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
有人等着看好戏, 也有人真心实意的为她们打算。
其实, 唐婶儿的人缘挺好的, 想她年轻守寡, 偏生还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现在儿子能赚钱, 儿媳也怀了孕,就有那些昔日里交好的老姐妹觉得她的好日子终于要到了,不少人主动提出帮忙,哪怕旁的忙不好帮, 起码可以帮着借点儿供应出来。
即便最近一两年,各项供应都有增多, 可皆不曾到放开肚子吃的地步。偏巧, 他们这一代又有月子里吃鸡蛋的习惯, 一旦将家里这个月的供应吃完了,就算再有钱也买不到哪怕一枚鸡蛋。因此,几个老姐妹就凑了不少鸡蛋票, 本来没打算换,可唐婶儿不愿白占这个便宜,就用其他的供应交换了来。
外头这些事情并不用唐红玫来操心, 她满打满算嫁到县里也就不到半年光景,人倒是认识了不少,可惜都没啥交情。基本上, 但凡对外的一应事情, 全都是唐婶儿一人在操持的。
当然, 许学军也没闲着,他尽可能的趁着唐红玫月份还小时,拼命的替人加班,只盼着将来能多抽出点儿时间来陪伴家里人。
婆家这边的态度,唐红玫的娘家人都看在眼里。在夏末时,唐妈又来过一趟,因为她也听说了唐红玫怀的是个闺女。好在,来过一次后就安心多了,因为她亲眼看到了已经被养得白白胖胖,珠圆玉润的亲闺女。
唐妈:…………这亲家母该不会是养猪小能手,劳动标兵的吧?
真不是唐妈没见识,而是唐红玫被养得太好了,皮肤白里透红,气色好得不得了,整个人都是容光焕发的,一看就知道她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自从唐红玫怀孕后,唐妈统共来瞧过她两回。第一回是让大闺女陪着来的,一瞧就完全懵了,搞不懂自家闺女和亲家母到底是搞什么;第二回是她一个人来的,看过之后倒是彻底松快了,心道,管她们搞什么,反正只要闺女好她就安心了。
其实,相较于三闺女唐红玫,唐妈其实更担心她的二闺女。
俗话说,十根手指尚有长短。对于一个当妈的来说,哪怕都是亲生的儿女,那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的。五个子女里头,俩儿子自是不用说了,将来顶门立户就靠他们了。而前头三个闺女里,唐妈这心也是偏着的。
大闺女终究是她头一个孩子,哪怕略有失望,那也是放在心坎上疼的;怀上二闺女时,大闺女还不到一周岁,因为隔得太近,二闺女的体质就弱了点儿,费了好多心力才总算调养了过来;等到了生三闺女时,一方面她的母爱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另一方面则是扑面而来的绝望,以至于在蛮长一段时间里,她懒得对老三费什么心。
亏得之后的老四老五都是儿子,为此,唐妈对老三总算是高看了一眼。可同样的,就因为后头两个都是儿子,唐红玫是没下地干活,可她需要照顾两个弟弟。
假如说,大姐和二姐至少享受过一段时间的母爱,那么唐红玫一直都没有,她只是借了两个弟弟的光,没吃过太多苦,可也确实没得到过什么。
哪怕到了现在,唐妈去过县里两趟,确定唐红玫在婆家哪哪儿都好后,就将这个闺女彻底的抛到了脑后,转而去关心她的二闺女。
唐家老大老二出嫁的时间很接近,毕竟她俩年岁也近,老大是春耕之后嫁的,老二是同一年秋收后嫁的。然而,老大的儿子都两三岁了,老二才终于盼到开了怀。
开了怀还不算,关键在于能不能一举得男。唐妈心知二闺女那婆婆太糟心,也不是故意针对谁,就是想抖落婆婆的威风,哪怕现在儿媳怀上了孩子,这老习惯依旧没改。别说平日里的家务活儿了,就连春耕都没叫人歇着,等一晃眼到了秋收,依旧唤上她下地干活赚工分去,还觉得这时间卡得好,忙活完秋收更好生产,一点儿也不耽搁活计。
没想到的是,唐家二闺女提前发动了,把孩子生在了地头上。
