文远点点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一切之本,也是我儒家之本。”
“故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格物,诸位认为,何谓格物?”
“格者,来也。”孔颖达对曰。
“谁来?人还是物?”王小麦追问。
孔颖达略一思索,“人来。”
“格物究竟何意?”
“这……”孔颖达犹豫了一下,“尝闻《礼记》有很多遗失,格物致知之意应该在那遗失的章节里。”
“不错,”王小麦说,“我早年游学是曾见有人言称见过这部分遗失的章节。”
“什么?”三老均是一惊。《礼记》是儒家必修的经典,也是读书人指导自身行动的纲领,是一本为读书人树立世界观的书籍。但是因为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变动,尤其经过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导致了很多内容的丧失。
“那人姓程,年纪已经很老了,他告诉了我格物的意义,我问他从何处得知,他自称见过这部分遗失的内容。”
“此人现在何处?快快讲来!”三人迫不及待地问。
王小麦摇摇头:“当时我是在江南江都一带见的他,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孤苦伶仃,有恙在身,现在恐怕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唉……”徐文远叹息一声,“想必他是前南朝的士人,南朝不像北朝久经战乱,有些完整的章节流传下来也属正常。你还记不记得他对你说的那部分遗失章节的内容?”
“记得。”王小麦起身走到案几旁,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这便是那老者对我提及的内容,在下也难辨真假,但确实觉得文中的道理是对格物的最好解释。三位先生请看!”
三老迫不及待的接过纸。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段是《大学章句》的传五,由朱熹总结了程颐、程颢的思想而来。王小麦当年为了应对高考,死记硬背了不少古文言文,却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这段话解释了致知格物的意思,要想达到致知的境界,就必须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只要是人心,就有认知事物的能力,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原理和规律的;只要万物的原理规律没有弄清楚,就很难达到致知的境界。
“唉……”郑长史看着王小麦,“怪不得继开你对算学有如此的造诣,想来是受此影响颇深。”
“不错。所以这些年来我就不再在书本之上耗费时间,转而去追寻书本以外的知识。”撒了这么多谎了,现在王小麦也是达到了说谎不眨眼的境界。
“只是天下何止万物,要穷其理又谈何容易。”郑长史叹息了一句。
孔颖达和徐文远也是点点头。
“其实我倒是觉得穷其理,未必是要把万物的道理都弄明白,人的精力有限,最起码把当世应该弄明白的道理弄明白,然后对格物进行分科,使个人的研究有所侧重。比如在下,对算学颇有研究,那我可把自己研究算学的心得整理出来教授他人,这样他人便省了很多的功夫。同样的道理,又有人专精格物的其他分科,他也贡献出自己的心得。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没法穷尽格物的道理,但一代一代相传下去,总有一天会掌握万物的至理。致知在格物,我们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越多,就离致知的境界越来越近。”王小麦话已经说了这么多,能不能接受就是他们的事了。
他一个后世的穿越者,对古代的文化了解得实在太少。但是作为一个知道中华文明最终走向没落的人来说,回到这个时代,如果不做些什么,王小麦心有不甘。他心里一直认为,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国力的衰弱,其根源还在于儒家的天生不足。读书人太重视自身内在的修炼,因而丧失了对于外在事物的求知欲望。就像一个单脚走路的人,即便他的这只腿再如何粗壮,始终不及双腿走得快。
文33化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人类历史各种经验的积累。没有普通的民众千百年来对世界的探知,就没有后来知识精英的耀眼光芒,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精英阶层更热衷于政治,导致了中国古代大批的知识精英,都是些官员。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经验知识,却往往忽略了总结,寻找规律,而更偏向于实用性,这和儒家天生的气质是分不开的。说难听点,有些功利性。唐宋时代还好,读书人还比较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到朱熹把宋明理学的理论体系总结完,就被统治者改造成了桎梏社会精英的枷锁。尤其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之后,为了做官,大多数读书人只顾钻研八股文章,直接把很多前人总结的文化抛诸脑后,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倒退。
王小麦又把“电车悖论”的变形体“马车理论”对郑长史解释了一番。
“这……”郑长史听完,也是六神无主,惊慌失措,越思考越是冷汗直流。为什么两种选择都是错?是人出了问题还是是道德出了问题?圣人会怎么回答?不,圣人不能回答,圣人若是回答了,那就是有道德瑕疵。圣人有了道德瑕疵还算圣人吗?……良久,他才从这个无限梦魇中醒过来,额头上挂满冷汗,看向王小麦的眼神怪怪的。
“郑先生,你没事吧。”王小麦关切地问。
“没事……只是心头有很多的……疑惑。”老郑说话有些吞吞吐吐。
孔颖达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初闻此言之时,我也是浑身冷汗直冒,但细细想来,却觉得心头多了一些东西,现在只等着继开为我们解疑答惑。”
王小麦点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却无比的严肃认真:“现在在场的只有三位,我说出来的话可能会非常惊世骇俗。如果三位不喜欢,我可以马上中断,但话中的内容请你们务必替在下保密,此事就此打住,权当没听过。可以吗?”毕竟接下来的话涉及到的问题太多,想想布鲁诺最后的下场,王小麦就不寒而栗,他没有那样勇于为真理献身的觉悟。
徐文远点点头:“老夫以平生的名誉作保,绝不会向外泄露此事。”
“孔先生,我必须单独向你说明,一会的话中可能会有涉及到孔老夫子,请你担待。”王小麦郑重其事的向孔颖达揖了一礼。
孔颖达点点头。
“首先我来公布刚才问题的答案,马车应该拐弯。”说完他紧紧地盯着三人的表情。孔颖达和徐文远都是一脸的平静,只有郑长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王小麦对三人的反应还算满意,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想来孔先生和徐老心中是更倾向于我说的这个答案的。你们不要忙着点头,我现在马上解答你们心头的疑惑。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套人们总结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准则。以这个解释来回答马车问题,便得出即使我们驾驶马车撞死了那个无辜的孩童,那我们的行为同样是道德的,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保全了大多数人的性命。你们可以拿现实中的任何一条道德标准来比较这条解释,想想是否大多数现在可行的道德都符合这个标准。”
三人一致的沉默下来,都在思索王小麦的话语。
“我想你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现行的大多道德标准都是符合这条解释的。那为什么还有一些道德标准会不符合这条解释?只因道德有其时限性,换而言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比如孔老夫子推行的周礼,为何孔子如此推崇周礼?这就要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说起,东周时期,各诸侯割据一方,彼此攻伐,普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大家都十分想念西周时期和平的年代,所以重视周礼是因为那样的制度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而如果现在再恢复周礼,诸位认为能否推行?”
