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份到来之前,乔治终于将整部《切肤之爱》的后期剪辑制作全部完成,这让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或许是这部影片运用了太多诡异的拍摄手法,乔治面对着许多镜头举棋不定,到底哪些该留下,哪些该抛弃,都是个艰难的选择。

前期拍摄的时间虽然只用了40天左右,但是整部影片加起来竟然长达将近150分钟,这显然有些太过冗长。乔治狠下心来,硬生生的砍去了将近半个小时的长度。

如果是一部完整的剧情片,乔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干的,因为那与恶意阉割没有任何区别。但《切肤之爱》却不同,这部影片中间许多镜头的衔接都有些莫名其妙,估计这世界上除了乔治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弄懂这些画面的含义了……

这部电影在乔治的记忆中还算是完整的。但是除了剧情之外,其他例如画面衔接、原创音乐、人物台词等等都是有些支离破碎。

既然如此,乔治干脆就变得大胆一些,在《电锯惊魂》拍摄的时候,他就这么干过一回了。记忆不全的地方就用自己的想法补充上,哪些地方觉得稍微不合理就果断放弃。这部充满了日系风格的《切肤之爱》,在乔治的大幅度修改下,已经跟未来的那部作品基本上沾不上边了……

如果说《电锯惊魂》跟未来的那部作品相比,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度。那么《切肤之爱》除了剧情和创意外,基本上完全就是两部风格完全迥异的不同电影了。乔治的执导的这部《切肤之爱》中,前半部分运用了大量诡异的镜头,画面背景永远昏暗无比,人物在对话的时候,面孔显得苍白无力,给人一种浓浓的的哥特风格。

而在后半段,整部电影犹如雨后彩虹一般,充斥着大量炫美的色彩,人物的形象似乎在一瞬间饱满起来。乔治估计,到时候观众一定会被这忽如其来的风格转变打个措手不及。可以说,将这部电影的前后部分完全分开欣赏,简直就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

这是乔治第一次在影片中尝试着运用这种粘合手法,也许显得有些太过幼稚和不靠谱,但是他真的很想尝试一下,反正这部影片从头到尾被他弄得已经古怪不堪了,干脆就再加上一把火,完全彻底的走向非主流道路。

因此,乔治更多的将这部《切肤之爱》看成是一个试验手法的大杂烩,这或许说出来有些儿戏。约克电影公司的近况并不好,格伦一直希望乔治能够多拍出些卖座的小成本电影,来缓解一下整个公司的压力。

在这种紧要关头,按理说乔治应该稳妥些,电锯续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现在《电锯惊魂》在一些b级片的爱好者心中,还是有一定口碑的。即使不愿意炒冷饭,也可以中规中矩的拍上一部恐怖片,只要大面上过的去,观众们也是会捧场的。

可是乔治为了挑战自我,偏偏在第二部影片的选择上,就开始了执导风格上的突破。这么做显然太危险了,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显然前期要做的是笼络一批固定的影迷群体。等到时机成熟之时,再想办法走走别的道路,有前面人气的积攒,影迷们也会保持足够的耐心。

现在的乔治,彻底的卷入了一场赌博。观众们接受了,那就是一本万利,观众们不接受,那就要被打下万丈深渊了。

这种作法显然是太过于想当然,完全就是年轻人的冲动与热血。

但是乔治明白,如果将未来记忆中的那些电影从头到尾全都炮制过来,或许在好莱坞博得名气并不难,只不过他的导演水平也会停滞不前。

一个只会照搬抄袭的导演,永远上不了大台面。也许那些不知情的人会用大量溢美之词来称赞他,但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面对着现在媒体上的质疑,乔治干脆就不再理会,任由某些人蹦跶来蹦跶去。反正电影上映前还有一段时间的真空期。这段时间好莱坞优秀的影片也不在少数,很快媒体的目光就会投向那边,自然也不会再纠缠于他了。

