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侯君集的人品不行,将来还造了李二的反,不过这跟叶文没什么关系。叶文总不能因为以后的事情,而不给侯君集建造府邸吧,这给别人建造而不给侯君集建造,就明显得罪侯君集的意思。
而且叶文也会在给侯君集的建造方案中,提高了一点价格,反正给所有人的方案不一样,侯君集也算不出叶文会提高价格。
来到李勣府,此时李勣现在还在并州任职,自然不会出来接见叶文,出来接见叶文的是李震。
“叶兄别来无恙。”李震对着叶文颇为热情,丝毫没有之前保持距离的意思。
“李兄好久不见。”叶文笑呵呵的回道。
李震讪讪一笑,随后请叶文进入大厅。
进入大厅,跟李震聊了一会儿,叶文感觉出异样来。感觉李震没有之前在叶文家里那么随意,好像之前叶文拜访别人时应付的样子。
虽然叶文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并没有开口询问,而是压下了心中的疑惑。毕竟跟李震玩的没几天,要说熟也没多熟。叶文跟往常一样客气的应付着李震,到时候再看看程处默他们是否也是这样。
不过奇怪的是,长安众多的达官贵人都邀请了叶文,唯独程府还没邀请他。对此叶文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也没有主动要去程府的打算。
最后李震挑选好方案后,等到了晚饭时间,李震开始安排了晚宴。
虽说刚才李震生硬了不少,但对叶文还是很客气的,晚宴还安排了歌舞,李震的侍妾“狐仙”也在那舞群中。
抿着小酒吃着美食,再时不时的观赏一下美女与歌舞,看着很享受,但全场较为压抑,叶文在一旁沉默不语,而李震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的好。
待酒足饭饱后,叶文跟平时一样,收了钱财,购买了李震挑选的方案,随后就告辞离开了。
李震抬头看着离去的叶文,叹了一气,随后就转身离开了。
回去的叶文表现的有些沉闷,但看到林小妹和红娘带上vr欢快的一起逛街,叶文内心的症结也疏通了,不管他了,反正就算在这里交不到朋友,还有妻妾不是。
第二日,叶文因为昨天想通了不少,所以今天对林小妹和红娘特别的热情,搞得林小妹和红娘都认为叶文是不是今天早上吃错药了。
到了中午吃过饭,叶文开始准备准备去拜访今天要去拜访的人。
而叶文今天要去拜访的是魏徵,说起魏徵,很多人都很熟悉。
他那耿直敢跟皇帝对着干的性子,没事就打李二的脸,指出他当皇帝的失误,在历史上可是鼎鼎有名!
而且魏徵并不是李二的嫡系,而是李建成的人,当年可是敌对派系。
从这里可以看到,李二有容人的雅量,最后还把魏徵选进凌烟阁的功臣里,还排第四位,就冲这一点,李二这个名字就没白流传。
魏徵,字玄成,hb钜鹿郡(一说在今hb省xt市jl县一说在今hb省gt县也有说在hb晋州)人。
他不像别的功臣一样,不是高门显贵的后代就是家里有钱有势,魏徵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家庭。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魏徵从小喜欢读书,即使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去刻苦学习,总算是学有所成,开始跻身知识分子阶层。
隋末,天下大乱,四分五裂,此时魏徵还是个小人物,他投靠当时造反的李密,并被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管文书卷宗,也算是个低级文职官员。后来,李密兵败,造反不仅没成功还被同行窦建德给灭了,于是,魏徵又投靠了窦建德。
不管是李密还是窦建德,也许是和魏徵不搭话,互相对不上眼,因此魏徵在这两个团队中都没有受到重视,更别提采纳他的计策了。
魏徵也阻挡不了当时天下大势的发展,很快,窦建德被大唐消灭了。随波逐流是乱世之中绝大多数文人的生存规则,魏徵并没有做出为主“殉情”的举动,照旧,谁收留自己就投降谁。
从此魏徵开始为大唐服务,大唐没有被谁给灭了,魏徵也就一直待在这里。
而正是在大唐,魏徵开始真正发挥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此时的他已经是四十岁了!以前的经历,让这位知识分子经受了战火的锻炼和洗礼,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深刻体察到了下层百姓的艰辛和疾苦。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让他毫不犹豫地与李二争执,勇敢地指出自己老板的过失,这份勇气不是每一位大臣都能有的!