……
县里,唐红玫听婆婆说着东家长西家短。像楼上的周大妈家的小闺女,也是去年嫁出去的,刚查出有喜;隔壁李家的二桃姑娘,虽说明年是寡年无春,却并不妨碍她相亲,顶多婚事先拖着,可就算这样,她也一直忙忙碌碌的没有结果,气得李旦妈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心情,又泡了汤;还有隔壁那栋楼的老刘家……
生活里多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唐婶儿原先就爱听也爱说,可架不住她生了个锯嘴葫芦般的儿子,听倒是愿意听,就是吧,总给她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久而久之,她就懒得跟儿子说了。
幸而,儿媳格外衬她的心意,不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摩擦,就连说闲话时,也是一副听得极为认真的模样,时不时的还能搭两句,又不打扰她瞎吹,可把她给乐呵的。
这天吃过晚饭,外头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唐婶儿匆匆洗过碗就领着儿媳去外头乘凉。
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唐婶儿拎着两把竹椅,又拿了把大蒲扇,先安顿好唐红玫,这才眉开眼笑的摇着扇子:“红玫呀,我娘家妹子说,过几天百货商店里有卖大红料子,我琢磨着,回头让学军去排队,排个一整夜也要买上几尺来,给我的大孙女做个大红色的襁褓,你说那该多美?”
就有人凑过来问:“唐姐,你家这几个月吃饭的点咋不对呢?我都弄不清楚你家学军上的是啥班了。”
“学军上的啥班,跟我们婆媳两个啥时候吃饭有关系?”唐婶儿一脸疑惑的反问,“我们吃我们的,等他回家让他自个儿随便热点吃呗。”
以前要是许学军上的是早班,下班也就是下午两点多,家里人都会提前垫垫肚子,然后等他回家一起吃。如果是其他班次也差不多,毕竟他是家里唯一一个赚钱的人,很多事情肯定都是要先紧着他的。
可这是以前的事儿了。
自打唐红玫怀孕后,家里就改变了日常作息,唐婶儿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儿子,一切随着儿媳走。
家里啥时候开饭?儿媳饿了就开饭。
家里啥时候歇觉?儿媳困了就歇觉。
家里啥时候吃点儿新鲜的吃食?儿媳馋了就吃,且只有她一人吃。
也亏得唐红玫这人自制力不错,换个立场不稳的,被这么无条件的宠溺下去,怕是早已膨胀了,连自个儿姓啥叫啥都给忘了。
而且,唐婶儿也不止宠儿媳,她还宠着她那尚未出生的大孙女。
依着县里的规定,每个新生儿每月初都可以凭出生证领取半斤奶粉,一共可以领半年。当然,这些都是要钱的,奶粉可不便宜。可就算这样,那点儿奶粉也完全不够。这不,唐婶儿一早就托了人,看看谁家不打算买奶粉的,宁可花钱也要把供应买下。假如奶粉不够,也可以用奶糕来凑,麦乳精也不错,就算新生儿吃不得,等略大些就能稍稍尝点儿了,再不济大人吃着也能补身子。
就连一向木讷的许学军都觉得,他妈除了对他不咋地外,对家里其他人一定会相当尽心尽力的。
这个时候,唐红玫的肚子已经挺大了,不过她几乎没啥孕期反应,能吃能喝能睡的,可以说除了口味略微改变外,旁的都一如既往。这令家属楼其他小媳妇儿羡慕不已,不单羡慕她有个好婆婆,更羡慕她有个心疼妈的乖闺女。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定唐红玫肚子怀的是个大闺女了。
正闲聊着呢,就有个脸生的人探头探脑的进了家属区的大门,见这边纳凉的人多,凑过来问:“知道兴安公社第三大队那个唐家三闺女在哪儿不?”
