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笙眼珠转了转,“你要是给我买十根,我就让你和那个姓李的短发姑娘说上话~~~”
孟卫城二话不说,立马答应,“成交!!”
看着孟卫城吹着口哨骑着车,晃晃悠悠离开的样子,宋一笛拉过妹妹,“他带你去看电影?你又糊弄他什么了?我可告诉你,大姑正在托人四处给他说对象呢,你要是再给搅合黄了,大姑这次非揍你不可!”
宋二笙拿过笤帚要扫地,地上都是孟卫城吃的鸡骨头,宋一笛接过来,不让她动手,“说你呢,听见没有?”
“那五哥不喜欢,也不能硬逼着他吧?”宋二笙坐在一边,“大姑才舍不得打我呢......上次那姑娘,是她自己心眼不好,还没怎么地呢,就想打听咱们家的事,一看就是个搅家精!”
宋一笛笑出来,“你还知道搅家精,是五哥跟你说的吧?人家姑娘打听一下怎么了?本来咱们家的事就挺乱的,三爷爷说死了,他一天不死就一天不许分家......谁还像咱们家似的啊?不过,大姑早就让五哥他们姓孟了,已经不是咱们家人了,三爷爷什么事都要搀和一脚,这事怎么一点不管啊?还不是大姑厉害啊......”
宋二笙想起自家这种大家族的存在模式,也是挺无语的。大爷爷没了,她亲爷爷也没了,祖辈就剩下一个三爷爷,有本事还辈分大,他们这一脉说话最好使的。姐说的不分家,并不是过去那种大家族一块过的意思,毕竟时代不同了,三爷爷坚持的不分家,就是孩子取名字必须按族谱走,红白喜事一起准备,再有就是清明除夕一起过节。
别的时候,大家都各过各的,特别是三爷爷的那些在城里特别有出息的子女,和他们这些乡下人之间,好像陌生人一样。有两个宋二笙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呢。
而大姑嘛,厉害是真厉害,是个真性情的好女人。但宋二笙对于大姑的事,并不知道的很清楚。爹妈都不是爱说过去的人,她听来的消息也是真真假假,很乱。
她只知道,大姑父在她出生前就不在了,大姑守寡很多年了,大姑的大儿子大军哥和自家老爹同年生人,可靠的消息就是,大姑父是这里孟姓人,大姑父的亲弟弟就住在南队那边。大姑父是倒插门的,但后来好像却是大姑反悔了,不让他倒插门了,只当是自己嫁了他,大姑的三个孩子都是姓孟的,并不姓宋。
宋二笙脑洞大开一下,就能脑补出一段辗转排侧的婚姻故事啊.......
“她连咱家耗子洞堵了,都要过来瞅瞅,大爷问她一句大军哥工作的事,她就急眼,说大爷多管闲事不安好心.......”宋一笛一边说一边撇嘴,当着妹妹的面也没觉得自己说的过分,“这就叫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呵呵呵......”宋二笙只能笑。其实她觉得,亲戚们虽然各有各的小问题,但总体来说,还都是挺可爱的嘛~~~不过,姐姐今天对大姑意见这么大,是不是另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啊?
宋二笙试探性的一问,宋一笛就都说了。宋二笙听完也挺无语的。不过,确实是大姑会干的事........
就是在庙会上,姐用自己捡破烂卖废品的钱,给姐姐买了一块棉布,让她自己做现在挺流行的背带裙穿。姐姐也挺喜欢那个棉布的颜色的,结果被来串门的大姑看见了,用一块旧的的确良布给换走了,小了一大半不说,颜色还特别老气,有的地方都拔线了。大姑却非说是姐姐穿这个颜色更好看,还说是姐姐自己愿意的.......
姐姐那个性格,自然大姑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她怎么可能反驳呢。结果等大姑走了,姐姐哭了半天。姐看着来气,气大姑趁着爸妈和她都不在,又明知道姐姐胆小不敢说话,故意占便宜,更气姐姐这么窝囊没用,揪着姐姐训了半天。结果她们姐俩就打起来了.......