魏徵投降大唐后,当时还是太子的李建成听说他有才,就让他做了东宫洗马,管理家里的书籍,虽然官不大,但怎么说也是准皇帝的人。
魏徵是位很不错的打工仔,谁是他老板,他就用心为谁谋划。看着太子和李二为争夺皇权冲突日益加深,他就劝李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可惜的是,李建成跟魏徵的前两任老板一样,都不大听他的话,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如果李建成听取了魏徵的建议,历史就要改写了。
李二幸甚!
玄武门政变后,没有站对位置的魏徵理所当然地受到牵连。按照李二的性格,他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都杀得干净,更何况魏徵这个太子党羽呢!史书上说是因为李二重视魏徵的才干,才不杀的。这也许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那李二当政后,为什么没杀魏徵呢?
第一,可能和李二手下众多sd豪杰有关系。在李二众多嫡系中,很多人都是原来李密的手下,跟魏徵比较熟,再怎么说当初也是同事,求求情,说两句好话还是有可能的。而李二当然要给这些人一些面子了。
第二,说句实话,魏徵的官很小很小,至少在李二眼里是这样。最重要的是,魏徵一直都没有成为太子集团的核心骨干。因此,除了那些重要首脑人员被杀,其余的都没追究,李二很懂得怎样迅速让政局平稳下来。
第三,从李二本身说起。李二还是很有容人的度量的,对他来讲,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他能容忍魏徵,这一点就比历史上很多皇帝强。
第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的中国结束分裂战乱没多久。而在乱世之中,人们为了活命,今天投靠这个,明天又投降那个,并没有所谓的气节和忠贞观念,当时人们也不会因此批判这些人。这也许是长期乱世中,人们默认的生存法则吧!因此,对魏徵来说,不停地投降并不代表他的人格低下,李二也不会因此而看不起这个人。
李二看重魏徵的品行。魏徵为人耿直,敢于据理力争,不会委曲求全。即使后来在李二手下做事,他这个脾气仍旧没改。这也许是李密、窦建德、李建成都不大喜欢这个人的缘故吧,而李二却能容忍这种脾气,所以他能成为千古一帝!
魏徵也因为这种个性,而被史书大写特写,搞得现在一提李二就要提他,一提贞观之治,也必须要提到他!能在历史上如此出名,魏徵也算没白活。
一个普通人经常会犯错,帝王也是如此,而他们犯错却很少有人指出来。大臣那么多,说真话的没几个,主要还是不敢,伴君如伴虎,大家都是打工的,老是被老板惦记着可不妙!而魏徵却不惧怕这些,要么你别让我看见,看见就说!
魏徵就因为这种不怕死的举动,名扬朝野内外!有的时候,连李二家里想讨个小老婆他都要劝谏!
