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知道吕林擅长诗赋,想制胜就得另辟蹊径,蒙学文章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他选得很好,可他万万没想到吕林为了给吕布扬名搞出的《千字文》正是蒙学经典,正好撞在枪口上,注定扬名立万的初衷会变成抛砖引玉的结果!
吕林出列,道:“弟子也有一篇《千字文》要献与老师!”
蔡邕一喜,道:“莫非也是蒙学文章?”
吕林:“正是!”
此话一出,在场诸人大多起了看好戏的心态:一个是大宗师看中的天纵奇才,一个是大宗师亲传弟子,龙虎相斗,虽未知胜负,但必定精彩绝伦。
王粲则是心里一顿:他也作了蒙学文章?如此也好,这才方便一较高下。他的文章似乎有千字之多,不过文章优劣岂在于字数!
蔡邕再次铺好纸道:“文出尔思,书成我笔,师徒合力,千古佳事!”随即静待吕林。
吕林朝蔡邕一揖,朝四下拱手,道:“请诸公垂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只一句,便令人为之一震!王粲更是猛然一颤:八个字就将空间时间囊括其中,格局宏大无比,远胜于我,难道这便是我跟他的区别么不,这才刚开始!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王粲松了一口气:果然,格调降下来了
然而他却忘了,减了肥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好比瀑布从天而降的大气磅礴,尔后就变成了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众人在最初的惊为天人后,也渐渐变成了甘之如饴,在吕林稚嫩而悠长的语调中细细品味。
为了照顾蔡邕的书写速度,吕林念得很慢。闻者因而得以咀嚼回味,然则蔡邕却越写越吃惊!
同样有天文地理,自然历史诸物,但王粲的文章只得说是琳琅满目,吕林的文章却是包罗万象。文章过半时,一直抱着侥幸心理的王粲就像温水里的青蛙,终于幡然醒悟:他的行文比我简要,辞藻比我华丽,内容比我丰富,仅此半篇,就如神龙现首不现尾,却足矣让我仰望了我终究还是不如他!
手里紧紧握住那幅字,若不是蔡邕所赐,他真是把它撕毁——明月既在高空,萤火又何必与之争辉!
半个多时辰,文章才到尾声。吕林朝卢植一揖,道:“卢公器量,老当益壮”卢植闻言抚须微笑。
吕林又对蔡邕一揖:“蔡师风岸,山高水长!”蔡邕也会心而笑。
“祢衡正平,辞赋有章”吕林真把祢衡修改后的自推广告语给说了出来,为其扬名当作让其代笔的补偿。末了,忽然一顿,冲吕布一揖,铿锵有力道:“家父名讳,忠义无双!”因为大庭广众之下,在场又多是讲伦理道统的士人,吕林不得不避讳吕布的名字,而众人也领会,自动将其转换为“吕布奉先”!吕布也心领神会:我儿这是要为我扬名啊!
蔡邕搁笔,拍手大赞:“妙妙妙,真是绝妙!!”
按常理,为人师者,应该替弟子谦逊才是,然则蔡邕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众人都觉得有些太过了。只有深知蔡邕品性的卢植细细打量他所书文字,忽然目光一亮。
吕林倒是谦虚道:“老师太过抬爱了!”
“哪里是抬爱!”这回开口的竟是卢植,两大宗师一并抬举,直令众人一懵!卢植将众人神情收在眼底,道:“伯喈说‘绝妙’已经是再谦虚不过了,依老夫之见,称之为千古奇文也不为过!诸君是否不以为然?且仔细观摩,须明察到秋毫之末,才能洞悉其精妙之处!”
众人见卢植说得煞有介事,便都围着铺成丈许长的字帖观摩起来。
惊呼声乍起:“千字之文,竟无一字重复!”开口的却是浑身颤抖着的王粲,他记忆力太好,早将千字文背了下来,故而能迅速发现其精妙之处!
经他一提,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赞叹!
“世间竟有如此奇文!”
“是啊,蒙童只学此一文,便能识得千字,还能学得天文地理诸般知识,正如卢公所说,当真是千古奇文!”
