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宫门的刘辩就像是一只出笼的鸟儿,洛阳街头的任何事都足以引起他的注意。
被称为明老的老宦官跟在刘辩的身后,看着有着少年活泼气息的刘辩,眼里面都是慈爱之意。他是无根之人,注定是没有自己的后代的,他也不愿意去收嗣子来传承他的血脉,于是乎刘辩几乎就被他当成了他的晚辈和精神寄托。
“殿,公子,您慢点,老奴快跟不上了。”毕竟年老了,比不了年轻人的活力,他已经慢慢开始跟不上一直在走走跳跳的刘辩了。
“明老,这才多一会儿啊,你就不行了,好吧,我们去前面的酒楼里尝尝宫外的美食也当做休息一会儿吧。”刘辩停下来转过头对已经气喘吁吁的明老道。
“好,公子,我们走吧。”跟上来的明老道。
刘辩主仆便走进了街边的一家酒楼里,在大厅里随意找了一处地方,就坐了下来。
吩咐小厮上店里特色的吃食后,刘辩就开始左右瞧瞧周围的食客们和侧起耳朵听听他们在谈论什么。他的老师告诉过他做一个明君就是要多去了解民间的事情,多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能只呆在宫闱里。
刘辩记住了这句话,几乎在他每次偷偷出宫的时候,他总会刻意的往人多的地方钻,也总会多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左顾右盼的刘辩在观察周围几桌的食客后,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有三个士子的地方,他知道这些士子才会谈论国家大事,而这也是他感兴趣的地方。
菜还没有上来,刘辩便离开了座位,悄悄挪步到了他们旁边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明老见到刘辩的行动也没阻止他,反而他也赞同刘辩多了解下民间的事情,这样他才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这三个士子,虽然发现了刘辩在他们身边,看他的穿着也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也就没有在意,继续着他们的话题。
只见其中的一个士子道:“这都过去两天了,陛下还是没有消息传下来,这对忠臣父子又在牢里多受了两天的牢狱之灾啊。”
“是啊,听说现在朝廷的官员也挺着急的,毕竟这件事太过轰动了。”旁边的士子道。
刘辩听此就起了很大的兴趣,没有打扰他们而是继续站在旁边继续听着。
“唉,可惜啊,我原本还以为公伟公是一个君子呢,没想到在他的弟子受如此冤屈之时竟把他逐出了师门,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有一个士子道。
剩下的两位士子也点头认同。他们也没想到曾经是他们楷模的朱儁会在这种关头做出让他们如此大跌眼镜之事。
刘辩听到事情涉及到了朝廷高官的朱儁,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位兄台,我看未必。”旁边的一个富家公子也起了兴趣,走过来道。
三个士子盯着这个华服公子,心下虽有些不喜他打断他们的谈话,但作为士子他们做人起码的礼仪还是有的,也请他坐了下来说说他的见解。
“三位兄台,这件事我也知道,但我不认为是公伟公的错,因为他也是迫于无奈。”华服公子笑笑道。
“哦?这位兄台为何有此言?”其中的一位士子道。
华服公子四处看看,压低了声音道:“三位兄台,此事可是朝廷机密,你们且坐进一点,不要被旁人听了去惹上麻烦。”
这三个士子听此也坐近了一些,想听听他有什么见解。刘辩自然也不会错过,也靠近了他的身边。
华服公子见刘辩这个少年靠近了他们也没有多在意,多一个人让他显摆,也会多让他多一份自豪感。
“此事我也是无意中听到家父谈起的,表面上看这孙文台是因为触怒了陛下而被问罪下狱的,实则不然,其实是陛下想利用孙文台来打击党人们和大臣们。”华服公子道。
“然后呢?兄台。”
看着他们越来越有了浓厚的兴趣,华服公子也就继续道:“本来公伟公是想救下他的弟子的,但是陛下提出的要求实在是太过苛刻了,他们不能答应,也就迫使着公伟公放弃了这孙文台。所以我说,这事不是公伟公的错。”
三位士子听此面面相觑,他们也没想到这背后竟有如此大的隐秘,也怪不得这个华服公子会悄悄的告诉他们,为他们解惑。
“兄台,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啊。要不是兄台,我们还差点误会公伟公了呢。”其中的一个士子感激道。
“今日我也是看三位兄台面善才将此等机密告诉你们的,这件事涉及太大了,你们可不能到处乱说啊,要是此言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你我的小命就难保了。”华服公子道。
听此言,这三个士子就对这个华服公子更加感谢了,就请他坐下一起喝酒畅谈这些事。
在旁边一直沉默的刘辩此时也忍不住开口道:“四位兄台,你们能告诉我究竟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四人听到在旁边一直在偷听他们说话的少年开口了,也多当一回事,但看他似乎是跟他们一样同为士子也把事情告诉了他,也很奇怪如今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的这个少年竟会不知。
刘辩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他为什么不知道这件事。而后开口问道:“四位兄台,你们谁手中有那篇陈情表啊,能否借小弟一观吗?”