贞观二年,那位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不知怎么,听说有位姓郑的官员有个女儿才十六七岁,长的是既年轻又漂亮,便告诉李二,让他把这个小姑娘给娶进宫里当妃子。李二听了当然高兴了,说实话谁碰上这事都要乐,更何况还是经过正室的同意(我们不要奇怪长孙皇后的行为,这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古代,有身份的人家,正室夫人除了要管家外,还有个职责就是负责给自己丈夫找小老婆)。
魏徵听到这件事,不干了!因为他听说这位小姑娘已经许配给陆家了,也就是说人家是有婚约的人了,放到我们现在就是已经领了结婚证,但还没举行婚礼呢!于是,魏徵跑到皇宫跟李二说,你想娶的那个小美人已经许给别人了,你要是还娶她,会让老百姓说你是仗势欺人,你的名声就坏了……每个当皇帝的人都会重视自己的名声的,尤其是李二更是如此,既然这样那我就收回命令吧,不纳妃子了。
郑家人心里本来很高兴,能给皇帝当妃子(虽然只是小老婆,但那可是皇帝的小老婆),那是件多么光荣的事啊,后来一听,又不娶了,他们不干了,慌忙上去说,没这回事,我们家闺女一直都没许人呢,您就放心大胆地娶。不信?不信,您问房玄龄诸位大人……
陆家人更慌了,跟当今皇帝陛下抢女人,这不是找死嘛!也上书说,没这回事,我家跟郑家没有您说的定亲那回事。
李二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讨个妃子,弄出这么多事来。李二问魏徵,你得给我解释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啊?魏徵直接跟他说:“陆家之所以想极力否定这件事,是害怕您以后会记恨他们跟你抢媳妇。毕竟您皇帝身份在那儿摆着呢!”李二当即就明白了。
魏徵的劝谏成功了,李二收回了先前的命令。
贞观四年,大唐开始连年丰收,国力增强,天下太平。于是,许多大臣要求李二去封禅。
当初陈叔宝也曾上书,请隋文帝封禅。封禅,其实就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而祭祀地点在泰山顶上。说白了就是告诉天地,我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你看老百姓过得都很好,每天有肉吃,有酒喝,您把天下交给我治理,尽管放心等等。总之就是,只有取得成就的皇帝才敢封禅。
隋文帝为人谦虚,说自己“薄德”,没去封禅。李二一向自信,被人一劝,想想觉得自己干得还不赖,应该有资格去向那位从未蒙面的天父汇报下情况了吧!就同意了去泰山封禅的行动。虽然也有人觉得,现在这么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地搞这活动不好,可想了想还是不要触李二的眉头!
这时,魏徵站了出来,他极力陈述不应该去封禅的理由,一顿噼里哗啦的说教,说得李二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毕竟给谁碰到这事都不会好受。一个帝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去宣扬一下自己的功绩,有什么过错!可魏徵一棍子打过来,“现在内忧没解决,外患没解决,国家的钱少得可怜,您还是老老实实治理国家吧,您离封禅的水准差得远呢!”
李二里里外外一肚子火,但是,魏徵说的都是事实,他没法反驳!
换一个昏庸的帝王,早就勃然大怒,拉魏徵下去打板子了。而李二的英明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魏徵的劝谏居然成功了!对于魏徵的行为,不得不服,简直就是一点也不给李二留面子,而李二也真吃他那一套。魏徵的行为,最实惠的好处就是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行政开支。
魏徵的前半生在战乱中度过,对民生、民情了解极深。因此,他多次劝谏李二要居安思危,勤勉节俭。在这一点上,他丝毫不怕惹怒自己的老板,即使李二已经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他也不会退让。
李二有点扛不住了,毕竟杀又不能真杀,好不容易攒下点名声,杀了这老匹夫,还不毁了!你说魏徵这老家伙,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认真呢!演演戏,给群臣、史官、天下人看看就行了,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都能在历史上混个好名声。可每次都玩真的,一点也不给我留面子!
我忍,我再忍!我惹不起,我总躲得起吧!慢慢地,李二对魏徵有了些敬畏之心。
有一次,李二想出去游玩一番,顺便打打猎。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该放松下了!行装什么的都收拾好,突然又不去了。魏徵奇怪了,就问李二,怎么不去了?李二笑了笑说:“本来准备去,可一想起要是被你知道了,又要跑来劝谏,最后肯定又是走不了,还不如趁早就取消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手下给李二送上来一只上好的鹞鹰,李二很是喜欢,没事就把它放在自己肩膀上玩。有这么个好玩的东西每天陪着自己,李二心里很是高兴。
但很不妙,有一天他正和鹞鹰玩,看见魏徵远远地走来,一看就是要汇报事情。李二慌了,让他看见这只鹞鹰,又要说我玩物丧志,不好好工作了!李二赶紧把这鸟藏到自己的怀里(还好古人的衣服又大又宽松)。而鹞鹰是一种短翅飞禽,唐朝人养它用来抓鹌鹑和一些灌木丛小鸟。严格来说,这种鸟也是鹰属的,但是要比真正的猎鹰小得多,也幸亏如此,李二才免遭开肠破肚的惨剧。
而魏徵呢,其实早看见那只鸟了。于是他慢慢地汇报工作,把一件事说成两件事,一些小事也要拿出来说个没完。等魏徵终于走了,李二一看,那只鸟早被自己给闷死了!