孔颖达脸色变了几变,徐文远紧皱双眉,郑长史若有所思。
“郑长史,你屡任要职,是否觉得周礼会符合现在的实际需要?”王小麦问道。
“这个……”郑长史一副为难的神色。
“如今恢复周礼,的确不是上上之选。”孔颖达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
王小麦有些敬佩的看着孔颖达,能鼓起勇气否认自己的老祖宗孔子的话,孔家人的确继承了其先祖的豁达。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承认,古法今效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古代有古代的问题,古人有古人的问题;现代有现代的问题,今人有今人的问题。我们今日所碰到之问题,绝不可能与古人相同。我先前遇到过一位胡人,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西方圣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人同时品味着这句话。
“所以在下以为,圣人给我们留下的并非是指具体的治世良策,我们后人碰到问题,万万不可偷懒,只知求助于古人,而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圣人留给我们优良的人格品质,而非对圣人见解的生搬硬套。”王小麦说到这觉得自己有些跑题了,赶紧打住。
“不错,”徐文远点点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一切之本,也是我儒家之本。”
“故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格物,诸位认为,何谓格物?”
“格者,来也。”孔颖达对曰。
“谁来?人还是物?”王小麦追问。
孔颖达略一思索,“人来。”
“格物究竟何意?”
“这……”孔颖达犹豫了一下,“尝闻《礼记》有很多遗失,格物致知之意应该在那遗失的章节里。”
“不错,”王小麦说,“我早年游学是曾见有人言称见过这部分遗失的章节。”
“什么?”三老均是一惊。《礼记》是儒家必修的经典,也是读书人指导自身行动的纲领,是一本为读书人树立世界观的书籍。但是因为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变动,尤其经过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导致了很多内容的丧失。
“那人姓程,年纪已经很老了,他告诉了我格物的意义,我问他从何处得知,他自称见过这部分遗失的内容。”
“此人现在何处?快快讲来!”三人迫不及待地问。
王小麦摇摇头:“当时我是在江南江都一带见的他,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孤苦伶仃,有恙在身,现在恐怕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唉……”徐文远叹息一声,“想必他是前南朝的士人,南朝不像北朝久经战乱,有些完整的章节流传下来也属正常。你还记不记得他对你说的那部分遗失章节的内容?”
“记得。”王小麦起身走到案几旁,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这便是那老者对我提及的内容,在下也难辨真假,但确实觉得文中的道理是对格物的最好解释。三位先生请看!”
三老迫不及待的接过纸。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段是《大学章句》的传五,由朱熹总结了程颐、程颢的思想而来。王小麦当年为了应对高考,死记硬背了不少古文言文,却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这段话解释了致知格物的意思,要想达到致知的境界,就必须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只要是人心,就有认知事物的能力,天下的事物都是有原理和规律的;只要万物的原理规律没有弄清楚,就很难达到致知的境界。
“唉……”郑长史看着王小麦,“怪不得继开你对算学有如此的造诣,想来是受此影响颇深。”
“不错。所以这些年来我就不再在书本之上耗费时间,转而去追寻书本以外的知识。”撒了这么多谎了,现在王小麦也是达到了说谎不眨眼的境界。
“只是天下何止万物,要穷其理又谈何容易。”郑长史叹息了一句。
孔颖达和徐文远也是点点头。
“其实我倒是觉得穷其理,未必是要把万物的道理都弄明白,人的精力有限,最起码把当世应该弄明白的道理弄明白,然后对格物进行分科,使个人的研究有所侧重。比如在下,对算学颇有研究,那我可把自己研究算学的心得整理出来教授他人,这样他人便省了很多的功夫。同样的道理,又有人专精格物的其他分科,他也贡献出自己的心得。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没法穷尽格物的道理,但一代一代相传下去,总有一天会掌握万物的至理。致知在格物,我们了解事物的原理和规律越多,就离致知的境界越来越近。”王小麦话已经说了这么多,能不能接受就是他们的事了。
他一个后世的穿越者,对古代的文化了解得实在太少。但是作为一个知道中华文明最终走向没落的人来说,回到这个时代,如果不做些什么,王小麦心有不甘。他心里一直认为,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国力的衰弱,其根源还在于儒家的天生不足。读书人太重视自身内在的修炼,因而丧失了对于外在事物的求知欲望。就像一个单脚走路的人,即便他的这只腿再如何粗壮,始终不及双腿走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