听到刘辩想看这篇陈情表,华服公子也就回到他那桌拿出了一张纸递给了刘辩道:“小兄弟,正好我手上有一篇,你拿去看看吧,说实话我也挺佩服这孙文台的儿子的,小小年纪竟然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文章。”
刘辩接过文章,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而旁边的士子和华服公子也开始谈论起孙扬来。
“我听说,这孙扬可是颍川慈明公的高徒啊,也怪不得他能写出如此文章,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其中的一位士子道。其余的人也纷纷附和。
看着文章的刘辩没有顾忌他们在谈论着什么,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融入到此间了。他完全没想到如此的忠臣父子竟会被自己的父皇囚于牢房,他的内心告诉他,他必须要为他们伸冤,他必须让自己的父皇知道这是何等的忠臣父子。
没再理会他们,刘辩拿着文章就回到了他那桌,没看一眼桌上的美味,吩咐明老丢下饭钱后,便匆匆的离开了。
明老虽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出了酒楼,明老看着刘辩往回走去,便拉住了他道:“公子,您走错了,看樱花的话不是这个方向。”
“明老,我们不看樱花了,我们回宫吧,我有要事要做。”刘辩解释道。
听此明老也就放开了刘辩,虽然心里奇怪刘辩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还是跟着走向了回宫的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被称为明老的老宦官跟在刘辩的身后,看着有着少年活泼气息的刘辩,眼里面都是慈爱之意。他是无根之人,注定是没有自己的后代的,他也不愿意去收嗣子来传承他的血脉,于是乎刘辩几乎就被他当成了他的晚辈和精神寄托。
“殿,公子,您慢点,老奴快跟不上了。”毕竟年老了,比不了年轻人的活力,他已经慢慢开始跟不上一直在走走跳跳的刘辩了。
“明老,这才多一会儿啊,你就不行了,好吧,我们去前面的酒楼里尝尝宫外的美食也当做休息一会儿吧。”刘辩停下来转过头对已经气喘吁吁的明老道。
“好,公子,我们走吧。”跟上来的明老道。
刘辩主仆便走进了街边的一家酒楼里,在大厅里随意找了一处地方,就坐了下来。
吩咐小厮上店里特色的吃食后,刘辩就开始左右瞧瞧周围的食客们和侧起耳朵听听他们在谈论什么。他的老师告诉过他做一个明君就是要多去了解民间的事情,多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能只呆在宫闱里。
刘辩记住了这句话,几乎在他每次偷偷出宫的时候,他总会刻意的往人多的地方钻,也总会多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左顾右盼的刘辩在观察周围几桌的食客后,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有三个士子的地方,他知道这些士子才会谈论国家大事,而这也是他感兴趣的地方。
菜还没有上来,刘辩便离开了座位,悄悄挪步到了他们旁边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明老见到刘辩的行动也没阻止他,反而他也赞同刘辩多了解下民间的事情,这样他才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这三个士子,虽然发现了刘辩在他们身边,看他的穿着也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也就没有在意,继续着他们的话题。
只见其中的一个士子道:“这都过去两天了,陛下还是没有消息传下来,这对忠臣父子又在牢里多受了两天的牢狱之灾啊。”
“是啊,听说现在朝廷的官员也挺着急的,毕竟这件事太过轰动了。”旁边的士子道。
刘辩听此就起了很大的兴趣,没有打扰他们而是继续站在旁边继续听着。
“唉,可惜啊,我原本还以为公伟公是一个君子呢,没想到在他的弟子受如此冤屈之时竟把他逐出了师门,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有一个士子道。
剩下的两位士子也点头认同。他们也没想到曾经是他们楷模的朱儁会在这种关头做出让他们如此大跌眼镜之事。