估计当时的李二都有想哭的冲动了,这到底谁才是老板啊!
老板毕竟是老板,打工仔毕竟是打工仔,一次次的劝谏,也为后来李二和魏徵的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也许魏徵活着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旦他去世,李二也就没有丝毫顾忌了!
在魏徵死后,果然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由于魏徵在死前向李二推荐了两个人,一个叫杜正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侯君集,还说这两人是宰相之才,您要好好重用。李世民当然很是相信魏徵的话,听了一辈子了,这次也没丝毫怀疑。可惜没多久,那位杜正伦就犯事了,贪污受贿被人告发;侯君集更狠,居然是参加谋反,最后没成功,被李二所杀。
这两件事对李二冲击巨大,他开始对魏徵产生怀疑,都给我推荐些什么人才,我一向以为你很老实,难道你背着我在朝廷里结党营私?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李二的火气更大了。有人报告他说,当年魏徵把自己给您提建议的稿子拿给那些史官们看。李二不干了,原来你以前那么做只是为了给自己博取清正的名声。并不是真的为我好,为我们大唐好,你居然敢耍着我玩!
多年的情绪终于在此时暴发了,李二原本准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徵的儿子,他首先取消了这门婚事。最后他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亲自把魏徵的墓碑给砸碎了。
魏徵死后受到如此待遇,可悲可叹!
魏徵这个人,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属于那种“逆才”,这种人往往很固执、自负甚至恃才傲物,他们不完全遵照上级的指示,还经常顶撞上司,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建议。这种人往往难以迎合领导的心理、顺从他们的意图。因此,他们往往不被领导所喜欢、所重用,甚至是不用。魏徵前面的那几任领导就是如此。
但就是这些“逆才”,才能倾吐忠言,能表里如一、胸怀坦荡。而那些一味地顺从领导的人,不一定和领导志同道合。顺从的背后,不见得就是好意。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李二接受了“逆才”,他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当时的国家和社会。
而且叶文也会在给侯君集的建造方案中,提高了一点价格,反正给所有人的方案不一样,侯君集也算不出叶文会提高价格。
来到李勣府,此时李勣现在还在并州任职,自然不会出来接见叶文,出来接见叶文的是李震。
“叶兄别来无恙。”李震对着叶文颇为热情,丝毫没有之前保持距离的意思。
“李兄好久不见。”叶文笑呵呵的回道。
李震讪讪一笑,随后请叶文进入大厅。
进入大厅,跟李震聊了一会儿,叶文感觉出异样来。感觉李震没有之前在叶文家里那么随意,好像之前叶文拜访别人时应付的样子。
虽然叶文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并没有开口询问,而是压下了心中的疑惑。毕竟跟李震玩的没几天,要说熟也没多熟。叶文跟往常一样客气的应付着李震,到时候再看看程处默他们是否也是这样。
不过奇怪的是,长安众多的达官贵人都邀请了叶文,唯独程府还没邀请他。对此叶文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也没有主动要去程府的打算。
最后李震挑选好方案后,等到了晚饭时间,李震开始安排了晚宴。
虽说刚才李震生硬了不少,但对叶文还是很客气的,晚宴还安排了歌舞,李震的侍妾“狐仙”也在那舞群中。
抿着小酒吃着美食,再时不时的观赏一下美女与歌舞,看着很享受,但全场较为压抑,叶文在一旁沉默不语,而李震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的好。
待酒足饭饱后,叶文跟平时一样,收了钱财,购买了李震挑选的方案,随后就告辞离开了。
李震抬头看着离去的叶文,叹了一气,随后就转身离开了。
回去的叶文表现的有些沉闷,但看到林小妹和红娘带上vr欢快的一起逛街,叶文内心的症结也疏通了,不管他了,反正就算在这里交不到朋友,还有妻妾不是。
第二日,叶文因为昨天想通了不少,所以今天对林小妹和红娘特别的热情,搞得林小妹和红娘都认为叶文是不是今天早上吃错药了。
到了中午吃过饭,叶文开始准备准备去拜访今天要去拜访的人。
而叶文今天要去拜访的是魏徵,说起魏徵,很多人都很熟悉。
他那耿直敢跟皇帝对着干的性子,没事就打李二的脸,指出他当皇帝的失误,在历史上可是鼎鼎有名!
