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安谢氏的人走了,他们带着《云氏制盐法》和一批云华纸走了。
《云氏制盐法》对始安谢氏非常重要,能够如此简单从云氏手中得到《云氏制盐法》,出乎谢氏所有人的预料,另外谢扬看到记载《云氏制盐法》的云华纸非常好,顺便从云氏手中购买一批云华纸回去,购买云华纸可不算是还上云氏的人情。
以下作手段从云氏手中获取《云氏制盐法》和云氏将《云氏制盐法》给予他人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前者得到《云氏制盐法》后只能偷偷摸摸使用,若是被人发现,其名声会有很大影响,后者却可以光明正大的在自己的地盘推广《云氏制盐法》。
谢氏之后还有其他人前往云华郡城向云氏求取《云氏制盐法》,云元恺都是什么要求没有提,直接将《云氏制盐法》赠予他们,云氏收获一大波人情,人情对于云氏以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毕竟多个朋友就多条路。
谢氏和其他一些势力无意间将云氏没有想要保密《云氏制盐法》的事情说出去,只要大家上门,云氏都会将《云氏制盐法》赠予。
得到这个消息后,那些直接在临海县偷学到《云氏制盐法》的势力无语了,自己费劲从云氏那里偷学到《云氏制盐法》,现在也不敢正大光明推广,没想到云氏根本就没有保密《云氏制盐法》的想法,真是白费劲了,虽然已经得到大致的《云氏制盐法》,这些势力又派遣重要人物带着礼物前往云华郡向云氏求取《云氏制盐法》,得到云氏赠予的《云氏制盐法》后,各大势力才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推广《云氏制盐法》。
云氏因此又获得一大波人情,顺带着云氏的声望也有一定程度提升。
在大黎帝国,白盐的价格很贵,是同重量粮食价格的百倍,但是盐又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人若是缺盐,就会四肢无力,若是一支军队缺盐了,这支军队还如何行军打仗?
不过人吃盐只是盐的一个重要用途,盐还有其他的重要用途,这些用途对于盐的消耗量丝毫不比人吃掉的少。
作为现代人,你可能只看到日常做饭时用盐做调味剂,其实盐对古代老百姓的意义更像冰箱对现代人的意义,盐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因为这些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但如果用盐腌成咸菜(酸菜)、火腿、咸鱼、奶酪制品,就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
另外不单单是人要吃盐,连牲畜也要吃盐,无论是人还是牲畜,若是没有盐,都会出现大问题。
只是盐的价格太贵了,是同重量粮食价格的百倍,也就是说10银能够买100斤粮食,若是用来买盐只能买1斤,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太高了,但是人又不能不吃盐,所以老百姓对于盐的需求量一直维持在最低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铁锅煮海制盐产盐量远不如《云氏制盐法》,却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可是如今《云氏制盐法》在大黎帝国境内广泛推广,产盐量即将大增,是以前盐产量的数倍以上,但是市场已经饱和,之前只有云氏一家还好说,整体盐产量增加,多出来的盐很难销售出去,因为老百姓手中没有多少钱,买不了多少昂贵的盐,只要能维持人体最低所需就好。
抛开盐价昂贵的问题,大黎帝国盐产量增加,代表着大黎帝国整体国力的增加,要知道神州大地上可不止大黎帝国一个国家,还有圣武皇朝、北方百国等国,大黎帝国可不缺少敌人,若是大黎帝国内部出现问题,和大黎帝国接壤的国家很有可能会向大黎帝国发动战争。