最后被老爹每人五十大板,妈妈心疼姐姐,又给她买了一块棉布,亲手给她做了条背带裙。大姑那块布,被姐命令姐姐补在冬天的棉门帘上了.......今年冬天要是挂出来,大姑非破口大骂不可。
宋二笙想到这,笑了出来。大姑平时总是一副贤良淑德的富家女子样儿,每天去打牌都穿的跟模特似的,其实内在豪迈又话唠,喜欢多管闲事指手画脚,甭管自己有理没理,更甭管自己到底懂不懂。有时真的挺有意思的,她挺喜欢看大姑崩坏,气的跳脚的样子,特别活泼有生气~~~~
“一筝怎么还不回来?这都几点了?”宋一笛撒完地,要去后院给兔子剁食。宋二笙跟在她身后,听见这句,心里沉重了起来。亲戚们再可爱,家人的问题也是层次不穷啊.......
“下午那会儿,姐姐带着她好几个同学,一块堆儿回家拿他们班的班费来了。”宋二笙避重就轻。眼睛却盯着亲姐的后脑勺,目光灼灼。
宋一笛果然,后脖颈子肉眼可见的僵硬了一下,慢了几秒钟才哦了一声,然后脚步加快,去了西跨院。宋二笙心中一叹,姐果然知道。
直到宋一笛坐下,拿起菜刀之后,才轻声问宋二笙,“拿走了吗?拿走了多少?”
宋二笙摇摇头,“拿走了,好像拿走了二十多......妈妈给姐姐换成了整的。”
妈妈换成了整的?根本就没钱,哪来的换成整的?宋一笛立马放下菜刀,小跑着往家里去了。还不忘嘱咐宋二笙别瞎动。
宋二笙也拿不动这大菜刀啊。她手脚并用的爬到了柴火垛上,往派出所的后院里瞅。有时派出所的人会在这后院里炖东西,鸡鸭鹅,猪狗羊牛,狍子蛇肉,甚至还会有熊肉。xh:.254.201.186
孟卫城二话不说,立马答应,“成交!!”
看着孟卫城吹着口哨骑着车,晃晃悠悠离开的样子,宋一笛拉过妹妹,“他带你去看电影?你又糊弄他什么了?我可告诉你,大姑正在托人四处给他说对象呢,你要是再给搅合黄了,大姑这次非揍你不可!”
宋二笙拿过笤帚要扫地,地上都是孟卫城吃的鸡骨头,宋一笛接过来,不让她动手,“说你呢,听见没有?”
“那五哥不喜欢,也不能硬逼着他吧?”宋二笙坐在一边,“大姑才舍不得打我呢......上次那姑娘,是她自己心眼不好,还没怎么地呢,就想打听咱们家的事,一看就是个搅家精!”
宋一笛笑出来,“你还知道搅家精,是五哥跟你说的吧?人家姑娘打听一下怎么了?本来咱们家的事就挺乱的,三爷爷说死了,他一天不死就一天不许分家......谁还像咱们家似的啊?不过,大姑早就让五哥他们姓孟了,已经不是咱们家人了,三爷爷什么事都要搀和一脚,这事怎么一点不管啊?还不是大姑厉害啊......”
宋二笙想起自家这种大家族的存在模式,也是挺无语的。大爷爷没了,她亲爷爷也没了,祖辈就剩下一个三爷爷,有本事还辈分大,他们这一脉说话最好使的。姐说的不分家,并不是过去那种大家族一块过的意思,毕竟时代不同了,三爷爷坚持的不分家,就是孩子取名字必须按族谱走,红白喜事一起准备,再有就是清明除夕一起过节。
别的时候,大家都各过各的,特别是三爷爷的那些在城里特别有出息的子女,和他们这些乡下人之间,好像陌生人一样。有两个宋二笙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呢。
而大姑嘛,厉害是真厉害,是个真性情的好女人。但宋二笙对于大姑的事,并不知道的很清楚。爹妈都不是爱说过去的人,她听来的消息也是真真假假,很乱。
她只知道,大姑父在她出生前就不在了,大姑守寡很多年了,大姑的大儿子大军哥和自家老爹同年生人,可靠的消息就是,大姑父是这里孟姓人,大姑父的亲弟弟就住在南队那边。大姑父是倒插门的,但后来好像却是大姑反悔了,不让他倒插门了,只当是自己嫁了他,大姑的三个孩子都是姓孟的,并不姓宋。
宋二笙脑洞大开一下,就能脑补出一段辗转排侧的婚姻故事啊.......