而且魏徵并不是李二的嫡系,而是李建成的人,当年可是敌对派系。
从这里可以看到,李二有容人的雅量,最后还把魏徵选进凌烟阁的功臣里,还排第四位,就冲这一点,李二这个名字就没白流传。
魏徵,字玄成,hb钜鹿郡(一说在今hb省xt市jl县一说在今hb省gt县也有说在hb晋州)人。
他不像别的功臣一样,不是高门显贵的后代就是家里有钱有势,魏徵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家庭。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魏徵从小喜欢读书,即使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去刻苦学习,总算是学有所成,开始跻身知识分子阶层。
隋末,天下大乱,四分五裂,此时魏徵还是个小人物,他投靠当时造反的李密,并被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管文书卷宗,也算是个低级文职官员。后来,李密兵败,造反不仅没成功还被同行窦建德给灭了,于是,魏徵又投靠了窦建德。
不管是李密还是窦建德,也许是和魏徵不搭话,互相对不上眼,因此魏徵在这两个团队中都没有受到重视,更别提采纳他的计策了。
魏徵也阻挡不了当时天下大势的发展,很快,窦建德被大唐消灭了。随波逐流是乱世之中绝大多数文人的生存规则,魏徵并没有做出为主“殉情”的举动,照旧,谁收留自己就投降谁。
从此魏徵开始为大唐服务,大唐没有被谁给灭了,魏徵也就一直待在这里。
而正是在大唐,魏徵开始真正发挥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此时的他已经是四十岁了!以前的经历,让这位知识分子经受了战火的锻炼和洗礼,丰富了自己的阅历,深刻体察到了下层百姓的艰辛和疾苦。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让他毫不犹豫地与李二争执,勇敢地指出自己老板的过失,这份勇气不是每一位大臣都能有的!
魏徵投降大唐后,当时还是太子的李建成听说他有才,就让他做了东宫洗马,管理家里的书籍,虽然官不大,但怎么说也是准皇帝的人。
魏徵是位很不错的打工仔,谁是他老板,他就用心为谁谋划。看着太子和李二为争夺皇权冲突日益加深,他就劝李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可惜的是,李建成跟魏徵的前两任老板一样,都不大听他的话,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如果李建成听取了魏徵的建议,历史就要改写了。
李二幸甚!
玄武门政变后,没有站对位置的魏徵理所当然地受到牵连。按照李二的性格,他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代都杀得干净,更何况魏徵这个太子党羽呢!史书上说是因为李二重视魏徵的才干,才不杀的。这也许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那李二当政后,为什么没杀魏徵呢?
第一,可能和李二手下众多sd豪杰有关系。在李二众多嫡系中,很多人都是原来李密的手下,跟魏徵比较熟,再怎么说当初也是同事,求求情,说两句好话还是有可能的。而李二当然要给这些人一些面子了。
第二,说句实话,魏徵的官很小很小,至少在李二眼里是这样。最重要的是,魏徵一直都没有成为太子集团的核心骨干。因此,除了那些重要首脑人员被杀,其余的都没追究,李二很懂得怎样迅速让政局平稳下来。
第三,从李二本身说起。李二还是很有容人的度量的,对他来讲,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他能容忍魏徵,这一点就比历史上很多皇帝强。
第四,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的中国结束分裂战乱没多久。而在乱世之中,人们为了活命,今天投靠这个,明天又投降那个,并没有所谓的气节和忠贞观念,当时人们也不会因此批判这些人。这也许是长期乱世中,人们默认的生存法则吧!因此,对魏徵来说,不停地投降并不代表他的人格低下,李二也不会因此而看不起这个人。
李二看重魏徵的品行。魏徵为人耿直,敢于据理力争,不会委曲求全。即使后来在李二手下做事,他这个脾气仍旧没改。这也许是李密、窦建德、李建成都不大喜欢这个人的缘故吧,而李二却能容忍这种脾气,所以他能成为千古一帝!
