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农田里。
沈易穿着粗布麻衣,陪着一名农夫耕作。
“老人家,一亩地可以收获多少粮食啊?”
“大概八石左右吧,年景好可能翻倍,遇上灾旱年也可能只收三成。这个不好说。”
农夫这样回答。
“孩子,你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干嘛要陪小老儿在此劳作?”
“唉!以前是没干过。现在家道中落,所以想跟您学学,日后也好谋生。”
“唉!关中土地肥沃,却是种不出多的粮食,听说中原一亩地能种出十石。”农夫叹息道。
“那一亩田能养活几个人?”
“一亩?”农夫笑道:“孩子,一百亩才可以养活七个人。”
“哦,这样啊!那一个人可以种几亩田?”
“像小老儿这个年纪能种二十亩,年轻人能多种五亩。”
沈易很用心听着,回到城内的他立刻查阅了雍州十郡的户籍,共计十五万户,人口六十多万。
沈易又让人将各郡当年的收入清单呈报上来。
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北地郡、新平郡、安定郡、天水郡、广魏郡、南安郡、陇西郡。
十郡共计,产粮三百三十多万石,其中冯翊郡最高,五十八万石。
这就是董卓的全部家底吗?
三百多万石粮食,只能养活三十多万人。
“啪!”
沈易拍案而起,明年的关中就要闹饥荒,至少得死掉一半的人,这还了得?
难怪三国末期,三国人口加起来都不足千万。
沈易看到冯翊郡收入状况是最好的,立刻查阅冯翊郡的内政负责人。
冯翊郡郡丞,名叫张既。
“来人。”
有名下属进来。
“立刻把这个张既调到长安来。”
沈易非常清楚,战争打的是国力,没有国力做支撑,根本经不起一场战役的消耗,更经不起失败。
不要认为一个谋士一个名将,就能改变一场战争,那只是史书里的表面现象,背后的国力支撑没有提及而已。
名将可以改变一场战役,却肯定打赢不了一场战争,除非他的对手太过白痴。
刘邦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项羽?即使他初期败于项羽多次。功乃萧何也!
秦赵长平之战,不是赵括愚蠢的非要出击,而是赵国的国力已经耗不起,赵王才换掉廉颇,让赵括和秦军决战。
所以,种田才是王道。
张既也算个人物,已经是董卓这边政治水平最高的了,凑合着先用吧。
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沈易走出去,看到一个将官正怒气冲冲的要往房间里闯。
“这是怎么回事?”
沈易问。
那人道:“你就是沈大人吧?我们并州军本月的粮草为何还没有发放?”
“将军息怒。”
沈易道:“本官也是刚刚到任,一些事情还不清楚,待我查一下是怎么回事。您先进屋消消气。”
将那将官引入房间,沈易命人倒了杯水,递于对方,却被高顺一抬手拒绝。
“将军怎么称呼?”
“末将高顺。”
我靠,这位就是高顺。
原来张辽知道是沈易负责此事,不愿前来,高顺便出头了。
“高将军,在下久闻您的大名,听闻您麾下七百陷阵,有进无退,有死无生,每遇临阵,必为先锋,实在是令人敬仰啊!”
“哼!”高顺道:“再勇猛的士兵,没有粮食,也没办法打仗。”
“那是那是。”
不多一会儿,下属查清楚了原因,前来报告沈易。
原来筑建郿坞,府库粮食消耗极大,库存不足,而秋收的新粮食还没有收上来,仅剩的库粮优先分发给李傕的西凉军了。并州军便没有军粮可发了。
“将军,军营的粮草还够食几日?”
高顺道:“不足三日。”
沈易又问下属:“库内还有多少存粮?”
答:“尽够并州军七日只用。”
“这样吧高将军。”
沈易道:“先给你七日军粮,余下的我十日内一定给你补足。”
“府库都已经没粮了,你拿什么给我补足?”