果然,在他的授意下,那些二流小报没法子从约克电影公司的员工口中得到这部电影的最新消息,只好纷纷转移战场。这让乔治终于感到了一阵阵清净。

除了要提交拷贝到mpaa审核,乔治还要同样送上一份拷贝到新线电影公司的高层手中。虽然这次拍摄期间,新线电影公司按照惯例,派出了几个人来到剧组跟踪影片的拍摄进度。不过更多的还是象征意义,至少乔治从拍摄开始后的第二天起就没见过这些人的影子……乔治一个人将导演、监制、编剧等等要职全部揽在身上,在整个剧组根本就是一手遮天,没人敢反抗他说的任何话。

这么做的坏处就是乔治一家独大,整部电影的拍摄走向太过于依赖他,万一他出了点什么问题,这部电影所有的前期计划就要泡汤了。而好处也不言而喻,免去了由于理念上的不合,一些剧组中常见的口头纠纷。至少乔治下达了一个命令,别管是对是错,整个剧组马上就能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这种大权在握的快感是所有导演都梦想追求的……

可惜在现实中,往往由于制片方、发行方的双重约束,加上剧组内导演跟监制喜闻乐见的观点不合,整部电影的拍摄进度往往都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一拖再拖。除了那些有名气的大导演,许多小导演在执导时往往都是受制于人,无法将自己的理念全身心的展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幸好格伦这个掏钱的家伙除了派对之外,对什么都不关心。乔治有时候想问问格伦的意见,结果被这个胖子一句轻飘飘的“你看着办吧”就给轻易打发了……看来这家伙也意外的有着自知之明,知道发表什么意见乔治也不会采用,那还不如老实的把嘴闭起来……

新线电影公司发行部的经理戴维·塔克曼对乔治的这部影片倒是评价很高,当初他跟乔治有过一面之缘。虽然公司其他的高层对这么一部风格诡异的影片是否能卖座表示了怀疑,但是戴维·塔克曼却力排众议,坚持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部《切肤之爱》推向北美市场。

戴维的坚持换来了其他人的沉默,当初正是戴维的目光长远,在其他电影公司找到乔治之前,抢先一步跟这位年轻的导演达成了合作协议。而今年本来投以厚望的《忍者神龟》续集,现在看来北美的票房很有可能连《电锯惊魂》都无法超越。如此一来,戴维·塔克曼的话就更加无人敢于反驳了。毕竟戴维的业绩就实打实的摆在那里,谁会不开眼在这个时候顶风而上?如果《切肤之爱》能在北美有着优异的票房,也是所有公司成员都乐意看见的。到时候戴维·塔克曼在新线电影公司内的地位将进一步的巩固,不说别的,单凭这份识人的眼光就已经足够了。

戴维·塔克曼在电话里向乔治承诺,最晚在12月初,他一定会将这部影片包装上市,今年的新线电影公司虽然投资了不少小制作恐怖片,但那都是小打小闹。现在看来,也许今年公司的所有成绩,都要重点放在乔治的这两部电影之上了。

对于新线电影公司的重视,乔治当然很高兴,小公司就是有小公司的优势。如果换做那些大公司,每年的大片都要排着队等候上映呢。有时候为了不让两部影片撞车,或者直白些说,就是为了捧一部影片,甚至不惜将一些同样优秀的电影延后几个月甚至半年上映。为的就是保持公司的持续影响力。毕竟一个电影公司想要保持长久的媒体关注度,就要源源不断的有优秀的影片出现,如果这段时间几部佳作喷涌而出,而过上几个月又出现了真空期,那公司的策划部经理绝对要被炒鱿鱼的。

而像新线这种小公司就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了,每年拿得出手的就那么几部,哪有闲心安排来规划去的,赶紧扔出来圈钱才是王道。

更何况现在的新线电影公司一心想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为此就是少赚点钱,他们也心甘情愿了。

无论是发行方还是制作方,都对乔治的期待满满,这种情况下乔治就更不愿意掉链子了。现在距离年末还有三个月左右,不过乔治猜想新线电影公司一定会把他的这部影片作为11月份的重头戏推出,那么实际上宣传的时间连两个月都未必能到。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既然已经将这部影片的后期工作全部做完,那么乔治现在最需要的,只是默默等待罢了。

(迟来的一章,半夜前还会有一章。感谢大家的建议,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可以通过qq或者评论区告诉我。有书友喜欢玩csol的吗?可以去电二找我哦~我练了好久cf,却总是不习惯……还是老cs的枪感适合我……)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