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看明史的时候,朱大明就觉得,这个高时明是个颇有能耐的人,魏忠贤当权时期,他能在一直混在司礼监,你要说魏忠贤多么赏识他,那也不是,因为他只是个普通太监。
直到崇祯帝登极,他才成为秉笔太监,崇祯以后则是长期当着掌印太监,这说明崇祯皇帝很信任他。
然而,像他这样一个处在重要位置上的人,在各种名人辈出的晚明历史上,却并没有混出多大的名声,既没做出什么成就,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也是直到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朱大明才从朱由校的皇后,也就是懿安皇后张氏那里了解到,原来高时明是她力荐给天启帝,然后安排在司礼监的。朱大明这才恍然大悟。
对于懿安皇后张氏力荐,而天启帝又同意安排在司礼监的人,魏忠贤当然是没办法拿掉的,而等到崇祯皇帝即位后,也肯定是要重用的。
而这样的人,当然也是如今朱大明所需要依赖的。
没过多久,朱大明就见到了高时明。
高时明白白净净、文质彬彬,如果不是一身太监的装束,看来倒像是个中年书生。
高时明进来后,立刻跪地行礼,口称有罪。
看来他也受了清理魏忠贤党徒的影响,可能也是担心被曹化淳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给清算了吧。
“高时明,朕叫你来,是想听你说说锦衣卫的人事。”
高时明有点懵,他以为皇帝叫他来可能是要宣布对他的处置,因为今日大朝的情况他也知道,大朝一结束,曹化淳就带着圣旨接管了司礼监,他这个秉笔太监也被暂时停了职。
就在刚才,曹化淳带着一干心腹手下,又把司礼监以往跟魏忠贤、王体乾等魏党走得比较近的人,全都拿下了,说是要挨个审查。
高时明虽然自从崇祯皇帝即位伊始,就开始向曹化淳、王承恩这些新进司礼监的人靠拢,帮着他们熟悉和掌握司礼监的事务,应该算是略有功劳的,虽然保全性命没有多大困难,但投闲置散却是肯定了。
毕竟先帝皇后张氏已经成了过去时了,前朝旧事本来就没什么人知道,现在张皇后会不会再为他说话,还是个未知数。
然而,看现在皇帝召见的情况,似乎也不是要对自己做出处理的征兆啊。
能在司礼监混到现在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聪明人,听皇帝问锦衣卫的人事,就知道皇帝要对锦衣卫动手,知道皇帝想要拿掉田尔耕,但又不知道用什么人替代田尔耕。
高时明当然不能说自己对锦衣卫不了解,也不能直接表现出已看破皇帝心思的迹象,只是恭敬说道:“据奴婢所知,锦衣卫自太祖设置拱卫司以来,专职拱卫陛下及皇宫大内,改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以来,除掌大内亲军侍卫以外,还负责巡查缉捕、纠察百官。在京师设有北镇抚司以外,在南京设有南镇抚司,此外在宫禁之中设有仪銮司,锦衣卫指挥使总领其事,且历来由皇上直接任用,内阁及六部院寺诸司皆不得过问。”
朱大明听了这话,特别是后面两句,已经知道高时明猜到了自己的意思,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于是说道:“你说的这些,朕也略知一二。只是朕即位未久,对如今锦衣卫堪用的人才,所知不多。当年懿安皇后力荐你到司礼监任职,如今魏忠贤一党已去职,你在司礼监算是老人了,懿安皇后又向朕力荐,说你可用,朕希望得你臂助。如今形势,锦衣卫至关重要,只是不知何人该去而何人可用?”