“这个将军不必管,在下答应你了,就一定办到。”
高顺起身道:“好,我看在文远面子,给你十日时间,到时候见不到粮食,别怪我翻脸。”
“一定送到。”
送走了高顺,沈易问下属:“新粮食多久能收上来?”
答:“各郡的粮食收上来怎么也得一个月。”
三天过去了,沈易一筹莫展。
这天早上,有人来报,张既到了,沈易连忙接见。
看走进来的人,身材不是很高,眼睛却很有神,一身文官打扮。
张既,统御74,武力35,智力76,政治88。拥有不低的农业商业开发特性。
88的政治,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政治人才了,整个三国过90的也不过寥寥数人。
沈易立刻将眼下的困难如实相告,并问他有什么好办法。
张既道:“此事容易,我冯翊郡的新粮早已筹备妥当,随时可以运来长安。”
“太好了。”
沈易击节道:“先生真乃良助也!快请坐。”
沈易和张既一番交谈,对他的治国之术甚为赞赏。
沈易又将整个雍州的收支拿给张既看。
“按照这种状况,来年关中将会有饥荒,先生可有办法化解?”
张既拿着清单看了良久,摇摇头道:“没有好办法,除非去其他州郡购粮。”
“购粮?”沈易突然眼睛一亮,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张既继续道:“今年蜀中大收,粮价必然便宜,可前往购之。”
沈易思索了一下道:“可是蜀中道路险阻,路途又长,如此大规模的购粮,路上多有不便,有没有办法让他们送过来呢?”
张既道:“那只有提高长安的粮价,让商人们自己贩卖到长安来。”
“这个主意好。”
沈易兴奋道:“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并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注意。非常好。”
沈易立刻查阅了库存的银两,幸好库存银两非常充足。
沈易不动声色的在长安提高了粮价,他没有一下子抬高,而是慢慢的涨价。
原来的二石粮食兑换一贯钱,他先是提高到1.1贯,然后每十天涨一点。就像股票一样,持续的上涨。
一时之间,长安城成了粮商的聚集地。
沈易穿着粗布麻衣,陪着一名农夫耕作。
“老人家,一亩地可以收获多少粮食啊?”
“大概八石左右吧,年景好可能翻倍,遇上灾旱年也可能只收三成。这个不好说。”
农夫这样回答。
“孩子,你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干嘛要陪小老儿在此劳作?”
“唉!以前是没干过。现在家道中落,所以想跟您学学,日后也好谋生。”
“唉!关中土地肥沃,却是种不出多的粮食,听说中原一亩地能种出十石。”农夫叹息道。
“那一亩田能养活几个人?”
“一亩?”农夫笑道:“孩子,一百亩才可以养活七个人。”
“哦,这样啊!那一个人可以种几亩田?”
“像小老儿这个年纪能种二十亩,年轻人能多种五亩。”
沈易很用心听着,回到城内的他立刻查阅了雍州十郡的户籍,共计十五万户,人口六十多万。
沈易又让人将各郡当年的收入清单呈报上来。
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北地郡、新平郡、安定郡、天水郡、广魏郡、南安郡、陇西郡。
十郡共计,产粮三百三十多万石,其中冯翊郡最高,五十八万石。
这就是董卓的全部家底吗?
三百多万石粮食,只能养活三十多万人。
“啪!”
沈易拍案而起,明年的关中就要闹饥荒,至少得死掉一半的人,这还了得?
难怪三国末期,三国人口加起来都不足千万。
沈易看到冯翊郡收入状况是最好的,立刻查阅冯翊郡的内政负责人。
冯翊郡郡丞,名叫张既。
“来人。”
有名下属进来。
“立刻把这个张既调到长安来。”
沈易非常清楚,战争打的是国力,没有国力做支撑,根本经不起一场战役的消耗,更经不起失败。
不要认为一个谋士一个名将,就能改变一场战争,那只是史书里的表面现象,背后的国力支撑没有提及而已。
名将可以改变一场战役,却肯定打赢不了一场战争,除非他的对手太过白痴。
刘邦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项羽?即使他初期败于项羽多次。功乃萧何也!