“啥事儿啊?”唐婶儿耳朵尖,一下子就听到了这话,忙起身上前询问,“我是她婆婆,有话跟我说。”
“也没啥,就是她娘家人叫我顺便过来捎带个口信。就是她二姐今个儿上午在地头上生了个闺女。”那人顿了顿,又添了一句,“她妈叫她不用回去,队上忙着秋收,还说江家那头也没打算办酒。”
昨个儿许学军上的是晚班,唐红玫略估算了下时间,估摸着也该下班回来了,忙起身将自己收拾妥当,搓着手就往外屋去。
虽说是冬日里,可他们这一片都是家属楼,作息全跟着上班的家人走,这个点楼里已经挺热闹了。像他们家,好赖是住在一楼,每家都有个小厕所,楼上的却是一整层楼共用一个公共厕所,一到早上就容易挤在一道儿,那吵吵声儿,比闹钟都管用。
“妈?”唐红玫去婆婆那屋瞧了眼,里头没人,估摸着这是去买菜了,她索性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去厨房淘米,打算先煮半锅白粥。
早些时候,唐婶儿习惯每日早饭吃泡饭,就是头天剩下的冷饭,拿滚水泡一下,再拿一些咸菜配着吃。这习惯也难说好不好,不过如今家里添了人,大清早的也不用急赶着买菜做饭了,唐红玫就特地减少了头天的饭,宁愿第二天起来熬米粥喝。
白粥做起来简单,要是肯花工夫的话,用小火慢炖上几个小时,滋味是最佳的。不过这会儿显然不可能了,唐红玫进厨房前瞥了一眼外屋矮柜上的三五牌座钟,这会儿已经五点半了,于是她手脚麻利的淘米下锅,又趁着熬粥的工夫,又把厨房细细的归整了一遍,盘算着中午该做些啥。
前些日子,他们家倒是排队抢购了不少好东西,可好多都是准备囤着过年时吃的,平常的一日三餐还是同以往差不多。加上这大冬天的,原也没啥新鲜吃食,早先唐婶儿赶早往县城外头去,还能碰上菜农卖菜,就今个儿这天气,怕是悬乎了。
果不其然,就在白粥快出锅时,唐婶儿拎着菜篮子从外头出来,还没开口先叹气:“就说下雪天菜农不会来,你周大妈非要拽我去……粥熬好了?”
“差不多了,我切点咸菜疙瘩。”唐红玫一面答应着一面干这活儿,她倒不急着舀白粥,横竖许学军还未归家。
就听唐婶儿在外头又说:“咱院里全积了雪,等吃过早饭我去扫扫。对了,你要没事儿就待家里,我刚回来时,瞧见好几人摔雪地里了。”
雪天路滑,常有人摔倒,虽说多半都没啥大问题,充其量也就是摔个淤青,可有些事儿也说不准,唐婶儿尤记得去年这会儿,楼上有个人家的儿媳妇儿,就是一跤摔下去,直接把肚子里的孩子给摔没了。她倒是不担心自个儿,怕就怕儿媳已经怀上了。
唐红玫倒没想那么深,她本身就不大爱出门,最初往县里走一圈也纯属好奇。现在吧,那阵好奇心过了,她能接连大半月一个月不往外头走了,闲时做点儿手工活儿,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做卤肉的具体步骤,看似无聊了点儿,她倒是自得其乐。
因此,听得婆婆的话,她只脆生生的答应着,很快就先把咸菜疙瘩和筷子拿到了外屋,等听到楼道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时,才转身又进了厨房,掀开锅盖盛起了白粥。
许学军永远都是准点回来的,而今个儿,他还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厂子里从明天开始取消晚班,另一个则是过两天可以抽签拿票了。
唐红玫还没反应过来,唐婶儿倒是兴奋的两眼放光。
机械厂的福利一贯都不错,可因为许学军只是普通的车间工人,拿的只有工资,发的票证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仅供日常使用。像一些稀罕的票证,比如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啥的,统统没有。想要弄到这些票证,只有年终凭运气抽。