听完皇帝说的话,高时明瞬间就放下心来,再也不担心皇帝会借着整治魏忠贤一党的时机整治自己了,略想了想,说道:“奴婢幸得先皇信赖,委以重任,今又得皇上恩典,视为心腹,奴婢自当知无不言。”
高时明环顾左右,见现时暖阁内只有皇帝与自己,然后接着说道:“锦衣卫南北镇抚司镇抚使,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皆魏忠贤、田尔耕心腹党羽。皇上若决心清除朝中阉党,锦衣卫拱卫帝侧,若有一二居心叵测之徒,后果不堪设想,必须首先清理。”
朱大明点了点头,高时明接着说道:“皇上担心锦衣卫衙门各堂官皆不可用,所虑甚是。据奴婢所知,宫内仪銮司,与田尔耕、许显纯之辈控制的南北镇抚司颇不同,其主事者乃是先皇亲自拣选任用,与魏忠贤一党想必牵涉不深,皇上或可从中拣选任用。”
看皇帝有些不解,高时明又缓缓说出了一件陈年旧事。
原来天启五年的时候,一贯深得天启帝信任的魏忠贤得意忘形,刚好得了一匹好马,就在宫内策马扬鞭疾驰,结果冲撞了天启帝的仪仗,天启当时大怒,拿弓箭亲自射死了魏忠贤所骑的那匹马,虽然不久之后宠信魏忠贤依旧,但从此对自己的安全上了心。
对于这个事情,崇祯知道,因为当时的朱由检还没有出宫,应该还是事件的亲历者,但朱大明并不知道,不过他选择相信,毕竟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如果宫内的侍卫亲军都不是自己安排完全可靠之人掌管的话,他怎么可能睡得着觉呢。
再考虑到天启皇帝登极时发生的“移宫案”,乃至稍早一点的“梃击案”,天启皇帝在魏忠贤之外,安排力量保障自己的安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高时明说的仪銮司,就是天启帝保障内廷安全所做的努力之一。
仪銮司原来的职责是拱卫大内,现在的职能当然也包括拱卫大内,可惜的是他们不是太监,不能进入真正的內宫,因此目前更主要的职能,就是在皇帝大朝的时候,站在皇极殿的内外摆摆样子,负责在午门、皇极门到皇极殿这段道路两侧站岗,俗称“人桩子”。
仪鸾司人数也不多,相对于接近六万人的锦衣卫,仪銮司的这点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包括值守皇极、中极、建极这外朝三大殿的一百二十名所谓的大汉将军,以及值守午门内外城楼的五百名校尉、力士,总计只有六百二十余人,仅有一个指挥在负责,指挥之下是两个千户,然后是几个百户。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皇宫大内,却是一支相当重要的力量,也是现在的朱大明必须掌握的力量。
想到这些,朱大明随即就对高时明说道:“你现在即刻前去午门仪銮司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由你接管仪銮司,该司指挥及所属百户以上官弁,三日内下值后皆不准归家,随时听候差遣。”
朱大明说完,亲自写下一个手谕,用上随身佩戴的乾清宫上书房小印,交给了高时明。
高时明随即领旨而去,约莫一刻钟之后,高时明遣人来报,说是已经接管仪鸾司,仪鸾司指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王国兴已经领旨受命。
至此,朱大明内心那种不安的感觉才逐渐消散。
当晚朱大明去了坤宁宫过夜。来到大明这些日子,一开始是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再后来是谋划除掉魏忠贤,也没有闲心想别的,间或抽出时间到后宫去看看皇后和众妃嫔,也只是吃个饭、说说话就走。
这个白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着给处理魏忠贤这件事收尾,消除隐患,所以直到晚膳时间到了,朱大明才想起该去坤宁宫跟皇后见见面,一起用个膳,免得后宫不安。
王承恩前头带路,也不用仪仗,只在乾清宫侍从太监宫女的陪同下,穿过交泰殿,来到了坤宁宫。
正好懿安皇后也在,她们倒是都听说了今日大朝上发生的事情,听说皇帝快刀斩乱麻处理了魏忠贤、王体乾、李永贞等内廷魏党,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担心遭到其他魏党的反噬,所以既一边暗自高兴,一边也是提心吊胆。
毕竟魏忠贤之前的权势实在是太大了,而朝中和宫内党附魏忠贤的内外臣工也实在太多了,都有点不相信皇帝能够如此轻易地就把魏党拿下。
本来懿安皇后张氏和皇后周氏妯娌俩说了一下午的话,到了晚膳的时间,刚准备离开坤宁宫,一听说皇帝前来,因想尽快了解最新的情况,也就没有走。