盐产量暴增,白盐堆积如山,却没有人去购买,白盐消耗量还是以前的样子,一个势力若是想要销售出去更多的白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降低白盐的批发价,和云氏的方法一样,这样做会吸引更多的小盐商,增加白盐销量,亦增加收入。
以前是没有办法增加白盐产量,现在白盐产量可以增加了,却又销售不出去,最后各个势力只会减少白盐产量,使之供需达到一个平衡,那大黎帝国的国力根本无法增加多少。
《云氏制盐法》使得大黎帝国产盐量剧增的事情已经传遍大黎帝国,帝都新平也不例外,虽然现任帝君已经老迈,但是帝君对于这件事还是做出正确的处理——降低盐价。
是的,就是降低盐价,也只有这一个方法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白盐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高的普通老百姓都无法承受,在白盐产量暴增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盐价,用相同的钱,老百姓就能购买更多的白盐,吃的盐多了,人就有力气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开荒、挖矿等等,大黎帝国整体实力随之增加,但是大黎帝国的税收却没有降低。
随后大黎帝国帝君正式下诏书,命令全国各地的盐价降低到5银一斤,这只是第一次降价,随着《云氏制盐法》正式取代铁锅煮海制盐法后,盐价还会继续降低,大黎帝国老百姓因为盐价降低,纷纷高呼“万岁!”、“帝君仁慈!”……
大黎帝国民心更盛。
想到如此场面,帝君那苍老的面容露出一丝笑容,他没有忘记引发这件事的大功臣——云华云氏。
于是帝君下诏:封云元恺为二等子爵,赏万金、一百年份药材十份、三百匹良驹、千匹绸缎……
赏赐云氏的物品总价值高达数万金,相当于云氏数年的纯收益。
帝君不了解云氏的情况,不过朝廷中的大臣有知道云氏的情况,所以帝君没有赏赐云逸,而是赏赐负责云氏大小事务的云元恺,封云元恺为二等子爵,但是小于云逸的一等子爵位,之后的赏赐似是赏赐给云元恺的,实际上是赐予整个云氏,毕竟云元恺不是云氏的族长,不能完全代表整个云华云氏。
偏居一隅的云华云氏得到帝君的重视,获得巨大赏赐,若是云氏得到消息,一定会举族欢庆,甚至因为云氏得到帝君的重视,此时云氏正在头疼的一个小烦恼也顺利解开……
《云氏制盐法》对始安谢氏非常重要,能够如此简单从云氏手中得到《云氏制盐法》,出乎谢氏所有人的预料,另外谢扬看到记载《云氏制盐法》的云华纸非常好,顺便从云氏手中购买一批云华纸回去,购买云华纸可不算是还上云氏的人情。
以下作手段从云氏手中获取《云氏制盐法》和云氏将《云氏制盐法》给予他人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前者得到《云氏制盐法》后只能偷偷摸摸使用,若是被人发现,其名声会有很大影响,后者却可以光明正大的在自己的地盘推广《云氏制盐法》。
谢氏之后还有其他人前往云华郡城向云氏求取《云氏制盐法》,云元恺都是什么要求没有提,直接将《云氏制盐法》赠予他们,云氏收获一大波人情,人情对于云氏以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毕竟多个朋友就多条路。
谢氏和其他一些势力无意间将云氏没有想要保密《云氏制盐法》的事情说出去,只要大家上门,云氏都会将《云氏制盐法》赠予。
得到这个消息后,那些直接在临海县偷学到《云氏制盐法》的势力无语了,自己费劲从云氏那里偷学到《云氏制盐法》,现在也不敢正大光明推广,没想到云氏根本就没有保密《云氏制盐法》的想法,真是白费劲了,虽然已经得到大致的《云氏制盐法》,这些势力又派遣重要人物带着礼物前往云华郡向云氏求取《云氏制盐法》,得到云氏赠予的《云氏制盐法》后,各大势力才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推广《云氏制盐法》。
云氏因此又获得一大波人情,顺带着云氏的声望也有一定程度提升。
在大黎帝国,白盐的价格很贵,是同重量粮食价格的百倍,但是盐又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人若是缺盐,就会四肢无力,若是一支军队缺盐了,这支军队还如何行军打仗?