魏徵也因为这种个性,而被史书大写特写,搞得现在一提李二就要提他,一提贞观之治,也必须要提到他!能在历史上如此出名,魏徵也算没白活。
一个普通人经常会犯错,帝王也是如此,而他们犯错却很少有人指出来。大臣那么多,说真话的没几个,主要还是不敢,伴君如伴虎,大家都是打工的,老是被老板惦记着可不妙!而魏徵却不惧怕这些,要么你别让我看见,看见就说!
魏徵就因为这种不怕死的举动,名扬朝野内外!有的时候,连李二家里想讨个小老婆他都要劝谏!
贞观二年,那位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不知怎么,听说有位姓郑的官员有个女儿才十六七岁,长的是既年轻又漂亮,便告诉李二,让他把这个小姑娘给娶进宫里当妃子。李二听了当然高兴了,说实话谁碰上这事都要乐,更何况还是经过正室的同意(我们不要奇怪长孙皇后的行为,这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古代,有身份的人家,正室夫人除了要管家外,还有个职责就是负责给自己丈夫找小老婆)。
魏徵听到这件事,不干了!因为他听说这位小姑娘已经许配给陆家了,也就是说人家是有婚约的人了,放到我们现在就是已经领了结婚证,但还没举行婚礼呢!于是,魏徵跑到皇宫跟李二说,你想娶的那个小美人已经许给别人了,你要是还娶她,会让老百姓说你是仗势欺人,你的名声就坏了……每个当皇帝的人都会重视自己的名声的,尤其是李二更是如此,既然这样那我就收回命令吧,不纳妃子了。
郑家人心里本来很高兴,能给皇帝当妃子(虽然只是小老婆,但那可是皇帝的小老婆),那是件多么光荣的事啊,后来一听,又不娶了,他们不干了,慌忙上去说,没这回事,我们家闺女一直都没许人呢,您就放心大胆地娶。不信?不信,您问房玄龄诸位大人……
陆家人更慌了,跟当今皇帝陛下抢女人,这不是找死嘛!也上书说,没这回事,我家跟郑家没有您说的定亲那回事。
李二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讨个妃子,弄出这么多事来。李二问魏徵,你得给我解释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啊?魏徵直接跟他说:“陆家之所以想极力否定这件事,是害怕您以后会记恨他们跟你抢媳妇。毕竟您皇帝身份在那儿摆着呢!”李二当即就明白了。
魏徵的劝谏成功了,李二收回了先前的命令。
贞观四年,大唐开始连年丰收,国力增强,天下太平。于是,许多大臣要求李二去封禅。
当初陈叔宝也曾上书,请隋文帝封禅。封禅,其实就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而祭祀地点在泰山顶上。说白了就是告诉天地,我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你看老百姓过得都很好,每天有肉吃,有酒喝,您把天下交给我治理,尽管放心等等。总之就是,只有取得成就的皇帝才敢封禅。
隋文帝为人谦虚,说自己“薄德”,没去封禅。李二一向自信,被人一劝,想想觉得自己干得还不赖,应该有资格去向那位从未蒙面的天父汇报下情况了吧!就同意了去泰山封禅的行动。虽然也有人觉得,现在这么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地搞这活动不好,可想了想还是不要触李二的眉头!
这时,魏徵站了出来,他极力陈述不应该去封禅的理由,一顿噼里哗啦的说教,说得李二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毕竟给谁碰到这事都不会好受。一个帝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去宣扬一下自己的功绩,有什么过错!可魏徵一棍子打过来,“现在内忧没解决,外患没解决,国家的钱少得可怜,您还是老老实实治理国家吧,您离封禅的水准差得远呢!”
李二里里外外一肚子火,但是,魏徵说的都是事实,他没法反驳!