刘辩听到事情涉及到了朝廷高官的朱儁,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位兄台,我看未必。”旁边的一个富家公子也起了兴趣,走过来道。
三个士子盯着这个华服公子,心下虽有些不喜他打断他们的谈话,但作为士子他们做人起码的礼仪还是有的,也请他坐了下来说说他的见解。
“三位兄台,这件事我也知道,但我不认为是公伟公的错,因为他也是迫于无奈。”华服公子笑笑道。
“哦?这位兄台为何有此言?”其中的一位士子道。
华服公子四处看看,压低了声音道:“三位兄台,此事可是朝廷机密,你们且坐进一点,不要被旁人听了去惹上麻烦。”
这三个士子听此也坐近了一些,想听听他有什么见解。刘辩自然也不会错过,也靠近了他的身边。
华服公子见刘辩这个少年靠近了他们也没有多在意,多一个人让他显摆,也会多让他多一份自豪感。
“此事我也是无意中听到家父谈起的,表面上看这孙文台是因为触怒了陛下而被问罪下狱的,实则不然,其实是陛下想利用孙文台来打击党人们和大臣们。”华服公子道。
“然后呢?兄台。”
看着他们越来越有了浓厚的兴趣,华服公子也就继续道:“本来公伟公是想救下他的弟子的,但是陛下提出的要求实在是太过苛刻了,他们不能答应,也就迫使着公伟公放弃了这孙文台。所以我说,这事不是公伟公的错。”
三位士子听此面面相觑,他们也没想到这背后竟有如此大的隐秘,也怪不得这个华服公子会悄悄的告诉他们,为他们解惑。
“兄台,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啊。要不是兄台,我们还差点误会公伟公了呢。”其中的一个士子感激道。
“今日我也是看三位兄台面善才将此等机密告诉你们的,这件事涉及太大了,你们可不能到处乱说啊,要是此言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你我的小命就难保了。”华服公子道。
听此言,这三个士子就对这个华服公子更加感谢了,就请他坐下一起喝酒畅谈这些事。
在旁边一直沉默的刘辩此时也忍不住开口道:“四位兄台,你们能告诉我究竟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四人听到在旁边一直在偷听他们说话的少年开口了,也多当一回事,但看他似乎是跟他们一样同为士子也把事情告诉了他,也很奇怪如今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的这个少年竟会不知。
刘辩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他为什么不知道这件事。而后开口问道:“四位兄台,你们谁手中有那篇陈情表啊,能否借小弟一观吗?”
听到刘辩想看这篇陈情表,华服公子也就回到他那桌拿出了一张纸递给了刘辩道:“小兄弟,正好我手上有一篇,你拿去看看吧,说实话我也挺佩服这孙文台的儿子的,小小年纪竟然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文章。”
刘辩接过文章,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而旁边的士子和华服公子也开始谈论起孙扬来。
“我听说,这孙扬可是颍川慈明公的高徒啊,也怪不得他能写出如此文章,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其中的一位士子道。其余的人也纷纷附和。
看着文章的刘辩没有顾忌他们在谈论着什么,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融入到此间了。他完全没想到如此的忠臣父子竟会被自己的父皇囚于牢房,他的内心告诉他,他必须要为他们伸冤,他必须让自己的父皇知道这是何等的忠臣父子。
没再理会他们,刘辩拿着文章就回到了他那桌,没看一眼桌上的美味,吩咐明老丢下饭钱后,便匆匆的离开了。
明老虽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出了酒楼,明老看着刘辩往回走去,便拉住了他道:“公子,您走错了,看樱花的话不是这个方向。”
“明老,我们不看樱花了,我们回宫吧,我有要事要做。”刘辩解释道。
听此明老也就放开了刘辩,虽然心里奇怪刘辩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还是跟着走向了回宫的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