秦赵长平之战,不是赵括愚蠢的非要出击,而是赵国的国力已经耗不起,赵王才换掉廉颇,让赵括和秦军决战。
所以,种田才是王道。
张既也算个人物,已经是董卓这边政治水平最高的了,凑合着先用吧。
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沈易走出去,看到一个将官正怒气冲冲的要往房间里闯。
“这是怎么回事?”
沈易问。
那人道:“你就是沈大人吧?我们并州军本月的粮草为何还没有发放?”
“将军息怒。”
沈易道:“本官也是刚刚到任,一些事情还不清楚,待我查一下是怎么回事。您先进屋消消气。”
将那将官引入房间,沈易命人倒了杯水,递于对方,却被高顺一抬手拒绝。
“将军怎么称呼?”
“末将高顺。”
我靠,这位就是高顺。
原来张辽知道是沈易负责此事,不愿前来,高顺便出头了。
“高将军,在下久闻您的大名,听闻您麾下七百陷阵,有进无退,有死无生,每遇临阵,必为先锋,实在是令人敬仰啊!”
“哼!”高顺道:“再勇猛的士兵,没有粮食,也没办法打仗。”
“那是那是。”
不多一会儿,下属查清楚了原因,前来报告沈易。
原来筑建郿坞,府库粮食消耗极大,库存不足,而秋收的新粮食还没有收上来,仅剩的库粮优先分发给李傕的西凉军了。并州军便没有军粮可发了。
“将军,军营的粮草还够食几日?”
高顺道:“不足三日。”
沈易又问下属:“库内还有多少存粮?”
答:“尽够并州军七日只用。”
“这样吧高将军。”
沈易道:“先给你七日军粮,余下的我十日内一定给你补足。”
“府库都已经没粮了,你拿什么给我补足?”
“这个将军不必管,在下答应你了,就一定办到。”
高顺起身道:“好,我看在文远面子,给你十日时间,到时候见不到粮食,别怪我翻脸。”
“一定送到。”
送走了高顺,沈易问下属:“新粮食多久能收上来?”
答:“各郡的粮食收上来怎么也得一个月。”
三天过去了,沈易一筹莫展。
这天早上,有人来报,张既到了,沈易连忙接见。
看走进来的人,身材不是很高,眼睛却很有神,一身文官打扮。
张既,统御74,武力35,智力76,政治88。拥有不低的农业商业开发特性。
88的政治,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政治人才了,整个三国过90的也不过寥寥数人。
沈易立刻将眼下的困难如实相告,并问他有什么好办法。
张既道:“此事容易,我冯翊郡的新粮早已筹备妥当,随时可以运来长安。”
“太好了。”
沈易击节道:“先生真乃良助也!快请坐。”
沈易和张既一番交谈,对他的治国之术甚为赞赏。
沈易又将整个雍州的收支拿给张既看。
“按照这种状况,来年关中将会有饥荒,先生可有办法化解?”
张既拿着清单看了良久,摇摇头道:“没有好办法,除非去其他州郡购粮。”
“购粮?”沈易突然眼睛一亮,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张既继续道:“今年蜀中大收,粮价必然便宜,可前往购之。”
沈易思索了一下道:“可是蜀中道路险阻,路途又长,如此大规模的购粮,路上多有不便,有没有办法让他们送过来呢?”
张既道:“那只有提高长安的粮价,让商人们自己贩卖到长安来。”
“这个主意好。”
沈易兴奋道:“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虽然这样慢一些,但是并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注意。非常好。”
沈易立刻查阅了库存的银两,幸好库存银两非常充足。
沈易不动声色的在长安提高了粮价,他没有一下子抬高,而是慢慢的涨价。
原来的二石粮食兑换一贯钱,他先是提高到1.1贯,然后每十天涨一点。就像股票一样,持续的上涨。
一时之间,长安城成了粮商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