换一个昏庸的帝王,早就勃然大怒,拉魏徵下去打板子了。而李二的英明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魏徵的劝谏居然成功了!对于魏徵的行为,不得不服,简直就是一点也不给李二留面子,而李二也真吃他那一套。魏徵的行为,最实惠的好处就是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行政开支。
魏徵的前半生在战乱中度过,对民生、民情了解极深。因此,他多次劝谏李二要居安思危,勤勉节俭。在这一点上,他丝毫不怕惹怒自己的老板,即使李二已经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他也不会退让。
李二有点扛不住了,毕竟杀又不能真杀,好不容易攒下点名声,杀了这老匹夫,还不毁了!你说魏徵这老家伙,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认真呢!演演戏,给群臣、史官、天下人看看就行了,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都能在历史上混个好名声。可每次都玩真的,一点也不给我留面子!
我忍,我再忍!我惹不起,我总躲得起吧!慢慢地,李二对魏徵有了些敬畏之心。
有一次,李二想出去游玩一番,顺便打打猎。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也该放松下了!行装什么的都收拾好,突然又不去了。魏徵奇怪了,就问李二,怎么不去了?李二笑了笑说:“本来准备去,可一想起要是被你知道了,又要跑来劝谏,最后肯定又是走不了,还不如趁早就取消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手下给李二送上来一只上好的鹞鹰,李二很是喜欢,没事就把它放在自己肩膀上玩。有这么个好玩的东西每天陪着自己,李二心里很是高兴。
但很不妙,有一天他正和鹞鹰玩,看见魏徵远远地走来,一看就是要汇报事情。李二慌了,让他看见这只鹞鹰,又要说我玩物丧志,不好好工作了!李二赶紧把这鸟藏到自己的怀里(还好古人的衣服又大又宽松)。而鹞鹰是一种短翅飞禽,唐朝人养它用来抓鹌鹑和一些灌木丛小鸟。严格来说,这种鸟也是鹰属的,但是要比真正的猎鹰小得多,也幸亏如此,李二才免遭开肠破肚的惨剧。
而魏徵呢,其实早看见那只鸟了。于是他慢慢地汇报工作,把一件事说成两件事,一些小事也要拿出来说个没完。等魏徵终于走了,李二一看,那只鸟早被自己给闷死了!
估计当时的李二都有想哭的冲动了,这到底谁才是老板啊!
老板毕竟是老板,打工仔毕竟是打工仔,一次次的劝谏,也为后来李二和魏徵的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也许魏徵活着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旦他去世,李二也就没有丝毫顾忌了!
在魏徵死后,果然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由于魏徵在死前向李二推荐了两个人,一个叫杜正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侯君集,还说这两人是宰相之才,您要好好重用。李世民当然很是相信魏徵的话,听了一辈子了,这次也没丝毫怀疑。可惜没多久,那位杜正伦就犯事了,贪污受贿被人告发;侯君集更狠,居然是参加谋反,最后没成功,被李二所杀。
这两件事对李二冲击巨大,他开始对魏徵产生怀疑,都给我推荐些什么人才,我一向以为你很老实,难道你背着我在朝廷里结党营私?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李二的火气更大了。有人报告他说,当年魏徵把自己给您提建议的稿子拿给那些史官们看。李二不干了,原来你以前那么做只是为了给自己博取清正的名声。并不是真的为我好,为我们大唐好,你居然敢耍着我玩!
多年的情绪终于在此时暴发了,李二原本准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魏徵的儿子,他首先取消了这门婚事。最后他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亲自把魏徵的墓碑给砸碎了。
魏徵死后受到如此待遇,可悲可叹!
魏徵这个人,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属于那种“逆才”,这种人往往很固执、自负甚至恃才傲物,他们不完全遵照上级的指示,还经常顶撞上司,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建议。这种人往往难以迎合领导的心理、顺从他们的意图。因此,他们往往不被领导所喜欢、所重用,甚至是不用。魏徵前面的那几任领导就是如此。
但就是这些“逆才”,才能倾吐忠言,能表里如一、胸怀坦荡。而那些一味地顺从领导的人,不一定和领导志同道合。顺从的背后,不见得就是好意。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李二接受了“逆才”,他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当时的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