有人等着看好戏, 也有人真心实意的为她们打算。
其实, 唐婶儿的人缘挺好的, 想她年轻守寡, 偏生还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现在儿子能赚钱, 儿媳也怀了孕,就有那些昔日里交好的老姐妹觉得她的好日子终于要到了,不少人主动提出帮忙,哪怕旁的忙不好帮, 起码可以帮着借点儿供应出来。
即便最近一两年,各项供应都有增多, 可皆不曾到放开肚子吃的地步。偏巧, 他们这一代又有月子里吃鸡蛋的习惯, 一旦将家里这个月的供应吃完了,就算再有钱也买不到哪怕一枚鸡蛋。因此,几个老姐妹就凑了不少鸡蛋票, 本来没打算换,可唐婶儿不愿白占这个便宜,就用其他的供应交换了来。
外头这些事情并不用唐红玫来操心, 她满打满算嫁到县里也就不到半年光景,人倒是认识了不少,可惜都没啥交情。基本上, 但凡对外的一应事情, 全都是唐婶儿一人在操持的。
当然, 许学军也没闲着,他尽可能的趁着唐红玫月份还小时,拼命的替人加班,只盼着将来能多抽出点儿时间来陪伴家里人。
婆家这边的态度,唐红玫的娘家人都看在眼里。在夏末时,唐妈又来过一趟,因为她也听说了唐红玫怀的是个闺女。好在,来过一次后就安心多了,因为她亲眼看到了已经被养得白白胖胖,珠圆玉润的亲闺女。
唐妈:…………这亲家母该不会是养猪小能手,劳动标兵的吧?
真不是唐妈没见识,而是唐红玫被养得太好了,皮肤白里透红,气色好得不得了,整个人都是容光焕发的,一看就知道她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自从唐红玫怀孕后,唐妈统共来瞧过她两回。第一回是让大闺女陪着来的,一瞧就完全懵了,搞不懂自家闺女和亲家母到底是搞什么;第二回是她一个人来的,看过之后倒是彻底松快了,心道,管她们搞什么,反正只要闺女好她就安心了。
其实,相较于三闺女唐红玫,唐妈其实更担心她的二闺女。
俗话说,十根手指尚有长短。对于一个当妈的来说,哪怕都是亲生的儿女,那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的。五个子女里头,俩儿子自是不用说了,将来顶门立户就靠他们了。而前头三个闺女里,唐妈这心也是偏着的。
大闺女终究是她头一个孩子,哪怕略有失望,那也是放在心坎上疼的;怀上二闺女时,大闺女还不到一周岁,因为隔得太近,二闺女的体质就弱了点儿,费了好多心力才总算调养了过来;等到了生三闺女时,一方面她的母爱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另一方面则是扑面而来的绝望,以至于在蛮长一段时间里,她懒得对老三费什么心。
亏得之后的老四老五都是儿子,为此,唐妈对老三总算是高看了一眼。可同样的,就因为后头两个都是儿子,唐红玫是没下地干活,可她需要照顾两个弟弟。
假如说,大姐和二姐至少享受过一段时间的母爱,那么唐红玫一直都没有,她只是借了两个弟弟的光,没吃过太多苦,可也确实没得到过什么。
哪怕到了现在,唐妈去过县里两趟,确定唐红玫在婆家哪哪儿都好后,就将这个闺女彻底的抛到了脑后,转而去关心她的二闺女。
唐家老大老二出嫁的时间很接近,毕竟她俩年岁也近,老大是春耕之后嫁的,老二是同一年秋收后嫁的。然而,老大的儿子都两三岁了,老二才终于盼到开了怀。
开了怀还不算,关键在于能不能一举得男。唐妈心知二闺女那婆婆太糟心,也不是故意针对谁,就是想抖落婆婆的威风,哪怕现在儿媳怀上了孩子,这老习惯依旧没改。别说平日里的家务活儿了,就连春耕都没叫人歇着,等一晃眼到了秋收,依旧唤上她下地干活赚工分去,还觉得这时间卡得好,忙活完秋收更好生产,一点儿也不耽搁活计。
没想到的是,唐家二闺女提前发动了,把孩子生在了地头上。
……