“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欺我也!大宗师这位弟子,凭此文便可留名青史,流芳百世真是甘罗再世啊!”
“依我之见,甘罗还比不上他,毕竟,甘罗只利在于秦,他却利在千秋!”
“有徒如此,大宗师的藏书应该传给他才是,何必传给外人呢”
然则对于这些称赞,吕林却有些不满,因为虽然文章以“吕布奉先,忠义无双”为结尾,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从而增加对吕布“忠义”之名的认可度,但系统显示士族阶级认可度才增加1%。一看到这吕林就忍不住在内心吐槽:你们都不知道未成人的收益什么的都应该交父母保管么,称赞什么的都给我老爹才对啊也罢,咱还有后招,你们士族不贡献认可度,咱就找别的阶层来贡献!
比之吕林此刻的光芒万丈,王粲越发地瑟缩,面如死灰,心中有一阵莫名的悲哀,这种悲哀叫做——既生粲,何生林!
真想灰溜溜地溜走,然则王谦却按搭上他的肩,低声道:“做不成日月,就做星辰,做不成星辰,就做萤火,你始终都是为父眼里最耀眼的存在!”
王粲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对于吕林的奇才,感受最深的除却蔡邕父女,紧接的便是卫觊,因为他知道一些外人不知的内情。通过与卫仲道以及卫兹了解到,吕林是偶然与他们相识,也未提及蔡邕收徒之事,便真是蔡邕爱才而收徒,到现在还不到一月,又分隔两地无法传道授业,所以吕林的才学并不是蔡邕教出来的。如此便越显得吕林乃不世出之奇才。就算不看他跟蔡邕的关系,这种奇才卫觊也有意交好。再者,卫兹曾想拿吕林逼迫匈奴,虽然没有成事,但毕竟生了芥蒂。卫觊有意捐弃前嫌,心思一动,便有了示好的法子。
当下建议道:“如此奇文,当在太学立碑,供万千学子观瞻学习。如此一来,与伯父《六经碑》同列,经文两碑,师徒并立,当成千古佳话!”
众人纷纷称善,蔡邕也是目光一亮,问吕林:“徒儿,你意下如何?”
然则吕林却语出惊人:“请恕弟子不敢苟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吕林出列,道:“弟子也有一篇《千字文》要献与老师!”
蔡邕一喜,道:“莫非也是蒙学文章?”
吕林:“正是!”
此话一出,在场诸人大多起了看好戏的心态:一个是大宗师看中的天纵奇才,一个是大宗师亲传弟子,龙虎相斗,虽未知胜负,但必定精彩绝伦。
王粲则是心里一顿:他也作了蒙学文章?如此也好,这才方便一较高下。他的文章似乎有千字之多,不过文章优劣岂在于字数!
蔡邕再次铺好纸道:“文出尔思,书成我笔,师徒合力,千古佳事!”随即静待吕林。
吕林朝蔡邕一揖,朝四下拱手,道:“请诸公垂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只一句,便令人为之一震!王粲更是猛然一颤:八个字就将空间时间囊括其中,格局宏大无比,远胜于我,难道这便是我跟他的区别么不,这才刚开始!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王粲松了一口气:果然,格调降下来了
然而他却忘了,减了肥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好比瀑布从天而降的大气磅礴,尔后就变成了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众人在最初的惊为天人后,也渐渐变成了甘之如饴,在吕林稚嫩而悠长的语调中细细品味。
为了照顾蔡邕的书写速度,吕林念得很慢。闻者因而得以咀嚼回味,然则蔡邕却越写越吃惊!
同样有天文地理,自然历史诸物,但王粲的文章只得说是琳琅满目,吕林的文章却是包罗万象。文章过半时,一直抱着侥幸心理的王粲就像温水里的青蛙,终于幡然醒悟:他的行文比我简要,辞藻比我华丽,内容比我丰富,仅此半篇,就如神龙现首不现尾,却足矣让我仰望了我终究还是不如他!
手里紧紧握住那幅字,若不是蔡邕所赐,他真是把它撕毁——明月既在高空,萤火又何必与之争辉!
