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个老夫子说完,李淳风看向叶文,看叶文怎么解答那老夫子的质疑。虽然叶文颇为奇特,但凭借叶文那些三言两语还是无法改变李淳风观念的。
对此,叶文也不介意,他们古人天圆地方的思维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说服他们,还是要费一番口舌。而且自己说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太过离经叛道,叶文讲得再怎么仔细,还是有一些老学究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而叶文的话还是不对的,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对于叶文来说,他们的经、他们的道,不一定全是对的。而且叶文也不是来说服那些固执的老学究的,而是说给愿意相信的人,来应对李二给他的难题。
“比如说在大海上,额...你们去没去过海边?”叶文想给他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地球是圆球的形态,但突然想到长安位于内陆,而李淳风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怎么可能去过大海。
果不其然,只见李淳风跟那老夫子摇摇头,表示没有去过海边。
“哦,有空你们去看一下,到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在海边或者海上看到远方归来的船,都是先看到帆最后才看到船身的,而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了大地不是平的,是有弧度,它是一个球形。”叶文实在找不到较好的例子,就直接把这个说了出来,反正自己说的这个例子较为真实,只不过不能实时的验证而已。
叶文举得这个例子他们都没见过,也当场验证不了,自然说服不了他们。只不过李淳风倒是颇感兴趣,而那老夫子就表现出愤愤的表情,对叶文的说法不满,好像叶文故意说一个他们不能验证的例子。
叶文也不再多说什么,自己来这里又不是抱着说服他们的心思。他们质疑自己刚才的说辞可以,叶文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可能第一次听说就相信了,肯定要做出质疑。但他们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质疑自己,叶文也没必要非要花费口舌的说服他们。
就算到时候李二询问自己,自己也可以说: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他们不相信,也不全怪我。
“小生说的这些都是较为片面的知识,如果哪天有空,小生把家族里关于天文知识的书籍整理出来交给李太史观看如何?”叶文知道自己说的这些,给李淳风一种说的有些道理,但又觉得说不到自己心坎的感觉。
“这个...不妥吧。”李淳风虽然有些心动,但他才跟叶文认识没多久,叶文就把自己家族的书籍给他,也不知道叶文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不妥的,这些书籍放在我这里也是发霉,而且我们都是大唐人,你对天文的一些知识也颇为精通,交给你也没有什么不妥。”能把后世几千年摸索出来的学说在唐朝发扬光大,叶文也是充满恶趣感。
“既然叶议郎这么豪爽,在下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淳风见叶文都这样说了,李淳风也就不好再客气了。
那老夫子见叶文不再说些天文的知识,也不会在一旁自找没趣,开始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虽然对叶文所说的书籍有些感兴趣,但也不会开口跟叶文要。
因为叶文刚才说了要赠书给李淳风,所以李淳风对叶文的态度更是比刚才好了不少,甚至还带着叶文参观了一些地方。
倒不是带着叶文游玩,毕竟还在宫里,李淳风也不可能带着叶文游玩。而是李淳风也想听听叶文的一些意见,比如眼前这个浑天黄道仪。
“叶议郎请看这个,这个是因为之前灵台候仪制造的过于粗略,只有赤道,所以在下去年请求陛下改造的浑天黄道仪。”李淳风拉着叶文来到一处放着一台仪器的地方。
叶文看向李淳风指着的这个仪器,这台仪器结构细致,颇为巧妙。听着李淳风的介绍,这个浑天黄道仪分内、中、外三层;外层由地平、子午、赤道三个互相固连于基座的环圈组成,上刻二十八宿,十日,十二辰,经纬三百六十五度,称六合仪。中层由三个可绕极轴旋转的环由黄道、赤道、白道环组成,称三辰仪。内层是一个夹有瞄准器,可绕极轴转动的平行双赤经环,称四游仪。
听了李淳风的介绍,叶文仔细的看了看这个浑天黄道仪。这个浑天黄道仪特点是当把赤道环对准天球上的二十八宿赤道位置时,黄道环和天球上的黄道也就对准了;首次在浑仪上用白道环,白道环和黄道环的交点可以调正。
“李太史,该仪是否每隔一交点月要调正白道位置一次?”叶文看了一会儿问道。
“叶议郎是如何得知的?”李淳风非常诧异叶文怎么会看了一眼浑天黄道仪就说出了其中的毛病。
“呵呵...”叶文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自己总不能说是通过小空的吧,而且浑天黄道仪就是因为这个毛病,用不了多少年也就换成别的仪器了。
“不知叶议郎有什么解决的方法?”李淳风见叶文这么高深莫测的一笑,更加恭敬的问道。
“这个...小生还不知道,等李太史看过在下家族里的书籍,也许能想出更好的仪器来。”叶文哪里能找出解决的方法,自己不会不说,就是通过小空解决了这个毛病,那自己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也好。”李淳风见叶文如此说,只好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淳风带叶文逛了别处,叶文也涨了不少见识,而且因为一些疑问通过小空来回答,对李淳风和叶文来说收获也是不小。
最后,逛的差不多了,叶文见天色也已经不早了,就告辞离开了,而李淳风是怎么答复李二的。