县里,唐红玫听婆婆说着东家长西家短。像楼上的周大妈家的小闺女,也是去年嫁出去的,刚查出有喜;隔壁李家的二桃姑娘,虽说明年是寡年无春,却并不妨碍她相亲,顶多婚事先拖着,可就算这样,她也一直忙忙碌碌的没有结果,气得李旦妈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心情,又泡了汤;还有隔壁那栋楼的老刘家……
生活里多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唐婶儿原先就爱听也爱说,可架不住她生了个锯嘴葫芦般的儿子,听倒是愿意听,就是吧,总给她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久而久之,她就懒得跟儿子说了。
幸而,儿媳格外衬她的心意,不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摩擦,就连说闲话时,也是一副听得极为认真的模样,时不时的还能搭两句,又不打扰她瞎吹,可把她给乐呵的。
这天吃过晚饭,外头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唐婶儿匆匆洗过碗就领着儿媳去外头乘凉。
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唐婶儿拎着两把竹椅,又拿了把大蒲扇,先安顿好唐红玫,这才眉开眼笑的摇着扇子:“红玫呀,我娘家妹子说,过几天百货商店里有卖大红料子,我琢磨着,回头让学军去排队,排个一整夜也要买上几尺来,给我的大孙女做个大红色的襁褓,你说那该多美?”
就有人凑过来问:“唐姐,你家这几个月吃饭的点咋不对呢?我都弄不清楚你家学军上的是啥班了。”
“学军上的啥班,跟我们婆媳两个啥时候吃饭有关系?”唐婶儿一脸疑惑的反问,“我们吃我们的,等他回家让他自个儿随便热点吃呗。”
以前要是许学军上的是早班,下班也就是下午两点多,家里人都会提前垫垫肚子,然后等他回家一起吃。如果是其他班次也差不多,毕竟他是家里唯一一个赚钱的人,很多事情肯定都是要先紧着他的。
可这是以前的事儿了。
自打唐红玫怀孕后,家里就改变了日常作息,唐婶儿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儿子,一切随着儿媳走。
家里啥时候开饭?儿媳饿了就开饭。
家里啥时候歇觉?儿媳困了就歇觉。
家里啥时候吃点儿新鲜的吃食?儿媳馋了就吃,且只有她一人吃。
也亏得唐红玫这人自制力不错,换个立场不稳的,被这么无条件的宠溺下去,怕是早已膨胀了,连自个儿姓啥叫啥都给忘了。
而且,唐婶儿也不止宠儿媳,她还宠着她那尚未出生的大孙女。
依着县里的规定,每个新生儿每月初都可以凭出生证领取半斤奶粉,一共可以领半年。当然,这些都是要钱的,奶粉可不便宜。可就算这样,那点儿奶粉也完全不够。这不,唐婶儿一早就托了人,看看谁家不打算买奶粉的,宁可花钱也要把供应买下。假如奶粉不够,也可以用奶糕来凑,麦乳精也不错,就算新生儿吃不得,等略大些就能稍稍尝点儿了,再不济大人吃着也能补身子。
就连一向木讷的许学军都觉得,他妈除了对他不咋地外,对家里其他人一定会相当尽心尽力的。
这个时候,唐红玫的肚子已经挺大了,不过她几乎没啥孕期反应,能吃能喝能睡的,可以说除了口味略微改变外,旁的都一如既往。这令家属楼其他小媳妇儿羡慕不已,不单羡慕她有个好婆婆,更羡慕她有个心疼妈的乖闺女。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定唐红玫肚子怀的是个大闺女了。
正闲聊着呢,就有个脸生的人探头探脑的进了家属区的大门,见这边纳凉的人多,凑过来问:“知道兴安公社第三大队那个唐家三闺女在哪儿不?”