半个多时辰,文章才到尾声。吕林朝卢植一揖,道:“卢公器量,老当益壮”卢植闻言抚须微笑。
吕林又对蔡邕一揖:“蔡师风岸,山高水长!”蔡邕也会心而笑。
“祢衡正平,辞赋有章”吕林真把祢衡修改后的自推广告语给说了出来,为其扬名当作让其代笔的补偿。末了,忽然一顿,冲吕布一揖,铿锵有力道:“家父名讳,忠义无双!”因为大庭广众之下,在场又多是讲伦理道统的士人,吕林不得不避讳吕布的名字,而众人也领会,自动将其转换为“吕布奉先”!吕布也心领神会:我儿这是要为我扬名啊!
蔡邕搁笔,拍手大赞:“妙妙妙,真是绝妙!!”
按常理,为人师者,应该替弟子谦逊才是,然则蔡邕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众人都觉得有些太过了。只有深知蔡邕品性的卢植细细打量他所书文字,忽然目光一亮。
吕林倒是谦虚道:“老师太过抬爱了!”
“哪里是抬爱!”这回开口的竟是卢植,两大宗师一并抬举,直令众人一懵!卢植将众人神情收在眼底,道:“伯喈说‘绝妙’已经是再谦虚不过了,依老夫之见,称之为千古奇文也不为过!诸君是否不以为然?且仔细观摩,须明察到秋毫之末,才能洞悉其精妙之处!”
众人见卢植说得煞有介事,便都围着铺成丈许长的字帖观摩起来。
惊呼声乍起:“千字之文,竟无一字重复!”开口的却是浑身颤抖着的王粲,他记忆力太好,早将千字文背了下来,故而能迅速发现其精妙之处!
经他一提,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赞叹!
“世间竟有如此奇文!”
“是啊,蒙童只学此一文,便能识得千字,还能学得天文地理诸般知识,正如卢公所说,当真是千古奇文!”
“名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欺我也!大宗师这位弟子,凭此文便可留名青史,流芳百世真是甘罗再世啊!”
“依我之见,甘罗还比不上他,毕竟,甘罗只利在于秦,他却利在千秋!”
“有徒如此,大宗师的藏书应该传给他才是,何必传给外人呢”
然则对于这些称赞,吕林却有些不满,因为虽然文章以“吕布奉先,忠义无双”为结尾,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从而增加对吕布“忠义”之名的认可度,但系统显示士族阶级认可度才增加1%。一看到这吕林就忍不住在内心吐槽:你们都不知道未成人的收益什么的都应该交父母保管么,称赞什么的都给我老爹才对啊也罢,咱还有后招,你们士族不贡献认可度,咱就找别的阶层来贡献!
比之吕林此刻的光芒万丈,王粲越发地瑟缩,面如死灰,心中有一阵莫名的悲哀,这种悲哀叫做——既生粲,何生林!
真想灰溜溜地溜走,然则王谦却按搭上他的肩,低声道:“做不成日月,就做星辰,做不成星辰,就做萤火,你始终都是为父眼里最耀眼的存在!”
王粲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对于吕林的奇才,感受最深的除却蔡邕父女,紧接的便是卫觊,因为他知道一些外人不知的内情。通过与卫仲道以及卫兹了解到,吕林是偶然与他们相识,也未提及蔡邕收徒之事,便真是蔡邕爱才而收徒,到现在还不到一月,又分隔两地无法传道授业,所以吕林的才学并不是蔡邕教出来的。如此便越显得吕林乃不世出之奇才。就算不看他跟蔡邕的关系,这种奇才卫觊也有意交好。再者,卫兹曾想拿吕林逼迫匈奴,虽然没有成事,但毕竟生了芥蒂。卫觊有意捐弃前嫌,心思一动,便有了示好的法子。
当下建议道:“如此奇文,当在太学立碑,供万千学子观瞻学习。如此一来,与伯父《六经碑》同列,经文两碑,师徒并立,当成千古佳话!”
众人纷纷称善,蔡邕也是目光一亮,问吕林:“徒儿,你意下如何?”
然则吕林却语出惊人:“请恕弟子不敢苟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