“她连咱家耗子洞堵了,都要过来瞅瞅,大爷问她一句大军哥工作的事,她就急眼,说大爷多管闲事不安好心.......”宋一笛一边说一边撇嘴,当着妹妹的面也没觉得自己说的过分,“这就叫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呵呵呵......”宋二笙只能笑。其实她觉得,亲戚们虽然各有各的小问题,但总体来说,还都是挺可爱的嘛~~~不过,姐姐今天对大姑意见这么大,是不是另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啊?
宋二笙试探性的一问,宋一笛就都说了。宋二笙听完也挺无语的。不过,确实是大姑会干的事........
就是在庙会上,姐用自己捡破烂卖废品的钱,给姐姐买了一块棉布,让她自己做现在挺流行的背带裙穿。姐姐也挺喜欢那个棉布的颜色的,结果被来串门的大姑看见了,用一块旧的的确良布给换走了,小了一大半不说,颜色还特别老气,有的地方都拔线了。大姑却非说是姐姐穿这个颜色更好看,还说是姐姐自己愿意的.......
姐姐那个性格,自然大姑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她怎么可能反驳呢。结果等大姑走了,姐姐哭了半天。姐看着来气,气大姑趁着爸妈和她都不在,又明知道姐姐胆小不敢说话,故意占便宜,更气姐姐这么窝囊没用,揪着姐姐训了半天。结果她们姐俩就打起来了.......
最后被老爹每人五十大板,妈妈心疼姐姐,又给她买了一块棉布,亲手给她做了条背带裙。大姑那块布,被姐命令姐姐补在冬天的棉门帘上了.......今年冬天要是挂出来,大姑非破口大骂不可。
宋二笙想到这,笑了出来。大姑平时总是一副贤良淑德的富家女子样儿,每天去打牌都穿的跟模特似的,其实内在豪迈又话唠,喜欢多管闲事指手画脚,甭管自己有理没理,更甭管自己到底懂不懂。有时真的挺有意思的,她挺喜欢看大姑崩坏,气的跳脚的样子,特别活泼有生气~~~~
“一筝怎么还不回来?这都几点了?”宋一笛撒完地,要去后院给兔子剁食。宋二笙跟在她身后,听见这句,心里沉重了起来。亲戚们再可爱,家人的问题也是层次不穷啊.......
“下午那会儿,姐姐带着她好几个同学,一块堆儿回家拿他们班的班费来了。”宋二笙避重就轻。眼睛却盯着亲姐的后脑勺,目光灼灼。
宋一笛果然,后脖颈子肉眼可见的僵硬了一下,慢了几秒钟才哦了一声,然后脚步加快,去了西跨院。宋二笙心中一叹,姐果然知道。
直到宋一笛坐下,拿起菜刀之后,才轻声问宋二笙,“拿走了吗?拿走了多少?”
宋二笙摇摇头,“拿走了,好像拿走了二十多......妈妈给姐姐换成了整的。”
妈妈换成了整的?根本就没钱,哪来的换成整的?宋一笛立马放下菜刀,小跑着往家里去了。还不忘嘱咐宋二笙别瞎动。
宋二笙也拿不动这大菜刀啊。她手脚并用的爬到了柴火垛上,往派出所的后院里瞅。有时派出所的人会在这后院里炖东西,鸡鸭鹅,猪狗羊牛,狍子蛇肉,甚至还会有熊肉。xh:.254.2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