“啥事儿啊?”唐婶儿耳朵尖,一下子就听到了这话,忙起身上前询问,“我是她婆婆,有话跟我说。”
“也没啥,就是她娘家人叫我顺便过来捎带个口信。就是她二姐今个儿上午在地头上生了个闺女。”那人顿了顿,又添了一句,“她妈叫她不用回去,队上忙着秋收,还说江家那头也没打算办酒。”
昨个儿许学军上的是晚班,唐红玫略估算了下时间,估摸着也该下班回来了,忙起身将自己收拾妥当,搓着手就往外屋去。
虽说是冬日里,可他们这一片都是家属楼,作息全跟着上班的家人走,这个点楼里已经挺热闹了。像他们家,好赖是住在一楼,每家都有个小厕所,楼上的却是一整层楼共用一个公共厕所,一到早上就容易挤在一道儿,那吵吵声儿,比闹钟都管用。
“妈?”唐红玫去婆婆那屋瞧了眼,里头没人,估摸着这是去买菜了,她索性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去厨房淘米,打算先煮半锅白粥。
早些时候,唐婶儿习惯每日早饭吃泡饭,就是头天剩下的冷饭,拿滚水泡一下,再拿一些咸菜配着吃。这习惯也难说好不好,不过如今家里添了人,大清早的也不用急赶着买菜做饭了,唐红玫就特地减少了头天的饭,宁愿第二天起来熬米粥喝。
白粥做起来简单,要是肯花工夫的话,用小火慢炖上几个小时,滋味是最佳的。不过这会儿显然不可能了,唐红玫进厨房前瞥了一眼外屋矮柜上的三五牌座钟,这会儿已经五点半了,于是她手脚麻利的淘米下锅,又趁着熬粥的工夫,又把厨房细细的归整了一遍,盘算着中午该做些啥。
前些日子,他们家倒是排队抢购了不少好东西,可好多都是准备囤着过年时吃的,平常的一日三餐还是同以往差不多。加上这大冬天的,原也没啥新鲜吃食,早先唐婶儿赶早往县城外头去,还能碰上菜农卖菜,就今个儿这天气,怕是悬乎了。
果不其然,就在白粥快出锅时,唐婶儿拎着菜篮子从外头出来,还没开口先叹气:“就说下雪天菜农不会来,你周大妈非要拽我去……粥熬好了?”
“差不多了,我切点咸菜疙瘩。”唐红玫一面答应着一面干这活儿,她倒不急着舀白粥,横竖许学军还未归家。
就听唐婶儿在外头又说:“咱院里全积了雪,等吃过早饭我去扫扫。对了,你要没事儿就待家里,我刚回来时,瞧见好几人摔雪地里了。”
雪天路滑,常有人摔倒,虽说多半都没啥大问题,充其量也就是摔个淤青,可有些事儿也说不准,唐婶儿尤记得去年这会儿,楼上有个人家的儿媳妇儿,就是一跤摔下去,直接把肚子里的孩子给摔没了。她倒是不担心自个儿,怕就怕儿媳已经怀上了。
唐红玫倒没想那么深,她本身就不大爱出门,最初往县里走一圈也纯属好奇。现在吧,那阵好奇心过了,她能接连大半月一个月不往外头走了,闲时做点儿手工活儿,在脑海里回忆一下做卤肉的具体步骤,看似无聊了点儿,她倒是自得其乐。
因此,听得婆婆的话,她只脆生生的答应着,很快就先把咸菜疙瘩和筷子拿到了外屋,等听到楼道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时,才转身又进了厨房,掀开锅盖盛起了白粥。
许学军永远都是准点回来的,而今个儿,他还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厂子里从明天开始取消晚班,另一个则是过两天可以抽签拿票了。
唐红玫还没反应过来,唐婶儿倒是兴奋的两眼放光。
机械厂的福利一贯都不错,可因为许学军只是普通的车间工人,拿的只有工资,发的票证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仅供日常使用。像一些稀罕的票证,比如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啥的,统统没有。想要弄到这些票证,只有年终凭运气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