不过人吃盐只是盐的一个重要用途,盐还有其他的重要用途,这些用途对于盐的消耗量丝毫不比人吃掉的少。
作为现代人,你可能只看到日常做饭时用盐做调味剂,其实盐对古代老百姓的意义更像冰箱对现代人的意义,盐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因为这些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但如果用盐腌成咸菜(酸菜)、火腿、咸鱼、奶酪制品,就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
另外不单单是人要吃盐,连牲畜也要吃盐,无论是人还是牲畜,若是没有盐,都会出现大问题。
只是盐的价格太贵了,是同重量粮食价格的百倍,也就是说10银能够买100斤粮食,若是用来买盐只能买1斤,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价格太高了,但是人又不能不吃盐,所以老百姓对于盐的需求量一直维持在最低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铁锅煮海制盐产盐量远不如《云氏制盐法》,却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可是如今《云氏制盐法》在大黎帝国境内广泛推广,产盐量即将大增,是以前盐产量的数倍以上,但是市场已经饱和,之前只有云氏一家还好说,整体盐产量增加,多出来的盐很难销售出去,因为老百姓手中没有多少钱,买不了多少昂贵的盐,只要能维持人体最低所需就好。
抛开盐价昂贵的问题,大黎帝国盐产量增加,代表着大黎帝国整体国力的增加,要知道神州大地上可不止大黎帝国一个国家,还有圣武皇朝、北方百国等国,大黎帝国可不缺少敌人,若是大黎帝国内部出现问题,和大黎帝国接壤的国家很有可能会向大黎帝国发动战争。
盐产量暴增,白盐堆积如山,却没有人去购买,白盐消耗量还是以前的样子,一个势力若是想要销售出去更多的白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降低白盐的批发价,和云氏的方法一样,这样做会吸引更多的小盐商,增加白盐销量,亦增加收入。
以前是没有办法增加白盐产量,现在白盐产量可以增加了,却又销售不出去,最后各个势力只会减少白盐产量,使之供需达到一个平衡,那大黎帝国的国力根本无法增加多少。
《云氏制盐法》使得大黎帝国产盐量剧增的事情已经传遍大黎帝国,帝都新平也不例外,虽然现任帝君已经老迈,但是帝君对于这件事还是做出正确的处理——降低盐价。
是的,就是降低盐价,也只有这一个方法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白盐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高的普通老百姓都无法承受,在白盐产量暴增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盐价,用相同的钱,老百姓就能购买更多的白盐,吃的盐多了,人就有力气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开荒、挖矿等等,大黎帝国整体实力随之增加,但是大黎帝国的税收却没有降低。
随后大黎帝国帝君正式下诏书,命令全国各地的盐价降低到5银一斤,这只是第一次降价,随着《云氏制盐法》正式取代铁锅煮海制盐法后,盐价还会继续降低,大黎帝国老百姓因为盐价降低,纷纷高呼“万岁!”、“帝君仁慈!”……
大黎帝国民心更盛。
想到如此场面,帝君那苍老的面容露出一丝笑容,他没有忘记引发这件事的大功臣——云华云氏。
于是帝君下诏:封云元恺为二等子爵,赏万金、一百年份药材十份、三百匹良驹、千匹绸缎……
赏赐云氏的物品总价值高达数万金,相当于云氏数年的纯收益。
帝君不了解云氏的情况,不过朝廷中的大臣有知道云氏的情况,所以帝君没有赏赐云逸,而是赏赐负责云氏大小事务的云元恺,封云元恺为二等子爵,但是小于云逸的一等子爵位,之后的赏赐似是赏赐给云元恺的,实际上是赐予整个云氏,毕竟云元恺不是云氏的族长,不能完全代表整个云华云氏。
偏居一隅的云华云氏得到帝君的重视,获得巨大赏赐,若是云氏得到消息,一定会举族欢庆,甚至因为云氏得到帝君的重视,此时云氏正在头疼的一个小烦恼也顺利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