李淳风也给叶文透漏了一些,他只是把叶文说的那些话禀报上去,甚至还申请去海边看看,来证实一下叶文的说辞。看来叶文举得那个例子,李淳风已经上了心。
对此,叶文也不介意,他们古人天圆地方的思维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说服他们,还是要费一番口舌。而且自己说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太过离经叛道,叶文讲得再怎么仔细,还是有一些老学究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而叶文的话还是不对的,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对于叶文来说,他们的经、他们的道,不一定全是对的。而且叶文也不是来说服那些固执的老学究的,而是说给愿意相信的人,来应对李二给他的难题。
“比如说在大海上,额...你们去没去过海边?”叶文想给他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地球是圆球的形态,但突然想到长安位于内陆,而李淳风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怎么可能去过大海。
果不其然,只见李淳风跟那老夫子摇摇头,表示没有去过海边。
“哦,有空你们去看一下,到时候你们就会发现在海边或者海上看到远方归来的船,都是先看到帆最后才看到船身的,而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了大地不是平的,是有弧度,它是一个球形。”叶文实在找不到较好的例子,就直接把这个说了出来,反正自己说的这个例子较为真实,只不过不能实时的验证而已。
叶文举得这个例子他们都没见过,也当场验证不了,自然说服不了他们。只不过李淳风倒是颇感兴趣,而那老夫子就表现出愤愤的表情,对叶文的说法不满,好像叶文故意说一个他们不能验证的例子。
叶文也不再多说什么,自己来这里又不是抱着说服他们的心思。他们质疑自己刚才的说辞可以,叶文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可能第一次听说就相信了,肯定要做出质疑。但他们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质疑自己,叶文也没必要非要花费口舌的说服他们。
就算到时候李二询问自己,自己也可以说: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他们不相信,也不全怪我。
“小生说的这些都是较为片面的知识,如果哪天有空,小生把家族里关于天文知识的书籍整理出来交给李太史观看如何?”叶文知道自己说的这些,给李淳风一种说的有些道理,但又觉得说不到自己心坎的感觉。
“这个...不妥吧。”李淳风虽然有些心动,但他才跟叶文认识没多久,叶文就把自己家族的书籍给他,也不知道叶文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不妥的,这些书籍放在我这里也是发霉,而且我们都是大唐人,你对天文的一些知识也颇为精通,交给你也没有什么不妥。”能把后世几千年摸索出来的学说在唐朝发扬光大,叶文也是充满恶趣感。
“既然叶议郎这么豪爽,在下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淳风见叶文都这样说了,李淳风也就不好再客气了。
那老夫子见叶文不再说些天文的知识,也不会在一旁自找没趣,开始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虽然对叶文所说的书籍有些感兴趣,但也不会开口跟叶文要。
因为叶文刚才说了要赠书给李淳风,所以李淳风对叶文的态度更是比刚才好了不少,甚至还带着叶文参观了一些地方。
倒不是带着叶文游玩,毕竟还在宫里,李淳风也不可能带着叶文游玩。而是李淳风也想听听叶文的一些意见,比如眼前这个浑天黄道仪。
“叶议郎请看这个,这个是因为之前灵台候仪制造的过于粗略,只有赤道,所以在下去年请求陛下改造的浑天黄道仪。”李淳风拉着叶文来到一处放着一台仪器的地方。
叶文看向李淳风指着的这个仪器,这台仪器结构细致,颇为巧妙。听着李淳风的介绍,这个浑天黄道仪分内、中、外三层;外层由地平、子午、赤道三个互相固连于基座的环圈组成,上刻二十八宿,十日,十二辰,经纬三百六十五度,称六合仪。中层由三个可绕极轴旋转的环由黄道、赤道、白道环组成,称三辰仪。内层是一个夹有瞄准器,可绕极轴转动的平行双赤经环,称四游仪。
听了李淳风的介绍,叶文仔细的看了看这个浑天黄道仪。这个浑天黄道仪特点是当把赤道环对准天球上的二十八宿赤道位置时,黄道环和天球上的黄道也就对准了;首次在浑仪上用白道环,白道环和黄道环的交点可以调正。
“李太史,该仪是否每隔一交点月要调正白道位置一次?”叶文看了一会儿问道。
“叶议郎是如何得知的?”李淳风非常诧异叶文怎么会看了一眼浑天黄道仪就说出了其中的毛病。
“呵呵...”叶文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自己总不能说是通过小空的吧,而且浑天黄道仪就是因为这个毛病,用不了多少年也就换成别的仪器了。
“不知叶议郎有什么解决的方法?”李淳风见叶文这么高深莫测的一笑,更加恭敬的问道。
“这个...小生还不知道,等李太史看过在下家族里的书籍,也许能想出更好的仪器来。”叶文哪里能找出解决的方法,自己不会不说,就是通过小空解决了这个毛病,那自己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也好。”李淳风见叶文如此说,只好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淳风带叶文逛了别处,叶文也涨了不少见识,而且因为一些疑问通过小空来回答,对李淳风和叶文来说收获也是不小。
最后,逛的差不多了,叶文见天色也已经不早了,就告辞离开了,而李淳风是怎么答复李二的。
李淳风也给叶文透漏了一些,他只是把叶文说的那些话禀报上去,甚至还申请去海边看看,来证实一下叶文的说辞。看来叶文举得那个例子,李淳风已经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