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个鼠目寸光之辈!他心中想到这儿,不由的恨恨的吐了口唾沫,嘴中喃喃骂道。只是想及眼前之事,满面怒容却又转为愁绪。
要不是这次得天之助,狠狠的打击了雍凉之军,令其龟缩而回,只怕此次境遇更加危急。四处告急的文书,这许多天来,在魏公那儿估计快要堆成小山一般了。
冀州已然全丧,兖州失去大半,司隶处于并州和雍凉之间,又丢了长安这个屏障,所幸雒阳周围几处险要易守难攻,这才堪堪抵挡的住,但魏公心中之忧思,不知比他人要多出多少。只不过碍于身为主公,不得不力保平静罢了。
便这种危急形势,偏偏豫州又接连丧城失地,如今竟然只剩汝南一地,幸亏荀彧先生在那,还能苦苦支撑着。只是,被二十万大军围困这么久,怕也早到了强弩之末了吧。可是……>
想到这儿,李典再次抬头望望前面,面上忧虑之色更重。汝南当然要救,但是在行军路线上,他却与于禁、乐进二人持不同意见。[
自关中往汝南有两条路,一条是出虎牢,自荥阳,过长社,先至许昌而后南下颍阳、蔡县而至。这条路虽远,但是却都在自己境内,能报大军完全。
更可以通过自许昌而出,打通汝南与大后方的联通,保证后路畅通。
当然,唯一的缺点便是,所费时间,也将成倍的增长。虽说救兵如救火,但若为救援而使自身陷入险境,到头来,救不出人却把自己陷进去,实在不智啊。
尤其,在如今魏公这般艰难的情况下,这五万大军虽然不多,却也极是宝贵。毕竟,这些百战老卒,绝不是临时招募之军可比的。
所以,李典认为,自许昌而转汝南,费时虽久,在当前阶段却是最稳妥的。但是,显然于禁与乐进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选择的便是现在正行进的这条路,跨洛水通宜阳,横穿嵩山小路,直下阳人、叶县而至汝南。
这种坚持,也正在于己方兵少,以五万之军对二十万之敌,堂堂之阵绝难取胜的基础上。
他们认为,兵少则需用奇。奇之一字,首要体现在快上。取小路倍道而进,趁对方不妨之际,一举搅动对方阵脚,再与汝南里应外合之下,才可能解去汝南之围。
这种认定,还有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围困汝南的,毕竟是来自两方的军伍。既为联军,就必然难以保证号令一致。只要引发对方大乱,则大胜之机便在反掌之中了。
李典承认,他们二人说的有道理。但是,眼下这条路虽近,但一路多行于山间之中,不利大军展开。一旦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警示,于禁、乐进二人却大笑摇头。因为根据斥候探得的消息,围在汝南的联军数量并未减少。而且,汝南离着这一路最危险难行的嵩山与轘辕间道,尚有极远的距离。只要大军出了山区,再往外便是一路平原,对方还如何设伏?
要不是这次得天之助,狠狠的打击了雍凉之军,令其龟缩而回,只怕此次境遇更加危急。四处告急的文书,这许多天来,在魏公那儿估计快要堆成小山一般了。
冀州已然全丧,兖州失去大半,司隶处于并州和雍凉之间,又丢了长安这个屏障,所幸雒阳周围几处险要易守难攻,这才堪堪抵挡的住,但魏公心中之忧思,不知比他人要多出多少。只不过碍于身为主公,不得不力保平静罢了。
便这种危急形势,偏偏豫州又接连丧城失地,如今竟然只剩汝南一地,幸亏荀彧先生在那,还能苦苦支撑着。只是,被二十万大军围困这么久,怕也早到了强弩之末了吧。可是……>
想到这儿,李典再次抬头望望前面,面上忧虑之色更重。汝南当然要救,但是在行军路线上,他却与于禁、乐进二人持不同意见。[
自关中往汝南有两条路,一条是出虎牢,自荥阳,过长社,先至许昌而后南下颍阳、蔡县而至。这条路虽远,但是却都在自己境内,能报大军完全。
更可以通过自许昌而出,打通汝南与大后方的联通,保证后路畅通。
当然,唯一的缺点便是,所费时间,也将成倍的增长。虽说救兵如救火,但若为救援而使自身陷入险境,到头来,救不出人却把自己陷进去,实在不智啊。
尤其,在如今魏公这般艰难的情况下,这五万大军虽然不多,却也极是宝贵。毕竟,这些百战老卒,绝不是临时招募之军可比的。
所以,李典认为,自许昌而转汝南,费时虽久,在当前阶段却是最稳妥的。但是,显然于禁与乐进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选择的便是现在正行进的这条路,跨洛水通宜阳,横穿嵩山小路,直下阳人、叶县而至汝南。
这种坚持,也正在于己方兵少,以五万之军对二十万之敌,堂堂之阵绝难取胜的基础上。
他们认为,兵少则需用奇。奇之一字,首要体现在快上。取小路倍道而进,趁对方不妨之际,一举搅动对方阵脚,再与汝南里应外合之下,才可能解去汝南之围。
这种认定,还有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围困汝南的,毕竟是来自两方的军伍。既为联军,就必然难以保证号令一致。只要引发对方大乱,则大胜之机便在反掌之中了。
李典承认,他们二人说的有道理。但是,眼下这条路虽近,但一路多行于山间之中,不利大军展开。一旦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警示,于禁、乐进二人却大笑摇头。因为根据斥候探得的消息,围在汝南的联军数量并未减少。而且,汝南离着这一路最危险难行的嵩山与轘辕间道,尚有极远的距离。只要大军出了山区,再往外便是一路平原,对方还如何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