没过多久,朱大明就到了坤宁宫,懿安皇后张氏和皇后周氏赶紧行礼拜见完毕,王承恩也把御膳准备好了。
朱大明又遣人叫来别具东西宫的丽妃田氏与静妃袁氏,利用吃饭的时间,约略讲了朝中的情况,讲了目前对魏忠贤的处置,听得皇嫂张氏和自己的后妃一阵感叹,皆颂皇上圣明。
丽妃田氏、静妃袁氏知道皇上要留宿坤宁宫,因此用过晚膳即行告退。
朱大明则又趁机问了皇嫂张氏关于仪鸾司的事。
原来这个王国兴也不简单,居然是朱由校亲舅舅的儿子。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与朱由检的生母刘氏一样,都是宫女出身,而且生下皇子不久之后就死了,直到天启皇帝即位,才终于有了封号,王氏的娘家也才沾上了点光,其弟弟王升被封了新城侯,王升的儿子王国兴也因此被封了锦衣卫的世袭职务,并被天启皇帝安排进了仪鸾司。
这下子,朱大明算是明白了。仪鸾司的确没有被魏忠贤所掌控,毕竟天启皇帝不是真的傻瓜,也知道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虽然给了魏忠贤滔天的权势,但事关自己人身安全的仪鸾司,还是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懿安皇后张氏的一番话,让朱大明更加放心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直到崇祯帝登极,他才成为秉笔太监,崇祯以后则是长期当着掌印太监,这说明崇祯皇帝很信任他。
然而,像他这样一个处在重要位置上的人,在各种名人辈出的晚明历史上,却并没有混出多大的名声,既没做出什么成就,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也是直到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朱大明才从朱由校的皇后,也就是懿安皇后张氏那里了解到,原来高时明是她力荐给天启帝,然后安排在司礼监的。朱大明这才恍然大悟。
对于懿安皇后张氏力荐,而天启帝又同意安排在司礼监的人,魏忠贤当然是没办法拿掉的,而等到崇祯皇帝即位后,也肯定是要重用的。
而这样的人,当然也是如今朱大明所需要依赖的。
没过多久,朱大明就见到了高时明。
高时明白白净净、文质彬彬,如果不是一身太监的装束,看来倒像是个中年书生。
高时明进来后,立刻跪地行礼,口称有罪。
看来他也受了清理魏忠贤党徒的影响,可能也是担心被曹化淳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给清算了吧。
“高时明,朕叫你来,是想听你说说锦衣卫的人事。”
高时明有点懵,他以为皇帝叫他来可能是要宣布对他的处置,因为今日大朝的情况他也知道,大朝一结束,曹化淳就带着圣旨接管了司礼监,他这个秉笔太监也被暂时停了职。
就在刚才,曹化淳带着一干心腹手下,又把司礼监以往跟魏忠贤、王体乾等魏党走得比较近的人,全都拿下了,说是要挨个审查。
高时明虽然自从崇祯皇帝即位伊始,就开始向曹化淳、王承恩这些新进司礼监的人靠拢,帮着他们熟悉和掌握司礼监的事务,应该算是略有功劳的,虽然保全性命没有多大困难,但投闲置散却是肯定了。
毕竟先帝皇后张氏已经成了过去时了,前朝旧事本来就没什么人知道,现在张皇后会不会再为他说话,还是个未知数。
然而,看现在皇帝召见的情况,似乎也不是要对自己做出处理的征兆啊。
能在司礼监混到现在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聪明人,听皇帝问锦衣卫的人事,就知道皇帝要对锦衣卫动手,知道皇帝想要拿掉田尔耕,但又不知道用什么人替代田尔耕。
高时明当然不能说自己对锦衣卫不了解,也不能直接表现出已看破皇帝心思的迹象,只是恭敬说道:“据奴婢所知,锦衣卫自太祖设置拱卫司以来,专职拱卫陛下及皇宫大内,改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以来,除掌大内亲军侍卫以外,还负责巡查缉捕、纠察百官。在京师设有北镇抚司以外,在南京设有南镇抚司,此外在宫禁之中设有仪銮司,锦衣卫指挥使总领其事,且历来由皇上直接任用,内阁及六部院寺诸司皆不得过问。”
朱大明听了这话,特别是后面两句,已经知道高时明猜到了自己的意思,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于是说道:“你说的这些,朕也略知一二。只是朕即位未久,对如今锦衣卫堪用的人才,所知不多。当年懿安皇后力荐你到司礼监任职,如今魏忠贤一党已去职,你在司礼监算是老人了,懿安皇后又向朕力荐,说你可用,朕希望得你臂助。如今形势,锦衣卫至关重要,只是不知何人该去而何人可用?”
听完皇帝说的话,高时明瞬间就放下心来,再也不担心皇帝会借着整治魏忠贤一党的时机整治自己了,略想了想,说道:“奴婢幸得先皇信赖,委以重任,今又得皇上恩典,视为心腹,奴婢自当知无不言。”
高时明环顾左右,见现时暖阁内只有皇帝与自己,然后接着说道:“锦衣卫南北镇抚司镇抚使,卫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皆魏忠贤、田尔耕心腹党羽。皇上若决心清除朝中阉党,锦衣卫拱卫帝侧,若有一二居心叵测之徒,后果不堪设想,必须首先清理。”
朱大明点了点头,高时明接着说道:“皇上担心锦衣卫衙门各堂官皆不可用,所虑甚是。据奴婢所知,宫内仪銮司,与田尔耕、许显纯之辈控制的南北镇抚司颇不同,其主事者乃是先皇亲自拣选任用,与魏忠贤一党想必牵涉不深,皇上或可从中拣选任用。”
看皇帝有些不解,高时明又缓缓说出了一件陈年旧事。
原来天启五年的时候,一贯深得天启帝信任的魏忠贤得意忘形,刚好得了一匹好马,就在宫内策马扬鞭疾驰,结果冲撞了天启帝的仪仗,天启当时大怒,拿弓箭亲自射死了魏忠贤所骑的那匹马,虽然不久之后宠信魏忠贤依旧,但从此对自己的安全上了心。
对于这个事情,崇祯知道,因为当时的朱由检还没有出宫,应该还是事件的亲历者,但朱大明并不知道,不过他选择相信,毕竟对任何一个皇帝来说,如果宫内的侍卫亲军都不是自己安排完全可靠之人掌管的话,他怎么可能睡得着觉呢。
再考虑到天启皇帝登极时发生的“移宫案”,乃至稍早一点的“梃击案”,天启皇帝在魏忠贤之外,安排力量保障自己的安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高时明说的仪銮司,就是天启帝保障内廷安全所做的努力之一。
仪銮司原来的职责是拱卫大内,现在的职能当然也包括拱卫大内,可惜的是他们不是太监,不能进入真正的內宫,因此目前更主要的职能,就是在皇帝大朝的时候,站在皇极殿的内外摆摆样子,负责在午门、皇极门到皇极殿这段道路两侧站岗,俗称“人桩子”。
仪鸾司人数也不多,相对于接近六万人的锦衣卫,仪銮司的这点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包括值守皇极、中极、建极这外朝三大殿的一百二十名所谓的大汉将军,以及值守午门内外城楼的五百名校尉、力士,总计只有六百二十余人,仅有一个指挥在负责,指挥之下是两个千户,然后是几个百户。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皇宫大内,却是一支相当重要的力量,也是现在的朱大明必须掌握的力量。
想到这些,朱大明随即就对高时明说道:“你现在即刻前去午门仪銮司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由你接管仪銮司,该司指挥及所属百户以上官弁,三日内下值后皆不准归家,随时听候差遣。”
朱大明说完,亲自写下一个手谕,用上随身佩戴的乾清宫上书房小印,交给了高时明。
高时明随即领旨而去,约莫一刻钟之后,高时明遣人来报,说是已经接管仪鸾司,仪鸾司指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王国兴已经领旨受命。
至此,朱大明内心那种不安的感觉才逐渐消散。
当晚朱大明去了坤宁宫过夜。来到大明这些日子,一开始是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再后来是谋划除掉魏忠贤,也没有闲心想别的,间或抽出时间到后宫去看看皇后和众妃嫔,也只是吃个饭、说说话就走。
这个白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着给处理魏忠贤这件事收尾,消除隐患,所以直到晚膳时间到了,朱大明才想起该去坤宁宫跟皇后见见面,一起用个膳,免得后宫不安。
王承恩前头带路,也不用仪仗,只在乾清宫侍从太监宫女的陪同下,穿过交泰殿,来到了坤宁宫。
正好懿安皇后也在,她们倒是都听说了今日大朝上发生的事情,听说皇帝快刀斩乱麻处理了魏忠贤、王体乾、李永贞等内廷魏党,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担心遭到其他魏党的反噬,所以既一边暗自高兴,一边也是提心吊胆。
毕竟魏忠贤之前的权势实在是太大了,而朝中和宫内党附魏忠贤的内外臣工也实在太多了,都有点不相信皇帝能够如此轻易地就把魏党拿下。
本来懿安皇后张氏和皇后周氏妯娌俩说了一下午的话,到了晚膳的时间,刚准备离开坤宁宫,一听说皇帝前来,因想尽快了解最新的情况,也就没有走。
没过多久,朱大明就到了坤宁宫,懿安皇后张氏和皇后周氏赶紧行礼拜见完毕,王承恩也把御膳准备好了。
朱大明又遣人叫来别具东西宫的丽妃田氏与静妃袁氏,利用吃饭的时间,约略讲了朝中的情况,讲了目前对魏忠贤的处置,听得皇嫂张氏和自己的后妃一阵感叹,皆颂皇上圣明。
丽妃田氏、静妃袁氏知道皇上要留宿坤宁宫,因此用过晚膳即行告退。
朱大明则又趁机问了皇嫂张氏关于仪鸾司的事。
原来这个王国兴也不简单,居然是朱由校亲舅舅的儿子。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与朱由检的生母刘氏一样,都是宫女出身,而且生下皇子不久之后就死了,直到天启皇帝即位,才终于有了封号,王氏的娘家也才沾上了点光,其弟弟王升被封了新城侯,王升的儿子王国兴也因此被封了锦衣卫的世袭职务,并被天启皇帝安排进了仪鸾司。
这下子,朱大明算是明白了。仪鸾司的确没有被魏忠贤所掌控,毕竟天启皇帝不是真的傻瓜,也知道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虽然给了魏忠贤滔天的权势,但事关自己人身安全的仪鸾司,还是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懿安皇后张氏的一番话,让朱大明更加放心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